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夜宴(三)

石激起千层浪,赵石扫了一眼群情激奋的厅中众人,容不断的景王妃也是脸罩薄怒,赵石行事谨慎,只要起了心思,他的一言一行便都会带有明确的目的,这是长期训练带给他的东西,自然已经想到自己这番话一说这些人的反应,就像是在主人家里却说要拆了主人的房子一样,没有人会毫无反应的。

不过这也正是他所要的效果,愤怒总是让人不能冷静的思索问题,既然决定在这里立住脚跟,便不能让人把自己瞧的小了,若是这厅中有杜山虎或是像那几个庆阳镇将领那样的身经百战的将军在,他这番话便也不会出口,以他对这个时代军队的肤浅了解,若在座的有个精通军务之人在,十有八九不能自圆其说的了。

但他面对的是一些读书人,他就怕这些人绕开军事不说,跟他谈论一些什么诗词歌赋,那他只好来当个最好的听客了,但话题来到军事上面,糊弄这些人应该不算太难。

至于什么五万劲旅攻陷长安也只是信口而说,他没有经过真正的攻城战,哪里算得出攻守需要多少人马?若是有经验的将领在这里,一定会发觉他只说五万劲旅,却没说这五万人都是个什么配备,有没有投石用具,有没有车,弓弩几何,步兵多少,骑兵几个等等,打一场攻城战可不是兵书上的几句话的事儿,更多的则要看身为主将地临敌调配。攻城器械是否充足完备,怎么运用。主将还要不停的找出防守一方地弱点,大秦的军卒可不是另一时空宋明两代那些军兵,让敌人在城下骑马绕上几圈,杀上几个人便什么胆子都没了,若是真个有精通军务的老军在,也不用说什么别的,只是将长安城中有多少弓弩。多少骑步兵,还有什么守城利器。以及又能征集多少民壮守城,多少日子便会有多少兵马来援等等条件一一列举,就能说的赵石哑口无言的。

但赵石在在座众人脸上一一扫过,厅内众人的脸上除了愤怒和不以为然之外,便再也找不出什么了,有些嘴快地更是将自己所知的兵法拿出来驳斥。更多则是说其狂妄地,更无一人能说到点子上。便是那位好像对军务很是熟悉的王妃娘娘看上去也只是有些微怒罢了,脸上还露出了认真思索的样子。看来这大话却也能原了首尾的。

这乱哄哄的场面也听不清所有人说的是什么。赵石便也不开口,转头看向上坐地景王妃。景王妃此前的计划可不是这个样子地,她将这些人聚在这里,就是要为这个少年在府里确立一下地位,至于考校只是顺带罢了,既然这个少年要在王府中住上一段日子,那么机会还多的是,不急在这一时地,办法嘛,说来也是简单,她想让众人知道,这个少年和在座地所有人在地位上都没有什么冲突,不管是在职位上,还是在身份上都没有,当然了,还要这些人明白,此人虽然年少,但并不简单,这样考校分寸的事情在她来说是轻而易举地。

但这个时候,少年语出惊人,而且并不让人愉快,她心里难免有些觉得这个少年实在不知道分寸,而且和他之前表现出来的超越年龄的沉稳不同的是,表现的有些毛躁,不过随即想到对方的年纪,心中也是一笑,少年人禁不得激,心性多变,也是难免的。

不过当和那个少年目光相对的时候,心中却是骤然一动,少年目光冷淡,哪里有一丝激愤之意,配合着他少有表情的脸庞,挺直的身形。。。。

石般在她脑海中一闪而过。

心中虽是惊异,但表面上却未动什么声色,挥了挥手,止住厅中的喧闹,皱着眉头道:“诸位都是大有才学之士,书都读的比我多,怎的都如此不稳重?还有,赵大人,这里是景王府,说话还请斟酌,若是换个地方,赵大人说了这么一番话出来,恐怕大家还以为是金国或是西夏派来的碟探。。。:.听听赵大人作何解释。”

她之前一直巧笑嫣然,却并不轻浮,举手投足间都带着雍容之气,让人有春风拂面之感的,但这一沉下脸来,却是威严更盛,眸光也变得锐利非常,盯在人的身上,让人便忍不住就想要回避。

“长安城西面的城墙好像要比其他矮上不少吧?”赵石淡淡道。

“是。”回答他的却对面坐着的那个中年人,介绍的时候赵石已经知道,这个一直满脸严肃,脸色微黑的中年人便是景王府的司马,姓胡,名沉舟,字逢春。

这人一直安安静静的坐在那里,说话也不多,只有旁边有人举杯邀饮的时候才说上一句两句,声音沉厚,话语简练,看在赵石眼里,便已给了个沉稳的评价。

“太祖立国,定都于此,重建城池时,因勘察有误,地底有岩石阻隔,不能深挖,这西城墙便也不能建的太高,所以比之其他却要矮上许多了,这便是赵大人到城墙一观的所得吗?”

众人听了他这话,心中有些恍然,但他们不通军事,城墙矮上多少也是长安的城墙,他们出西门的时候可不觉得那城墙矮了,高大厚重,而且牢不可破,难道这个少年以为城墙矮上一些便能轻易攻破吗?真是可笑。。。色。

但赵石的声音再次响起,“兵临城下,想来长安中的军士士气已经低落到了极点,殿前司禁军的兵士我也见过的,战备松懈,不经战事,和镇军相比相差甚远,我若猛攻西门,想来惊慌失措的不在少数,破城当有一成成算,不知诸位可还同意?”

不给众人思索的时间,赵石已经接着说道:“我在城墙上还看到好像北门最是高大,不过好像望楼却有死角?”

这次接话的却是王妃娘娘了,“北门为皇宫所在,建的自然被别的地方完备的多,但当年太祖皇帝近臣言道,重建长安,乃夺天地造化之事,或遭天妒,于是故意留了一处破绽,以表人力有时而穷,不敢与天争功之意,赵大人到是看得好仔细。”

“既然如此,我猛攻西门,彻夜不停,以吸引守军注意,却着一支奇兵奇袭北门所在,只要派遣数百死士上了城墙,打开北门城门,再使预伏之骑军猛然冲入,措手不及之下,想来守军崩溃之在早晚之间,至于皇宫内郭的羽林卫士,听闻这些羽林卫士皆家在京师的,若我要乱其军心也是简单,只要着人搜其亲戚族人绑在军前,估计不出数日,便能令其开城的了,如此,那位同道中人,长安城陷之日,也不知道先生还能不能有那什么晋士之风?”

第579章 激战(三)第1358章 私话第697章 道人第958章 北上第1051章 诸事(二)第1422章 黄四第454章 条陈(三)第1384章 教诲第68章 县城第323章 大战(一)第1076章 分封(二)第1466章 参劾第1238章 西凉(二)第1142章 禁军第1395章 赞语第1187章 酒楼第1402章 商队(三)第855章 中书(三)第1154章 拜会(四)第1301章 沈鹤第345章 入山第16章 血战(三)第1427章 血色第33章 惊议第227章 进京(二)第1005章 降俘第67章 剿匪第1101章 中心第489章 劳军第992章 小胜第1340章 入府第1378章 埋伏第492章 风起(一)第八卷繁华尽处是吾乡六百八十九章 新鲜三第348章 大虎第1512章 宫闱第10章 十八(二)第70章 打斗第857章 大事第1371章 醉酒第163章 明断第535章 小胜第1205章 平凉第1196章 县事第835章 京军第971章 忽难第303章 魏王第955章 目光第939章 道士第645章 生员今天只能一更了第740章 碑林第1023章 决定第373章 北行第1239章 西凉(三)第2章 变故第1372章 交托第1543章 激战第1222章 残暴第946章 道官第787章 宣旨第1542章 南下第1422章 黄四第649章 偶遇第534章 插曲第845章 牢狱第526章 艰途(二)第1497章 内讧第1216章 弃军第858章 金殿第161章 殿议第97章 捉贼(一)第1080章 分裂第1016章 封号第521章 战报(一)第1264章 韦州(十)第310章 心结第367章 决定第1133章 盟约(八)第1136章 回京第601章 来人(二)第556章 奇士第1022章 出兵第935章 贤能第129章 判断第213章 年关(六)第482章 参议第1418章 碰撞第502章 云涌(二)第79章 僧道第1324章 南雀第1466章 参劾第297章 先锋第1220章 诈城第211章 年关(四)第1411章 迁徙第137章 密议(三)第266章 阵前第841章 宁阴第325章 传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