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八章 重逢才女

西北的寒冬,漫长寒冷,大雪覆盖了高原草地,崇山峻岭,江河湖泊,显得塞外的凋零之感。

罗昭云暂时不带兵了,专心学习治理民政的事,牵扯到经济、商业、户籍、田地、粮仓、河渠、雪灾等等,不少事情,需要他批阅,哪怕只是八个郡,但是这种政治、军事、法律等都需要他签字的工作量,也不小了。

好在他比这些时代的人,多了一千五百多年的新视野,所以看问题不会狭隘,总能找到解决、稳妥之法,安定八郡,促进发展。

就连长孙无忌、杜如晦、诸遂良等年轻俊彦,饱读史书,才能出众,看到罗昭云的批注,都觉得少帅有治国之才,心中高兴,这是文武全才的英主,最适合当主公,夺天下了。

如果指挥带兵,战无不胜,但若不懂治民,那只会像西楚霸王项羽一般,作战时候勇猛无敌,可是一旦停战之后,治国发展那就不行了,基本上荒废朝政,在书房坐不住,也没有批阅奏折的能力,只懂出去狩猎和陪美人,最后落个垓下之围的下场。

归根到底,不懂治国理政的人,最多是个枭雄,在乱世中风光一时,但最后都会被击败,因为不知民生,也就难得民心。

入冬一个月内,罗昭云忙着扩军定民,制户籍颁新政,划定各郡、县的行政区划,整肃军纪,拉拢人才,遣派官吏到县、乡,系统化地铺开他的领导班子,抓好基层百姓民生工作。

除此之外,罗昭云还有对西北八郡内的一些部族进行走访,比如这里有混居的回纥部落、铁勒部落、鲜卑族、柔然族等山寨和族群,他们在百年前,甚至更久远时候,部落迁徙到这西北,跟着了汉族混居,或是自成一个大部落等。

罗昭云亲自走访较大的部落,接见酋长,了解一下他们的需求,加深彼此的印象,联络感情,有许多需要他们支持、配合、服从的东西,同时,也许诺会不分胡汉,一视同仁,给予照顾,不会压榨少数部落的生存空间。

如此一来,巩固了西北少帅府的统治权,有很大的宣传和安抚作用。

这一日,罗昭云终于慰问几个城县归来,在金城的弘文馆,见到了薛芷箐、虞世南、姚思廉等人,正在煮酒赏雪,听箫赋诗。

走近弘文馆内,忽然听到一阵悠扬动听的箫声,婉转悠扬,如同天籁,罗昭云不由心神一畅,因为思索诸多琐事引起的烦恼也轻快不少。

许多从京城赶来的才子们被安置在弘文馆内,这里除了大儒讲学,还有许多当地的士子前来拜访、交流。

定期有各种职务的应聘信息,打破以往朝廷荐举、庇荫的方式,可以毛遂自荐申请,然后通过考核,就能够破格录取为官吏,派往地方、中枢等上任了。

所以,赶来的数十名士子,很快从弘文馆搬出去,调派到地方做县里的文吏去了。

今日虞世南、孔颖达、欧阳询、姚思廉等人,坐在竹亭之内,在听薛芷箐吹着洞箫。

众人披着棉衣长袍,中间放着炭炉,八角亭四周挂了遮风的竹帘子,透过未挂的亭子入口,可以看到外面的雪景。

亭边有池塘,但池水已结了冰,上面覆盖了一层白雪,里面嶙峋怪石中生出的藤萝也已干枯,上面挂了冰霜。

不过,竹亭旁有几株腊梅,正开着沁人心脾的梅花,浮香暗动。

罗昭云走近,看到了一袭狐裘的薛芷箐,娇颜如玉,气质恬淡,修长的葱白玉指在碧绿洞箫上轻快按动,一缕清清柔柔的声音随即飘荡出来,婉转动人。

他没有上去惊扰,坏了这些文人的兴致,而是站在树下等候。

薛芷箐完全投入自己的演奏中,没有察觉外面有人接近了。

片刻,悠远的箫声收敛,薛芷箐谈完,除了亭内响起掌声,还有亭外的拍手声。

薛芷箐忽然间抬头,看到了少帅迈步接近,那个身影,那个面容,虽然数载未见,但仍记忆犹新,因为在她脑海中的印象太深刻了。

“薛姑娘不但文采出众,箫技也是如此超凡脱俗,让罗某大饱耳福啊。”

“少帅过奖了,其实,芷箐也没想到少帅除了带兵打仗,原来治理民政也是如此得心应手。”薛芷箐按照他的说法,回敬了一句赞美。

“见过国公!”

“见过少帅!”诸才子贤者起身,都拱手施礼。

这些人因为跟罗昭云的关系有近有远,所以称呼也不同。

罗昭云微微一笑,说道:“都称呼我为少帅吧,听着已习惯了,来,大家都坐。”

诸人见少帅如此客气,没有摆架子,也都跟着坐下,围聚火炉旁。

“几位可住的习惯?”

虞世南忍不住道:“回少帅,已适应西北的气候,这里的文教虽然落后,但是现在百废待兴,经济、商业、邮驿、文馆、坊市、医行等,都在城内兴起,听说地方重新开设小学、府学,少帅此举推行教化,将对西北促进更大发展。”

“这里不是我们最终的停留地,却会是我重视的地方,这里的百姓,也是我大隋子民,少帅府的根基所在。我邀请诸位才子俊贤来此,也是希望能更大行文教,提升西北的文化层次,以后,还需要诸位多费心帮忙了。”罗昭云说的非常客气。

“只要少帅吩咐安排,我们力所能及,一定愿效劳。”

“是啊,少帅,我们不能仗剑从军,纵横沙场,平定祸乱,只能在文教方面出一些力了。”

其实虞世南、孔颖达、欧阳询等文采出众、才学知名者,已经从姚思廉这里,了解到西北八郡的变化和新策,对少帅的治理能力感到佩服,心中把他当成了英主,有意效力谋取仕途,自然会更上心了。

只有薛芷箐没有心思在仕途上,只是单纯为了这个人,才来到西北,此刻,她的眼神,有一种复杂难明的味道。

第五百一十一章 花烛夜第三百八十三章 古老势力第六百三十二章 拨乱反正第三百一十二章 行刺辛秘第二百七十一章 精心谋算第七百四十九章 铁马铿锵对华来第三百零二章 游坊市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工业曙光第四百九十五章 破敌三策第三百四十七章 荣归故里第四百九十八章 兵临城下第二百一十二章 赔罪来了第二百六十七章 惊险一场第四百一十四章 兵败垂成第三百四十二章 危机意识第六十六章 美人帐下犹歌舞第五百二十九章 把市场搞活第九百三十一章 坦诚交流第十五章 初窥门径第六百一十七章 弭除隐患第三百四十三章 是与非第四百七十七章 西苑风波第五百五十八章 河北雄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强国富民之路第一百零九章 幽州来人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江淮军的担忧第八百六十章 城破与追杀第四百一十四章 兵败垂成第五百二十八章 盘算账目第五百三十章 用人不疑第二百八十八章 西域来拜第八百四十一章 后宫秘事第八百零七章 攻宜阳第七十九章 罗家老爷子第七百零二章 变数第二百四十二章 情深重第四百四十七章 化解兵变第四百零八章 做人留一线第五百四十三章 堵死后路第五百四十四章 攻打临渝关第五百一十一章 花烛夜第五百五十八章 河北雄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长安团聚第四百九十一章 外族之祸第五百六十九章 军令状第九百七十四章 敞开心扉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大破江淮水师第八百一十七章 密会虎牢关第六百一十一章 一抹柔情第六百九十三章 谥号炀第二章 一入侯门深似海第七百九十二章 青霜伊人归第四百六十五章 香衣留念第六百四十九章 激化矛盾第四百四十二章 声东击西第九百八十五章 一蓑烟雨任平生第二百五十三章 胜利在望第六百二十九章 打造陌刀第七百三十五章 蛊惑人心第二百二十章 春梦了无痕第九百九十一章 华律新法第三百二十二章 强中自有强中手第一百八十四章 弃城投降第七百六十七章 大战将至第三百五十八章 兵临辽水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册封婕妤第三百六十八章 威武第七百七十九章 安抚后宫第七百五十六章 血腥鏖战第九百六十三章 阻击不断第六百七十二章 吐蕃议和第九百五十章 主力初交锋第两百零七章 朝议科举第八百三十二章 一决雌雄(上)第八百七十章 请君入瓮第七百章 立国第九百四十一章 上阵父子兵第四百七十四章 情丝苦第六百三十九章 登门相见第六十六章 美人帐下犹歌舞第三百四十三章 是与非第六百零六章 退位让贤第三百零七章 回东都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各有谋算第六百三十一章 设立驿亭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回洛阳第四百二十三章 各奔西东第三百一十四章 高句丽第五百二十二章 风雪归途第三十一章 路见不平一声吼第八百二十一章 夏国反应第八百三十九章 南征北伐第七百二十三章 瓦岗军之威第六百二十四章 雄关漫漫真如铁第十五章 初窥门径第六百五十章 占七郡第一千零三十章 君臣同力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江淮军的担忧第四百九十六章 出兵援救第五百一十三章 跟萧后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