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别离酒

大隋骑军深入草原,追杀突厥逃散的豹师人马,整整七天,杀出千里,重创西突厥的部落和精锐主力,这才回返玉门关。

这次大胜的捷报,迅速快马禀告长安城,文帝得知后,龙颜大悦,下旨对前线立功的将士们,封赏升爵。

罗昭云因为战功,加上前军主将的特殊提携,顺利晋升为军中校尉一职,同时他也拿到了兵部的调令,从府兵转为东宫右卫府,成为内府兵,官职为武骑常侍,至于这官是做什么的,他并不知晓。

同时接到东宫调令的不止他一人,还有一些悍勇武士,被周罗睺选中,要调回京师补充到东宫率卫之中,保持东宫府兵的战斗力。

按照大隋府兵制,府兵本身,有内府、外府之分,相沿称外军、内军,外军即驻扎地方的兵府,而内军则是在京畿之地内,属于禁军中的一小部分。

内府的兵,多属势官子孙,如二品、三品官子充当皇帝宫内的亲卫,二品官曾孙、三品官孙、四品官子等可充当东宫亲卫,所以能成为皇帝、太子的贴身亲卫,那都是高官子弟。当然,其中庶子居多,嫡子要袭爵,还有去国子学读书,或替父打理家族之事,往往不会去当亲卫。

这种习惯沿袭已久,一来皇帝可以恩泽高官子孙,不时提拔一些亲卫,派出去做事,很容易得到提升,二是培养这些高官子弟对皇室的忠心和归属感,三来也是一种约束大臣的质子方法,总之,原因很复杂。

不过出内府兵外,禁军还需要大量的外府兵调到京师来协防,这些才是京师禁军真正的战斗力。

郭孝恪、纪平伍二人,也被罗昭云推荐,要一起去往东宫右卫府了。

二十万大军在玉门关内又逗留了一个月,威慑西域和塞北,使草原诸部纷纷脱离西突厥管辖,归附大隋称臣,上表尊隋文帝为圣可汗。

突厥大乱,西突厥许多王族强烈不满,步迦可汗众叛亲离之下,无奈带着一些亲信和侍卫,退走吐谷浑。

仁寿三年的这一场边疆之役,最后以大隋的胜出,西突厥的大败而告终。

………

玉门关内,隋军大营内,到处是一堆堆猎猎篝火,朝廷从后方调运来的犒赏前线将士的物资已经送至,上万头牛羊,还有不少酒坛,让前线的大军,在凯旋班师,撤散之前,能够尽情享受一次胜利的狂欢。

整个军营内,每个方阵营区聚在一起,分成一个个五十人队,都在热闹呼喊声,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化拳猜拳,放得很开。

有不少士兵在庆幸自己活了下来,而且得到了钱贯封赏,又免去了家里三年的各种赋税徭役,非常激动。

有的则见惯了沙场的残酷,此时发泄自己内心的苦闷和害怕情绪,喝得大醉来麻醉自己。

箜篌、羌笛、古筝、羯鼓混杂,有中原乐器,也有塞外的胡乐,交织在一起,形成独特的边塞曲调。

一些士卒喝得进行,围绕着篝火,跳起胡人的舞来。

罗昭云也投入了这种边塞军营的狂欢之中,感受着那种大难不死之后,全军庆功的热闹气氛。

另外,明日前线大军就要班师回朝了,一些府兵要按照原籍返回地方兵府去报道,当然,也有些人愿意留在边疆驻守,可以递交申请,由各军主将审批,决定去留。

许多袍泽战友要分开了,一时有些难舍,所以大家相互敬酒,喝得有些别离的滋味。

“二狗子,这一杯酒,我敬你,黄泉路上走好!”有的士兵喝到一半,忽然大叫了起来,满眼泪花,因为他的同乡,从小的玩伴,一起从军,结果前些日子,战死在沙场。

“梁冬,走好!”

“赵奇卤,来世我们还做兄弟!”

许多人大叫,泪光盈盈,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他们不是懦弱地哭,而是怀念战友。

有些人在安慰,但是也忍不住哭泣出声,大军要散了,死去的人长埋边塞,许多战死的勇士,在家里他们就是顶梁柱,是丈夫,是孝儿,可现在都成了一堆尸骨。

战争过后,生死离别,在所难免,这种滋味,的确让人唏嘘不已。

罗昭云站起身,眼角有些湿润,走出了篝火地,来到一处安静的营盘边缘,望着明月,心中被那些古代汉子的袍泽之情,有所触动。

当然,明日就去启程,跟随周将军去长安城(隋大兴城),未来的如会如何发展,自己的穿越,是否会影响历史的发展,让他充满了期待和兴奋,当然,也有一丝对未来的茫然。

隋文帝,杨广,李渊,高颎,苏威……以及诸多门阀大人物,都要见到他们的庐山真面目了!

“罗校尉,你在这里啊!”

罗昭云转过身,看到了郭孝恪和纪平伍走了过来,似乎在寻他。

“郭兄,纪兄!”罗昭云并不摆校尉架子,而是平易近人地跟二人打招呼。

郭孝恪、纪平伍并肩走过来,脸上都有些红润,显然酒没少喝,尤其是纪平伍脚步都有些发飘了,脸色洋溢着兴奋之情。

二人听到罗昭云的称呼,都有些小感动,因为他是校尉,而二人刚提拔成队头和副队头,论军中官职相差不少,不论军中还是朝中,都是直接称呼‘姓加官职’,比如郭队头,纪副队头,熟悉的会喊他的字号,像罗昭云这样直接唤‘兄’,明显没有把二人当外人,也没有看清他们,所以都心中感激。

“罗校尉,以后我们继续跟在你的麾下,去了长安,跟你同进退!”郭孝恪在这表态了,意思是以后定会站在他这一边,坚定地支持他。

毕竟像郭孝恪、纪平伍二人都不是豪门弟子,所以去了京城,人生地不熟,想要再提升,没有门第背景,非常难了,可是他们得知‘罗成’是将门之后,所以都铁心跟着他混了。

罗昭云对这二人性格和本领也很欣赏,可以提前结交,日后好有个照应,微微一笑道:“我们是出生入死过的兄弟,不抛弃,不放弃,只要有我在,必然不会让二位兄长吃亏、受屈!”

“那就成!罗校尉,纪某一穷二白,只有一身粗浅武艺,以后就跟着你闯荡了,不论是疆场,还是长安城,都能出人头地!”纪平伍借着酒劲说道。

罗昭云已知二人心迹,含笑点头,顿生豪气地道:“兄弟齐心,其利断金,长安城,我们一起去闯!”

第一百零九章 幽州来人第二百六十一章 一战告捷第八十八章 人比黄花瘦第九百四十八章 大战前夕的平静第四十六章 发现敌情第四百七十三章 规模壮大第一百一十二章 红颜知己第两百零七章 朝议科举第八百五十章 雄关漫漫,坚厚如铁第二百五十五章 太子归西第九百七十九章 参知政事第六百零二章 抵达西海郡第四百三十八章 瓦岗豪杰第四百三十四章 逢凶化吉第一百七十七章 收场第七百五十章 备战状态第二百九十章 李渊城府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朝议(中)第四百二十八章 节外生枝第八百九十三章 复杂的心态第五百八十二章 图谋杨隋第五百四十四章 攻打临渝关第四十七章 男儿胆气第九百八十八章 朝堂利益之争第九百八十二章 南下增兵第九百五十九章 开始收网第二百二十五章 意外收获第五百五十八章 河北雄第四百四十二章 声东击西第五百一十九章 不关风与月第一百八十二章 擒将第四百九十一章 外族之祸第一百二十三章 红拂侍女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断了后路第八百六十六章 攻晋阳第两百零三章 商女不知亡国恨第四百四十三章 大器晚成第七百三十一章 今朝与君狂第六百八十二章 反与不反的争论第一百二十六章 谋划第九百八十一章 父女重逢第二百三十章 豆蔻年华第九百二十九章 密函捷报第九百四十六章 偷袭与反偷袭第二百九十九章 干柴和烈火第六百三十五章 恩威并重第七百六十五章 威逼长安城第五百三十八章 有朋自远方来第六百五十九章 收揽八郡第四百零六章 追逐战第二百六十六章 慕容紫嫣第二十八章 杀一是罪,屠万为雄!第六百三十五章 恩威并重第三百五十章 问罪第四百八十三章 三征高句丽第八百一十五章 鏖战洛阳第一百九十四章 一番指教第八百三十六章 岌岌可危第三百七十四章 北齐遗族第一百三十章 护行出发第二百七十七章 没人想你第六百零七章 谋划战略第六百二十章 此一时彼一时第六百三十七章 图谋陇右第八十七章 曲词之难第五百六十八章 荥阳形势第二百六十一章 一战告捷第七百三十五章 蛊惑人心第八百三十九章 南征北伐第七百一十二章 夺关第四百五十二章 熟悉的面孔第两百零八章 行刺事件第八百六十六章 攻晋阳第五百四十六章 军心凝聚第八百四十三章 巨鹿之战第九十五章 见伊人第十七章 刺抢之术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江淮军的担忧第四百零九章 尴尬相处第一百七十二章 先定军心第二百二十八章 郎情妾意第九百二十九章 密函捷报第三百八十九章 借势杀人第四百三十章 共历难第一百七十五章 诱敌深入第四百零二章 从容而退第六百七十一章 乘胜追杀第六百零七章 谋划战略第七百五十九章 两虎相争必一伤第一千一十五章 发明不断第四百六十七章 西京相聚第八百五十四章 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第一百八十八章 私宴小聚第五百六十三章 背后诽议第五百五十九章 黄雀在后第九百四十二章 王牌对王牌第一百一十一章 合作第八百六十章 城破与追杀第二十五章 卖粮车队第二百四十七章 出征边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