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五章 猜疑起杀机

洛阳皇宫,大业殿内。

这是隋炀帝杨广的寝宫,在第一门入口是平时私下接见一些重要大臣叙话的地方,自从谶语流传之后,杨广表明看似不在意,但是内心却猜忌重重,毕竟牵扯到了国运,任何君王都不希望看到这种颠覆他政权的潜在威胁。

“天子季无头!”杨广双眼中透着杀机,浑身都是一层寒气。

宇文述、虞世基、苏威、裴蕴、独孤机、裴矩等人都来了,这些都是杨广目前最信任的亲信大臣了。

“你们觉得,谶语可信吗?”杨广忽然问了这么一句。

几位大臣都是常年侍奉左右,当然心中明白,杨广是信了,而且要杀人,否则,心病不除,只怕猜忌更重,谁也没有好果子吃。

何况,这里面有人早就对李阀成为关陇第一门阀有意见,只要搬到李阀,朝中会空出几十的重要职位,都在四品之上,而五品之下到七品,不下几百李姓人,这等若一个大饼子,几人所在的家族都能分利,所以,没有人会反对,为李氏开脱。

苏威这时答道:“启禀陛下,谶语在古代也有出现,最著名的两条,无非在秦代和汉代,一个是:‘*****也’,但秦始皇理解错误,以为是北胡,所以不断修筑长城,防止胡人南下,但最后大秦却亡于‘家胡’他的儿子胡亥手里!”

“另一件事,是汉代‘上林有柳树,枯僵复起,虫食叶成文:公孙病已当立’的谶语,据说是上林苑的柳树中,有鸟居然能把树叶吞食出文字形状,且读之成句:‘公孙病已当立’引发人关注,后来汉昭帝崩无嗣,权臣霍光等议立昌邑王刘贺,但刘贺荒淫无行,有失帝王礼宜,乱汉制度,所以在位二十七天,就让霍光他们给废了,再立他人,立名“病已”,解释通了,就是皇孙中的病已被立嗣的意思,也被应验。”

苏威的答案虽然看似没有直接回答杨广的问题,但其实通过引经据典,说谶语在历史上都应验,是天命昭昭的一种,当谨慎听之。

杨广精通文学,自然听过这两个典故,微微点头,脸色更阴沉了,又问道:“你们觉得会是谁,能应验了谶语?”

宇文述沉默一下,站出来道:“启禀陛下,臣以为,应验之人,必须手握兵权,而且还有大背景,威望高,能够一呼百应,这种人才是威胁皇权和陛下头号疑犯。”

杨广闻言点头,跟他想的不谋而合,他不会忘记,其父杨坚是如何从北周手中获得皇位,还有西魏被宇文氏所得,东魏被高氏窃取,都有一个特点,就是权臣掌控了朝廷文武大权,一呼百应。

如今关陇权势第一的弘农杨阀刚打掉,李阀就冒头了,让杨广这个对门阀忌惮无比的集权君王,感到不能容忍。

“郕国公李浑,你们觉得,有没有威胁?”杨广亲自说出口,就已经动了杀机。

虞世基这时拱手道:“陛下,这李浑可是朝中元老,北周八大国柱李穆第十子,李阀目前的领头人之一,又身兼右骁卫大将军,光禄大夫,手中有禁卫兵权,加上他的各兄弟众多,门生遍布朝野,恐怕不好动啊!”

他越说难动此人,杨广心中对李浑的危害认识越强烈,更激发了他的狠心。

杨广有意无意地瞥了宇文述一眼,因为李浑跟宇文述可是有着裙带关系,宇文述的妹妹正是李浑的妻子,二人是妹夫与大舅哥的关系,不过,宇文述的妹子已逝多年,加上李浑曾经答应宇文述许爵厚馈之事而食言,两人早闹掰了。

但这次要对李浑一家动手,杨广还是想试探一下宇文述的态度,否则,风声泄露,很容易节外生枝。

宇文述身子一激灵,想到了自己和李浑的关系,立即站出来澄清道:“陛下放心,臣与郕国公早就断交了,这些年,不掐嘴就不错了,私下从无往来,若真是此人应验,臣绝不偏袒庇护,只是恳请陛下,能够放过几个带有宇文血脉的孩子性命即可,让他们流放出去,做一介布衣,也算格外开恩了。”

杨广听完,明白了宇文述的态度,颇为满意,不枉自己如此器重、信任他了,任何时候,都会站在替君王分忧的角度出发,忠心耿耿。

“可有什么办法,令其自裁,免得朝中闲言闲语。”杨广也有他的考虑,不想因为一句谶语,就大动干戈,屠杀一个门阀的领军人物,容易激发朝廷的人心惶恐。

御史大夫裴蕴道:“不如,由臣等出面,透露给他一些信息,让他自己罢官,在家自裁,保得家人无碍,倘若他拒从,便只能派人查处他的罪行了,不过那样一来,跟他关系较近的李敏、李善衡等人,只怕都要提防,免得他们铤而走险,不甘心引颈就戮。”

诸臣都觉得有道理,一旦李浑不从,就要动其它手段了,李浑向来跟李敏关系走得近,这李敏袭爵广宗公,妻为乐平公主杨丽华之女宇文娥英,也算皇亲国戚,按辈分,李敏算是杨广额度侄女婿。

但是君心如天威,最是难测,皇室的人亲情单薄,杨广根本没有考虑这层关系,他只知道,谁若沾上了颠覆杨家皇权的谶语和征兆,就要得到惩治,防患于未然。

第一千零四章 君臣坦诚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各有谋算第二百八十四章 围猎布局第八百四十八章 一败涂地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新型织布机第六百二十九章 打造陌刀第八百三十五章 一代枭雄陨第八百五十四章 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第二百一十一章 公主驾到第六百一十二章 防范未然第七百二十二章 各揣算计第八百九十三章 复杂的心态第六百二十九章 打造陌刀第四百九十八章 兵临城下第二百九十三章 龙争虎斗第十五章 初窥门径第五百七十七章 乱军拼杀第八十一章 密谋第五百七十九章 兵败身亡第六百五十四章 交人交心第一百七十九章 两军对峙第八百二十六章 解围成皋第五百一十四章 想入非非第六百三十二章 拨乱反正第二百四十三章 那一夜的风情第九十九章 招揽之意第八百五十九章 御驾亲临城下第十二章 厮杀第三十五章 西北烽烟起第六百九十章 谋巴蜀第七十三章 差距明显第二百四十四章 坐胯抱丹第九百六十五章 宜将剩勇追穷寇第六百三十六章 大战不停第六百零一章 一山难容二虎第三百零九章 一波又起第九十九章 招揽之意第一百二十三章 红拂侍女第五十章 铁甲锵锵雄威壮第九百零四章 江湖夜话第七百九十八章 先破朱阳城第九百四十章 骑兵阵法第八百二十二章 皇子诞生第二百八十六章 托孤之意第八百二十四章 低调出征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局势不妙第二百四十六章 报国无门第五百二十二章 风雪归途第五百八十一章 惊天下第五百二十三章 长兄逼婚第三百二十八章 人杰荟萃第六十二章 长安行第九百一十三章 熟悉的身影第八百一十九章 虎牢在手第四十六章 发现敌情第四百四十四章 铁勒盟会第三百五十一章 善恶终有报第六百一十三章 议出兵第四百三十六章 同枕而眠第五百四十四章 攻打临渝关第七百零三章 北返第九百九十三章 攻峡州第二百九十二章 挑起比武第五百零六章 春风一笑楼第九百七十三章 道出实情第八百零九章 发兵洛阳第五百一十一章 花烛夜第三百六十四章 一意孤行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义愤填膺第六百六十五章 出征吐蕃第四百九十章 天下勤王第四百四十章 阵前搦战第六章 蛰伏隐忍第一百一十四章 访客第三百三十四章 意外之乱第三百四十七章 荣归故里第四百一十二章 剑谱下落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被动局势第一百零七章 技惊四座第七百六十九章 人心与军心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软禁杜总管第四百一十三章 这个杀手不太冷第五百八十章 投奔幽州第五百三十章 用人不疑第四百四十二章 声东击西第七百九十九章 郑国举措第四百零七章 落崖第二百二十一章 玄霸的去向第九百九十八章 悍勇夺城第二百八十五章 设西海郡第七百一十六章 与唐交锋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伏击得手第二百八十七章 过祁连雪山第六章 蛰伏隐忍第六百九十六章 唐朝立第七百八十三章 投奔之心人皆有第六百四十章 话不投机第四百八十章 惊人言论第十四章 新的生活第一百六十九章 进退维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