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九章 仆骨王部

魂雄气壮九州东,一敞天门旭日升。百代帝王趋受命,万方处士向蓬瀛。

这是描述五岳之首泰山的诗句,古之帝王,文人墨客,对登泰山皆情有独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泰山虎踞龙盘于齐鲁平原上,东临烟波浩淼的大海,西靠滚滚波涛的黄河,南有汶、泗、淮之水,方圆上百里,巍峨又雄奇。

王薄自长白山起兵后,得知齐郡的张须陀开仓放粮,招募府兵,要来攻打他的队伍,于是将队伍拉至鲁郡的泰山脚下驻扎,与孟让合兵在一起,足有十万义军,驻扎泰山下,想要借助这里的地势,以及雄浑气魄,击垮隋军。

这十万义军中,大多武器不全,衣甲不全,无法保持统一的颜色,旌旗混乱,完全的杂牌军。

以前王薄与孟让都分别击败过几股地方隋军,但那都是缺少训练的半农半军性质的府兵,临时组建居多,斗志不高,没有对义军造成多大威胁,但是这一次情况不同了,张须陀乃是军中的正规将领,曾跟随史万岁、杨素打过突厥,镇压过汉王叛乱,有多次实战经验,虽然最近几年,名声并不显赫,但的确是一名战将。

而且这次张须陀在齐郡招募许多壮丁,打折保家卫国、维护地方安宁的口号,颇得军心,凝聚了三万人马,武备精良,战骑就有三四千,来势汹汹。

王薄与孟让登上了泰山,眺望远方烟尘飞扬,滚滚本来的骑兵,还有整齐又素的正规军队伍,都感到了压力。

“孟贤弟,你有何对敌高见?”王薄主动询问。

“王兄,愚弟以为,咱们合兵之后,足有十万大军,听说张须陀只带了三万人,相差悬殊,而且,他们的士兵,与我们的将士,都来自这片齐鲁之地,可以说,都是一方水土的人,我就不信,都是新招募不久,他的军队就能打败咱们的兵马,都是一个脑袋两只手,咱们三打一,还打不过他们吗?”孟让长得有些粗犷,身材高大,学过一些武艺,曾代表击败当地几股府兵围剿,心高气傲,已经不把隋军放在眼里。

王薄微微点头,说道:“咱们兵马的确三倍于隋兵,只是带兵之道,讲究兵法和计谋,绝非人多一方就能够胜利,张须陀在军中虽不算赫赫有名,但也有几分本事,我等不能轻敌,先派人叫阵,跟隋军厮杀一下,试试隋军的斤两,再做后续的部署。”

孟让赞同道:“也好,那就按照王兄的意思办,我军中有一位悍将,名叫秦英,父亲是当地的一位拳师,他自幼跟随父亲习武,本领高超,使一手好刀法,不妨派他出去迎战,斩几员隋军虎贲俾将,先杀一杀隋军威风,扬我三军士气。”

.........

罗昭云撩开车帘子,发现一簇人马前来迎接兰依娜塔格,在那里客套一番后,前面带路,前往十里外的仆骨王部。

仆骨族是一种民族统称,真正的仆骨人,遍布方圆几百里的草原,肯定有大大小小不少的小部落族群,而塔格要赶往的地方是仆骨王部,也就是仆骨酋长和几位贵族居住的大部落。

铁勒诸部中,仆骨族的实力居中上等,薛延陀最为强盛,在铁勒族群中占用主导的地位,但是薛延陀人好战,而且这一代的薛延陀王性格残暴,在铁勒中不得人心,所以一些小族群,往往跟仆骨、回纥团结起来,共同抗衡薛延陀的欺压。

赶路小半个时辰,车队终于接近了仆骨王部,这是一个土城,比邻水草丰富的湖泊与水系,围建了一个土城,城墙只有一人多高,用积土夯实,上面插着木桩倒刺,作为防御线。

有些地方设有高台、箭塔等,有仆骨的弓箭手在上面执勤,这方圆数里的外郭,已经算不小规模的堡垒了。

土城外,骑兵不断出动,四周巡逻戒备,毕竟可敦到来,还有铁勒部族不少的酋长、贵族前来,参加盛会,极为隆重,所以安全警戒方面,不容马虎。

塔格身份尊贵,车队顺利放行,进入了城郭内部,里面基本都是帐篷结构,一家比邻一家,一些牧民家还带着篱笆院落,大部分家都是一顶帐篷,光秃秃在那,越往里面越密集,排列有序,帐篷也越高大华丽。

沿途看到不少部落的男女在忙碌着,有的在淘米煮饭,有的在砍柴,有的在喂马,衣履鲜杂,不像中原那么多讲究,还有胡笳、羌笛、马头琴的声音,在部落内飘荡。

“你们在这里扎营,我去见可敦!”塔格对着领队吩咐一句,在侍卫的保护下,去往可敦的驻扎营地。

罗昭云和青霜下了马车,身子好转许多,他们穿着草原人的胡服,观赏着游牧民族的酋长村落,这样的场景,罗昭云只从一些影视剧内看到片面一角,根本不及这等十分之一的真实。

青霜走出几步,看到一些营帐外的鲜活面孔,忍不住低声道:“看他们的朴素的族人,生活如此简单、充实,很难想得到,他们上了战场,那样野蛮,如虎豹豺狼一般,南下作恶,时刻想要入侵中原。”

罗昭云叹道:“草原部落,没有农耕,由于不断迁徙,无法固定下来,导致教化不足,性格里有质朴的一面,也有野蛮的一面,他们对自己家人、族人,还是能够爱戴,对待其它族群,还有中原人,就不当族人看了,当然不会手软。”

“我听说草原上的女人,就如同货物一般,会被随意处置、送人,而且草原风俗,父死,妻其后母;兄弟死,皆取其妻妻之,没有中原的伦理之念。”

罗昭云当然清楚这些言论,因为后世不少专家曾分析过原因,最后的结果还是跟保护本家族财产有关,目的是不想让丧偶的的继母、嫂子们,带走家族的牛羊和孩子,给娶下之后,继续在本家族生活,一来能继续照顾孤儿寡母,不受外姓人欺凌,二是能守住家业不外流。

“嗯,这是他们世代留下的风俗,跟环境有关,我们不必以中原儒家的思想来看待!”

青霜撩着额前的一缕发丝,问:“对了,你打算在草原逗留多久,然后我们去哪?”

“等仆骨的事结束,我们就离开,先不回中原,陪我去一趟吐谷浑吧,到那里见一见李靖、侯君集他们,然后再从吐谷浑秘密回长安,估计也要过年了,在长安部署一些事,明年中旬再回洛阳,正式现身。”罗昭云心知肚明,隋朝要天下大乱,他要提前去吐谷浑,将几年前布下的亲信们重新笼络、试探,然后到长安提前布局,等待天下争雄时候,能够有所侧重。

第六百九十章 谋巴蜀第一千一十五章 发明不断第四百四十四章 铁勒盟会第九百零八章 突厥来犯第五百一十二章 君臣私聊第四百一十九章 英雄末路第三百一十一章 有缘的故人第四百零五章 丛林围杀第九百二十七章 唐国降第七百零七章 兵临大震关第六百七十九章 西北文教第三百一十六章 考虑细微第三百二十二章 强中自有强中手第一百三十三章 未雨绸缪第九百九十四章 血战河滩第八百六十四章 留下的价值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大局定第九百五十二章 针锋相对第二十六章 拼杀第一百九十二章 倾月的心思第三百七十七章 二次伐辽东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大局定第二百四十六章 报国无门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大军渡过河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被动局势第七百八十二章 册封百官第二百三十一章 试图改变第五百七十六章 代海寺之围第五百五十五章 固边陲第三百四十二章 危机意识第七百二十五章 定策伐岐山第二百三十七章 草莽朋友第八百零一章 上兵伐谋第八十一章 密谋第九百三十二章 捷报第四百六十六章 谋计第七百四十七章 君臣合谋第一千零六十章 合围截杀第一百五十二章 步入化劲第五百一十二章 君臣私聊第四百七十二章 趁机陷害第五百零一章 坚守孤城第八百九十九章 谈经济第六百八十章 不斩来使第九百八十八章 朝堂利益之争第六百三十二章 拨乱反正第九百二十七章 唐国降第五百九十七章 远行第九百四十七章 帐下胡姬舞第六百九十章 谋巴蜀第六百六十六章 大撤离第六百二十五章 振奋士气第三百七十九章 势如破竹第一百八十四章 弃城投降第八百三十九章 南征北伐第六百零四章 立足西北第一百九十三章 庙堂之途第五百四十章 战事来临第三百零四章 新添美婢第八百九十八章 淡化心结第三百九十七章 杨玄感起兵第四十七章 男儿胆气第一千零六十章 合围截杀第九百三十七章 挥师北上第一百九十七章 献策第一百一十三章 不得不防第六百三十七章 图谋陇右第八百八十八章 混入宫内第七百三十一章 今朝与君狂第四百三十二章 锲而不舍第五百七十一章 桃花林下少女心第五百八十六章 西北皆反第四十七章 男儿胆气第六百五十三章 招贤纳士第六百九十四章 天下震惊第五百八十一章 惊天下第八百零九章 发兵洛阳第一百七十六章 反袭杀第三百五十五章 冶铁生意第四百四十七章 化解兵变第六百零一章 一山难容二虎第六百五十六章 兵临姑臧第六百八十二章 反与不反的争论第四百五十五章 勾勒战略第三百六十一章 血染辽水第六十三章 东宫率卫第一百四十八章 低武层次第五十七章 反击第四百三十章 共历难第八百一十七章 密会虎牢关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朝议(中)第一百七十五章 诱敌深入第五百六十四章 驱狼逐虎第四百一十一章 不容乐观第五百八十四章 徐徐图之第五百三十七章 安置难民第一百八十二章 擒将第一百一十九章 不死心第二百零六章 小事化大第一百五十章 祭天之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