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五章 朝会赐婚

隋炀帝杨广次日朝会,开始封赏百官,对于那些勤王的将军、各地通守、鹰扬郎将等,统统加官进爵,上次布匹和珠宝,扩大藩地,增加俸禄,一来表示自己知恩图报,对这些勤王将领的感激,二来,也是因为天下将乱,叛军四起,人心浮躁,想要通过大搞封赏,稳住朝廷的官员与武将的心思。

功劳最大的罗成,被册封为佑国公,有了公爵,另赐上柱国,入宰相职,跟朝中左右仆射,三省长官的职位相当,在六部尚书的权力之上,如此年纪,可谓殿前红人,平步青云,位高权重,肱骨之臣。

朝堂上下,不论门阀勋贵,还是公卿世家,王侯贵胄,治经大儒们,看着罗昭云的目光都有些眼热,不过嫉妒之心倒是少了,更多是称赞、敬佩、欣赏。

这次雁门之围,罗昭云的破敌三策已经传开,朝中被解救的文臣武将们,多少都对他这次勤王之举心存感激,否则,诚一旦告破,他们都要陪葬。

哪怕虞世基、裴蕴、封德彝等奸佞之臣,这一次也没有反驳,如果站出来反对,不但得罪了拥有兵权的罗成,还给人一种恩将仇报的感激,他们看了宇文述一眼,心想这老头跟罗家有仇怨,结下梁子,他应该反对才是。

可是宇文述那天跟罗昭云私下谈过之后,也不再针对罗家,这是在避锋芒,天下的局势,他通过门阀势力已经了解,各地叛军四起,河北、河南、齐鲁等中原地区,村镇百姓逃亡甚多,除了粮仓还有一些官粮外,国库已经入不敷出了。

朝廷的富裕,国库充盈,不是光有几个粮仓就可以,现在百姓因为闹饥荒、服兵役等大规模逃亡,落草为寇,地方赋税难以收上来,门阀虽多却不在赋税范围内,这些勋贵家里都有很多财产,田地、奴仆、钱贯、黄金等,却不会拿出来给朝廷用,所以,大隋的盛世格局已经被打破了,可谓千疮百孔。

宇文述心知肚明下,没有了往日的狂傲自大,对待罗家,也不想得罪死,毕竟自己命不久矣,他三个儿子可是要继续在朝为官,以三人的才能,加起来也不如罗成一个,所以继续为敌,实属不智,所以,宁愿把黄河以北十个郡城内的商铺,全部送给罗家,换对方不跟宇文家计算恩怨。

当然,这是他老狐狸明哲保身之计,一旦有置对方死地的事,肯定也会暗中出力,如果没有把握,就不会再乱弹劾、作对了。

接下来,杨广询问这一年洛阳和天下的一些大事,让留守的民部尚书樊子盖来汇报。

樊子盖站出来,把这一年秋收赋税的粮食和钱贯数字爆出来,竟然比往前减少了三分之一,粮食不过五百万石,铢钱不过三百万贯,越来越少了。

这十年内,开渠、建城、修路、补长城、伐辽东,挥霍掉了太多的国库,开皇二十年的积累,都要被隋炀帝败坏光了。

杨广听完之后,脸色越来越差,国库变得空虚,让他以后拿什么安抚军心,维持国家运行?

他目光扫向朝廷的门阀勋贵们,这是庞大的集团,有最大的关陇贵族,也有河东、汝南、江左、鲁中、洛阳等地的贵族,他们的家族内都有黄金、钱贯储藏,还有大量封地,从许多方面截断了朝廷的赋税。

大部分贵族家里都经商,因为势力关系,并不纳税,封地内的佃农们,租庸调等都向贵族交纳,朝廷的赋税来源主要是各地普通百姓,虽然隋代一度强调轻徭薄赋,但往往流于表面,暗中增加条款繁重无比,使得百姓难以抗住,十村九空,各地郡守也焦头烂额,还要镇压叛军,赋税根本收不上来多少。

杨广一直想要打击这些门阀贵族,让他们吐出那些财产,冲入国库,可惜效果不大,本来要借助镇压番邦,给自己增添圣可汗的光环,然后回朝之后,实行一系列改革,继续打压门阀,扣出财产和土地,在政治决策方面,也能集合自己的中央集权。

发动对外战争,杨广其实也有要把各种权力集中在他手中的想法,只不过辽东一战,整砸了,使他焦头烂额,几乎赌上了全部。

雁门一困,又使隋炀帝杨广的雄心壮志磨灭不少,此时此刻,连他自己都弄不清自己的想法了,是得过且过,破罐子破摔,还是应该发愤图强,扭转颓败之势?杨广自己也茫然了。

“朕要宣布一件大喜之事。”杨广不打算去想这些糟心事,而是以喜事来冲淡忧愁。

群臣怀抱朝勿,抬头注视着杨广,不知道喜从何来。

“朕之爱女,如意公主,品貌绝伦,贤淑有德,早于罗成将军情投意合,两年前朕已经答应二人的婚事,却一直没有来得及晚婚,今日,朕要宣布赐婚,于本月十五,举行大婚事宜,全城庆贺。”杨广带着笑意说出来。

众臣们恍然大悟,纷纷向罗成庆贺,后者也举手回谢。

朝中文武大臣,不少对罗成的印象很好,苏威、樊子盖、陈祾等人全都道喜,给足了他的面子。

朝会结束后,王世充亲切拉住罗昭云的事,说道:“罗将军,你我一见如故,定要喝几杯才是。”

罗昭云暂时不想跟他撕破脸,微笑道:“请王郡守挑个时间,咱们哪天聚一聚,吃酒闲聊。”

其实罗昭云心中也想对这个王世充有一个了解,知己知彼,日后一旦敌对起来,也能知道这个人的品格和人性,制定对策。

“去府上聚太闷,不如去花楼吃酒,我包下洛阳城内最豪华的酒楼,请罗将军赏脸赴宴如何?”王世充脸上满是笑容,就好像罗成是他多年不见的亲兄弟。

罗昭云微微点头,同意下来,在哪吃都行,他到不担心对方现在会害自己,两人暂时还没有利益冲突。

“那就这样说定了。”王世充笑哈哈地离去,沿途一些官员冷漠闪开,似乎对这个吹嘘拍马的胡汉杂血的官吏不怎么待见。

第六百六十三章 设枢密机构第七百九十九章 郑国举措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夜袭山阳仓第六百九十七章 大华第一百八十六章 班师凯旋第六百八十一章 年关聚第一千章 流民入长安第四百四十一章 塞上曲第八章 父子间的秘密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来自江淮的战报第五百五十二章 一场血战第七百七十四章 盘踞关中第八百七十七章 寒风凛冽回长安第九百五十六章 僵持阶段第三百一十八章 岁岁年年人不同第五百五十四章 胜局已定第五十二章 热血疆场第九百四十二章 王牌对王牌第六百五十八章 西凉灭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革鼎乾坤第六百五十一章 西京来人第三百七十五章 行刺第三百八十三章 古老势力第一百八十五章 一夜征人尽望乡第九百三十七章 挥师北上第七百八十三章 投奔之心人皆有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进驻江都城第九百四十一章 上阵父子兵第九百二十章 一夜晋阳破第三十九章 聚将会第一百四十九章 汉王反第一百八十二章 擒将第二百七十一章 精心谋算第二百二十一章 玄霸的去向第二章 一入侯门深似海第六百六十五章 出征吐蕃第二百零九章 好感破灭第九百七十五章 朝会议政第二百六十章 征讨吐谷浑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夜袭山阳仓第七百五十九章 两虎相争必一伤第二百六十一章 一战告捷第四十五章 狭路相逢第一百七十五章 诱敌深入第四百二十五章 补天阁传人第四百六十一章 他的传说第九十章 暗流不止第五百零四章 相处以沫第四百六十二章 沉重打击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局势不妙第六百零三章 走马上任第九百二十五章 不留后患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册封婕妤第四百八十三章 三征高句丽第七百九十六章 浴中四美第二百七十八章 四路军齐至第一千零八章 安民之策第二百五十二章 调兵有策第一百五十八章 阵前搦战第九百九十七章 惬意时光第六十二章 长安行第三百五十九章 河滩之战 上第七百八十九章 宣传力度第五百零七章 南陈遗族第四百九十四章 强势归来第九百零六章 踏青第一百四十一章 不死不休第八百四十二章 仗剑去复仇第一百六十五章 先锋血战第九百九十七章 惬意时光第四百一十章 一念善恶间第二百五十一章 三才阵第八百五十一章 鏖战太谷城关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回洛阳第一千零二章 胥吏的扩用第六百七十五章 屈将军来投第五百四十章 战事来临第九百二十五章 不留后患第八百一十九章 虎牢在手第七百二十八章 芳心乱第二百五十五章 太子归西第四百九十九章 救驾而来第九百七十九章 参知政事第三百一十二章 行刺辛秘第四百一十章 一念善恶间第九百一十三章 熟悉的身影第九百三十章 求情开恩第七百九十四章 西域使节团第一百九十二章 倾月的心思第五百六十六章 父子图天下第二百六十九章 连环阵第七章 识破第一百四十六章 登基为帝第八百三十六章 岌岌可危第二百四十五章 愿得一人心第四百五十二章 熟悉的面孔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长安团聚第六百三十二章 拨乱反正第七百五十一章 大军压境第五百零二章 突厥撤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