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七章 攻宜阳

渑池手到擒来,大华军攻克此城,迅速占据,派兵挨家挨户核实人口,对于那些逃散的官兵,进行劝阻归队,统一安置,否则,这些人流窜在各处,属于不安因素,一旦饿坏了,就容易犯罪。

大华不杀降兵,优待俘虏,没什么可害怕的,政策一出,城内百姓奔走相告,很快,藏匿在民户内拆房、草堆、井下、房梁的逃兵陆续出来,接受了整编,愿意留下的继续参军,不愿意当兵的,可以拿着干粮解散回家。

大部分士卒选择留下,因为兵荒马乱,他们回到家乡,也容易被乱军抓去充当兵卒,死得不明不白,哪有在大华军中当兵的待遇好,而且即便回家里,河南之地,受到战祸影响,春未耕,秋无收,百姓家里存量很少了,回去一个壮汉,肯定不够吃,所以,不如在军中,至少不挨饿。

“我愿意加入大华军队!”

“我也愿意!”

降军纷纷重新入伍,穿起了新的军装和甲片,不过,按照规矩,新军需要一段时间的整编,重新背军纪,参与新的训练,否则乌合之众,很容易影响大华的战斗力,一交锋就溃败,会使精锐大军的士气都有拖累。

李靖用兵,贵精不贵多,所以,宁愿让降兵多熟悉、训练一番,也不让他们去当炮灰。

“元帅,接下来该如何进兵?”

“一鼓作气,拿下宜阳,然后大军二十万,推进洛阳城!”李靖一身盔甲,年近五十,沉稳大气,喝令之间透着强大的自信。

麦季才道:“将军,末将请命,带兵拿下宜阳!”

李靖犹豫一下,问向程知节道:“宜阳统帅是谁?都有哪些将领?”

程知节回道:“宜阳城的主帅是郑国楚王,名叫王世伟,也是一个草包,以前是个铁匠,从没有当过官,现在做了亲王后,都嘚瑟了起来。至于将领嘛,有裴仁基父子,还有陈智略等人,也是瓦岗、旧隋的武将。”

“裴仁基将军父子能否拉拢过来?”

“很有可能,因为我们当初出洛阳时候,就商议好了,找机会投奔大华,弃暗投明,只是我们先了一步。”

李靖犹豫了片刻,说道:“事不宜迟,趁着消息还没有传过去,立即前往宜阳,不然迟则生变!”

程知节、罗士信等人也明白过来,消息没有传到宜阳,他们守军还不知道这边情况,便于裴仁基父子逃离,否则等消息传过去,王世伟就会监控起裴仁基父子,不会让他们轻易出城了。

“元帅,末将愿意跟随麦将军前往宜阳,劝降裴仁基将军,还有裴行俨、陈智略等人,归顺大华。”

“好,若能成功,算你们立功一件。”李靖启用了程知节和罗士信随去,留下了邴元真,因为后者曾是大隋正规军将领,镇守过兴洛仓,后来被李密围住,归降瓦岗军,被王世充围住,又归降了王世充,现在又投奔了大华。

“邴将军,这次开始为大华将军了,希望你能长久坚持下去,不再四处挑选明主了。”

邴元真有些汗颜,低头道:“元帅说的是,大华陛下就是真正的明主,末将能够弃暗投明,也是荣幸。”

李靖捋着胡须道:“目前洛阳形势如何,你且跟我细细道来,朝着哪些势力当权,哪些可以争取.......”

邴元真曾任隋将,在洛阳待的时间很长,而且对洛阳贵族了解许多,他知道的情况比罗士信他们都多。

.........

宜阳城。

这里在战国时期曾是韩国最早的都城,韩景侯由宜阳迁都阳翟之后,在宜阳建县。

一直以来,宜阳地区有铁矿,战国有劲韩之称,就是因为韩诸侯打造武器和弓弩,在七雄之中,有一点名气。

不过,进入魏晋南北朝之后,这里的郡县逐渐没落,宜阳城早已失去当初的辉煌,变成一个地方小城。

麦季才、程知节、罗士信等人,带着数万兵马,浩浩荡荡席卷而来。

“冲!”麦季才长啸一声,骑兵冲前。

战马嘶叫,蹄声大作,万马一起冲锋,在平坦大地上,骑兵的优势发挥的淋漓尽致,那气势,足以压倒一切。

城头上的守卒,发现了大华骑兵万马奔腾,还有后方不断赶来的步兵方阵,都惊慌起来,吹起了号角。

城内开始行动起来,准备迎战。

不过,大华军队没有攻城,而是在城外摆起方阵,要约战郑军,出城搏杀。

“大华再交战,以为本帅会轻易出城作战吗?”王世伟得知消息,前来城楼,看到整齐的大华军团,心中有些担忧,不过有着城池优势,他暂时不想出城应敌。

这时候,裴仁基父子带人走过来道:“启禀统帅,既然大华前来叫阵,我军迟迟不敢迎敌,恐怕士气必然有所影响,敌军奔劳本来,不如让末将带兵出城,会一会大华军队,我儿行俨有万夫莫敌之勇,说不定能斩下几名大华将领,直接可以杀退敌军。”

王世伟没有做过统帅,所以耳根软,没有什么主意,他听闻过裴仁基父子的威名,所以,觉得派他们出去迎敌,试探一下敌军实力也好,万一真如裴仁基所说那样,杀退大华军队,就能免去此战了。

“好吧,裴仁基,裴行俨,本帅派你父子点兵一万出城,迎战大华军队,若是不敌,可速撤回!”

“喏!”裴仁基等人抱拳之后,心中暗喜。

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被动局势第一千一十二章 荆门山要塞第二百七十二章 末路选择第九百二十八章 接受降表第五百七十五章 宿命之战第八百四十八章 一败涂地第八百二十四章 低调出征第六十九章 打压第两百零七章 朝议科举第九百九十一章 华律新法第九百四十五章 听战绩奏报第三百四十三章 是与非第五百一十二章 君臣私聊第四百二十三章 各奔西东第一百七十八章 节节胜利第四百七十七章 西苑风波第八百八十二章 治国朝令的探讨第四百四十五章 拔里速对决第八百四十七章 两军会师第二百三十五章 早有择取第八百九十一章 癫狂的一夜第三百八十二章 肉飞仙第七百零二章 变数第二百八十七章 过祁连雪山第五百二十九章 把市场搞活第九百五十九章 开始收网第七百八十四章 李靖班师归第九百八十八章 朝堂利益之争第二百七十二章 末路选择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各有谋算第九十三章 点拨第七百六十章 以假乱真第七百二十一章 巾帼俏公主第七百一十八章 夺虢城第四百章 虚张声势第六百七十五章 屈将军来投第九百四十四章 幸不辱命第九十二章 少年无忌第二百九十一章 篝火晚会第九百九十四章 血战河滩第六百八十三章 私情第六百一十七章 接连拔城第六十七章 骑虎难下第七百六十九章 人心与军心第三十七章 斥候营第九百三十五章 夜宴群妃聚第二百七十三章 协议生效第三百四十四章 横扫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违反军令第四百零五章 丛林围杀第二百七十五章 金蝉脱壳第二百二十章 春梦了无痕第七百五十章 备战状态第八百三十四章 一决雌雄(下)第一百七十七章 收场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进驻江都城第五十七章 反击第六百六十五章 出征吐蕃第一百零八章 落幕第七百二十九章 另类奇谋第一百六十章 正面掩杀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工业曙光第六百九十二章 江都宫变第八百一十四章 开科取士第五百八十四章 徐徐图之第九百三十三章 朝议第五十五章 突厥上钩第六百一十二章 防范未然第三百三十一章 言论惊人第一百七十六章 反袭杀第一百二十七章 杀机四伏第五十三章 血腥鏖战第五百四十三章 堵死后路第七百六十三章 壮士出川第九百四十四章 幸不辱命第七百三十一章 今朝与君狂第七百八十三章 投奔之心人皆有第四百三十四章 逢凶化吉第二百零六章 小事化大第八百一十四章 开科取士第九百五十九章 开始收网第七百五十八章 洛阳兵变第六百八十三章 私情第一千零二章 胥吏的扩用第八百三十四章 一决雌雄(下)第二百六十九章 连环阵第四百一十九章 英雄末路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渡江做说客第一千零四十章 不得不退第七百七十二章 夜夺长安城第八百九十六章 杀念消除第一百三十四章 风高天黑肃杀夜第一百一十一章 合作第六百五十四章 交人交心第一百三十章 护行出发第七百六十五章 威逼长安城第四十七章 男儿胆气第三百一十三章 蛛丝马迹第六百二十九章 打造陌刀第二百八十五章 设西海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