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三章 招贤纳士

李世民最后当众说道:“诸位,关中一带,有无数豪杰,各地举旗反抗朝廷,只是没有归处,四处游荡,正盼着我们在日招抚,此次进军,可以派人去联络关内各地的聚众起义的兵马,多少不限,可以加入唐军。正所谓功者难成易败,机者难遇易失,一旦时机把握不住,那就坐看大势成空。”

“当年的李玄感正是不肯听从李密的上与中策,贻误战机,最后死于非命,我们现在看似兵威雄壮,但是跟李密、窦建德、罗成、薛举等其它各路大军比起来,未必就占优势,所以,大兴城,是我李家立足脚跟,强势崛起的根本。”

众人极表赞同,顿时举得李世民年纪虽轻,尚未弱冠,但是见识却非常不凡。

只有李二心中明白,这些话的大意,都是叶珺瑶跟他讲过的。

就在这时,帐外有侍卫禀告,发现一股人马靠近大营五里外,有人要求见主将。

“什么来头,可有通报名讳?”

“他自称是李家人,唤统帅为二哥?”

“二哥?”李二愣了一下,能这样称呼他的只有三个人,晋阳留守的李元吉,逃出京城的李秀宁,以及去深山紫阳宫学艺的李玄霸。

“我亲自去迎接。”李世民一身铠甲,带人走出辕门,看到了门外不少豪杰武将。

为首的一人,身材纤细,明眸皓齿,娇丽照人,穿着白色的盔甲戎装,银绫短袄,很有英气。

“小妹。”

“二哥!”十七岁的李秀宁,婷婷玉立,她去年在李渊赶往晋阳时,被撮合与柴绍的亲事,但是李秀宁念着家族大业未定,动辄有灭族危险,所以暂时不想考虑婚事,而是带着贴身侍卫马万宝,回到大兴城,要拉拢一些年轻士子投奔李唐。

不料风声走露,被人破坏,卫文升总领大兴城兵事,早就担忧李渊会起兵,所以一得知李秀宁秘密归来图谋大事后,立即派人追捕。

李秀宁回来招揽人才的机会泡汤后,被迫逃离,潜至鄠县,这里有李家值班的庄院和上前倾良田,部曲数百人,李秀宁来到这变卖了家当,拉起一直队伍,躲入深山老林,然后向北转移,要在京兆郡北,响应父亲的晋阳起兵。

不多不少,李秀宁巾帼不让须眉,短短一个月间,聚集了接近两万兵马。

其中刘德威、潘仁、戴元祥、王行敏等关内义军首领,带兵来头,队伍强大。

如今得知李世民带军进入京兆郡的边界,李秀宁立即带军来投,要献计夺取泾阳关。

………

金城内的帅府内,今日异常热闹,因为迎来了一批京城士子和贵族。

罗荣老爷子接到孙子的情报,走动京城一些豪族,促成了一批京城门阀子弟投奔西北参军。

与此同时,燕琅阁发挥作用,把一些门庭没落的士族中盛名才子,也都给渗透、拉拢,分别送出京城,在始平县城聚集,然后一起跟随商队,护送来到金城郡。

这里面大多名贵之后,如苏威的儿子苏均、苏昱,虞庆则的儿子虞仁孝、虞澄道,长孙炽的儿子长孙安世,韦孝宽的玄孙韦义节等,大多名臣名将之后。

还有一位青年,名为诸遂良,刚及弱冠二十岁,眉清目秀,在太学府读书,才气最近在京城名声鹊起,若是在以前,肯定很快传往各地,但乱世之中,才气也就不被人们怎么关注了。

还有一人,最近与诸遂良名气相当,名叫于宁志,也是太学府的一位优秀门生,历史上“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

罗昭云接到这份名单之后,足有三四十人,顿时兴奋的一晚未眠,自古以来,争夺天下,人才储备才是根本,以前罗昭云不敢明目张胆地招揽人才,就是不想让杨广、宇文化及、虞世基等人猜忌,怀疑他有谋反之心,如今却不同了,这些名门之后,他可以不避嫌的招揽过来,直接提拔重用,依旧打着为镇压叛军、匡扶社稷的名义。

实力雄厚,羽翼丰满,罗昭云也就不担心江都那群人的猜忌,对洛阳、西京两个后辈杨隋亲王,也没有多少忌惮,才会这样不通过西京代王朝廷,自己随意招揽、任命人才了。

当天夜里,罗昭云设酒宴为众人接风洗尘,亲自作陪,对这些跟自己年纪相仿,大不了几岁,小不了多少,算是同一辈人。

宴会开始,这些人虽然在西京内都是贵族子弟,眼高于顶,祖辈上都是良臣名将,自信满满,但是见到罗成的时候,还是有些拘束。

因为他们在西京的官衔都不大,没有受到重用,贵族子弟往往会因为庇荫关系被推荐任职,可是他们的父辈,不是被降职处理,革职为民,就是因为父亲早逝,家族没落,还没有把他们推到很高位置,就撒手人寰,所以,这些人空有一些世袭爵位,没有高职位,也没有实权。

这十年内,罗成威名依靠战功立下,手握大军,杀伐果断,凭靠自己实力和功劳,年纪轻轻就获得国公爵位,当时少有,所以,来到军中,这些人既兴奋,又有些担忧,不敢太随意。

“诸位不必拘谨,当年本帅在西京时候,与一些人就是旧识了,你们的父辈,跟我在朝堂、沙场都曾并肩作战,尽管他们不在,物是人非,但是,我对他们的敬佩还是由衷的,发自肺腑。来到我西北军中,不会在乎你们以前做什么官职,不会管祖辈功劳多大,一切都考你们的才能和性格,来安排职务,如果胜任的话,会破格提拔,尽快受到重用。。”

罗昭云这一番话,使得在场数十位西京人杰,都兴奋起来,如今乱世,难找到真正用武之地,各地都是农民起义军,他们这些贵族子弟,还不屑于去投奔窦建德、王薄、刘武周、梁师都等这些寒门、地方强族出身的人。

“罗帅,如今天下大乱,朝廷、朝廷千疮百孔,我们继续镇压叛军,四处救火,还有意义吗?”诸遂良借着酒劲,忽然询问道。

罗昭云微笑道:“可能大伙都有这个疑问,其实,不论朝廷如何,我罗成都要按部就班,在西北继续平定祸乱,因为这些起义军,并非各个都是仁义之师,他们打造反隋口号,四处祸害百姓,我要将西北平定,治理国泰民安。不论日后朝廷命运如何,江山会被谁所得,至少我能安抚一方百姓,这就值得。”今天白班事很多,没有抽空写上,只此一章了。

第九百二十八章 接受降表第八百三十六章 岌岌可危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渡江做说客第五百七十八章 被擒第七百四十二章 巨大压力第三百三十三章 隆中对第六百四十三章 忽悠第二百一十四章 迁都之论第二百二十六章 遁世势力第四十六章 发现敌情第三百八十章 无端遭妒第五百七十三章 初次交锋第九百章 布杀局第七百零四章 佳丽齐聚第六十八章 吟诗一首第九百一十七章 温馨的相聚第二百九十五章 终止武斗第八百七十九章 宫内温情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擒下杜伏威第九百八十八章 朝堂利益之争第七百章 立国第八百零二章 主动请缨第五十一章 唯有战第七百五十一章 大军压境第五百六十四章 驱狼逐虎第六百六十五章 出征吐蕃第一千一十六章 黑猪养大了第一百八十六章 班师凯旋第五百五十八章 河北雄第四百三十七章 欲语泪先流第八百四十六章 李密亡第一百六十八章 各有盘算第六十六章 美人帐下犹歌舞第一百三十六章 突围而出第六百八十三章 私情第九百一十九章 越陷越深第五百八十六章 西北皆反第六百一十七章 接连拔城第三百三十一章 言论惊人第一百一十二章 红颜知己第六百四十九章 激化矛盾第二百八十六章 托孤之意第六百九十三章 谥号炀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夜夺定远城第四百六十六章 谋计第一百八十六章 班师凯旋第六百五十四章 交人交心第九百二十二章 秦王突围第一百九十五章 早朝会第八百二十一章 夏国反应第十六章 拉拢人心第八十一章 密谋第三百零二章 游坊市第六百章 血拼荥阳第三百三十四章 意外之乱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强国富民之路第六百四十六章 倒戈第四百九十一章 外族之祸第一百七十二章 先定军心第一百七十八章 节节胜利第五百一十六章 佳人有约第七百六十四章 大反攻第三百三十章 出谜题第四百三十二章 锲而不舍第四百四十五章 拔里速对决第二百二十七章 相见欢第一百零三章 小郡主第六十九章 打压第八百五十七章 田间巡访第九百二十六章 陨落了第八百零四章 参议军事第一百六十三章 定策第一百九十二章 倾月的心思第六百零五章 赢得生前身后名第二百一十八章 李家有子初成长第五百二十一章 奇妙符号第八百二十四章 低调出征第七百五十五章 公布于众第二百一十八章 李家有子初成长第八百七十三章 杀身成仁第八百四十五章 心壑难填第九百六十二章 全线崩溃第五百五十章 出关平乱第六百五十一章 西京来人第六百二十九章 打造陌刀第七百四十五章 另有重任第七十四章 知辱而后勇第九百九十八章 悍勇夺城第七百四十三章 公主病得治第二百九十九章 干柴和烈火第三百二十八章 人杰荟萃第九百章 布杀局第十二章 厮杀第一百零一章 重阳之日第八百八十九章 采女之选第四百五十章 阔谈局势第五百六十一章 战苏烈第三百四十七章 荣归故里第四百六十五章 香衣留念第三百二十章 宴会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