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三章 围困东都

乌云之下,兵甲万千,刀戟寒光一凛,宛如冷月斜照于暗室,一片银光如霜。

猎猎旌旗飞舞,划破天际,二十万大华军队,排成了一阵阵方队阵列,弓箭手、长枪手、轻甲营、重甲兵阵、轻骑兵,整齐有序,附和阵法布局。

最强还是三万铁骑军,整只马队都是精锐铁骑,仿佛战马都穿戴了铠甲,队列雄浑威严,刀枪闪烁着锋寒的光芒,一时杀气弥天,显示出这支队伍地不同寻常和彪悍善战。

中军的阵中,一人头顶镶宝紫金冠,身披锁子甲,腰系碾玉狮子带,脚穿长靴,跨下青葱马,在大旗下稳如泰山,正是主帅李靖,指挥大军前行。

如今大华军队兵强马壮,李靖又深谙兵法之道,所以,并不直接攻城,而是先派出先锋军精锐,攻打北邙山下的郑军大营,这里荆王王行本负责,大约两万人马。

结果悲剧了,天色刚放亮的时候,薛万仞带着一万骑兵杀过来,以两万步兵包抄而上。

骑兵冲锋,马踹连营,如虎狼入羊群,这种迅猛打法,一下子就打蒙了王行本的军团,防御营寨很快就撕破。

当宋王王素带兵来援救时候,这边已经营地千疮百孔,被迫撤退了。

裴仁基父子带军增援而来,差一点截杀住王素的大军,把他重新赶回来自己的军营。

随后,程知节、罗士信带兵也到了,直冲王素的大营。

三路军马连杀,都是猛将带领,城外两座重要的郑军大营半日之间,硝烟滚滚,全都被破坏捣毁了。

王世充带着侄子王仁则、女婿单雄信,亲信将领张永通、梁徳,心腹精锐三万兵马出城,要亲自营救,但是这时候,李靖率领十万大军徐徐推进到了洛阳城下,如果王世充带兵出去厮杀,很可能被大军隔离,堵在城外。

“罢了!”王世充叹息,带军返回城内,不敢出去迎战了。

李靖逼近了洛阳城,没有忙着开打,而是将中军大营驻扎在洛阳城外高地北邙山上,居高临下俯瞰整个洛阳城。

然后,李靖开始分兵布置,派薛万仞、程知节、麦季才、罗士信、裴仁基父子分别切断了洛阳和周围据点的联系,攻取回洛仓和偃师城,截断洛阳外围的全部粮道,拔除洛阳通向城外的一些关卡和通讯点,再进行设卡封锁。

洛阳外城高大雄伟,十多米的高度,有宽阔的护城河,能把城池与外地隔开,夯土城墙外面包裹数层青砖和大理石,瓮城与外城层层环绕,至少有两三道防御攻势,即便攻克一座城门,里面还有空地和城门拦截。

所以说,洛阳城易守难攻,让杨玄感、李密都望而兴谈!

只要洛阳城一日有粮有兵,外围大军就很难顺利攻破进去,毕竟冷兵器时代,需要人靠近才能厮杀,如果连人都够不到敌人,谈何破城?

只要困住两年,洛阳城就会不攻自破!

但是李靖知道,这不可行,因为王世充性格薄凉,人又狠,一旦城内开始缺粮,王世充肯定会调集城内所有百姓、贵族家的粮食,最后甚至杀人吃掉,出现人间惨剧。

城内有许多富贾、贵族、朝臣遗老、士子贤者、数十万无辜百姓,如果大华以这种绝城方式拿下洛阳,恐怕会遭到天下人笔伐和怨恨。

而且大华军中,许多中层将领和士兵,家人还在洛阳城内,所以,他们绝不会同意,就这样困城,让里面数十万人跟着王世充一起陪葬,全部死掉,成为一座死城!

裴仁基、邴元真等人都献策献计,但是很难有效直接破城。

这个时候,王世充也在城内施行高压政策,是非时期,他推行严刑峻法,一人叛逃斩杀全家。各里坊内,五家为一保,一家逃亡,四邻连坐,彼此监督。

而且在洛阳宫城内,开辟一个区域,作为大狱,凡是自己不信任的官员将领,都把对方的家属关押宫内大狱内作为人质,以防出城作战或是前线将官,再投靠大华军队那一边,。短短几日之间,被关押大狱中就接近一万人了。

整个洛阳城,已经被战争愁云笼罩,风声鹤唳了。

李靖居高临下,召集武将们讨论攻城战术,不能一直干耗下去,天下人还有关内人,都在焦聚这里,他身上有着重担!

“洛阳外城非常难攻取,但是毕竟面积大,总有薄弱处,只要攻克了外城,我们就可以进军里面,跟王世充耗下去,这个期限我设置为一个月,拿下外城。而里面的宫城,更如堡垒一般,只要入冬之前拿下即可!”李靖宣布了期限,让诸将心知肚明。

不少人心里稍安,因为一些副将的家族亲戚还在城内,如果期限是明年打下完成,那么洛水以南的洛阳南城内,数十个里坊百姓,可能都要遭殃了。

邴元真附和道:“元帅说的是,洛阳分南城与北城,重要兵力都在北城,因为北城有皇城和宫城,皇亲国戚,众多贵族集中在北城内,我们一个月拿下南城,至少能解救下三十万的百姓,不过,就担心王世充已经在迁徙百姓,把更多人质集中在城北了。”

李靖指着沙盘地图说道:“你们看,南城的南面,有三座城内,东面有两座城门,西面是水渠和山峦,里面有层层障碍,大军难以通过,我们能进攻的地方,就是南面和东面,集中兵力在这里进攻。”

诸将点头,这个问题通俗易懂,都看得明白。

麦季才提醒道:“元帅,还要一点,东面的虎牢关,我们也要控制在手,洛口、巩县,都是粮仓之地,拿下之后,我军粮草也有了额外补给和保障,同时地方虎牢关那里出现窦建德和李密的军队前来破坏!“

薛万仞冷笑道:“那李密恨透王世充,应该不会前来营救,但是,这个时候,他肯定也不愿意大华如此迅速灭了。”

李靖捋着短须,冷静道:“不错,本帅也考虑到了这里,打算派人去攻打洛口、巩县一带的残军,顺便拿下瓦岗军手里的虎牢关,那是洛阳的东大门,控制住,对我们专心围剿洛阳的王世充有很大保障,据探子回报,那里的守将是王君廓,谁能去拿下虎牢关!”

程知节沉思一下,抱拳道:“元帅,让末将去吧,一个人去,希望能劝他归降!”

第九百四十八章 大战前夕的平静第四百九十五章 破敌三策第六百五十七章 三日破城第九百章 布杀局第九百六十二章 全线崩溃第五百二十八章 盘算账目第一百三十章 护行出发第九百一十六章 求子第七百六十九章 人心与军心第两百零七章 朝议科举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伏击得手第一百二十三章 红拂侍女第四十八章 神武飞扬第九百六十八章 捷报入宫第二百五十八章 筹备兵力第三百零一章 缓和矛盾第四百九十章 天下勤王第三百七十一章 被迫弃城第四十五章 狭路相逢第八百六十二章 生擒唐太子第九百一十三章 熟悉的身影第三百九十三章 值得拉拢第九百零八章 突厥来犯第七百二十一章 巾帼俏公主第四百四十二章 声东击西第七百七十八章 朝会争论第九百章 布杀局第八百一十五章 鏖战洛阳第五百二十五章 军权与民政第一百六十九章 进退维谷第三百八十八章 骤然夜袭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叶珺瑶现身第五百零五章 朝会赐婚第八百一十六章 负隅顽抗第一百八十四章 弃城投降第八百零三章 阵前投诚第九百一十章 草原隐患之防第六百三十二章 拨乱反正第一百五十九章 上兵伐谋第七百一十四章 唐政不稳第三百四十八章 各揣心思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大华时代周刊第一百二十一章 越王寿辰第二百九十章 李渊城府第一千零四十章 不得不退第一百六十二章 主力渡河第九十四章 观音婢第九百八十六章 表明心迹第一百三十三章 未雨绸缪第一百七十章 山穷水尽疑无路第四十一章 出关第九百三十七章 挥师北上第一千一十六章 黑猪养大了第二百八十八章 西域来拜第七十二章 刀法绝伦第八百二十四章 低调出征第七百一十九章 喜忧各不同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各有谋算第五百一十五章 下江南第六百四十五章 借力打力第八百八十二章 治国朝令的探讨第八百八十九章 采女之选第一百二十五章 风波欲来第五百四十五章 重炮逞威第一百九十六章 坐以论道第六百九十四章 天下震惊第九百九十一章 华律新法第八十四章 那一抹低羞的风情第八十四章 那一抹低羞的风情第八百七十八章 相见欢第六百四十八章 运筹千里之外第六百六十五章 出征吐蕃第七百六十一章 局势各不同第四十章 虽远必诛第一千零五章 裴宅小聚谋庙堂第四百六十五章 香衣留念第八百一十八章 商议投诚第一百七十九章 两军对峙第二百二十七章 相见欢第七百三十三章 神兵天降第九百一十八章 莫待无花空折枝第八百九十章 窦侠女的目标第七百九十一章 大华学刊第三百九十一章 秦琼登场第四百七十一章 谶语第七百六十六章 李唐江山危第八百一十章 应对之策第九十八章 阁楼小酌第六百六十八章 横扫第三百六十章 河滩之战 下第八百六十三章 谈何回头路第一百二十一章 越王寿辰第四百二十二章 义军遍地第四百四十章 阵前搦战第二百二十四章 结识游侠儿第九十四章 观音婢第三百七十九章 势如破竹第三百八十四章 盛名之下无虚士第六百七十一章 乘胜追杀第四百三十一章 战国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