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九章 黄雀在后

罗昭云在大帐内设宴,款待这些年轻俊杰,拉近彼此之间的关系。

烛光明亮,气氛热烈,这些年轻的武官与参军文职,即将参与跟窦建德十多万大军的鏖战,都有些兴奋。

酒席上,众人向罗昭云敬酒,对这位闻名已久的上司,都有一种敬畏之情。

他的功绩、他的谋略、他的武功,让贺若怀廓、麦仲才、樊东尹、来恒等人既羡慕,又自叹弗如。

罗昭云经过十年征战,从当初的青涩,变得稳重成熟,脸庞棱角分明,眼眸流露坚毅之色,举手投足,散发着统帅的威仪。

杯来酒往,众人吃喝差不多后,有人询问何时出兵去往前线大营?

罗昭云微微一笑道:“咱们暂时不去前线大营,就在这里整军备战。”

“哦,不去前线大营了?”有人惊呆,露出狐疑,甚至失望之色。

他们赶到这里,就是为了参与前线交锋大战,磨砺自身,实战检验自己,如果不去前线,岂不是空欢喜一场。

“罗将军,难道我们不派去参加战斗吗?”周仲隐询问。

罗昭云摇头道:“当然不是,我们并非直接参与正面的防御战,而是作为一支奇兵出现,很快,就有面对面的厮杀了。”

众人愕然,有些不解。

罗昭云解释道:“古语说得好,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河岸的驻军在明,我们在暗,可以有出其不意的效果。你们觉得,窦建德大军迟迟无法攻克河堤防线,铤而走险,会采取什么方式呢?”

诸位年轻将官们,听到主帅言语,心下寻思,有机警者,眼神一亮,已经考虑到了。

麦仲才道:“罗将军的意思,是否河北军会派一支奇兵,绕过河堤,前来偷袭我军后方?”

罗昭云微笑点头:“不错,河北军肯定会采用这一招,派人奔袭防线的后方,要么直接直捣蓟城去,迫使我军掉头回援,以围魏救赵之计,使防线军心动摇,兵力短缺。要么袭击防线的一处大营,与对岸的敌军配合,腹背攻击,算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了。”

众人听完,都明白过来,心中佩服起统帅的谋略,想不到刚汇合到此,就被生动地上了一课,见到领军者运筹帷幄的手段。

罗昭云又说道:“兵者诡道,尔等切记要活学活用,多动头脑分析利弊,结合具体形势,揣摩敌军的意图,知己知彼,而非照搬兵法,僵硬固化!前些日子,麦铁杖将军击败了北齐一位斛律光的后人,简直就是第二个赵括,自以为祖辈为名将,打小熟读兵法,却纸上谈兵,没能结合实践,导致惨败收场,这是一个反面教材,大伙要汲取他失败的经验和教训。”

“我等谨记大将军教诲!”众将抱拳,说的铿锵有力。

“本帅已经派出了数百名斥候,密布沿岸后方,时刻关注上下游动静,一旦有情报,会以鹞鹰传送信号,提前知晓来部署。接下来的数日,你们加强新军训练,用不了多久,也许我军就要跟敌军一支精锐,硬碰硬地交锋了。”罗昭云交待下来,推算到了窦建德的后手。

.........

大河湍急,水面开阔,在月色下,河水表明波光凛凛。

十余艘大船正在悄无声息地运送一支河北军,暗渡大清河上游,战马甲士,弩机弓箭,长刀马槊,散发着寒光。

哗啦哗啦!

夜幕之中,水面雾气萦绕,这两万将士,轮番渡河,趁着夜色掩护被送往对岸。

苏定方、程名振整理军阵队形,然后一前一后,向着两百里外,大清河北岸,隋军西大营冲去。

这是提前约定的信号,他们偷袭西大营,然后通过烽火通知对岸的河北军,这样前后夹攻,一定能攻克西部河岸的防线,登陆成功。

“全力赶路,只需要两日就能到,但是为避免暴露,必须摘下马铃,裹上马蹄,晓宿夜行,把赶路放在夜晚,都听明白否?”

“明白!”偏将、都尉、校尉们全都应诺。

苏定方保持着镇定,挥手进军,在夜色之下快速前行。

只不过,他毕竟年轻,没有独当一面过,所以百密一疏,没有认识到斥候的重要性,虽然也派出一些游骑去前方探路,但不够小心谨慎,还是让散步在山峦沟壑的隋军侦察兵、斥候查探到了。

如果换成罗昭云,他肯定要派出大批斥候,把前方敌军的明哨、暗哨、樵夫猎户等,发现可疑者,第一时间击杀或是擒住,只要发现深藏武器,有一点情报人员的可疑相似点,都会严加防范,或绑起来,或杀人灭口,确保行动的保密性。

但苏定方缺少这方面经验,只是派出一些斥候探路,却不知他们的夜里行军,已经惊动了暗哨和情报人员,偷偷放出了鹞鹰。

他们行军速度再快,也绝快不过鹞鹰的飞行速度。

几个时辰后,罗昭云就接到了情报,看完之后,嘴角露出耐人回味的弧度。

猎物已入网,只等瓮中捉鳖了。

“他们的目标,果然是西大营!”

罗昭云在拂晓时候,做出了安排,派出了薛万仞、薛万述兄弟,带兵三千甲士,到指定点去设伏。

随后,贺若怀廓、麦仲才一组,周仲隐、来恒一组,各带兵三千,前往其它地点去设伏了。

剩下一万六千兵马,由罗昭云亲自统领,朝着河北奔袭军的必经之路,前去应敌了。

途中,罗昭云又心生一计,觉得可以坑一次对岸的窦建德。

第一百八十二章 擒将第四百三十二章 锲而不舍第二百一十二章 赔罪来了第六百七十九章 西北文教第六百二十四章 雄关漫漫真如铁第二百七十三章 协议生效第三百三十三章 隆中对第三百八十三章 古老势力第二百四十九章 练兵有道第六百五十章 占七郡第四百八十二章 乱局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工业曙光第九百七十八章 晋安侯第三百三十五章 才女的请求第三百六十八章 威武第六百八十二章 反与不反的争论第九百八十六章 表明心迹第一百九十八章 美人萧后第九十五章 见伊人第七百三十七章 童山大战第七百三十三章 神兵天降第三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第九百六十四章 大破突厥第三百七十九章 势如破竹第六百零三章 走马上任第九十二章 少年无忌第七百九十章 相见不如怀念第二百七十九章 炀帝西巡第一千一十三章 流言蜚语第四百三十章 共历难第三百五十八章 兵临辽水第二百八十六章 托孤之意第八百八十二章 治国朝令的探讨第四百二十七章 怀璧其罪第四百七十二章 趁机陷害第三百七十五章 行刺第三十三章 萍水相逢第六百二十八章 祸从口出第一百五十一章 战略谋划第九百六十二章 全线崩溃第一百六十二章 主力渡河第二百三十六章 安稳少女心第三百五十三章 燕云堡第六百二十五章 振奋士气第八百三十五章 一代枭雄陨第七百四十三章 公主病得治第三十五章 西北烽烟起第七百八十章 大华新律第四百六十一章 他的传说第四百三十五章 聪慧的塔格第一百五十四章 祭旗点将第六百一十七章 弭除隐患第二百五十九章 踏西行第六百八十二章 反与不反的争论第七百九十九章 郑国举措第六百六十一章 曹族依附第三百七十八章 有备而来第六百六十二章 杀机浮现第一百八十四章 弃城投降第五百零六章 春风一笑楼第七百三十二章 夜潜瓮城第二百一十七章 赏雪观梅第九百四十六章 偷袭与反偷袭第五百三十五章 暴露受伤第一百五十三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第七百三十六章 推卸责任第八百六十一章 前后围堵第三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第九百零七章 春耕第三百零一章 缓和矛盾第一千一十五章 发明不断第一百零五章 化蝶舞姿第八百一十三章 围困东都第二百二十八章 郎情妾意第五百八十二章 图谋杨隋第一百九十六章 坐以论道第九百七十一章 关心第八百八十四章 窦女复仇计划第三百一十五章 谋划北伐第一百九十三章 庙堂之途第五百二十七章 相亲相爱一家人第八百九十一章 癫狂的一夜第三百三十八章 乱局将启第二百七十二章 末路选择第四百六十五章 香衣留念第一百二十二章 蒲山公第一百一十九章 不死心第二百九十七章 久别归长安第三百二十三章 空箭射灯烛第六百一十七章 接连拔城第九百四十章 骑兵阵法第一百九十一章 夜会佳人第一千零八章 安民之策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大难临头各自逃第六百四十三章 忽悠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朝议(下)第三百九十六章 秘密安排第六百六十五章 出征吐蕃第八百五十三章 儒之脉络第七百七十三章 入主西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