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八章 元气大伤

经过大半日的决战,瓦岗军精锐主力死亡惨重,几乎消灭殆尽,连主帅李密在亲自指挥大军厮杀中,被冷箭袭中,栽落马下,若不是被程知节发现,及时营救出来,很可能就被铁蹄于乱军中踩死了。

李密被御医包扎伤口,脸色铁青,他绝没想到,骁果卫今日爆发出这般恐怖战斗力。

不论是铠甲、个人勇武、军队素质,都比瓦岗军精锐强一些,因为前者是从千军万马中挑选,关内一些习武者加入,身强力壮,而瓦岗军精锐,说白了,是从乌合之众中选拔,明显矬子里选高个,局限性很大。

这次硬碰硬一交锋,瓦岗军差一点就覆灭了,幸亏营内还留有一万五千普通士兵,以及五千辎重队伍的老弱残兵,被他临时调度杀出营外,虚张声势,使得宇文化及的骁果卫以为瓦岗军还有精锐冲出,他们激战一天,早已饥饿难忍,疲倦不堪,所以战斗士气骤降,被迫撤兵了。

“折损了多少人马?诸将军伤势如何?”

贾润甫叹了一口气道:“启禀魏王陛下,我军六万主力精锐,损失了四万人,这里面阵亡三万余人,重伤、落残一万多人,由于草药补给不够,许多伤员都在发烧,炎症很大,阵亡数字会不断提升。只剩下两万人尚还完好,或是皮外伤而已,以后能继续作战。”

“四万多主力精锐就这样葬送了。”李密心中在滴血,这是他的王牌军,还有亲卫军,结果在这一战,被宇文化及率领的江都骁果卫给重创打残了。

“回陛下,裴行俨和罗士信二位将军都受伤了,虽然没有性命之忧,但估计要休养一段时日再能动手了,他们三人跟宇文成都厮杀了半天,全都挂彩,那宇文成都果然厉害,不过被三员虎将合击,身上也多处受伤,下次再见面,实力估计只能剩下一半了。”

“至于王伯当、程知节、单雄信、王君廓等人,都不同程度挂彩,只是皮外伤,没有大碍。”

贾润甫说完,李密听到自己的战将没有阵亡,心中总算踏实一些。

这些将领就是他的利剑,打江山离不开这些猛将,不容有失。兵没了,可以招募,将领阵亡,损失可就大了。

李密询问:“宇文化及那狗贼,是否以及撤回他的大营了?”

房彦藻在一旁道:“据斥候回报,宇文化及撤退之后,的确回到大营,他们的损失也很大,逃亡中,有不少士兵趁机脱离队伍,卸甲进入了山林做了逃兵,五六万的精锐,回去也不过两万余人,他的营内也只有一万的守军。”

李密哼道:“宇文化及此人,虽然瑕疵必报,腹黑手狠,但缺少长远目光,不足为据,他的品行不端,在民间的声名又差,根本招募不来新兵,这两三万人,残军败将,以后流窜到哪里,都不成气候了。”

贾润甫说道:“陛下分析得对,宇文化及没有了大军,不值一提,军中又缺粮草,再也没有攻打洛阳,进军长安的想法了,肯定会南窜,抢夺粮草做补给,最后难免落个众叛亲离的下场。”

李密这次吃了大亏,对宇文化及恨的咬牙切齿道:“这狗贼,临败之前,竟然给我瓦岗军伤了元气,损失我这么多精锐主力,此仇不报,心愤难平。”

房彦藻劝谏道:“陛下息怒,眼下我们不是跟宇文化及缠斗的时候,当尽早返回洛阳外的邙山大营,还有大张旗鼓,以大胜的姿态,做给洛阳城内的百姓和朝廷看。如此一来,魏王名声大噪,进入洛阳就水到渠成,我们可以趁机入城,以效忠杨侗朝廷的名义,夺取洛阳外城,这样只剩下宫城,就容易攻打。而且,派兵袭击王世充大营,也该筹划一番。”

李密心中不是滋味,可是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如此,大业要紧。

好在邙山大营还有十五万的兵力,即便主力精锐损耗了,但总兵力还是能够支撑他干大事。

“返回邙山大营的事,由你二人安排,朕要休养一些日子。”李密箭伤在右肩处,箭头洞穿了衣甲,差点穿透过去,失血过多,加上摔落马下时,头又脑震荡,所以整个人有些虚弱。

“喏!”房彦藻、贾润甫两位谋士拱手应答,然后退出了大帐。

站在外面,天穹已经漆黑如墨,夜风吹来,军营内的大旗呼呼卷动。

侍卫肃立,岗哨众多,巡卫不断地来回走动,防守严密,以防有人来行刺魏王。

二人低沉不语,走过一堆篝火旁,彼此抬头望了一眼,都看出对方脸色的忧心忡忡。

“这次魏王太大意了,如果坚壁不出,半个月都等不到,宇文化及就会断粮,倒是我们追击过去,肯定能打破隋军,何至于这样的残胜!”

“四五万的精锐将士,一日之间,都阵亡了,这对瓦岗士气的打击是沉重的,特别是掉过头北上,再跟王世充开战,主力军殆尽,恐怕再打硬仗,就不容易了。”

二人边走边低声交谈,却没有发现,暗处角落里有人听到了这个消息,偷偷溜出了大营,放出信鸽,像王世充的大营捎去内部情报消息。

次日清晨,数百里外的王世充大营内,就有鹞鹰信鸽情报部门的卫士,将信函呈给了王世充,后者看完之后,哈哈大笑,一脸狡诈之色,拍着大腿惊喜道:“李密受伤,瓦岗军精锐损失殆尽,真是天助我也!”

第八百四十八章 一败涂地第三百零一章 缓和矛盾第八百二十二章 皇子诞生第三百八十一章 迫于无奈第四百五十六章 周密计划第六百九十七章 大华第七百七十二章 夜夺长安城第三百零七章 回东都第四百四十九章 意气相投第三百八十一章 迫于无奈第六百二十七章 唾手而得湟水城第一百四十一章 不死不休第六百三十九章 登门相见第四十三章 任斥候火长第八百四十二章 仗剑去复仇第三百八十九章 借势杀人第六百七十七章 暗流汹涌第八百二十一章 夏国反应第二百四十一章 平局收场第七百七十九章 安抚后宫第五百五十九章 黄雀在后第五百八十三章 美人计第九百九十六章 玉石麻将第一百二十章 又是一年辞旧岁第六十七章 骑虎难下第九百二十七章 唐国降第九百九十四章 血战河滩第三百一十五章 谋划北伐第六百七十三章 大兴破第一百五十一章 战略谋划第八百二十四章 低调出征第六百四十九章 激化矛盾第四百零五章 丛林围杀第四百二十章 株连甚广第五百三十七章 安置难民第九百一十章 草原隐患之防第八百四十五章 心壑难填第九百五十章 主力初交锋第六百四十四章 圣女吃货第一百零八章 落幕第九百三十章 求情开恩第一千零五十章 亲征江淮第七百三十五章 蛊惑人心第八百六十五章 奇谋狠计第八百五十六章 绝户计的实施第六百三十章 西秦谋划第七百六十九章 人心与军心第一百章 秉烛夜谈第二百六十九章 连环阵第七百六十七章 大战将至第二百八十四章 围猎布局第二百四十二章 情深重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淮南局势第二百七十一章 精心谋算第四百四十章 阵前搦战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恶少被治第七百四十章 东门突围第五百三十三章 各自发展第三百四十四章 横扫第七百九十一章 大华学刊第五十五章 突厥上钩第六百五十二章 大儒授课第四百七十三章 规模壮大第十六章 拉拢人心第四百七十八章 裴氏父子第九百三十八章 突厥谷蠡王第一百三十七章 仁寿宫变 上第二百五十九章 踏西行第一百七十四章 断后搏杀第七百二十五章 定策伐岐山第一百零七章 技惊四座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断了后路第三十二章 救人第七十章 宴上比斗第四百九十三章 困龙消志第一百八十一章 驰骋疆场第三十五章 西北烽烟起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会师请罪第六百三十章 西秦谋划第五百八十五章 密谋第五百七十七章 乱军拼杀第五百零一章 坚守孤城第八百零二章 主动请缨第二百五十五章 太子归西第一百七十二章 先定军心第六百二十七章 唾手而得湟水城第五百九十二章 调令第八百一十九章 虎牢在手第三百四十九章 心如蛇蝎第六百六十一章 曹族依附第九十九章 招揽之意第三百五十一章 善恶终有报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严惩不贷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大华时代周刊第七百六十一章 局势各不同第五百四十一章 冲锋攻阵第四百二十五章 补天阁传人第五百三十五章 暴露受伤第六百六十三章 设枢密机构第九十七章 相言甚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