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8章 偶遇

(阿草啰嗦两句,因为近来有书友反应,感情细节描写不够,阿草解释一下,将血这本书写的够久了,大家应该能够看的出来,将血主要内容就是权谋和战争,会穿插一定的女性戏份,但不会太多。

而且,想看细腻的感情描写的,在将血这里肯定找不到感觉,因为阿草觉得,男人吧,在古代三妻四妾很正常,见一个喜欢一个也不算什么,但没必要弄的各个一往情深,那不现实,照着阿草原来的思路,石头女人要有那么几个,但真正喜欢的也就一个两个,但写到现在,有些收不住手,所以在书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性格柔和了许多,但这已经是极致了,不要期望太深。”“

这不是宫廷剧,总的来说,这是一本男人的书,核心就建立在男人的野心和欲望上,不要将石头当成爱心泛滥的天使,这是一个军人的故事,一直会贯穿始终。)

随着年关将近,赵石出城的机会也就多了起来,晋国公府上登门造访的人不少,但能面见大将军赵石的,也没几个……

于是,赵石也有了不少的闲暇,先是抽空去了种家一趟,见了自己的岳丈大人,种从端老是老了,但身体不错,他这里算在京师养老,见如今的种家如此的兴旺,心情自然大佳……

这人老了,就怕心情不好,抑郁之下,很容易就出什么毛病,如今心情大好。身上早年留下的小病小灾也就没了踪影。看上去红光满面的。看上去比去年见到时还要年轻许多。

见了赵石,摆酒设宴,席间接着酒意,便唠叨了起来,话里话外,都在遗憾不能亲眼见到大军进入西夏京师兴庆的情景。

朝廷老将们,可能都是这么个想法,他们大多出身西军。与西夏人你来我往的厮杀了半生,对西夏可谓是恨之入骨。

但所谓生不逢时就是这般了,大秦渐渐强盛的过程之中,他们却逐渐老去,无法亲眼见到西夏的覆亡,确实是他们心中最大的憾事。

本来,赵石早先准备登门,还期望着跟种从端商量一下将来,听听老人家对朝局的看法,但到了两人相见之时。事情差不多都已经定了下来,便没必要跟老人家再说这些烦心的政事了。

种从端到是人老心不老。还想着搀和一下,席间问起赵石是不是准备出任枢密使,若是决定了的话,种氏这里当全力相助云云。

但赵石心意已定,只是摇头,多的话没说,也没法说,种从端最终才嘀咕了一句,三十几岁的枢密使,是有些不妥。

于是撇开朝堂政事,宾主尽欢而散。

除了种府,赵石又去妹夫那里转了一圈,那边情形不错,妹子的一颗心,也都放在了几个儿女身上,当然,最着紧的还是自家儿子,赵石看着一家人相处的不错,也就放下了心……

这段日子,赵石除了呆在家中,逗弄儿女,和妻妾厮混之外,已经出城了两次,差不多是将大长公主府当做了外宅。

公主殿下如今算是儿女双全,一身的母性,用她自己的话来说,便是如此一生足矣,再不用多思多虑了。

当然,儿子的出身还是要想一想,跟赵石商量了一下,等儿子再大些,便以收养之名,寄在自己名下,与收养的女儿一般,担个义子之名。

这事没什么道理可言,这孩子的父母虽皆显贵,但连夫妻名份都没有,哪里还能给孩子名份?

不过无论赵石,还是公主殿下,这么多年过来了,也没了别的想法,没有名份便没有名份,以他们两人的地位和身份,还瞅这孩子没个将来?

只是大长公主自幼便读些女经之类乱七八糟的东西,所以有点惋惜,说什么赵石子嗣单薄,如今这个儿子有了却认不得,实在让人扼腕云云。

说的赵石都有些不好意思了,心里也多了几分愧疚,所以说,聪明女子,当着自家男人的面,从来不会有太多的抱怨,越是如此,越得男人喜爱,而大长公主殿下,无疑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当然,世事无绝对,男人的德性,大家都清楚,归根结底,还得看女子到底找没找对了人。

这次,赵石赶着年节之前,又溜达出了长安城,这些时日,事事遂心,心情自然舒爽,心里很是觉得,这么多年过去,数这两个多月来过的逍遥自在。

当然,赵石是了解自己的,安稳的日子过长了,定然不会甘于寂寞,但现在感觉尚好,便没必要纠结于其他,随心所欲的过上几天再说。

不一时,一行人已经到了公主府外的桃林。

如今承恩湖畔的桃林已经是长安城外一景,因大长公主府这边颇为爱护,以往稀疏错落的桃林,现在却密实的很,规模也越发大了,渐渐有将半个大长公主府包围在内的趋势……

寒冬腊月来到这里,虽然没有满眼桃花盛开的繁盛雅致,也没有桃花遍地满鼻的芬芳,但一眼望去,整片桃林银装素裹,满目琼瑶,别有一番情致。

桃林中的小径被扫的干干净净,蜿蜒曲折,通向林中亭台,只要找准了方向,也能径直去到大长公主府门前。

如今小径两旁的树上,已经挂上了一些灯笼,林中更有人声隐隐传来。

显然,大长公主府的下人们,在寒冬腊月也没闲着。

看着这片景象,赵石有些自得,这自然少不了他的功劳,大长公主府以往可没有这般奢侈气派,如今手头宽裕,也能肆意的装点一下门面了,如此甚好,这长安城外的公主府,看上去太冷清了一些……

甩手将缰绳扔给了亲兵,自己漫步进入桃林,左瞧瞧,右看看,觉着这里很是不错,当然,挂在树上的灯笼太素净了一些,要是都用红绸子裹上,一定能更好看些。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别致的桃林中,挂上红绸子灯笼的情景,是不是有些惊悚,显然,赵石这审美眼光与常人很是不同。

护卫们牵着马,远远的跟在后面,瞅着大将军雄壮的身影在那里摇摇摆摆的前行,不由都觉得有些古怪,其中眼光不差的人不免就想,这桃林和大帅有些不配啊,果然,如大帅这样的豪杰,就应该是出现在战阵上。

赵石可不觉得自己和这里不配,左顾右盼之间,很有几分悠闲自得之意。

走了没几步,小径旁边的林子中滚碌碌滚出一团雪白,赵石停住脚步,他现在耳目聪明,早就听见声响,以为是公主府的下人而已,也没在意。

不过这么个出场方式,好像……有些可笑……

雪白的一团蠕动了几下,伸展开来,抖了抖身上,扑簌簌抖下一片雪粒,然后,就是一阵清脆的笑声咯咯咯的响起在林间。

不过笑了没几声,小人便在原地转了两圈,然后一屁股坐倒在地上,显然是有些头晕所致。

这是一个女童,小脸玉白,带着红晕的光泽,身上裹着白色裘皮,毛茸茸的,将小人称的更如王母娘娘坐下童子一般。

小人额头之上,带着银光闪闪的头环,眉心处一点殷红,那是一颗殷红如血的宝石,嵌在头环之上,让小人看上去多了几分雍容尊贵之意。

小人坐在地上,抱着小脑袋晃动着,看上去萌的一塌糊涂。

半天,小人才抬起头,然后……

然后小人便看到了赵石,于是……她张大了小嘴儿,乌溜溜的眼睛中满是震撼,显然,她从没见过如赵石般魁梧的人,好像能把天空都遮住一般。

“神仙?”

小人最终嘟囔出了一句,显然胆子还是不小的。

赵石默默摇头,嘴角翘起,露出一个自以为很和蔼的笑容。

没等他说话,小人儿瞪大了眼睛,很肯定的说了一句,“妖怪……”

赵石顿时一脑门的黑线,“李念慈?”

小人下意识的答应了一声,然后看了看左右,爬了起来,左右瞧瞧,再看了看赵石,终于一下挺起了小胸脯,“大胆,竟敢直呼本郡主名字,还不跪下。”

显然,小人已经知道,眼前这个壮的和熊一样的家伙,并非什么神仙妖怪,只是凡人而已,那就不用怕了,这这个地界,没谁能得罪于她,看来,小人聪慧之极。

赵石呲了呲牙,走上前来,小人惊了一下,转身欲逃,却被赵石一把拎住,提了起来。

轻飘飘的,好像还没他腰间的长刀重,不理小人挣扎,抬起手臂,将小人凑近自己眼前,细细打量了一番,心道,别说,这小家伙和当年的故人长的还真有那么几分相似……

没错,这正是大长公主殿下收养的义女,杨倩儿的女儿,李念慈是也……(未完待续……)

第1345章 暴怒第372章 袭战(一)第231章 父子第1408章 商人第1181章 相悖第912章 行程第1528章 大势第70章 打斗第1126章 迎候第1279章 兵败第542章 奏表(二)第1367章 聚饮(二)第481章 行进第1406章 夜宴(二)第651章 教武第172章 厚礼(二)第6章 猎熊第617章 家族第620章 陛见(二)第88章 冲突第120章 世杰第308章 聚歼(三)第1441章 文楼第1396章 敌人第1231章 镇军第244章 国议(一)第1436章 音妙第418章 圣旨第253章 家宴第730章 大防第771章 鏖兵(四)第1369章 聚饮(四)第133章 先生(四)第1357章 用人第155章 祝寿(五)第79章 僧道第1541章 怨恨第989章 将军第201章 严苛(三)第696章 苦口第167章 扬威(一)第513章 云涌(十三)第1145章 国策第1301章 沈鹤第236章 血夜(四)第1011章 朝野第70章 打斗第1531章 恼怒第820章 天妖第986章 清除第792章 家聚第1351章 周枋(四)第603章 孩子第901章 猛虎第269章 思虑第723章 偏师第29章 平凉第1195章 年关第460章 原委第779章 议和(一)第116章 对策第1236章 右厢第163章 明断第843章 大军第1090章 终结(三)第988章 军议第1196章 县事第174章 寿筵(一)第987章 退却第74章 夜战第255章 变起(一)第514章 云涌(十四)第1555章 覆灭第1430章 巡狩第1376章 行军第1347章 谈论第63章 杀戮第268章 绝情第831章 蜕变第280章 归来第471章 激斗第978章 使者第七卷千里江山入战图五百八十五章 相府第771章 鏖兵(四)第155章 祝寿(五)第1174章 宫饮第413章 离京第216章 年关(九)第1220章 诈城第541章 奏表第160章 袭寨第1024章 挥兵第1401章 归程第462章 喧嚣第1390章 等待第543章 准备第1533章 登门第1415章 区别第174章 寿筵(一)第820章 天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