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一章 渤海高氏

这些年轻士子们,心高气傲,眼高于顶,没有一次挫折和历练,是难以让人放心,暗处在重要岗位上的,虽然有些人在历史上很有名气,但是,罗昭云也不想纸上谈兵,给予迫在眉睫的任务,没有定律,需要这些人随机应变,处理民事和暴乱,他在后方会随时关注,强大的情报系统也会监督好每个一人的行为举动。

杜如晦等离开了总督衙府,各自回去准备行李,明日给一天时间,后日一早就要远行了,时间紧迫。

他们三五成群冲入风雪中,神色激动又紧张,这是他们来到北方四郡,追随少帅之后,第一次被委以重任,虽然县令官职品阶不大,但他们心中都清楚,这是一次历练,而且具有实权,绝不是在隋朝廷那种分派各地混日子的差事。

如果能在此次任务中脱颖而出,不但救济数以万计百姓,成就自己的名气,还能被罗家看重,以后重点推荐给朝廷,做郡守、甚至调入京城为侍郎、尚书、仆射,也不是没有可能。

都是聪明人,所以心照不宣,出去之后,跟自己组队的士子,联袂快步离去,好回去商议如何开展工作。

“无忌,你舅父回信没有?”

长孙无忌停下来,转身对着罗昭云微微一笑道:“已经回信,说会过完年,元宵前就会来蓟城。”

“我对渤海高氏敬仰已久,如果你舅父高士廉能来到蓟城做客,相信我说服其它豪门世族就容易多了。”罗昭云轻叹,渤海高氏门阀,也是名望大族,高颎、高士廉等都是出自那里,威望很大。

长孙无忌解释道:“舅父听说罗将军要大力发展边陲四郡,改善民生,救济百姓,直接答应了,还会带着几位族人、表弟一起过来,还有,舍妹可能也好来。”

“你妹妹?”罗昭云愣了一下,忽然想到谁了,观音婢,她还给自己起了大名,长孙无蓉!

“舍妹可是对罗将军念念不忘呢,这些年与我通信不断,对你的那些征战沙场的事迹,还有哪些文词等,都很熟稔,信中对罗将军你钦佩不已,早就想再见面了。”长孙无忌脸上堆着笑容,笑的有些龌龊。

罗昭云莞尔一笑道:“呵呵,她当年还是个跟屁虫,留着大鼻涕,开裆裤才换掉,现在长大了吗?”

长孙无忌听到他对自己妹妹是这个印象,脸色都发黑了,彻底无语。

“罗将军,大家熟归熟,这样埋汰舍妹,可不好了吧,当年你初见她时,舍妹才三四岁,仁寿四年而已,现在马上都大业十一年了,过了年,观音婢她都十五了。”

“这么大了!”罗昭云摇摇头,想到那个黄毛小丫头的样子,上次分别,是长孙晟去世,长孙无忌一家人被庶子要分家赶出了府,那时候,观音婢她才八九岁,后来高士廉接走了这对兄妹和高氏,回渤海郡高家生活,直到一年前,长孙无忌不甘寂寞,前来辽东投靠他。

“既然想来,那就跟随队伍一起过来吧,在蓟城住上一段日子,算是外出散心了。”罗昭云对这小丫头也有很好印象,而且那是历史上有贤明的长孙皇后,既然长大了,他倒是也期待一见其风采,是否符合历史上的名气。

当然,罗昭云把她当自己妹妹一般,仿佛有一丝的亲情夹杂其中,如果她能来蓟城,罗昭云肯定要好好招待她一番,而且提前为她把关,只要不嫁给李二,其它才子俊杰,都可以考虑。

因为罗昭云有心争天下,日后强劲的对手,很可能就是李渊父子,对方一家在历史上的威名太强大,他不敢丝毫大意,所以,不希望看到被自己视为妹妹的长孙无蓉,嫁给他的对手,日后兵戎相见,让她难做。

何况罗昭云要拉拢高氏,但凡渤海高族的人,尽量都被他启用、重视,这样可以促使范阳卢氏、祖氏,上谷寇氏、候氏,渔阳郭氏,燕郡刘氏,汝南袁氏等更看重罗家,聚集在他周围,形成一种大势。

想要逐鹿中原,问鼎天下,没有民心向背,没有长期储备,没有经年累月的经营积累,没有稳固的根基地盘,没有儒士文人的投效,没有世家大族的支持,根本就是一个滑稽的笑话。

靠一个人的武力,强如吕布,也无法在乱世中立住脚跟,难成为枭雄!

“嗯,散心。”长孙无忌嘀咕了一句,似笑非笑地离开了。

罗昭云留下来,观看着地形图,刚才交待的救济河东、河北难民的事,他要考虑的更多,除了民政,还有军事,四郡抽调的府兵正在途中,部分参与辽东战的镇戍军士,也被他抽调一半回来,组建在一起,瞬间就是八万人的大军,这是可以流动的主力军,不必参与戍守郡城、县邑等。

“窦建德啊,你发展也挺迅速,快接近十万大军了,真的要这么快就跟我罗家决战吗,实属不智啊!”罗昭云沉思着,他不惧窦建德,但是不想击溃他,免得实力过于庞大后,引发朝廷当权者忌惮,甚至调动他出去征战,或是派其他人过来接管军权。

但是罗昭云也不想节节败退,那样不但损名气,丢颜面,最主要还会折损自己的兵力,他才不会这样愚蠢。

所以,罗昭云想着如何跟窦建德打对峙战,让他们北上进军,只能打到一半,就难以寸进,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拖住他,等待天下风云的莫测变化。

“辽西高家,应该先打掉!”罗昭云又看到地形图上一个红色圈点,眼神转冷下来,侧卧之榻岂容他人酣睡,北齐遗族在自己的后侧方虎视眈眈,必须要拔掉它的虎牙来。

第三百二十一章 绵里藏针第七百四十二章 巨大压力第六百二十二章 发兵土楼山第八百九十四章 重用寒门臣子第七百九十三章 爱她,就给她一片天空第九百八十五章 一蓑烟雨任平生第四百四十三章 大器晚成第八百五十二章 坚壁清野第五百六十二章 将计就计第三百一十四章 高句丽第五百八十九章 皇后献策第六百三十二章 拨乱反正第四百零九章 尴尬相处第一千一十四章 赈灾行第三百七十九章 势如破竹第八百零六章 克渑池第七百九十四章 西域使节团第六百零二章 抵达西海郡集结号(重要通知)第一百四十二章 岌岌可危第四百七十九章 阶下囚第六百九十章 谋巴蜀第一千零二章 胥吏的扩用第四百三十三章 三败俱伤第一千一十九章 美食争议第七百四十七章 君臣合谋第二百二十三章 兴,百姓苦第三百章 欢喜冤家第八百七十七章 寒风凛冽回长安第三百三十二章 平等观念第一百七十二章 先定军心第七十三章 差距明显第五百二十五章 军权与民政第八百六十一章 前后围堵第七百四十六章 大华危机第六十六章 美人帐下犹歌舞第四百一十一章 不容乐观第十七章 刺抢之术第六百四十二章 禁典预言第五百九十三章 难舍难分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朝议(上)第四百一十五章 联袂出谷第三百七十八章 有备而来第三百六十六章 失利的阴影第四百八十五章 北巡第四百三十五章 聪慧的塔格第七百八十六章 战国格局第三百三十九章 北伐提前第八百四十六章 李密亡第三百三十六章 逗着玩儿的第七百二十五章 定策伐岐山第五百七十一章 桃花林下少女心第五百四十章 战事来临第一百二十七章 杀机四伏第一千零四十章 不得不退第八百八十三章 驾驭群臣第五十五章 突厥上钩第七百八十一章 秋季大典第五百二十七章 相亲相爱一家人第三百五十五章 冶铁生意第一百五十四章 祭旗点将第四百六十四章 心软了第三百三十八章 乱局将启第八百一十二章 巡视学院第三百四十章 清官难断家务事第一百一十章 重聚叙谈第三百零五章 臣妾做不到第五百一十六章 佳人有约第七百一十一章 雪上加霜第九百四十三章 破胡虏第五十五章 突厥上钩第二十六章 拼杀第五百八十七章 群情激愤第二百零六章 小事化大第三百三十二章 平等观念第二百零四章 相逢恨晚第八百一十二章 巡视学院第三百三十八章 乱局将启第一百七十七章 收场第九百零六章 踏青第二百七十三章 协议生效第二百六十七章 惊险一场第七百八十六章 战国格局第三百一十二章 行刺辛秘第四百八十六章 突厥来袭第五百零四章 相处以沫第三百零八章 兑现承诺第一百六十八章 各有盘算第一百零七章 技惊四座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被动局势第五百零九章 来贺第二百零五章 遭袭了第六百五十八章 西凉灭第五百三十四章 火锅第八百零六章 克渑池第三百二十一章 绵里藏针第九百四十六章 偷袭与反偷袭第五百六十五章 对峙局面第八百九十九章 谈经济第二百一十三章 印刷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