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农博会(2)

几乎就在杨志远他们雨衣斗笠在湖边捞鱼之时,本省的榆江机场,有一架专机缓缓地降落。本省一干要员在省委书记钟涛、省长周至诚的带领下,手持雨伞,站在登机梯下。钟涛于左,周至诚于右,身边没带秘书,一脸虔诚立于登机梯的两旁。按说现场人多,应该嘈杂才是,但今天情况特殊,能让一省党政军大员一齐出动的,除了首长,别无其他。现场除了风声雨声,再无其他,一片寂静。身着陆军编装,佩挂军衔的公安部第九局的警卫人员于圈外背对专机肃立两旁,圈内本省一干要员全都敬重地盯着专机的出口,静静地等待首长的出现。

今天榆江的天气不太好,雨时大时小,说来就来,说走就走,不因有首长的光临而有所改变。周至诚今早一看是这么个天气,一直悬着心,一是怕首长因为天气不佳而取消行程,二来也是担心首长的安全。周至诚心上心下,矛矛盾盾的,直到飞机落地,开始在跑道上滑行,周至诚的心这才平静了下来。

也就是个几分钟的时间,但钟涛和周至诚却感觉不亚于一个世纪。终于,专机的门打开了,首长出现在门口,此首长不是别人,正是院长。随后出现在首长身后的是副秘书长老毕,一处处长李泽成,两人一左一右走在院长的身后,然后才是其他随首长到榆江的一干部委相关领导。院长自撑雨伞,一步一步稳健地走下登机梯。一待院长的双脚踏实于地,钟涛一个跨步迎了上去,说:“首长好,首长辛苦了。”

首长和钟涛握了握手,点点头,什么都没说,径直朝一旁的尼桑碧莲走去,早有身穿深黑色西服,胸配胸章的内保人员动作麻利的打开车门,院长俯身走了上去。此尼桑碧莲中巴车为黄颜色,此车经过改装,比书记、省长的要高级,装有防弹玻璃配有防弹底层,专为接待中央首长而用。司机后面的座位也被改装成一个小型的商务间,首排除了两张豪华舒适的真皮座椅,还有可折叠的方便首长临时阅读和批示文件的桌子,其他方面也根据公务需要,作了相应的改动。院长上了车,于首排坐下,院长一经落座,其他诸人依照官场座次,依次上车,于相应的座位落座。

自是车身上印有‘国安’字样的车辆为之开道,稍事停当,车队开始出发,悄无声息地朝榆江市区驶去。

院长此行,专为省农博会而来,省农博会全称为省农业科技产业博览会,省农博会在杨建中时还只是农业洽谈会,本意为农民朋友和商家牵线搭桥而设。省农业厅接手后,刚开始仅展览茶叶、人参、海味、木耳、葡萄干、哈密瓜等等农业土特产品。慢慢的大家都看到了其中的商机,开始有收割机、粉碎机、打米机、农用车等等与农业有关的农机用具参展,参展厂商越来越多,影响也越来越大,终成规模,成为全国首屈一指的农业博览盛会。今年周至诚对农博会更进了一步,大量邀请海外客商参会,准备把省农博会打造成世界性的农业科技博览盛会。省农博会已有影响,海外客商自然不愿放弃打入国内市场的机会,一个个广受邀请,纷纷派员参会,本省一时宾客云集,宾馆人满为患。

既然周至诚有意把省农博会打造世界性的盛会,自然希望能请动某位中央领导在开幕式上讲话,增加影响。周至诚思虑再三,觉得还是请院长出席把握更大,一来,院长一贯关注农业,对农村问题和农民问题深表关注;二来和李泽成也还说得上话,李泽成这人务实,由其传话,应该具有操作性。

周至诚于是以省委省政府的名义,联名发了一封邀请函,经李泽成之手,送到了院长的案头,院长对此并无表态,既不说同意,也不言反对。李泽成有些看不懂院长的心思。他和老毕一沟通,才知有些情况。院长政务繁忙,每天的日程都安排的满满当当的,农博会的开幕日期为每年的11月8日,院长要想出席开幕式必须于前一天也就是11月7日到达才行,可偏偏院长这一天有一个重要的外事活动,此类外事活动早有安排,根本不能更改。李泽成这才明白了院长的心意,院长关注农业,对这个博览会肯定很有兴趣很是重视,只是由于时间有些冲突,院长才没有明确态度。李泽成跟院长不是三天二天,知道院长这是在看到时能不能挤出时间来,争取参会。知道了事情的原由,李泽成打电话和周至诚沟通了一下,觉得万全之策,还是把开幕式推迟一天,于11月9日举行。

李泽成抽空把自己和省里沟通一事和院长一说,院长这回很是爽快,欣然同意:行,就这么办。

机场一般都不在中心区,榆江机场自然也不例外,虽名为榆江机场,却在榆江市与合海市搭界之处。从地理位置来看,此机场反而离合海市更近。

从榆江机场到榆江市中心,有几条路可达。近一点的路,多为二级公路,路面不宽,时有货车抛锚引起堵塞,不利于安保,最好的方式是从机场走一段路,从合海入口上高速,经高速直达榆江,路程虽是最远,却是最稳妥的路线。李泽成和警卫局的同志一商量,觉得还是从合海上高速合乎院长的心意。要是走其他路线,为安全起见,肯定得封锁通行路线,引起群众出行不便势在必然,而院长最不喜的就是扰民。

车队从机场出来后,雨竟然越下越大,到后来,雨水就像天河缺堤,直接倒了下来,打在尼桑碧莲的车顶上噼噼啪啪直响,雨雾渐大,车行缓慢。院长不为天气恶劣所动,他在翻阅一份急件。李泽成与院长并排,坐在上车的那个售票员的位置,此刻李泽成不能不为院长的行车安全考虑,他看了老毕一眼,恰好老毕也把目光朝李泽成望了过来。二人一对视,顿时心领神会。李泽成站起身来,走到坐在后两排的钟涛和周至诚身边坐下。

李泽成说:“钟书记、周省长,现在阵雨正大,为安全起见,有必要找个合适的地方稍事休息,等雨停了再走。”

此时车已行至合海高速入口处,此处地处偏僻,没有适当的场所可供院长停留。车停路边更不安全。钟涛皱起了眉头,一时想不起有何合适之处。他看来周至诚一看,周至诚想了想,说:“要不,上合海高速公路服务区去?”

李泽成知道,此类服务区地势空旷,可控的范围大,倒不设为临时停靠的至佳场所。李泽成没说其他只问:“有多远?”

周至诚说:“上高速,2公里就到。”

李泽成略一思考,说:“行,就进服务区稍事停留,等阵雨过后,立即就走。”

李泽成打通了开道车上负责安保的处长的电话,李泽成说:“上高速,进服务区。”

处长说:“明白。”

此为临时更变,处长不敢大意,赶忙加快速度,进了高速。付国良作为省政府的秘书长,他殿前,就在先导车上负责指路,而省委秘书长文坤则在最后那一台车上,负责押后。

处长抢先一步进驻服务区,在对讲机里指挥外警和内卫人员及时跟进,肃清障碍和进行要点布控。这边刚安排妥当,院长一行的车队就进了服务区。

院长一直都在批阅文件,此时感觉车停了下来,开始还以为已到目的地,他看了李泽成一眼,又看了看车外,明白这是临时停靠。他再次用询视的目光看了李泽成一眼,李泽成解释,说:“院长,这会雨太大,不方便行车,等这阵雨过了后再走不迟。”

院长没说话,开始仔细地打量窗外。雨还是挺大,视线并不开阔,杨家坳土特产品馆三层高的八角木楼虽然近在眼前,可看起来还是若隐若现,不过棱角倒也分明,与别的建筑有些异样。院长留心看了看,觉得这个楼有些意思,与其他服务区所见,大不一样。很是独特,有些民族特色。

院长问:“这是楼是何用处?”

李泽成不知道这是杨志远的杰作,他自然也不知道这楼有何用意。钟涛也不知道,自然也不好回答。唯周至诚清楚,他赶忙回答,说:“首长,这是我省新营农村一家村股份制农业公司在服务区设立的土特产品馆。”

院长对农业一直关心,一听一家农村的村办公司竟然如此手笔,顿时有了兴趣。

李泽成一听,心有所动,杨志远要在服务区建‘杨家坳土特产品馆’的事情都自是知道的一清二楚,周至诚这么一说,他马上明白这只怕就是杨志远所建。他问:“周省长,这家公司是不是杨家坳农业科技控股有限公司?这个楼是不是叫‘杨家坳土特产品馆’?公司的董事长是不是叫杨志远?”

周至诚点头,说:“是。”

院长好玩地看着李泽成,说:“泽成,你怎么知道的如此清楚。”

李泽成笑,说:“院长,您是否还记得您有个回乡创业的学生叫杨志远。”

院长对杨志远一直上心,李泽成稍一提醒,他就记起来了,说:“是他?”

李泽成点头,说:“正是,上次在北京饭店,您看到我和他在一起,说他好端端的不在杨家坳呆着跑到北京来干嘛,当时没敢跟您汇报,其实那天他到北京就为在服务区建‘杨家坳土特产品馆’这事。”

院长点点头,说:“明白了。”他看着车窗外的木楼,沉思了一会,想了想,说:“泽成,要不下去看看!”

院长虽是征询,却已起身。李泽成有些担心院长安全,要知道此时雨大,土特产馆里肯定有不少的群众在其中躲雨,一旦院长出现在群众面前,引起围观势在必然。可他知道院长的秉性,杨志远是院长的学生,他当初离校返回农村就引起了不小的轰动,院长一直对杨志远的事情深表关注。现在既然这土特产品馆与杨志远有关,院长想进去一窥究竟的心情自然可以理解。李泽成有些拿不定主意,他看了老毕一眼,老毕也知道院长的秉性,他点了点头。李泽成赶忙打开车门,撑开雨伞,和院长走了出去。

雨虽然小了点,但还是比较大,从车门到木楼其实也就十几二十米的距离,但李泽成和院长走进木楼,院长的裤子和鞋子还是打湿了不少,李泽成有些不安,说:“院长——”

院长知道李泽成的意思,一摆手,说:“没关系,进去看看。”

此时,内卫人员早就布控完毕,楼里的群众一看院长光临,顿时掌声雷动,欢呼雀跃。院长和蔼可亲地和身边的群众挥手打招呼。直到走到了农产品展示区,院长停下了脚步,细致地参观了起来。

杨家坳土特产分区摆放,瓜果、蔬菜为一区;茶叶、黄菊为一区;山茶油,腊制品为一区;杨家湖山泉水为一区;也有鲜活农产品区,大红鲤鱼、野生大雄鱼等各种鱼类在有假山流水的池中游戏,也有闸蟹于水草中休眠。已然就是一个农产品的小超市和小型的水族馆。层次分明,整洁干净,另有一盆盆菊花布满木楼的亭台角落,一大朵一大朵的开得正艳,赏心悦目,极富情致。

院长问服务员:“这些都是你们杨家坳生产的产品?”

服务员说:“是的,首长。”

院长又扫视了一片,难得一笑,说:“泽成,看来你这个小师弟还真是下了些心力,就不知道公司的业绩怎么样。”

李泽成说:“应该业绩不错,据我所知,杨志远建楼办厂,没用一分钱贷款,全为自身积累。”

院长‘哦’了一声,看了周至诚一眼,说:“真是这样?你是省长,管经济,这个公司真是泽成说的这样?”

周至诚点头,说:“首长,不瞒您说,上次我路过此处,我也对这家农业公司产生了兴趣,我间接的了解了一下,这家公司还真如李处长所说的那样,成绩不错。去年销售过亿,今年的情况更是不错。”

院长看了李泽成一眼,问:“杨志远回农村多久了?有没有两年?”

李泽成回答,说:“有两年半了。”

周至诚说:“这个杨志远能力不错,两年多的时间里让一个偏远的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绩斐然,能力有目共睹,真不愧为首长学生。”

院长说:“至诚省长,这话是不是有些过了。杨志远真如你至诚省长这般有能力?是不是因为他做过我的学生,至诚省长故意恭维。”

周至诚笑,说:“岂敢,事实真是如此,一点都不为过。我就怕自己把话说满了还打了埋伏。”

院长盯着周至诚看,说:“真是如此?”

周至诚严肃地点头,说:“不敢有半句虚言。”

院长点头,说:“行,姑且信之。”

此时雨声已小,不如初时凶猛,淅淅沥沥,温顺了许多。安保处长走到李泽成的身边,李泽成会意,知道该出发了。他走到院长身边,说:“院长,请您上车,我们该出发了。”

院长点头,说:“好。”

随即走出木楼,朝周围的群众抱手告辞。院长上了车,车队重新启动,一溜的车离开服务区,朝榆江驶去。

第22章 江山多娇(1)第6章 有情翩翩(3)第4章 鱼头期货(2)第31章 情深意切(1)第33章 旅游画册(3)第32章 人大议案(2)第34章 龙舟待发(3)第8章 市长调研(1)第37章 更上层楼(2)第29章 刮骨疗伤(1)第13章 思变之力(2)第23章 蓄意阻击(4)第18章 开工在即(2)第29章 刮骨疗伤(3)第16章 天网恢恢(4)第18章 换届在即(4)第39章 农博会(2)第28章 福星高照(1)第3章 将军令下(1)第35章 心情愉悦(4)第23章 蓄意阻击(3)第15章 旧地重游(2)第1章 走马上任(1)第44章 千里姻缘(4)第5章 书记莅临(4)第9章 国庆长假(4)第10章 新春福到(2)第5章 书记莅临(3)第3章 权力快感(4)第1章 空降社港(1)第29章 刮骨疗伤(1)第2章 成竹在胸(2)第2章 师生情重(1)第27章 你不知道有我爱你(1)第6章 有情翩翩(4)第36章 会通奇迹(1)第18章 问政于杨(1)第11章 勿忘历史(4)第10章 依依惜别(1)第4章 元旦前后(2)第17章 堵不如疏第7章 官德民风(2)第21章 远山如黛(3)第19章 好事连连(2)第40章 蓬荜生辉(2)第32章 昔日重来(2)第12章 惊涛骇浪(3)第25章 丰收在望(2)第42章 人生之幸(2)第17章 吉祥号码(4)第16章 无怨无悔(3)第26章 寻根之旅(1)第5章 执政之道(2)第1章 初来乍到(2)第10章 旅游专线(3)第12章 晴天霹雳(3)第16章 天网恢恢(2)第43章 一语定盘(2)第37章 献礼华诞(2)第6章 沿海调研(1)第35章 皆大欢喜(1)第21章 远山如黛(1)第10章 前所未有(2)第22章 江山多娇(5)第38章 在商言商(1)第11章 勿忘历史(2)第12章 张悯沈协(1)第3章 多方会谈(2)第9章 磁场效应(4)第4章 元旦前后(1)第35章 激情飞扬(1)第19章 雄才韬略(1)第20章 欲罢不能(1)第25章 你的生日(1)第32章 人大议案(2)第3章 呕心沥血(1)第8章 张溪岭(2)第9章 国庆长假(2)第19章 雄才韬略(3)第37章 更上层楼(4)第11章 两会期间(1)第9章 国庆长假(5)第12章 春暖花开(3)第3章 呕心沥血(4)第6章 沿海调研(3)第38章 临危受命(3)第42章 人生之幸(1)第3章 将军令下(3)第37章 天堑变通途(2)第29章 刮骨疗伤(2)第25章 丰收在望(1)第10章 旅游专线(3)第39章 农博会(1)第3章 将军令下(3)第36章 事在人为第19章 运输问题(1)第36章 诸事妥当(2)第33章 旅游画册(1)第2章 韬光隐晦(1)第12章 惊涛骇浪(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