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九章 郑国举措

千嶂重峦叠翠,山川春色盎然,映呈一座巍峨雄关。

函谷关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故而得名,这里曾是战马嘶鸣的古战场,扼守崤函咽喉,地势险要,道路狭窄,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称,自古便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塞,一直以来为西秦天然屏障,只有它进攻六国,六国却不能攻入西秦之地。

函谷关最早在春秋战国时代由秦国所建,它东自崤山,西至潼津,通名函谷,号称天险;关隘地处深险谷地,地势险要,窄处只能容一辆马车通行,所谓“车不方轨,马不并辔”;而且由于这段黄河流域丘峦起伏,有中条山、崤山等阻断,函关谷底成为附近地区唯一东西向平坦的通道,自然成为军事要冲。

两日过后,李靖统帅三军,穿过函谷窄道,经过这座巍峨雄关,向东而出,抵达朱阳城外,驻扎下来。

接近三十万的兵马,要在这里短暂停留,然后再进行分兵。

侯君集、来护儿要带着左路军、右路郡,在此分开,各有行军路线,和沿途攻城掠寨的,安抚地方的任务。

不过最终目的,还是要横扫函谷关外的接近几个郡县,制约北部窦建德、南部杜伏威、萧梁的增兵援救洛阳,给李靖足够的时间,来收拾王世充。

王世充虽然狡诈,击败了李密,但是他面对兵法大家的李靖,就不那么好应对了。

李靖刚到城内,立即调动的斥候营,派出更多的斥候和细作:“立查弘农郡与河南郡边界的军情,郑国的将领、兵力、兵器、辎重,务求详尽,作速禀报!

“遵命!”有管理斥候营的武将立即去传达。

“李将军,临别之前,还有什么叮嘱的末将的吗?”侯君集对李靖非常敬重,因为他在河西的时候,曾做李靖的副手,见识过此人的兵法韬略,的确是常人所不能,超乎寻常之辈,令他敬佩。

“沿河渡口全部把握,尤其是孟津渡等,不让李渊的唐军,窦建德的夏军过黄河南下,此外,暗中派人进入河北之地,不断增兵,不要只防守,陛下猜测,当洛阳岌岌可危时候,窦建德必然会南下,陛下到时候会御驾亲征赶过来伏击窦建德,所以,你当早作准备,不要等陛下传下圣旨时候,你再现去准备,那就有可能贻误战机了。”李靖这样叮嘱道。

侯君集蹙起眉头,仔细思考,觉得大有道理,拱手道:“末将受教了。”

李靖这样推测,有一点的预测和判断,也能多少猜出陛下的心思,而且把窦建德、王世充等人的局势也看得透了。

这些诸侯中,只有窦建德最关心王世充的处境,因为洛阳被拿下之后,下一个目标,就是河北的窦建德,因为夏国会面临着涿郡辽东,与河南洛阳的南北夹攻,处境不容乐观,所以,窦建德最后肯定不会袖手旁观。

..........

大华派出三十万大军,东出函谷关的消息传开,中原诸侯全都震惊了。

尤其是洛阳郑国皇帝王世充,在朝会上满脸阴沉,大骂罗成的狼子野心,不给诸侯一条活路。

太子王玄应道:“父王,陛下要守住西部门户,弘农郡可以丢掉,但是渑池城、宜阳城,分别是洛阳西部、西南部两条路线的关卡之地,必须派大将守住,阻挡大华军团东进。”

“大华这次出兵号称五十万,我们拍多少兵力能够阻挡住?”这个问题,顿时让满朝文武愣住了,没有十万兵马,根本不足以抗衡,但抽走十万大军,那么洛阳城,可就只有七八万兵力,难以应对接下来的危局。

满朝文武,不少人沉默,真正愿意效忠王世充的人,非常有限,不少洛阳城内的旧贵,以及前朝旧臣,心中都在想,若是大华能攻破洛阳,那就太好了,比跟着王世充有前途多了。

昔日的七贵,段达等人,也是这种想法,他们虽然是郑国臣子,但是都逐渐失权,被王家的人排挤,郑国真正能控制范围,只有两三个郡而已,完全没有统一天下的能力和希望,所以他们留下来,虽然名义上做高官,其实都心知肚明,这个诸侯国实在没有什么前途。

唯一能统一天下的,目前来看,就是大华了。

段达、元文都、卢楚、皇甫无逸等大臣们,都心中有了小九九,也没有为王世充出谋划策,多是冷眼旁观。

还有一些武将,那就迫不急等着这一天呢。

程知节率先站出来道:“陛下,末将愿意前往渑池城,阻挡大华军队!”

罗士信站出来道:“启奏陛下,末将也愿意与程将军一起出战,定能阻挡敌军来犯”

裴仁基此刻站出来道:“老将愿意带兵,前往宜阳,阻击华军!”

与此同时,裴行俨、邴元真、陈智略等人全都站出来,请求出战。

王世充看到瓦岗这些将领,终于可以派上用场了,非常高兴,不过,生性多疑的他,并不放心,每一路都派自家兄弟前去督战,派了鲁王王道徇去渑池城督战,作为总指挥;派楚王王世伟去宜阳做指挥,然后派出这些瓦岗旧部前去迎战,做炮灰抵挡一番。

第六十九章 打压第九百九十三章 攻峡州第三百五十五章 冶铁生意第四百三十二章 锲而不舍第一百八十二章 擒将第六百三十六章 大战不停第二百九十九章 干柴和烈火第六十八章 吟诗一首第一千零六章 老成谋国第九百三十三章 朝议第六百五十一章 西京来人第一百七十一章 苦差事第八百八十三章 驾驭群臣第九十六章 爱莲说第一百六十六章 斩将第九百七十一章 关心第一百八十一章 驰骋疆场第五百八十五章 密谋第二百六十七章 惊险一场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纨绔枉法第五百三十八章 有朋自远方来第一百六十八章 各有盘算第二百三十八章 酒楼切磋第五百三十三章 各自发展第四十三章 任斥候火长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夜袭山阳仓第六百六十八章 横扫第二百六十章 征讨吐谷浑第四十四章 大军北进第六百四十章 话不投机第一百八十三章 苦战后的胜利第五百七十六章 代海寺之围第四十四章 大军北进第七百五十八章 洛阳兵变第八百三十三章 一决雌雄(中)第五百一十二章 君臣私聊第一千零三十章 君臣同力第四百七十一章 谶语第四百零四章 落难第五百九十九章 反围杀第六百七十二章 吐蕃议和第四十六章 发现敌情第六百零七章 谋划战略第七百四十七章 君臣合谋第三十六章 从军行第七百一十八章 夺虢城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大局定第九百二十三章 层层设伏第五十二章 热血疆场第一百一十三章 不得不防第七百二十九章 另类奇谋第六百三十四章 软硬兼施第八百七十六章 安定军心第六百五十八章 西凉灭第九百六十一章 半路杀出程咬金第四百四十四章 铁勒盟会第四章 既来之则安之第四百六十三章 献身第二百七十三章 协议生效第九百二十四章 金蝉脱壳第三百零四章 新添美婢第七百四十章 东门突围第五百三十七章 安置难民第三百八十二章 肉飞仙第二百零九章 好感破灭第六百零九章 再聚首第六百九十四章 天下震惊第三百三十四章 意外之乱第八百五十八章 岌岌可危的太谷城第四百七十一章 谶语第四百七十三章 规模壮大第二百二十五章 意外收获第四百三十章 共历难第三百九十四章 血战平壤城第七百四十三章 公主病得治第八百三十七章 王世充乞降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渡江做说客第九百六十九章 班师回朝第三百四十一章 家族兴衰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火攻之计第七百七十八章 朝会争论第四百二十三章 各奔西东第九百三十五章 夜宴群妃聚第八百一十七章 密会虎牢关第五百零九章 来贺第四百三十六章 同枕而眠第二百五十六章 余波第七百零四章 佳丽齐聚第七百三十七章 童山大战第六百二十四章 雄关漫漫真如铁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重振军心第七百四十一章 公主被俘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攻清流城第二百八十三章 少女朦胧总是诗第三百四十六章 话离别第一千一十五章 发明不断第三百一十七章 谋而后动第三十九章 聚将会第二十章 矛盾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