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四章 兵败垂成

“强弩手准备!”隋军一命副将负责弓箭阵,大声呼喊道。

“吱——”要两人才拉开的弩弦,强劲有力,发出摩擦声,随后,猛然倾泻而出,射程达到了一百五十米开外,比长弓射的还要远。

义军的弓箭手,用的只是普通的弓,射程只有七八十米而已,正规长弓都很少,所以刚一交锋,就吃了亏。

蹄声如雷,战马如浪,冲出战阵的骑兵首先要面对隋军弩手的覆盖,顿时人仰马翻,先折损了兵马和士气。

骑兵之后,是盾牌手,阻挡弓箭,然后是弓箭手,准备反击对方的弓箭方阵。

其后,才是长枪方阵、长矛方阵、刀斧手阵等,两军

杨玄奖、史怀义、韩世谔带兵冲杀,裹挟着极其凌厉强悍的杀气,向前冲锋,他们心里很清楚这一场大战的重要性。

王伯当、来渊带兵从右侧杀出,杨恭道、郑俨等人带兵从左侧杀出向屈突通的两翼包抄。

“杀杀杀——”

大集团方阵的撞击,刀剑铿锵,厮杀不绝,已经不是个人勇武能改变什么,需要整体的配合,协调统一,否则如散沙一般,很容易被冲散,收割性命。

双方激烈交锋,场面惨烈,僵持在一起,到处都是惨叫声,喝骂声,兵器打斗,战马嘶吼交织一片。

Www ⊕тt kān ⊕C ○

杨玄感已经迫不及待了,一声大喝,亲自带着中军一万精锐,向前冲杀。

他武艺超群,此时势若疯虎,手中一杆长矛锋芒毕露,冲在最前面,很快杀入敌阵,如狼似虎,从层层拥堵上来的隋军铁骑和重甲方阵中凿穿而过。

向前!破敌!绝地反击!

这是杨玄感心中的想法,他要力挽波澜,不甘心就此失败。

为了推翻大隋,结束杨广的统治,他已经密谋了数年,舍弃了荣华富贵和家族荣耀,把杨家的命全部押在其中,一旦失败,可想而知,父亲打造的强大杨阀,都会瞬间倒塌,株连九族。

这是一条不归路,注定了血和骨。

不得不说,这样孤抛一掷的攻击,的确起了效果,士气大振,正面压制了屈突通大军气势,像是锋利的剑,刺入了鱼腹一般。

隋军的阵型开始紊乱了,甚至被压制得在后退。

韩世谔、史怀义、王伯当等人,似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加速进攻,勇往直前,义军的气势再次被鼓舞起来,一片热血沸腾。

“隋军开始溃败了,继续杀过去——”

这时候,屈突通开始下了撤退,已经挡不住了,义军疯狂追击,在后面掩杀。

形势一片大好,只要击溃这支隋军,断了后面的追兵,给他们几日时间,攻克潼关,拿下函谷雄关,进入秦川关内,他们还是有机会完成起义大业。

杨玄感带兵等人勇猛向前,脸上露出笑意,看来气运还是在他们这一边。

但这股胜利的喜悦,并没有持续多久,当义军追出了七八里,忽然从前方两个山坳口冲出了隋兵,骑兵开道,后面跟着不少兵马,号角齐鸣,杀声喧天,竟然有伏兵。

“陈稜在此恭候多时,杨玄感快快受死!”一位中年将领捋着短须,手持一杆长枪,指挥大军从侧前方冲杀过来,跟义军交锋。

过不多时,又一侧拗口,马蹄声大震,如洪流卷来,杨义臣带兵杀至了。

“不好,隋军的其它援军到了,而且来此设伏。”有人惊呼。

“义军完了。”这是不少义军将士心中的读白。

很快,杨玄感、韩世谔等人,发现他们的兵马已经被包围了。

“立即突围!”

杨玄感心情很低落,差点吐血,本以为马上要杀出一片生机,前途光明了,却忽然从高端跌入谷底,等待他的将是最悲惨的下场。

不等他说,其余义军将领都开始纷纷带兵突围了,各自为战,顾不上别人,冲杀出去,到偏僻的深山老林躲藏起来,还有活命的机会;或是投奔其它义军也行,前提是不能战死,或被俘虏。

这一刻,杨玄感挥舞长矛,血染战袍,接连大吼,有一种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霸王气概,四面楚歌,却仍在拼命杀敌。

但隋军像蝗虫一般,从四处扑天盖地地掩杀上来,身在局中,杨玄感也无法估量敌人倒底有多少兵马,都在什么方位了,他只看到周围十几米的敌兵,远处战况,他已经顾不上了。

“大哥,这边冲!”杨积善带人过来,围住杨玄感,打算跟他一起突围。

杨玄感点头,认准了一个方位,长矛所向,一路向前,一层层地凿穿敌人的防御。

这时候,义军已经乱成了一团,最后方的士兵,见到前面大军亏败,似乎被围攻,他们已经没有了再战的勇气,都知道义军完了,再战下去也是困兽之斗,几路隋军都到了,等待他们只有死路一条,哗啦一下,军旗倒地,哄然四散。

李密军师打扮,穿着一身青色圆领的儒士长衫,策马也趁乱逃亡,奔跑中沿途弯身,拾起了一根马槊,他的坐骑上,还有一口横刀,平时他不用兵器,就是给人一种不懂武功的士子形象,其实,他深藏不露,功夫并不比杨玄感弱。

这是他的过人之处,懂的隐忍,不过多暴露自己的能力,这样就多一个保命本钱,给对手出其不意的攻击。

“先生,这边突围!”王伯当见形势不妙,立即掉头撤走,带着十几名关系较近的侍卫,冲杀出来,到后方寻找李密。

“此地不宜久留,走!”李密非常果断,握着马槊,带头朝着东南方位杀过去。

索性他们不是什么重要人物,至少不是杨家的人,所以隋军围堵会少一些。

李密途中给自己套上了一件宝甲,乱军之中,提防冷箭,与王伯当一起,带着十多人,冲入了混乱的战场。

到处都是厮杀场面,隋军人数虽多,还布下包围圈,但是,在义军誓死冲锋,不要命地向前突围,也不容易全部堵住。

杨玄感、杨积善等人突围出去,李密、王伯当二人也逃之夭夭,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落网之鱼,但七八成的义军,都葬送在此,宣告了杨阀起义的失败。

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朝议(上)第一千零九章 赈灾大使第九百零一章 犯大华虽远必诛第九百三十章 求情开恩第二百五十章 遣将布兵第二百九十七章 久别归长安第七百零八章 断其粮草第二百六十九章 连环阵第八百一十八章 商议投诚第五百八十一章 惊天下第八百六十六章 攻晋阳第八百零三章 阵前投诚第六百八十五章 西秦出兵第九百八十七章 科举新制第九十五章 见伊人第四十二章 伏击第八百八十八章 混入宫内第三百二十二章 强中自有强中手第六百一十一章 一抹柔情第三百七十七章 二次伐辽东第八十八章 人比黄花瘦第六百零六章 退位让贤第八百二十八章 君臣对话第四百八十一章 祖孙密谈第一百五十八章 阵前搦战第八百三十八章 安抚东都第四百二十八章 节外生枝第七百一十一章 雪上加霜第七百零八章 断其粮草第七百二十四章 战力锐减的骁果卫第一百零八章 落幕第七百零四章 佳丽齐聚第一百八十章 正面鏖战第三十八章 传授经验第六百八十五章 西秦出兵第八百一十八章 商议投诚第三百八十三章 古老势力第八百一十八章 商议投诚第二百一十九章 建都诏书第八百六十八章 粮道出事第八百一十四章 开科取士第四百零二章 从容而退第五百零一章 坚守孤城第一百九十二章 倾月的心思第九百零八章 突厥来犯第五百四十一章 冲锋攻阵第五百二十四章 罗府添丁第三百五十九章 河滩之战 上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淮南局势第五百七十二章 心理暗示第九百六十四章 大破突厥第九百八十六章 表明心迹第七百零五章 意外重逢第五百三十五章 暴露受伤第二百零九章 好感破灭第五百四十七章 各谋战事第四百一十章 一念善恶间第五百三十七章 安置难民第七百九十九章 郑国举措第七十四章 知辱而后勇第十四章 新的生活第八百九十七章 清晨的情话第七百二十九章 另类奇谋第二百七十五章 金蝉脱壳第七百九十章 相见不如怀念第九百八十一章 父女重逢第六百四十六章 倒戈第六百九十二章 江都宫变第七百二十二章 各揣算计第五百八十七章 群情激愤第四百二十六章 惺惺相惜第三百零七章 回东都第二百六十一章 一战告捷第四百三十三章 三败俱伤第五章 庙堂之争第四百五十八章 潜在对手第八百一十七章 密会虎牢关第三百二十三章 空箭射灯烛第九百九十七章 惬意时光第八百九十一章 癫狂的一夜第六百二十五章 振奋士气第四百二十章 株连甚广第八百四十六章 李密亡第八百三十五章 一代枭雄陨第七百六十九章 人心与军心第六百三十二章 拨乱反正第六百五十一章 西京来人第九百八十四章 御敌之策第三百零一章 缓和矛盾第五百三十八章 有朋自远方来第三百三十五章 才女的请求第三百五十六章 二十四军势如虹第八百二十七章 徐世绩归降第六百九十章 谋巴蜀第七百七十九章 安抚后宫第六百九十七章 大华第一千零一章 天灾人祸第五百五十二章 一场血战第一百一十四章 访客第七百七十五章 劝谏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