第一百六十一章 首战告捷

隋军大胜了,一路掩杀,这种形势下,几乎就是一面倒地追击、屠杀,任何停下来反抗的人,都会被大军湮没,犹如大海中卷起的一朵浪花而已。

冷兵器集团大战,靠的就是大军配合,整体的同进退,集体力量,绝不是一个人能抗衡千军万马的。

将军的作用,就是运筹帷幄,调兵遣将,战术运用等等,个人勇武只是一部分,当然也很重要,却不是最主要的。

这次能够以少胜多,不在于罗昭云的武功有多强,而是奇思妙想,打了心理战,设了三个伏兵,营造声势,起到了干扰敌军的军心作用。

军心一乱,四面受敌,哪怕他有五万大军,但指挥失灵,就是一盘散沙,没有了准确的军令,只知道逃命。

“杀——”

千军万马,气吞如虎,铁骑隆隆,所向披靡。

罗昭云的卢马飞快,指挥骑兵不断冲击追杀,长枪如龙飞舞,一身本领淋漓尽致地展开,看得一些武将下属们,心服口服,彻底没了脾气。

当然,现在他们还不知道,其实根本没有援军到来,只是罗昭云用的疑兵之计,否则,恐怕更要佩服至极了。

罗昭云人马合一,骑术和武功的完美融和,劲道使用妙到毫颠,一路横扫过去,一枪就挑杀一人,勇不可挡。

周围的骑兵看到主将如此生猛,也都来了狠劲,越杀越勇。

噗噗噗——

人头纷飞,血光喷洒,极其残酷,罗昭云已经不是第一次参与这种大战了,心中已经变得硬起来。

他虽然知道,这些逃兵们,都是无辜的,都是活鲜鲜的生命。

可是立场不同,战争之中,就不能心慈手软。

慈不掌兵,善不称王,就是这个道理。

罗昭云可不想艰辛凶险得来的一场胜利,却因为自己的仁慈,白白错过追杀的机会,让敌军回去聚集汇合之后,再次回来交战,他的将士不知道要死去多少。

所以,他要狠下心,多斩杀一些人,杀怕敌军将士,严重伤到他们的元气,打出自己的威名。

“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罗昭云心中反复念着这几句,渐渐地,心情已经有些麻木,但是眼神变得更加犀利冷酷。

追出四五里之后,他勒住战马,把追击的任务,教给了亚将长孙超、宁武飞,转过身后,对着身侧的将领道:“传令下去,缴械投降者不杀!”

“遵命!”有偏将策马出去传令,一些被围攻、堵截住的叛军甲士,在做最后的挣扎,如今听到喊话后,纷纷丢掉了兵器,蹲在地上,不再抵抗了。

如此一来,四五里内的叛军将士们,没有逃出去的人,大多数都选择了投降。

数千的降兵在聚集看押,收缴了兵器,被监管起来。

罗昭云吩咐这里没有追击的七八千人,清理战场,火烧尸体等,大战结束了,死尸要尽快处理掉,天气炎热,担心两三天后会发臭,引发尸疫。

半日后,追击的人马陆续回返了,这次先锋大战告捷,至少斩敌近两万人,俘虏五六千人,逃散两万多人,纥单贵被几百骑护送回到了蒲州与晋州边界的大营,后续又撤回去几支逃兵,加起来不足六七千人了。

很多逃散的军士,因为九死一生,逃出生天,往往对死亡有了恐惧,一般情况,都不会再回军营了,不是偷偷潜回家乡耕作,就是落草为寇了,或是钻入深山老林暂时避风头了,不想再打仗了。

例如历史上杨广三征高丽,每次发动一百多万大军,最后打败而归,只剩下几万人退回到京城,那一百万人马,并非全战死了,大部分其实就是溃散中,纷纷逃回家乡,或是成为绿林草莽了,隋末的大部分起义军,北方河北、山东一带多数都是昔日逃散的军士,占山为王,起来作乱。

黄昏时候,先锋军安营扎寨,简单地举行庆功宴,对所有受伤的将士们进行包扎、优待。

罗昭云还亲自巡营,体恤下属,慰问伤兵营的残员,如此恩威并重,使得他这少年将军的威望越来越高了。

尤其是当周伯涛、侯莫陈婴等人,听闻援军根本就没来,都是罗昭云使用的计策时候,目瞪口呆,心中对他的那股不服气,荡然无存了。

当天夜里,首战告捷的消息传到了黄河南岸的主力军大营,杨素正在帅帐内,跟几位大将、各路将军们谈论出兵布阵策略,接过情报信函后,忍不住哈哈大笑道:这个罗成,真乃福将也!是个可塑之才啊!

第一百九十三章 庙堂之途第三百零三章 完璧归罗第二百七十六章 接收伏俟城第二百一十五章 委派新任务第六百四十七章 各有进展第一百九十三章 庙堂之途第五百一十二章 君臣私聊第二十三章 年关第一百四十七章 诓骗之计第八百二十六章 解围成皋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大破江淮水师第四百二十八章 节外生枝第九百三十二章 捷报第九百五十九章 开始收网第十四章 新的生活第九百九十六章 玉石麻将第六百一十八章 夺城第八百八十一章 谋划突厥第七百九十五章 注重工业第六百六十三章 设枢密机构第五百七十九章 兵败身亡第七百三十八章 元气大伤第一百二十三章 红拂侍女第三百五十九章 河滩之战 上第九百五十章 主力初交锋第一百五十章 祭天之典第二百九十三章 龙争虎斗第七百八十八章 难得糊涂第六百一十章 合作新项目第五百八十五章 密谋第二百六十二章 徐徐图之第五百六十四章 驱狼逐虎第七百七十三章 入主西京第四百八十九章 雄关破第四百一十四章 兵败垂成第三百零五章 臣妾做不到第六百二十二章 发兵土楼山第六十三章 东宫率卫第九百七十一章 关心第六百六十四章 家眷到来第七百九十九章 郑国举措第六百六十九章 列阵交锋第七百七十五章 劝谏立后第五百五十八章 河北雄第二百九十五章 终止武斗第七百七十二章 夜夺长安城第二百一十五章 委派新任务第五百零二章 突厥撤兵第二百四十一章 平局收场第二百七十八章 四路军齐至第三百六十章 河滩之战 下第一百二十九章 闲谈第二百八十九章 劫后余生第一百四十一章 不死不休第二百二十二章 造东都第七百三十四章 替罪羊第七百五十章 备战状态第七百二十四章 战力锐减的骁果卫第四百九十二章 胸有退敌策第三百二十七章 人言可畏第一百章 秉烛夜谈第九百零九章 胸有成竹第三百二十八章 人杰荟萃第二百二十一章 玄霸的去向第八百五十七章 田间巡访第二百一十六章 术士之言第一百四十三章 千钧一发第三百四十五章 搜寻证人第一千零七章 水患无情第七百二十九章 另类奇谋第九百六十二章 全线崩溃第六百五十九章 收揽八郡第一千零七章 水患无情第九十四章 观音婢第四百二十二章 义军遍地第二百五十四章 众志成城第九百三十七章 挥师北上第二百一十三章 印刷术第五百四十七章 各谋战事第一百一十六章 烟雨楼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回洛阳第一百三十七章 仁寿宫变 上第八百四十九章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第六百三十六章 大战不停第三百八十九章 借势杀人第二百一十八章 李家有子初成长第二百三十九章 不敌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渡江做说客第八百章 诸侯反应第十章 天高任鸟飞第三百二十九章 薛芷箐第九百七十二章 强求不得第八百二十六章 解围成皋第二百九十四章 少年战神第八百三十三章 一决雌雄(中)第六百零三章 走马上任第八百零四章 参议军事第三百七十二章 招募骁果卫第六百五十八章 西凉灭第二百二十七章 相见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