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八章 心有余力不足

张镇周亲自押阵,指挥若定,不疾不徐,极力稳住军心,喝令骑兵两翼包抄,要把敌军的骑兵给切割开,减弱冲击力。

“锵锵锵——”

双方骑兵厮杀,陷入了缠斗,真刀真枪地马背上搏杀。

“杀啊——”

人马如潮,蹄声如雷,步兵方阵的外围,双方骑兵陷入混战之中,不断地冲撞。

秦琼带兵赶来,没有直接冲锋,而是绕着战局,开始策马狂奔,卷起了烟尘。

他的战略目的不是要歼灭五六万唐军,而是拖延时间,因为他只带了两万三千骑兵,不足以吃掉五六万的唐军,所以,围绕着方阵在外围跑动,看到阵法破绽,直接派出千人队去冲击。

这种擦翼而过的打法避免了正面冲撞的损耗,将己方伤亡降至了最低,万余人的马队驰过之后,借着强大的冲劲,见缝就插,使得唐军密集的阵形已被冲乱,挥动长枪马刀,居高临下占据优势。

打了小半个时辰,秦琼喝令撤军,不跟唐军胶着厮杀了,因为铁骑一旦停下来,优势就不断下降,最后原地拼杀,被步兵围住,也容易群起而攻之,连人带马刺成窟窿,剁成肉泥。

骑兵来得快,退的也快,如潮水退潮一般,倒卷而去。

唐军松了一口气,继续赶路,但是两个时辰不到,人困马乏适合,秦琼带着两万兵马再次杀来。

张镇周脸色肃穆,继续下令全军布阵,跟大华军队死磕到底。

这一次,秦琼派出的骑兵,没有直接冲向唐军主阵,而是进入一箭之地后,迅速向两翼展开,避开了箭雨袭击,然后围绕大圈在游荡,以滋扰为主,让唐军绝望,瓦解其士气,影响其行军。

战马这时候的作用体现的淋漓尽致,进可攻,退可守,还能使骑士补充体力,不用自己跑步,加上铁骑气势雄浑,胆气也壮了,有一股巨大优势。

唐军则相反,一万骑兵,五万步兵,伤亡一些后,骑兵只剩下七千不足,步兵厮杀四五千人,重伤的伤员已经顾不上了,都抛弃了,只有轻伤者,还在军队中随行,如今被骑兵反复滋扰,他们又饥又饿,斗志在一点点消退。

张镇周下令行军,他已经看透了对付的战略意图,只是无法摆脱,因为主动权在大华一方,他能做到就是引导步兵,保持军心和战力,逐渐推移,等到黄昏时候,感到一个山坡扎营修整。

他已经看透,这支两万多骑兵不敢正面硬拼了,而是要拖垮他们,等待援军,只可惜张镇周虽然心知肚明,但唐军步兵很难快速赶路,所以也只有干着急,表面还要镇定如常。

“大华军队不敢冲上去,因为兵力不足,外围盾牌手,长枪手掩护,弓箭手在内侧,发现骑兵靠近,立即放箭阻击。”张镇周指挥军队继续前行。

为了防止被伏击,不走密林区和山岭,直走旷野地区,这样让伏兵无法隐藏,但是路程也会增多。

到了中午,秦琼看准唐军在补给干粮的适合,发动了袭击,付出一些伤亡,但是给唐军更大的创伤,战死一千多骑兵,但是击杀死前多步兵,大战一个时辰才撤走。

这严重考验唐军的意志,这些军队中,并非人人都想着为国捐躯,效忠大唐,他们看不到了希望,见证了大华军队的可怕,军心涣散,不想再走了。

“我们为什么要逃啊,为什么跟大华作战啊,我们的家人都在扶风郡,还有北地郡,这些地盘都被大华占领了,我们失去了家人,如果我们死战下去,什么也得不到,归顺大华,家里还能免除赋税......”

“对,不走了,再走下去,都得死在途中,还不如投诚算了。”

唐军士卒小范围内议论纷纷,煽动性很大,他们作为军人的意志没有了,产生厌战的情绪。

“都不许议论,谁在议论,扰乱军心,格杀勿论!”有唐军校尉听闻后,立即过来阻止。

那些士卒闭嘴了,但是眼神却充满厌恶和反感。

长途漫漫,大军推进,一路上秦琼阴魂不散,始终不决战,也不放弃,咬住尾巴不松懈,一直缠斗,两军且战且走,大小战事十余次,直到黄昏来临,攻击才停止下来,骑兵也需要修整了。

唐军选择一处山坡、河流之地,在河岸边安营扎寨,一方面有水源使用,一方面利用河流也能作为天险,阻挡偷袭。

经过一天的奔走,唐军死伤一万七千人,大华军队死伤了接近五千。

虽然暂时安全了,但是张镇周很明白,后面侯君集的骑兵,很可能今夜就要赶到,而他率领这支四万多步兵,至少还有两日赶回长安城外,前面等待他的是大华主力军,他们即便能甩开秦琼、侯君集的骑兵追杀,可是抵达城下,能上下多少人马,面对大华皇帝御驾亲征的大军,他们能挡住吗?

这完全是飞蛾扑火的势头,张镇周心知肚明,仰天长叹,自己六十多岁,过了花甲之年,死不足惜,但是看着数万儿郎,就这样葬送,实在可惜。

他身边有几名副将,谋士,都沉默不语,其中刘文静、段志玄等人都在。

“我们该如何选择,是生是死,你们有何看法?”

“将军,我们回去的路,太过艰难,只怕,难以活着到长安城下了。”一名副将这样悲观说。

刘文静一叹,虽然他心系大唐政权,其实也是想谋取富贵和官爵,自己成为从龙之臣,立开国功勋而已,如今,唐国已经颓败,他们朝不保夕,是该面对现实了。

张镇周此时感到心有余力不足,叹息道:“本帅被大唐皇帝找来,委任重命,不能背叛,但是,我一把年纪,非唐国栽培之臣,只是临危受命,如今事不可为,不能因为我的固执和愚忠,就断送了那么多将士的性命,所以,过了今晚,我张镇周打算辞去元帅之职,明日,你们想要投诚,尽管去投,不再约束了。”

第九百九十三章 攻峡州第二百一十三章 印刷术第三百五十七章 战前总动员第二百九十六章 班师回京第五百五十六章 坚守防线第七百三十三章 神兵天降第二百八十八章 西域来拜第五百三十五章 暴露受伤第九百六十二章 全线崩溃第八百五十章 雄关漫漫,坚厚如铁第三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第三百一十章 杨族密谋第三百二十六章 赛文会第六百七十三章 大兴破第一百八十一章 驰骋疆场第六百二十四章 雄关漫漫真如铁第八百三十九章 南征北伐第九百零六章 踏青第三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第五十五章 突厥上钩第五百一十三章 跟萧后的秘密第一百八十九章 直言不讳第五百一十二章 君臣私聊第四十二章 伏击第九百九十章 党争之兆第四百九十七章 途中血杀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革鼎乾坤第四百二十三章 各奔西东第三百二十九章 薛芷箐第三十八章 传授经验第四十八章 神武飞扬第二百四十八章 临羌城第九百六十六章 劝诱部落首领第四百七十章 审帐目第五十七章 反击第四百三十三章 三败俱伤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一条鞭法第五百零六章 春风一笑楼第五百零六章 春风一笑楼第七十一章 十招之约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局势不妙第九百一十章 草原隐患之防第二百九十四章 少年战神第八百五十四章 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第七百五十一章 大军压境第九百五十二章 针锋相对第九百二十三章 层层设伏第六百零七章 谋划战略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长安团聚第二百三十二章 风波欲来第一百七十七章 收场第四百六十三章 献身第六百一十一章 一抹柔情第七百六十五章 威逼长安城第九百二十二章 秦王突围第八百二十六章 解围成皋第二百三十五章 早有择取第九百四十三章 破胡虏第五百六十二章 将计就计第四百四十章 阵前搦战第四百四十七章 化解兵变第一百七十九章 两军对峙第八百零九章 发兵洛阳第四百七十八章 裴氏父子第五百零四章 相处以沫第四百八十八章 雁门之围第三百零八章 兑现承诺第六百章 血拼荥阳第二百零五章 遭袭了第五百六十二章 将计就计第四十三章 任斥候火长第四百五十一章 论豪雄第七百三十九章 爆破城门第八百八十八章 混入宫内第五百八十八章 晋阳起兵第四百三十四章 逢凶化吉第四百二十八章 节外生枝第六百一十八章 夺城第八百八十九章 采女之选第九百八十四章 御敌之策第八百二十八章 君臣对话第九百八十二章 南下增兵第八百九十章 窦侠女的目标第三百零一章 缓和矛盾第一百二十三章 红拂侍女第八百二十九章 袭击黎阳仓第六百二十一章 各自进军第一百六十五章 先锋血战第四百三十三章 三败俱伤第一百七十章 山穷水尽疑无路第一百五十章 祭天之典第六百五十三章 招贤纳士第九百六十六章 劝诱部落首领第六百七十四章 消息惊人第二百零六章 小事化大第九百零七章 春耕第二百八十二章 谈婚事第四百六十九章 剑术契合第五十四章 且战且退第九百零五章 白首不相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