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四章 战力锐减的骁果卫

裴行俨赶来了,手中提着红缨铁枪,猛地刺出,借助战马的冲势,出手如电,有武冠三军之勇。

“当!”

鱼俱罗挥刀如劈山,狠狠地拦截切开,磕开了裴行俨的长枪一击。

两人手臂都是一振颤,臂力和内劲的迸发,透过重兵器加倍体现,相互硬磕,都受到了反作用力。

鱼俱罗本来比裴行俨武学修为和经验火候深,奈何刚跟罗士信力拼过,年过五十,不能持久,所以战力降了三成。

裴行俨气血正旺,体力在巅峰状态,而且是从远处策马冲击,有一定的惯性加持,给鱼俱罗造成一些压势。

不过,鱼俱罗毕竟老练,刀锋一转,犹如旋风飞斩,一刀刀劈出,快如电石火花。

裴行俨挺枪拦挡,枪如蛇舞,大开大合,枪术十分精妙。

罗士信原本受伤要退走,但见裴行俨杀来助战,他的战意再次高涨,忍着伤口疼痛,手持马槊,掉头反击。

两大年轻将领,左右出招,围绕着鱼俱罗不断进攻,给后者造成很大困扰。

“当啷当啷!”

三人兵器快速交击,由于坐在战马上,身法施展不灵活,手持沉重兵器,几乎都是招招致命,毫无花俏而言。

“咚咚咚!”

这时候,战鼓变了节奏,裴仁基带兵赶来,他是精通兵法的老将军,比罗士信、程知节等人更加熟悉兵法运作,而且他是隋朝正规军出身,做到了将军,对军阵深谙其道。

所以,裴仁基一到,立即派鼓手和号手,发起进攻团战的鼓令和长号。

集团军作战,并非一窝蜂冲杀上去就不管不顾了,而是根据局势变化,及时调整振兴,填补薄弱和破绽之处,然后针对敌将的破绽,进行重点攻击。

各军阵听到不同的鼓令,就会做出不同的队形跑位,以及进攻模式。

这一运作,后到的瓦岗军,立即包抄隋军主力,同时前方先锋军开始变换阵型,开始围聚。

鱼俱罗听到鼓声,就知道不妙,瓦岗军来了懂得兵法的将军,会把他所带三万人马给包抄吞噬掉。

“看刀!”鱼俱罗出刀更快了,看似要疯狂拼命,两败俱伤一般。

他重点劈向罗士信,阻挡裴行俨,针对薄弱的对手,比起后退,然后找破绽脱身。

罗士信和裴行俨心知肚明,可是鱼俱罗武功比二人略高,他俩一个有伤在身,武力不能全部爆发,所以要困住鱼俱罗也有些困难。

最终,鱼俱罗虚虚实实连劈三十刀,把他的精妙刀法展现无遗,使得两位年轻小将疲于招架,虽然二人心中明白,只要坚持住,这一轮猛攻过后,鱼俱罗必然消耗过大而变得虚弱,到时候,就是他俩合力擒杀敌将之事。

奈何鱼俱罗经验老道,提前收手,找到机会拨马退出战团,掉头就走,同时朝着传令手大喝:“鸣锣收兵,撤!”

鼓手、号角手、铜锣手们,同时发出撤军的号令。

隋军开始败退,被瓦岗军从后掩杀,原本精锐的骁果卫,此时战斗力骤然下降,也不知是在江都待久了,已经磨掉了血气,还是对目前要效忠的朝廷,失去了信心,意志涣散,不想再厮杀了,只顾逃命。

鱼俱罗看着那些将士们茫然和麻木的面孔,心中陡升一股绝望心情,这群将士除了害怕表情,没有没有了战意,整个人已如行尸走肉,没有了精气神,他们没了军人的气质和意志,像一盘散沙,难以挽救了。

败军如山倒,哗啦啦一片,倒退而去,犹如洪水决堤,一发不可收拾。

有些士兵直接丢掉武器,抱头跪地,直接投降了,他们觉得投靠瓦岗军,也比继续跟随宇文家族有前途。

还有一些士兵没有跟随大部队逃向伊阙城的方向,而是直接脱离部队,做了逃兵,钻入了途径的山林之内,然后迅速脱掉军装,通过复杂的山林形势,三五成群结伴逃离了。

这些骁果卫,是当年隋炀帝杨广第三次征讨辽东时候,从各地召集的骁勇之辈,大多习过武,或是猎户出身,或是各地绿林、走镖的镖师等,这个时候,各自结伴散去,不想再从军了。

当李密率军抵达时候,瓦岗军已经获胜了。得知战报的他,顿时兴奋起来,这是半年以来,最好的战绩了。

“诸位先锋将军辛苦了,按照这个进展,用不了一个月,就能拿下伊阙城,消灭宇文化及,不会消耗我们多少兵力,同时极大鼓舞瓦岗军士气,掉回头,就是我们入洛阳收拾王世充的时候!”李密对着程知节、罗士信、裴仁基父子等人褒奖道。

这几员将领,打了胜仗,自然也喜上眉梢,觉得扬眉吐气,非常痛快。

单雄信道:“魏王陛下,几位将军辛苦了,可修养几日,臣将请战,攻打伊阙城。”

王君廓也站出来道:“臣将也请缨出战。”

李密看到诸将摩拳擦掌,士气高涨,顿时哈哈大笑:“诸位将军如此积极热情,令朕欣慰,这样吧,攻城非是一天之功就能克,第一日由单雄信将军攻城,次日王君廓带兵,第三日王伯当,第四日裴氏父子,第五日程知节、罗士信,这样猛攻几日,拖垮城内的隋军,然后再合兵发起总攻,一举拿下!”

“陛下,若是宇文成都出战该如何办?”贾润甫问道。

李密沉思道:“这样吧,其余几将跟朕观战,若是宇文成都出现,就由几位将军联合出去斗他!”

“遵命!”王伯当、裴行俨、王君廓等人抱拳施礼。

第一百零一章 重阳之日第三百零六章 暗香浮动第二百六十一章 一战告捷第四百二十六章 惺惺相惜第五百四十二章 固步自封第五百三十五章 暴露受伤第六百三十三章 西北七豪族第八十五章 画舫听琴第七百七十章 剑指长安第九百二十八章 接受降表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江淮军的担忧第九百二十一章 大势已去第四百七十一章 谶语第六百三十一章 设立驿亭第八百六十章 城破与追杀第三百六十二章 成功登岸第四百三十三章 三败俱伤第六百六十五章 出征吐蕃第一百五十五章 出征北伐第九百七十九章 参知政事第一千一十五章 发明不断第八百一十六章 负隅顽抗第三百九十八章 战火蔓延第六百三十四章 软硬兼施第三百九十五章 惊变第五百三十六章 河北军第九百一十章 草原隐患之防第九百七十三章 道出实情第六百二十章 此一时彼一时第九百一十八章 莫待无花空折枝第五百六十一章 战苏烈第九百四十七章 帐下胡姬舞第三百九十三章 值得拉拢第三百七十九章 势如破竹第八百零八章 临阵倒戈第两百零八章 行刺事件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一波三折第七百八十六章 战国格局第九百五十四章 军医队的作用第九十五章 见伊人第二百二十八章 郎情妾意第七百五十二章 迎战突厥先锋第九百一十五章 紫嫣到来第九百零九章 胸有成竹第九百三十二章 捷报第三百六十二章 成功登岸第二百四十八章 临羌城第三十三章 萍水相逢第二百四十九章 练兵有道第三百九十五章 惊变第五百六十二章 将计就计第二百五十七章 有朋自远方来第一千二十二章 水战第五百四十四章 攻打临渝关第八百九十二章 醒来交谈第五百一十八章 对饮小酌第八百八十九章 采女之选第九百五十八章 大反攻第二百一十六章 术士之言第一千零三章 任用钦差大臣第四百三十三章 三败俱伤第六百九十九章 有朋自远方来第七百一十二章 夺关第四百三十六章 同枕而眠第一千二十章 饲养新技术第六十八章 吟诗一首第一百六十四章 请君入瓮第五百七十一章 桃花林下少女心第六百六十三章 设枢密机构第六百九十二章 江都宫变第二百七十九章 炀帝西巡第一百四十章 局势严峻第七百七十五章 劝谏立后第二百六十四章 吐谷浑女人第九百七十一章 关心第六百七十五章 屈将军来投第六百二十五章 振奋士气第八百六十八章 粮道出事第三百八十三章 古老势力第五百六十三章 背后诽议第一百九十七章 献策第九百八十一章 父女重逢第一百四十九章 汉王反第四百五十四章 擦身子第三百三十四章 意外之乱第五百九十七章 远行第七百二十九章 另类奇谋第二百四十八章 临羌城第三十一章 路见不平一声吼第九百五十一章 修罗战场第五百七十六章 代海寺之围第二百八十四章 围猎布局第四百九十四章 强势归来第六百零七章 谋划战略第一千一十八章 杀猪菜第五百九十八章 叛军拦路第九百八十四章 御敌之策第九百二十五章 不留后患第四百八十八章 雁门之围第五百三十七章 安置难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