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六章 岌岌可危

罗昭云带兵抵达洛阳城外,已经是次日黄昏,洛阳的战局已经到了关键时候,岌岌可危的状态。李靖喝令三军,全力进攻,先进火器也毫不保留地动用,这次动真格的,而且不惜代价。

洛水北岸,东城陷落,只有皇城还在坚守。

东城内有二三十个里坊,访内有百姓,有贵族、豪门,前朝的权贵等等,如今十户不存三户了。

饿死的占一大半,还有不少被抓去当守城役丁,有姑娘和妇女被抓去宫内,遭到祸害等等,只有十分之三的人口还幸存。

当大华军队攻入城池之后,解放了东城,不少百姓都喜极而泣,想要欢呼,却没有力气,不少人扶着墙走出来,满脸泪水,许多人想要逃出城外,不想再留在洛阳城内遭受人间惨剧了。

攻入城内的大华将领,见到这种状况,心中颇有酸楚,立即把城内情况禀告给元帅。

李靖得知之后,立即派人运送粮草到东城内,在每一座里坊的坊门处,架起灶台和铁锅,直接熬粥,先救济一下百姓,然后在按人丁发放一些粮食下去。

东城百姓得知这个消息之后,都无比感动,不断夸赞大华乃仁义之师。

“向城内散发消息,宣扬陛下已经平定窦建德,擒杀贼首,安抚东都人心,同时,给皇城发去信号,让他们知道援军已经破灭,瓦解守城士气。”

“遵命!”亚将、副将们按令行事。

当皇城内苦苦挣扎的数万郑军将士,得知窦建德二十万大军已经覆灭,夏王在乱军中被伏诛的消息,全都震惊了。

“这怎么可能?那可是二十万夏军啊!”

“听所大华陛下御驾亲征,在虎牢关设伏,引得窦建德率军落入陷阱,然后击杀了那个夏王!”

“什么,大华皇帝罗昭云御驾亲征了,难怪窦建德大军这么快败亡了,那可是昔日大隋的常胜将军,冠武侯!”

夏军私下执勤的军士们议论纷纷,完全没有了斗志,因为他们层层被包围,粮草最多坚持几个月,兵源无法补充,在炮火和弩弓之下,伤亡很大。

这两日,光王姓的亲王就死了几个了,更何况其它将领、军士?

“希望郑王能够早日投降,我们就不用枉死了。”

“如果投降了,我们这些大头兵是不会受到责罚,还能整编后重新使用,但郑王等人,恐怕不会被大华轻饶了,所以,咱们期待投诚,但是王族的人,却害怕的要死。”

“嘘!小点声,当心传出去被人听到,陛下砍的你头,灭了你们满门。”

“我才不怕呢,家人都在南城,早就获救了,我真的不想再抵抗了。”一名二十五六岁的军卒,在那消极说着,影响了周围一片士兵的厌战情绪。

这时候,皇宫内也在讨论着,是否还有死守到最后一刻。

当初杨侗朝廷时的七贵,段达等人,因为密谋投城,被人检举揭发,王世充先发制人,控制了这批隋朝旧臣,大肆屠杀一番,如今朝廷内,人才凋零,已经没有多少大臣了。

王仁则抱拳道:“陛下,现在形势危急,皇城内只有五万兵马,面对太多的大华将士,还有先进火器,实在抵挡堪忧,最近城外不断射进来劝降信,说窦建德带领二十万大军都覆灭了,被罗昭云御驾亲征,在虎牢关外大破夏军,擒杀夏王窦建德,现在已经没有援军再来救洛阳了。”

王世充也感到大势将去,一脸颓废,但是,又不想就这样放弃抵抗,因为即便投降,他也难以预测自己的命运。

自古以来,投降的争霸王者,历来就没有什么好下场,竞争对手不会真正容纳下来,一般都会秋后算账,因为不放心曾争霸过的枭雄活在世上,担心有朝一日,羽翼丰满,再次起兵造反。

即便没有杀掉的,恐怕也会一辈子得不到实权,时刻被监控在京城内,难以离京了,等于被囚禁,这就是亡国之君的命运。

单雄信左臂中了箭,包扎过后,一条臂膀暂时打着蹦跶,坐在那里,脸色很差,开口道:“如果萧梁,李唐、杜伏威不出兵,我们最多坚守一个月,就无法守住了,因为大华开始动用杀伤力极大的火器,皇城壁垒和石门、城墙在爆炸之下,不断出现裂痕与豁口,加固的速度,挡不住开裂的速度,这样就危险了。”

朝堂众人点头,觉得大华这两日明显发威了。

就在此时,殿外传来惊呼声,有禁卫军统领匆忙来禀告,皇城的一座城门被炸开,城内负责防御的禁军虎贲将领皇甫欣,忽然宣布投靠大华,临阵倒戈,皇城一下子失手了。

“这个叛徒,该死!”王世充大怒咆哮。

单雄信则立即盘问:“宫城如何?”

“宫城已经在死守了,大华军队瞬间占据了皇城,近三万将士,损失掉了,目前宫城内的禁卫军,宫廷侍卫,全加起来,不足两万了。”

“大势已去,天要灭我郑国啊!”王世充悲愤,差点气得吐血。

“陛下,是死守到底,还是……投诚大华?”

王世充一脸无奈道:“这个时候了,再抵抗还有什么意义吗,投降吧,两万禁卫军,如何能够抵挡住二十万大华将士,而且,军心已经没了,守到最后,可能连身边的禁卫军都要谋反了。”王世充想到隋炀帝杨广的下场,江都兵变,被禁卫军的统领们杀掉了,如果王世充还要死守到底,估计很快,这些禁卫军也要造反了。

听到王世充要投降了,宫内仅存的数十位大臣,近八成的人,心中都松了一口气,感到庆幸了。

“现在投降,还能有一线生机,如果死守到底,等宫门被打破,那么触怒大华陛下,估计最后的保命机会都没了。”王世充轻叹,他得知罗昭云神不知鬼不觉,就轻易破了窦建德二十万大军后,就感到泰山压顶的威慑,压得他失去了反抗的意志。

面对像罗昭云这种战绩彪炳的常胜将军,王世充心如死灰,即便相同兵力,自己也不敢言胜,何况是这种劣势之下,等罗昭云发火怒动,恐怕宫城内所有人都要死,还不如现在投降,争取保一命了。

第七百四十五章 另有重任第四十章 虽远必诛第四百九十八章 兵临城下第九百八十章 治大国如烹小鲜第五百七十三章 初次交锋第五百九十二章 调令第七百八十七章 睡错了床第七百二十章 招安李密第一百一十七章 岁尾第二百八十七章 过祁连雪山第六百九十八章 东进第七百一十九章 喜忧各不同第十二章 厮杀第十九章 政斗漩涡第五百八十一章 惊天下第四百零九章 尴尬相处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夜夺定远城第五百三十八章 有朋自远方来第七百五十五章 公布于众第九百零二章 一夜春风来第四百八十三章 三征高句丽第六百五十八章 西凉灭第九百八十一章 父女重逢第七百二十五章 定策伐岐山第四百一十二章 剑谱下落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攻清流城第二百八十五章 设西海郡第十六章 拉拢人心第三百四十一章 家族兴衰第九百七十五章 朝会议政第三百零三章 完璧归罗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朝议(中)第一百七十章 山穷水尽疑无路第六百六十章 兄妹谋划第八百七十九章 宫内温情第二百四十三章 那一夜的风情第四十二章 伏击第一百八十九章 直言不讳第七十七章 算计未成第七百六十一章 局势各不同第二百一十四章 迁都之论第七百二十六章 回京诉苦第五百章 板荡识城臣第五百四十八章 救危安民心第三百二十三章 空箭射灯烛第十四章 新的生活第八百八十一章 谋划突厥第五百一十二章 君臣私聊第五百二十二章 风雪归途第一百二十一章 越王寿辰第五百九十三章 难舍难分第五百九十二章 调令第一百二十七章 杀机四伏第七百六十六章 李唐江山危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伏击得手第四百二十七章 怀璧其罪第七百一十六章 与唐交锋第三十八章 传授经验第六百一十五章 离间计第二百七十七章 没人想你第一百七十七章 收场第六百九十四章 天下震惊第七十一章 十招之约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进驻江都城第四十三章 任斥候火长第一千零三十章 君臣同力第二百二十三章 兴,百姓苦第一百一十六章 烟雨楼第五百零四章 相处以沫第一百八十八章 私宴小聚第三百五十五章 冶铁生意第九百九十六章 玉石麻将第一百九十八章 美人萧后第六百四十二章 禁典预言第三百六十四章 一意孤行第二百二十六章 遁世势力第二百九十章 李渊城府第四百一十一章 不容乐观第六百六十一章 曹族依附第九百零五章 白首不相离第三百五十九章 河滩之战 上第四百八十五章 北巡集结号(重要通知)第二十九章 权谋之术第九百七十一章 关心第七百五十四章 炸惨突厥第八百七十一章 暗夜袭营第四百五十三章 红拂女的经验第四百九十一章 外族之祸第八百零八章 临阵倒戈第二百一十四章 迁都之论第二百二十七章 相见欢第九百九十三章 攻峡州第四百三十九章 仆骨王部第五百六十五章 对峙局面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进驻江都城第二十三章 年关第六百二十章 此一时彼一时第二百一十三章 印刷术第四百五十四章 擦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