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七章 大华

罗昭云觉得时机成熟,可以考虑立国之时了,这个时候,等若对大隋仁至义尽,做到了最后一步,获得了不少隋朝旧臣的称赞,也彰显了自己的气节和忠君之心。

自己是一位忠君爱国之人,往往会对身边的人进行影响,正是物以类聚。如果身为领导者,自身是反复无常的小人,就会被许多重名、重义者所鄙视、瞧不起。

诸遂良开口道:“目前薛举用的秦,李渊用的唐,窦建德用夏,萧铣用梁,杜伏威用楚,李密用魏,这些国号,大多取自以前用过的王朝号,也是要借用威望,汲取国运而已。”

长孙无忌分析道:“少帅,这立国之名,马虎不得,往往都是根据五行之说,或是自身封号,地缘关系来确定。李渊推行的是土德,效仿汉,尚黄色,唐也是取自李渊的唐国公称号的一个字,若是少帅自立为王,当属燕毕竟适合。”

“燕国?”罗昭云咀嚼自语。

“对,东北地区属于战国时代,七雄之一,少帅一部分根基在涿郡,东北地区,正是古燕国旧址,以燕自居,符合情理。”

众人点头,觉得很有道理。

罗昭云沉思片刻,摇头道:“燕国,格局太小,七雄之末,很难令百姓信服,它能一统天下,我要用一个国名,最好是从未出现过,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充满朝气,而不是对历史的重复。”

“那要重新起国号?”

罗昭云点头:“对,能够大气威武一些,包罗各族,以后一统天下,使得各族百姓都能够没有分歧,融入其中,实现盛世,胡汉平等地生存在这片华夏土地上。”

众人听完罗昭云的话,如此雄心壮志,不免有些热血沸腾。均想:原来少帅的目标如此远大,鸿鹄之志,可吞山河,他们先前还担忧少帅不肯称王,却不料少帅如此雄心勃勃。

“那该叫什么?”文臣武将都陷入沉思,在思考着。

于志宁道:“有了,《易经?乾篇》中有句“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不如叫大元!

“噗!大元!”罗昭云忍不住差点喷笑出来。

这是蒙古忽必烈建立的元朝,少数民族的王朝政权,他没有使用的想法。

诸遂良道:“少帅雄心,日月可鉴,不如取日与月,组在一起,变成明,建立明朝。”

“这个……”罗昭云摇了摇头,说道:“大伙再想一想吧。”

众人再次议论起来,谋士们引经据典,挑选词汇,不知用哪个好。

片刻,罗昭云说道:“中原百姓都是炎黄子孙,这片华夏土地,人杰地灵,我欲自立建国,使四海升平,百姓安居乐意,四周番邦敬畏,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各族以汉为核心,然后平等相处,如此一个政权,当需要一个字,能够与之匹配。”

“有了,少帅,不如取一个华字,就叫大华国吧!”长孙无忌忽然提议道。

“大华国,华夏朝!”罗昭云露出喜色,微微点头:“这个词吻合,暂时就叫大华,等四海一统后,再重新商定。”

屋内所有人都兴奋起来,呼吸粗重,眼神闪烁神采,从此,少帅就要自立为王。

他所说的话,一言九鼎,可定天下兴亡,可决万民生死。

如今河西、陇右的未来,屋内这些人的前途,都决定于少帅的抉择。

长孙无忌、屈突通、侯君集等人,再看向少帅的时候,眼神中都多了一股敬畏,因为若他真个称帝,那就是金口玉言,不得拂逆,从此要讲究君臣之礼了。

他们这些人的身份也随之改变,成为帝王身边最信任的一批心腹,肱股之臣。

郭孝恪问:“少帅打算何时公布,祭天登基。”

罗昭云摆手道:“不急,这需要一番准备工作,团结文人士子,把舆论宣传提前做好,私下储备祭天大典的位置、物品,还有朝服等等,文武百官的设置,也需要重新考虑,把涿郡地带,东北六郡的文臣武将也要纳入其中,需要一番时日安排。”

于志宁道:“准备的物品、礼服等,由属下来操办吧。”

长孙无忌则道:“祭天大典的细节,属下会找城内几位大儒商讨,把流程制定好。”

罗昭云又说道:“相关新的律法,也需要重新完善,新的政权建立,任务繁重,大小事务很多,需要更多的人才,好在有些能人志士已经在途中,过几日,我们金城,会接来一些俊贤、士大夫,发挥作用。”

他所指的人,自然是萧瑀、来护儿、陈稜等人,有那么六七人,在江都动乱时候,被成功救出来,一路送到西北,数千里路,大约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长孙无忌、郭孝恪等人,并不清楚少帅口子所说的人才是哪些人,还以为从各地挑选的一些俊杰,寒门士子,所以,并没有报多大希冀。

罗昭云道:“好了,自立称王,建立新政权的事就商议到这,眼下李唐名正言顺了,全力进攻北地郡的西秦军马,以薛仁杲的才能,根本撑不住多久,西秦就会分崩离析,所以,屈将军、侯将军,你二人兵分两路,各自取不同的郡县,等西秦兵败的消息传开后,立即发动进攻,尽量多拿下一些郡,然后把唐军阻挡在关陇,不要让他们踏足陇右。”

“遵命!”屈突通、侯君集起身抱拳,恭敬领命。最近更新有点慢,但八月下旬后,就会加速更新了,恢复2更以上,争取年底写到200万字结束。

第二百六十章 征讨吐谷浑第两百零一章 孟浪一回第一百三十五章 截杀第八百二十八章 君臣对话第四百九十一章 外族之祸第一百三十二章 过隘口第一百九十二章 倾月的心思第三十三章 萍水相逢第七百二十六章 回京诉苦第五十二章 热血疆场第七百一十四章 唐政不稳第六百八十六章 毒计第十八章 猜忌日重第七百九十四章 西域使节团第三百二十七章 人言可畏第二百七十章 谈交易第九章 潜龙在渊第七百七十八章 朝会争论第二百一十九章 建都诏书第八十四章 那一抹低羞的风情第六百章 血拼荥阳第二百八十六章 托孤之意第八百二十章 李唐谋划第三十六章 从军行第七百九十五章 注重工业第三百一十六章 考虑细微第六百七十二章 吐蕃议和第七百六十一章 局势各不同第七百九十二章 青霜伊人归第六百六十六章 大撤离第三百八十五章 破城第一百一十八章 罗府团聚第九百二十章 一夜晋阳破第六百五十四章 交人交心第一千二十二章 水战第七百零一章 皇后人选第三百九十七章 杨玄感起兵第七百三十四章 替罪羊第九百七十章 团聚第五十五章 突厥上钩第一百五十章 祭天之典第三百零二章 游坊市第五百五十八章 河北雄第三百八十六章 面圣第五百九十章 接纳秦琼第九十三章 点拨第五百三十四章 火锅第一百八十七章 家的惬意第六百二十九章 打造陌刀第九百三十七章 挥师北上第七百六十六章 李唐江山危第八百八十五章 禁闭的平阳公主第二百二十七章 相见欢第七百七十九章 安抚后宫第一百六十三章 定策第九百八十章 治大国如烹小鲜第六百零七章 谋划战略第六百一十章 合作新项目第一千零二章 胥吏的扩用第一百零七章 技惊四座第九百九十章 党争之兆第六百三十章 西秦谋划第八百七十二章 困兽厮斗第三百八十一章 迫于无奈第五百六十五章 对峙局面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伏击得手第一百三十七章 仁寿宫变 上第四百五十一章 论豪雄第四百八十二章 乱局第一百零三章 小郡主第一千二十章 饲养新技术第五百二十七章 相亲相爱一家人第五百零七章 南陈遗族第八百一十一章 内政与科举第一百八十九章 直言不讳第六百一十二章 防范未然第四百六十三章 献身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严惩不贷第四十八章 神武飞扬第二百三十一章 试图改变第三百六十七章 月与灯依旧第六百零二章 抵达西海郡第八百九十一章 癫狂的一夜第九百七十六章 粮饷困难第四百三十二章 锲而不舍第三百二十一章 绵里藏针第五十九章 夜下倾谈第三百八十五章 破城第九百七十二章 强求不得第一千一十六章 黑猪养大了第四十四章 大军北进第八百六十五章 奇谋狠计第一百五十六章 帐内议事第五百七十八章 被擒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一波三折第九百五十章 主力初交锋第八十三章 画龙点睛第七百零二章 变数第八十九章 逍遥一叹第两百零三章 商女不知亡国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