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官德民风(2)

如果说在机场发生的事情还只是让周至诚心有感慨的话,那么不久后在林原市发生的一起事情,让周至诚感到的就是震动。

这天一上班,周至诚把杨志远叫进办公室,说:“志远,你让国良安排一下,我们下去走一趟。”

去哪?林原市,杨志远的家乡。

杨志远知道周至诚省长突然决定去林原市应该和林原近期发生的一件暴力对抗事件有关。为了迎接全省卫生城市的检查,林原市政府决定让城市管理监察大队在全市展开一次统一行动。行动的目的是什么,无非就是驱赶路边街角的小摊小贩,还有就是限制人力三轮车在市区内通行,等等这些,反正是一切有碍市容市貌的行为都在禁止和清除的范围之列。这倒也不是林原一市这般作为,全省乃至全国各市一到有检查组来临,为了在上级检查组眼中树立一个好的城市形象,都是这般作为。

城市管理监察大队的成立本来就是为了配合中央关于建设文明城市、卫生城市的评比活动而由各地自主成立的,按说并没有取得合法地位。林原这次为了卫生检查,抽调了大量的人力,对路边街角的小摊小贩进行驱赶,让小贩们根本无处藏身,在各个路口设立岗哨,全力禁止三轮车通行。

小摊小贩、三轮车夫多为城市失业、无业人员,生活贫苦,没有经济来源,才不得不以此营生,勉强糊口,日子都过得惨淡。林原是农业大市,城市的失业无业人员更多,小摊小贩无证经营的问题更是突出。本来这类为应付检查而开展的行动,林原一年总要开展几次,但以前都是检查组到来的头一两天才搞些行动,也没太正式,罚些款了事,小贩们虽有怨言,倒也只能无奈接受。可这次市委市政府决定动真格的,不但提前上十天就开始清理,而且市政府还让城管大队、交警部门、各街道办事处签军令状,谁出了问题谁负责,一摞到底。但凡涉及乌纱帽,没有谁不认真对待的。林原的街面上一时干干净净,很具卫生城市的风范。

林原城管大队因为刚成立,人员来自各个行政局,管理比较松散,为图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作风难免有些粗暴,而且小贩为了生计,一般不会轻易就范,对城管人员言语不逊者肯定有之,掀摊的事件也就时有发生,而且这次也不管小贩是有证还是无证,反正一视同仁,看着不顺眼就加以驱赶,林原的街面是干净了,但群众心中的怨言也就出来了,觉得政府这是不顾底层民众的死活,只顾做表面文章。

政府热衷于创卫生城市,那是政府的事情,可小贩们得生活,既然白天不让上街,小贩就展开游击战,晚上出动,推着三轮车在街上游动,做点生意养家糊口。城管与小贩就演变成了一场猫和老鼠的游戏。可在游戏规则中,只要猫一较真,老鼠肯定是玩不过猫的。城管大队一看,不是个事,得改改规矩,但凡有小贩上街的,一旦被抓住,没收一切用具,桌椅板凳、锅碗瓢盆、人力三轮车一力收缴,毫无情面可讲。

这是老百姓吃饭的家当,岂会让城管大队轻易收缴,林原一时间干群关系紧张,双方走向全面对立。直到五天前,城管大队于街头截住一卖红薯的小贩,欲收缴其烤炉。此小贩为一老人,家境贫寒,冬夜里在街头叫卖,贴补家用。见城管大队欲将其烤炉搬上卡车,老人长跪于地,苦苦哀求,城管人员不为所动,愣是把烤炉搬上了卡车。

城管人员的冷酷无情,终于引起围观人员的不满,一时群情激奋,诸多不满一并爆发,群众对城管队员顿时大打出手,一时场面失控。市公安局紧急出动之后,此事才得到控制。此事最终以多名城管人员受伤,现场多名群众被拘留才得以收场。

此事说大也大,说小也小,按说此事应该会止于林原,消息不会外传。可偏巧有省报记者那几天在林原采访,当晚亲历现场,感触颇多,觉得这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有必要去挖掘这事情背后深层的原由,回来后就写了一篇报道。这种消息,省报自然不会轻易刊发,主编思量再三,把记者的报道作为内参,上报省委省政府。

杨志远前天看到此材料,觉得此事,事关苍生。也知道省长对此类涉及百姓的事情一贯重视,他当即把此份材料,在第一时间递到了省长的案头。对于执政者来说,城市管理是个老大难的问题,一个要整洁文明,一个却是要生存生活,本来就是对立。周至诚省长看了内参后,这两天一直表情沉重,有所思考。

杨志远知道省长不会对这种事关苍生的事情不闻不问,肯定会有后续。此次省长突然决定去林原,应该就为此事。

省长下去,自然需要做些准备,带哪些人,看什么,都要由省政府办公厅提前发出通知,让下面有所准备。杨志远拿出记事本,准备把这次陪同人员的名单记下来。周至诚一摆手,说:“这次下去,不带其他人,你跟我下去就成。”

杨志远一听,收了记事本,问:“省长,什么时候出发?”

周至诚说:“现在就走。”

杨志远知道省长主意已定,也不多言,说:“好的,我这就去准备。”

杨志远出了省长的办公室,给付国良打了个电话,付国良一听省长今天需要去林原,有些奇怪,说:“省长今天没有此项安排啊。”

杨志远说:“应属临时起意,秘书长,怎么办?”

付国良笑,说:“省长已有主意的事情,照办就是。这样,我通知焦达,让保卫处马上跟进。”

杨志远说:“行。”

杨志远挂了电话,没一会,周至诚就从里间走了出来。杨志远赶忙跟了上去。因为这次是去林原,路程比较远,保卫处出动了一台警车,周至诚望了焦达一眼,倒也没说什么。在上车的时候,周至诚后头看了付国良一眼,说:“国良,你跟省委办公厅联系一下,告诉钟书记,我去去就回。”

付国良说:“省长,您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处理。”

警车于前,奥迪于后。两辆车,出了榆江,朝林原而去。上车以后,省长一直靠在座椅上眯着眼休息。这种时候,省长不说话,杨志远和于小闽自然也不会吭声,车内一时有些寂静,只有车轮碾过地面摩沙的声音。

林原的路不及榆江,一进入林原,道路就有些坑坑洼洼,车的速度也就慢了下来。临近林原,在林江大桥边,前面的先导车打了右转灯,慢慢地往右靠。杨志远一看,前面警灯闪烁,几台小车聚在桥头,不用说,是林原的党政领导出城迎接。

林原的市委书记徐建雄和市长胡捷今天一早接到省政府办公厅的通知,省长将于中午时分到林原视察。徐建雄和胡捷不知省长突然光临林原是为何事。尽管知道周至诚省长不喜迎来送往这一套,但徐建雄和胡捷一商量,还是决定出城迎接,至于人大、政协的两套班子的领导则留在市里等候。

先导车一减速,于小闽的车速也跟着慢了下来。周至诚这时睁开了眼,他看了看车外的情况,自然明白是怎么回事,周至诚皱了一下眉头,他没有下车,只是说:“小闽,直接走。”

省长这一皱眉很说明问题,这表明省长对徐建雄、胡捷的这一套,很是反感。省长三令五申,多次严厉斥责,禁止下面的官员做这种表面文章,可下面的官员偏偏我行我素,省长还无可奈何,批评也好,责骂也罢,根本不起任何作用,官员们当时是检讨认错,下不为例,可下次省长光临还是这般照旧,省长还真是无计可施。

那边徐建雄和胡捷看到省长的专车停稳,已经快步迎了上来。杨志远知道省长发话,也是一时气恼,为免徐建雄、胡捷难堪,杨志远还是抢先一步下了车,杨志远不认识徐建雄,但他一看那走路的顺序,就知道走在胡捷前面的肯定是徐建雄无疑,杨志远说:“徐书记、胡市长,省长说他不下车了,让你们前边带路。”

徐建雄和胡捷本来一前一后快到奥迪了,一听周至诚不下车,赶忙停住脚步,调转身去。这样一来,反而就变成了胡捷前,徐建雄后。胡捷应该是注意了这一点,他停顿了一下,待徐建雄走了过去,这才跟在后面上了车。徐建雄在前面带路,胡捷也没有立即跟上去,而是跟在后面殿后。几台车汇成一个车队,朝市区而去。

林原这几年一直都是老样子,变化不大。车队穿过市区,红绿口,早就有交警布岗,车队没经任何阻拦一路通畅地进了云龙山庄大酒店。杨志远对云龙山庄大酒店有印象,那年他拉着一车‘杨家湖山泉’特意上这找在此开二会的向晚成帮忙,当初还被武警拦在门外,要不是向晚成出面,他杨志远当时只怕还进不了云龙山庄的大门。可今天情况大不一样,杨志远今天是省长秘书,跟着省长,自然用不着登记,在交警的注目礼中,直接进了云龙山庄。

车停在了云龙山庄宴会厅门口。杨志远一看表,此时早过了用餐时间。

周至诚下了车,徐建雄在一旁候着,一看省长没有跟他握手的意思。徐建雄倒也知趣,没有主动往上凑。徐建雄讪讪地说:“省长,时候也不早,您看我们是不是先用餐,再上酒店休息一下,下午由我和胡市长跟您汇报林原的情况。”

周至诚说:“既然到这了,就先用餐吧,休息就不用了,你让人把这里的会议室准备一下,我们吃完饭后要用。”

这种事情自然不用徐建雄再行吩咐,周至诚一说完,站在徐建雄旁边的一个小伙子,马上就去安排了,杨志远一看,不用说,此人必为徐建雄的秘书。此时胡捷也已经赶到,林原四套班子的领导都已会齐,陪着周至诚朝宴会厅走去。

省长在前,徐建雄慢半步,省长不说话,徐建雄自然也就无话,亦步亦趋地跟着。杨志远走在省长的身后不远处,胡捷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跟杨志远并排走在了一起。

胡捷瞟了省长的方向一看,低声地问:“杨秘,省长今天突然光临本市,不知是为何事?”

杨志远心想,省长此次到林原,肯定有许多人感到莫名其妙,不知省长这唱得哪一出。作为市长,胡捷并不怕省长来林原检查,省长多来一次林原,就多了一次和省长亲密接触的机会,何乐而不为。怕就怕这种不知底细的来访,没有具体的通知,弄得下面的人心里惶恐,不知道省长为了何事,作不出相应的安排,一旦出了纰漏,肯定不好收场。一旦给省长留下不该留下的印象,肯定会大大失分。杨志远对省长来林原的目的,也只是猜测,他明白自己虽然只是猜测,但凭他对省长的了解,省长此行的目的,应该不出左右。但既然省长至今都不明言,杨志远也就揣着明白装糊涂。他笑,说:“胡市长,省长也是临时起意,我们都不知省长是为何事而来。”

胡捷说:“不会吧?现在本省,谁不知道,你杨秘深得省长信任,你杨秘会不知道省长此行的目的,说了都没人相信。”

杨志远说:“胡市长,我是真不清楚,要知道,我说什么也会告知一二,怎么着我杨志远在杨家坳时你胡市长出手相帮过不是。”

杨志远这么一说,胡捷也就信了。他笑,说:“看来省长这是和我们打哑谜啊,省长的心思也太难猜了。”

杨志远相信,胡捷这么精明的人,应该已经猜到省长此行到林原与城管大队的事情多少有些联系,林原这些天发生了什么事情值得省长如此重视,只此一件,应该再无其他,胡捷只是想从自己这里得到落实罢了。

中午的这餐饭吃得比较闷,周至诚一走进宴会厅,一看桌上摆了茅台,眉一皱,说:“建雄同志,让服务员把酒撤了。”

徐建雄稍稍犹豫了一下,一看周至诚的脸色不对,赶忙招呼服务员把酒撤了下去。今天陪同省长下到林原的,也就焦达、杨志远、于小闽和警车的司机四个。杨志远把省长安顿好,待要离开,周至诚说:“志远,你告诉焦处和小闽,三十分钟内解决就餐的问题。”

杨志远说:“明白。”

杨志远注意到徐建雄和胡捷的脸抽了一下,省长与其说是要他杨志远提醒焦达,还不如说是告诉徐建雄和胡捷,此餐饭的时间不会超过30分钟。30分钟,吃一顿饭,不免有些仓促。

第34章 提前布局(3)第2章 师生情重(1)第35章 皆大欢喜(2)第1章 走马上任(1)第3章 权力快感(1)第44章 千里姻缘(4)第10章 渔翁得利(1)第27章 省委考察组(1)第16章 无怨无悔(3)第14章 不离不弃(2)第27章 你不知道有我爱你(2)第16章 无怨无悔(1)第6章 交通局长(2)第24章 稻田养殖(1)第6章 交通局长(1)第4章 不拘一格(1)第37章 更上层楼(3)第28章 这就是爱!第10章 渔翁得利(3)第22章 桃李天下(1)第34章 提前布局(2)第20章 南山开发(3)第29章 刮骨疗伤(1)第1章 北京再见(3)第9章 专横跋扈(3)第16章 天网恢恢(2)第30章 冬天的温暖(1)第43章 一语定盘(4)第17章 吉祥号码(1)第29章 鱼跃龙门第39章 农博会(3)第34章 龙舟待发(1)第23章 一通百通(1)第8章 市长调研(4)第2章 枫树湾(3)第46章 情谊无价(1)第36章 会通奇迹(3)第34章 龙舟待发(2)第17章 堵不如疏第36章 诸事妥当(2)第26章 愿赌服输(2)第39章 农博会(3)第11章 陈年旧案第42章 人生之幸(2)第3章 多方会谈(2)第1章 初来乍到(1)第40章 蓬荜生辉(3)第26章 怀旧之旅(2)第2章 韬光隐晦(2)第11章 两会期间(1)第21章 有的放矢(1)第22章 桃李天下(1)第5章 融资贷款(1)第14章 通普高速(2)第30章 责无旁贷(2)第9章 国庆长假(5)第23章 一通百通(1)第22章 追逐幸福的方向第36章 会通奇迹(1)第16章 天网恢恢(2)第2章 成竹在胸(2)第44章 千里姻缘(1)第44章 千里姻缘(3)第25章 心如电击(1)第31章 情深意切(1)第19章 雄才韬略(3)第26章 寻根之旅(3)第34章 龙舟待发(1)第8章 市长调研(4)第42章 人生之幸(3)第8章 知无不言(1)第11章 勿忘历史(4)第16章 无怨无悔(1)第42章 人生之幸(3)第38章 在商言商(2)第23章 蓄意阻击(5)第30章 责无旁贷(3)第28章 这就是爱!第34章 提前布局(3)第4章 不拘一格(3)第35章 皆大欢喜(1)第12章 春暖花开(2)第37章 更上层楼(2)第24章 稻田养殖(1)第8章 市长调研(1)第11章 新年快乐(3)第33章 初具雏形(1)第34章 提前布局(2)第15章 事发突然(2)第6章 有情翩翩(3)第27章 省委考察组(2)第3章 权力快感(2)第8章 张溪岭(1)第19章 运输问题(1)第11章 勿忘历史(5)第11章 勿忘历史(1)第14章 通普高速(3)第17章 吉祥号码(4)第15章 旧地重游(2)第5章 书记莅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