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七章 唐国降

晋阳失守了。

涌入晋阳城内的大华军队越来越多,足有三万兵马,骑兵横冲直撞,突破街道的关卡封锁,冲向了李唐的宫城。

李唐所在皇宫,是在隋炀帝时候修建的晋阳行宫上扩建,这里兵甲聚集不少,严以待阵。

足有上千禁卫军在这里留守,做最后的防御。

天已经朦胧,接近黎明,厮杀声也就越来越近,逼近宫城这里。

李渊和不少大臣,站在宫城墙上,看着城内的火光不断蜿蜒而来,巷战的厮杀愈演愈烈,涌起了无力感,觉得自己今天,可能很难逃生了。

像裴寂、窦威等人,跟李唐关系很深,利益纠葛多,一旦李唐灭亡,他们所在的家族也要遭受打击了,会从门阀势力中一落千丈,除非,能够得到大华陛下的重新启用,对他们依附李唐之罪既往不咎。

但其它几位中书舍人、黄门侍郎、尚书等,却各有不同心思,他们跟大华并没有直接冲突,哪怕李唐灭亡,还是能够继续效忠大华,哪怕有所降职,无法进入核心圈,但是,也不至于丢了身家性命。

诸侯国灭亡,一些大臣、将士,很少有遭遇屠戮,大多易主效忠而已。

所以,有些人倒是不担心,反而期待大华能够早点攻破宫城,他们就不必在这里担惊受怕了。

“陛下,宾临城下,是战是降?”有位薛姓的礼部侍郎站出来,提出了谏言。

李神通怒喝:“放肆!这个时候,谈什么降,李唐亡了,所有人当殉城!”

“殉城!”一些大臣听到这个词,都脸色一变,浑身感到一股凉气。

李渊喝止了堂弟的鲁莽:“休在这里危言耸听!”

这个节骨眼儿上,如果过于刺激周围的大臣和将士,很可能适得其反,弄得兵变,被人调拨,率先斩了他们李家人。

“杀啊!”

喊杀声更近了,一批狼狈的军官和士卒倒退下来,兵败如山倒,退到了宫城下面。

还有的唐军在半路上直接跪地,扔掉兵器,不想再打了。

“缴械不杀!”大华军队喊着口号,像是魔咒一般,感染了不少唐军。

那些逃散的唐军,干脆扔掉武器,成了降军,胸中憋着的那股士气,一下子全泄掉了。

他们这些日子为何而战,家人为何而死,历历在目,回想在脑海,从麻木抵抗到痛哭宣泄,不想再打仗了。

“我们投降。”

“我不想死,我家里还有老母和妻儿!”

“家里死的人够多了,我不能再死了。”

一群唐军男儿,跪地凑在一起,脸如菜色,骨瘦如柴,这些日子他们吃不好,睡不足,脸上汗渍和血迹掺和,狼狈不堪。

这时候,徐世绩带着王君愕等将领和军队,围上来,逼近了唐国宫城。

双方对峙,剑拔弩张,充满了紧张的气氛。

城下数千唐军,面对几倍于己的大华军队,脸如死灰,要不然军人那种职责支配,他们真的不愿意再拼杀了,为了这场毫无意义的战争。

唐国已经大势已去,无药可救了。

东方渐渐吐出鱼肚白,战马嘶叫,人声鼎沸之声,都在收敛下来。

“唐国主,我大华陛下有圣意传达,如若唐国主开宫城门投降,可饶恕宫内差人,宫娥仆人,李唐家室族人,朝堂达官贵胄,城内百姓,也都能好生安置。倘若冥顽不灵,继续作战,但凡抵抗的士兵,家人一律发配边陲之地,时代为奴,李唐家眷也都看押受审,一律问罪!”

徐世绩说完,目光看向了城头,眺望那李唐的国主。

“陛下,为了城内百姓,请早作定夺!”有工部尚书拱手谏言。

“是啊,陛下,为了您和李族上百口性命,当慎重决断。”

“我等并不畏死,忠于陛下,忠于唐国,可陛下为了三军将士不再生灵涂炭,请三思!”

一些文臣们,说的大义凛然,一副为李渊族人、为百姓、为将士们考虑,其实在李渊心中,自然知道怎么回事。

这些官员,既想保住性命,又想做清流,国破前忠君纳谏,事后也有值得传颂的一面,这个时候,就在为日后做打算了,字字诛心。

李渊冷淡一笑,俯身看着城下对峙的军队,恨不得一跃而下,直接摔死,一了百了。

但是,最后他没有狠下心来,他又几位爱妃,也有了新的骨肉,老来得子得女,正是享受天伦之乐时候,李渊不想就这样结束生命,哪怕受降之后,生死未知,但是,自己年龄已高,比窦建德、王世充、李密等人还不一样,或许,会有一线生机。

“好吧,开城门,向大华纳降!”

“陛下,万万不可啊!”李神通着急苦劝。

“现在抵抗,还有意义吗,看看城下那些士兵的面孔,脸如菜色,眼镜凹陷,他们有多少夜晚不眠不休,轮番抵抗,吃不饱,睡不好,家人不断饿死离世,原本都是晋阳富裕的百姓,沦落至此,是我李唐对不住他们啊,降吧,留下一些阴德,不想看到更多的人,因我李渊而死!”

“吾皇圣明!”一些臣子在城头跪拜下去,高呼起来。

城下的士兵,也听到了一些,知道唐国主要投降了,他们的士气一下子垮下来,没有了意志支持,手中的兵器落地,人也颓废坐在地上,有的士卒甚至喜极而泣,抱头大哭起来。

晋阳的这场战乱,终于要结束了。

第八百零二章 主动请缨第二百一十六章 术士之言第二百零四章 相逢恨晚第二百七十五章 金蝉脱壳第二百五十七章 有朋自远方来第六百九十一章 野心暴涨第六百五十四章 交人交心第一百三十六章 突围而出第八百八十章 南北情报第一百二十三章 红拂侍女第九百零二章 一夜春风来第三百九十九章 攻洛阳第七百八十六章 战国格局第二百四十六章 报国无门第七百八十四章 李靖班师归第一百六十五章 先锋血战第一百三十三章 未雨绸缪第五百三十二章 李家父子第七百四十五章 另有重任第三百一十四章 高句丽第三百一十三章 蛛丝马迹第五百二十八章 盘算账目第一百二十四章 花市灯如昼第五百四十八章 救危安民心第九百五十五章 滋扰敌营第二百四十六章 报国无门第二百四十九章 练兵有道第八百五十七章 田间巡访第二百七十四章 斗嘴冤家第五百三十章 用人不疑第八百零八章 临阵倒戈第八百九十章 窦侠女的目标第四十二章 伏击第七百一十章 围堵玄霸第二百六十七章 惊险一场第七十五章 未雨绸缪第九百二十一章 大势已去第二百一十七章 赏雪观梅第五百四十七章 各谋战事第一千零二章 胥吏的扩用第一百零五章 化蝶舞姿第三百三十二章 平等观念第一百七十一章 苦差事第五十三章 血腥鏖战第一千一十九章 美食争议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强国富民之路第七百一十章 围堵玄霸第五百二十五章 军权与民政第一百章 秉烛夜谈第六百六十章 兄妹谋划第三百三十二章 平等观念第二百四十九章 练兵有道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进驻江都城第八百七十七章 寒风凛冽回长安第九百四十二章 王牌对王牌第三十九章 聚将会第四百九十四章 强势归来第八百零三章 阵前投诚第二百四十八章 临羌城第五百五十六章 坚守防线第三百七十七章 二次伐辽东第四百二十六章 惺惺相惜第五百零三章 相顾无言泪千行第九百七十八章 晋安侯第九百二十五章 不留后患第四百零九章 尴尬相处第二百四十七章 出征边塞第二十七章 退敌第一百一十四章 访客第七百零三章 北返第九百零四章 江湖夜话第五百九十六章 惦记粮仓第九百六十二章 全线崩溃第四百四十七章 化解兵变第四百九十二章 胸有退敌策第一千章 流民入长安第三百零八章 兑现承诺第五百三十九章 办学院第四百八十八章 雁门之围第三百五十二章 诚心以对第七百九十三章 爱她,就给她一片天空第六百六十一章 曹族依附第六百五十二章 大儒授课第九百五十二章 针锋相对第十一章 遇袭第三百零九章 一波又起第二百二十四章 结识游侠儿第二百一十五章 委派新任务第一百三十四章 风高天黑肃杀夜第五百三十章 用人不疑第五百一十四章 想入非非第一百八十三章 苦战后的胜利第三百四十一章 家族兴衰第九百四十八章 大战前夕的平静第二百三十五章 早有择取第七百九十九章 郑国举措第六百六十七章 铁马冰河入梦来第七十一章 十招之约第九百五十六章 僵持阶段第一百五十二章 步入化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