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六章 毒计

薛举跟谋士深夜商议,寻找破城良策,但古往今来,守城一方占据地利优势,除了挖地洞、水淹、里因外合等,没有什么偷袭好策略。

“陛下,臣有一计,不知当讲不当讲?”说话之人,是薛举的心腹之一,官职不大,却是宫廷幕僚之一,用计毒辣,不适合做宰相、尚书,却是用奇谋毒计的人才,名为柯湷。

“有什么计谋,尽管讲来。”

柯湷细长三角眼,鼻梁高挺,五官很有立体感,但是那双眼如鼠目,一看就是诡计多端的角色,他眼神一斜,然后说道:“我们攻打几日后,假装伤亡巨大,无法破城,故意撤军,让唐军放松警惕,然后……投入于泾水之流,由于陇右水位高,普通井水无法满足唐军需求,必然使用入城泾水的之流饮用,只要投毒在里面,唐军虚弱不堪,自然能够轻易拿下高墌城。”

此计一出,郝爰和褚亮等文人谋士都惊讶起来,眼神露出异色,目光看着柯湷,有一些忌惮和反感。这种人用计虽然厉害,但不择手段,品性太差,属于谋士中没有原则性的人,不算什么下三滥手段,只要达到目的即可。

薛举犹豫一下,叹道:“如果用毒,只怕唐军还没有饮水,河内就会出现大量死鱼,唐军就知道了,在说,后勤伙夫们,会用银针试毒,水中含毒也会知晓,很难奏效。”

柯湷微笑说:“并非用杀人毒药,而是以传染病疾为主,比如痢疾、鼠疫、霍乱等,我们把一些发臭腐蚀的老鼠、牲畜内脏等,夜里偷偷放入河水上游,同时再投以其它可治病的汁液、药粉,前期量小,不断加量,使得城内的军民,不知不觉,就会感染这种疾病,多则一个月,少则十余日,城内守军,就会感染疫毒,痢疾便血,高热神昏,那就中了疫毒痢,到时候,守军的战斗力只怕剩下三层,如何抵挡住我西秦军的猛攻!”

薛举听完之后,有些惊呆,半晌才回过神,缓缓点头道:“此计虽毒,但是却管用,这件事,就交给你全权负责如何,需要人力物力,尽管提出来。一旦城破,记你头功”

柯湷拱手道:“臣定当办妥,不辜负陛下信任。”

接下来数日,西秦军继续攻城,只是规模减小,每日只打半天,下午休息,看气势在衰落,远不如先前几日的雄壮威武,锋芒毕露了。

李世民、房玄龄等人,都感到兴奋,觉得这样以逸待劳,利用城池之利,坚壁不出,防守为主,是克制西秦军的主要手段,颇有成效。

又过几日,西秦军攻势变成了两天一次,而且派人到城外叫骂,要跟唐军阵前交锋,不打攻城战。

“哈哈,你们看,西秦军不攻城了,这些日子损伤惨重,想要激将法,引我军出城决战,都沉不气,不要上当!”大将军慕容罗睺站在城头,忍不住大笑。

刘弘基也放下心道:“攻城是一场拼消耗的战役,没有精良的武器和精锐战士,一鼓作气,很难打下来。我军粮草充足,兵多将广,支撑三个月不成问题,西秦军要是强攻三个月,估计这二十万大军,能损失三分之二了。”

李安远道:“照这样下去,过不了多久,西秦军就会知难而退。”

五日后,西秦军果然开始撤退,部分兵马先走,向西撤出数十里。

这是薛举要麻痹唐军,把一些非作战人员、伤员、辎重兵等撤走,给唐军造成一种假象,使之戒备之心松懈。

渐渐地,城内的士兵拉肚子的人越来越多,不少人得了急性肠道传染病,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痢疾,身子发热,每日腹痛,里急后重,甚至便血,城内郎中、军医很少,而且没有消炎药、特效药,不少士兵因为这样的毛病,甚至一些体质很差的伤员,开始出现死亡现象。

别说这些普通士兵,就是将领、谋士们也有人出现症状,其中李世民就得了痢疾。

本来他酷爱舞刀弄枪,体质过硬,不易生病,但是自带兵以来,精力消耗很大,每日批阅军务,睡眠不足,而且殚尽竭虑思考破敌之策,饮食不注意,又喝了不少带传染毒素的生水,导致卧病在床。

这一日,刘弘基、房玄龄、刘文静等谋士聚在一起讨论,是否该撤兵,放弃高墌城。

房玄龄分析道:“城内军民都得了这种病,现在传染越来越多,军力十不存三,不少百姓中得老人和妇孺体质差,抓不起药,已经出现大批死亡,甚至有鼠疫、霍乱发生,这座城,用不了一个月,会变成死城,不能等了,需要撤退。”

刘弘基问:“二公子怎么样了?”

刘文静忧虑道:“他的病症也很严重,浑身发热,一天便血几次,必须要立即送回京城,找御医治疗,否则,时间拖久了,只怕要保不住命。”

刘弘基哼道:“肯定是西秦人干得,这个西秦霸王太狠了,这种毒计都使用,也不怕被天下人唾骂。现在死得可不光是唐军将士,还有成倍得百姓,病情已经控制不住,这座城池要成为囚笼,都要埋葬于此。”

房玄龄则道:“事不宜迟,应该立即送二公子离开,早点突围出去。”

刘弘基沉思后说道:“这样吧,我与慕容罗睺、李安远等将军驻守在此,抵挡西秦军攻击,拖住他们得主力追击,你们带人突围而出,先回京兆郡,然后派人加紧送二公子回大兴城治病。”

房玄龄、刘文静点头,觉得这也做比较稳妥。不能全部撤走,因为地方西秦军掩杀在后,能够全部围歼唐军。

如今唐军战斗力有限,大部分人根本走不了路,只能留守在此。

刘文静联系了李世民麾下亲信武官,殷开山、段志玄、赵文恪、雷永吉、张公瑾等人,挑选八千体力尚在,没有病发得勇士,后半夜出城,逃遁而去,向后方京兆郡撤走。

西秦军斥候发现一支唐军撤走,而且抓住掉队得唐军士兵,得知城内情况后,立即层层禀告上去。

薛举得悉后,嘴角溢出笑容,下令大军掉头开赴回来,兵临城下,夺城如囊中取物了。

第六章 蛰伏隐忍第三百一十九章 文人宴请第七百三十五章 蛊惑人心第七百五十一章 大军压境第二百三十一章 试图改变第八十三章 画龙点睛第二十二章 野心勃勃第九百五十五章 滋扰敌营第一千一十六章 黑猪养大了第五百二十四章 罗府添丁第六十七章 骑虎难下第八百二十六章 解围成皋第一百八十三章 苦战后的胜利第二十七章 退敌第八十四章 那一抹低羞的风情第五百八十六章 西北皆反第五百三十五章 暴露受伤第三百零三章 完璧归罗第二百六十一章 一战告捷第五百七十四章 各施计谋第八百六十七章 唐国朝局第六百八十五章 西秦出兵第八百三十三章 一决雌雄(中)第七十一章 十招之约第四百二十五章 补天阁传人第二百五十六章 余波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军汇合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渡淮水第二百三十四章 大运河第八百九十三章 复杂的心态第六百五十四章 交人交心第七百一十五章 进军扶风第六百九十六章 唐朝立第四百三十五章 聪慧的塔格第四百零七章 落崖第九十九章 招揽之意第七百四十章 东门突围第六百一十九章 游说第八百零七章 攻宜阳第六百一十七章 接连拔城第四十一章 出关第三百五十八章 兵临辽水第八十六章 逍遥随风第六百七十一章 乘胜追杀第二百八十一章 三年之约第五百六十九章 军令状第六百一十章 合作新项目第七百三十三章 神兵天降第五百六十二章 将计就计第九百九十章 党争之兆第八十八章 人比黄花瘦第六百三十八章 行刺第六百五十章 占七郡第六百二十七章 唾手而得湟水城第五百零二章 突厥撤兵第九百三十三章 朝议第一千零七章 水患无情第一百八十三章 苦战后的胜利第一百零五章 化蝶舞姿第一千零七十章 夺城第四百三十一章 战国帛书第七百五十九章 两虎相争必一伤第一百零六章 逍遥游第三百四十八章 各揣心思第五百一十六章 佳人有约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纨绔枉法第七百七十六章 触景伤情第七十七章 算计未成第二百一十一章 公主驾到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断了后路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一条鞭法第二百七十三章 协议生效第七百三十六章 推卸责任第四百零五章 丛林围杀第五章 庙堂之争第二章 一入侯门深似海第六百三十四章 软硬兼施第三百六十章 河滩之战 下第二百一十二章 赔罪来了第四百九十一章 外族之祸第六百九十七章 大华第六百三十二章 拨乱反正第三百二十三章 空箭射灯烛第四百四十三章 大器晚成第七百七十二章 夜夺长安城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义愤填膺第九百四十五章 听战绩奏报第六百六十章 兄妹谋划第九百七十八章 晋安侯第五百二十四章 罗府添丁第九百四十九章 不屑交谈第六百零九章 再聚首第五百零八章 道不同不为谋第八百三十九章 南征北伐第四十四章 大军北进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大难临头各自逃第四百零七章 落崖第七百九十八章 先破朱阳城第八百七十七章 寒风凛冽回长安第五百七十三章 初次交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