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五章 气吞山河出函谷

罗昭云将朝中的军政大事,安排妥当之后,这一日清晨,坐在普通的车辆内,离开了长安城。

在东城外的十里亭,聚集了大量禁卫军、侍卫军,总共有数千人马,全部都是精锐之士,身穿明光铠,威风凛凛,兵强马壮。

为了掩人耳目,罗昭云没用大张旗鼓宣布出征,那样消息传出,会给窦建德的河北军带来警惕和压力,他故意瞒天过海,为的就是给窦建德一个惊喜,出其不意,打他一个措手不及。

“陛下来了。”

一些武将和军务文官,看到车辆抵达之后,全部密切关注,上前迎接,脸上都带着几分激动。

这种与陛下亲征的机会非常罕见,可以鞍前马后,建功立业,得到赏识,都是一次很好的表现机会,被圣上器重。

一干朝中武将和禁卫军的将领都在这里等候,屈突通、史大奈、盛师彦、柳武健、贺若怀廓、周仲隐、段志玄、张公谨赫然在列。

萧瑀、虞世南等人随军做军务司马、功曹、参军录事等文职,起草诏令和条文。

罗昭云已经换上了戎装,不过没用穿黄金锁子甲,不大实用。而是穿上了一身银色战甲,头盔也银色,这是在当初的银甲之上,重新打造,里面加入了铬、锡等少量金属元素融合,更加坚固难破。

他手中的亮银枪,融入玄铁石,分量变沉一些,更加锋利无比。

“都到齐了吗?”

“回陛下,都齐了。”兵部尚书屈突通抱拳回答。

罗昭云点点头,一挥手,喝道:“出发!”

“喏!”

没有锣鼓喧天,没有号角争鸣,但是精锐之师,动作迅速,气势雄浑,很快整齐发动,滚滚而去。

罗昭云为了沿途避开真容,所以带上了半截贴面,罩住了中间的脸部,只露着眼睛和嘴巴,像是铁甲战神一般。

“驾——”

扬鞭催马,挥斥方遒,这一批铁甲兵,盔甲铮亮,刀枪剑戟,在阳光的照射下,寒光烁烁,反射着刺眼的光芒。

尤其是罗昭云的亲军护卫,个个彪悍凶猛,在前后左右保持着一致的步调随护前进,外层又是大内侍卫和都骑军,威武雄壮,马蹄飞快击打大地,奔腾而去。

..........

函谷关。

群山环抱,峡谷纵长,山峦起伏,巍峨耸立,峭壁万仞,天险之地。

罗昭云带着兵马来到函谷关的山城,这里驻扎了接近十万兵马,大多是这几个月调动过来,准备跟随陛下出征的军队。

秦琼、薛万备已经在这里整编,细化了军团、虞侯营的标号和顺序等。

罗昭云一到,停留三日,然后统领八万兵马,东出函谷关,快速过新安、绳池,直奔洛阳而去。

不过,这支兵马并非要增援李靖攻打东都,而是绕过洛阳,赶赴虎牢关。

八万兵马,向前推进,绕过邙山北麓的时候,侯君集带着五万兵马融合进来。

十三万将士,分成五军,前面的先锋军,由侯君集带领,作为冲锋陷阵的主力。

左军由秦琼带领,右军由屈突通率领,各带兵两万。罗昭云坐镇中军,率三万最精锐的骑兵,包含了陌刀兵、燕甲精骑、神机营兵马。

殿后一万为辅助队伍,连接后方粮草队伍,以及传递信息,补给各种器具、战马等,算是非战斗的支援部队。

旌旗飘展,猎猎有声,五路军彼此相隔两里,层层如同波浪一般,向前推进。

赶路半个月,终于抵达了虎牢关。

李靖已提前派出了一些瓦岗将领过来,都是罗昭云指名要召见的。

程知节、罗士信、裴行俨、王君廓、牛进达,五位将军联袂而来,最大的属牛进达,三十出头,最小的罗士信和裴行俨,二十多岁而已,虎贲之名已远播天下。

虎牢关中军大营,罗昭云亲自召见这五位降将。

“末将参见陛下!”

五位将军单膝跪拜施礼,神色激动,言语恭敬无比。

“免礼,都起身吧!”

“谢陛下!”

五人站起来,发现账内左右都坐着不少将领,屈突通、侯君集、秦琼等人,全副武装,各个神采奕奕。

秦琼看到程知节等人,露出笑容,微微点头示意,几个瓦岗好兄弟,今日又聚到一起,成为大华将领,为朝廷效力了。

“几位将军,当初在瓦岗算是颇有威名,朕在西北,也有耳闻。当时朕就臆想,若是有朝一日打天下,能够聚集诸位英雄在账下听封,将组成一支多么威猛的虎贲之师!哈哈,想不到今日成真。瓦岗往事如烟,无须再提旧事,自你们投入大华之日起,尔等就是我大华的将领,不会埋没任何一位将军的才华!”

众人欣喜,齐声道:“谢陛下。”

他们前来的路上,心中还有点忐忑,不知道罗昭云如何看待他们,是否诚心接纳?毕竟罗昭云不是李靖,后者只是元帅而已,而罗昭云则是大华皇帝,他的看重,直接关乎到几人日后再大华的前途与仕途。

谁不想得到皇帝重用,剔除隔阂,真心任用他们的才干,做一番大功业!

此时听他今日之语后,程知节、罗士信等人脸色大喜,心中安定下来,抱拳感激。

“来人,给几位将军赐座!”

这时候,有侍卫搬过凳子,给他们几人安置在靠近帐门外缘之地,比较是新来的将领,不能立即插入其它武将之中,需要回头再按官职和爵位排座位。

罗昭云扫视一圈,微微点头,朗声说道:“将军们都到齐了,朕也就要发布号令,制定袭击河北军的战略计划了..........”

第七百一十四章 唐政不稳第四百三十九章 仆骨王部第七百四十二章 巨大压力第六十章 犒赏三军第七十章 宴上比斗第二百七十五章 金蝉脱壳第三百六十七章 月与灯依旧第六百三十四章 软硬兼施第三十九章 聚将会第六百三十九章 登门相见第二百九十一章 篝火晚会第八百七十七章 寒风凛冽回长安第七百七十章 剑指长安第四十六章 发现敌情第五十二章 热血疆场第九百二十八章 接受降表第九百八十二章 南下增兵第五十二章 热血疆场第九百九十九章 拿下峡州城第六百七十二章 吐蕃议和第五百二十四章 罗府添丁第七百六十七章 大战将至第九百八十八章 朝堂利益之争第二百一十二章 赔罪来了第二十三章 年关第五百一十八章 对饮小酌第八百一十四章 开科取士第一千零九章 赈灾大使第五十二章 热血疆场第六百四十六章 倒戈第六百九十章 谋巴蜀第五百五十四章 胜局已定第二百七十三章 协议生效第九十六章 爱莲说第五百六十八章 荥阳形势第六百零三章 走马上任第七百八十四章 李靖班师归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攻清流城第一百二十四章 花市灯如昼第三百七十八章 有备而来第七百一十五章 进军扶风第五百三十七章 安置难民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会师请罪第六百四十六章 倒戈第一千零九章 赈灾大使第九百九十七章 惬意时光第三百二十七章 人言可畏第六百零八章 反王围江都第八百六十九章 布局第四百七十七章 西苑风波第一千一十九章 美食争议第三十一章 路见不平一声吼第四百七十五章 猜疑起杀机第九百一十六章 求子第四百零八章 做人留一线第九百二十八章 接受降表第七百七十七章 一家人围聚第二百八十四章 围猎布局第七百五十三章 初战大捷第七百一十六章 与唐交锋第九百九十章 党争之兆第二百二十四章 结识游侠儿第五百七十章 势成骑虎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软禁杜总管第七百三十二章 夜潜瓮城第一百二十一章 越王寿辰第四百零四章 落难第七百六十一章 局势各不同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恶少被治第一百四十二章 岌岌可危第四百六十六章 谋计第九百四十一章 上阵父子兵第九百三十七章 挥师北上第二百三十三章 埋下根基第四百八十九章 雄关破第二百八十三章 少女朦胧总是诗第九百九十八章 悍勇夺城第六百零五章 赢得生前身后名第二百二十四章 结识游侠儿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各有谋算第二百九十七章 久别归长安第五百三十章 用人不疑第四百六十六章 谋计第六百二十一章 各自进军第七百五十三章 初战大捷第八百三十五章 一代枭雄陨第一百三十三章 未雨绸缪第九百六十六章 劝诱部落首领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大破江淮水师第八百二十四章 低调出征第三百三十二章 平等观念第一百一十四章 访客第九百三十九章 运筹帷幄之中第四百五十九章 尽信书不如无书第一百章 秉烛夜谈第九十四章 观音婢第八十一章 密谋第三百零八章 兑现承诺第九十九章 招揽之意第六百二十八章 祸从口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