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6章 行军

(吐蕃战事。。。。。。。阿草能找到的资料太少了,而且,其中很少有描述吐蕃人作战方式的资料,有的地方,阿草只能靠猜测,有什么出入的话,)

吐蕃低地人的血统其实已经没有办法多做考证,他们大部分都是羌人后裔,而迷唐诸部,正是羌人中的一支,最久远的记载能够追溯到汉时。

而那会儿所谓的迷唐,则是一个部落首领的名字,活跃在丝绸古道之上,屡屡叛乱,被大汉最终消灭,归附的时候,迷唐已经只剩下了几十户人口。

在吐蕃这里的乌泽,一个不大的部落,祖先早已不可考据,之所以闻名于吐蕃低地,却是其部落的大首领生了七个美貌的女儿。

之前很多年,乌泽部一直游荡在低地和高地交界的地方,在唐古拉山脉北部山麓过着游牧生活。

因为低地和高地冲突日渐激烈,乌泽部于是被迁,彻底成为了低地诸部的一部分。

乌泽部首领的七个女儿日渐长成,美貌之名开始在吐蕃低地传播,于是,有些人便将迷唐后裔的称呼扣在了他们的脑袋上,至于他们的血脉是不是有那么古老,其实并没有人在意。。。。。。。

乌泽部首领的其他六个女儿其实皆已出嫁,嫁的人都是些低地大部的贵族,李匪没好意思说,其实他的帐篷里,也有着一位乌泽部女儿。

而乌泽部首领带着自己最小的女儿来到这里,其实有着让太阳之子指定一位优秀的年轻人,给他的女儿做丈夫。并带回自己的部落。将来好继承他在乌泽部的权力。浅白些说,便是入赘。

他的小女儿恰苏自幼便身具异香,后取名恰苏,正是吐蕃语中雪莲花的意思,在低地各部中很有名气,求亲者也很多。

乌泽部弱小,屡次拒绝大部提亲之下,很是吃了些苦头。但自从乌泽部大首领将他的六个女儿中的五妹送进了太阳之子的帐篷,这些麻烦也就都不见了踪影。

不过这一次,他的算盘却没有打响,小女儿自己找了个强大而不可战胜的男人,好在,太阳之子的兄弟,来自大秦的无敌勇士,身份十分之尊贵,对于乌泽部来说,有着天大的好处。

当被赤摩问起。他需要什么才能将女儿嫁给汉人将军的时候,这位大首领有些茫然了。显然,对于乌泽部的将来,他并没有什么清晰的打算,这是个没有多少野心的家伙。

实际上,马匪头子只是大手一挥,分给了乌泽部五百头羊,五十匹马,并承诺,乌泽部有在低地所有地方放牧的权力,乌泽部的大首领便在当晚,将女儿带到了赵石面前。

一切都很简单,不用办什么像样的婚礼,甚至于没有惊动太多的人,赵石身边便多了一朵纯洁的雪莲花。

大将军在低地收获不错,看上去是个好兆头。

不过,相对于即将到来的战事,这不过是一个带着粉红颜色的插曲罢了。

接下来的几天,光辉之地的主帐之中,各部首领渐渐齐全了起来,他们每晚都在饮酒,却已经没有歌舞声传出,他们在商议行军的路线,以及到底该攻打高地上哪个部落的地盘。。。。。。。。。

整个部落的壮年男子,都在整理作战的装备,在喜庆的日子过去之后,战争的气氛颇然便浓郁了起来。

在四月中的一天,赵石终于劝服了太子李珀,让其带着大部分的人马,踏上了归程,不过,太子殿下带领人马会等在庆阳,因为赵石许诺,这次战争完结之后,将带给皇帝陛下不少战利品。

所谓见者有份儿,太子殿下不介意在庆阳多等些日子,一起带着战利品回去长安,其实,如果不是他的高原反应很强烈,有着病倒在这里的趋势,他也断然不会率先离去。

没有经历过任何战争的皇家子弟,其实在战争来临的时候,都会有参与进去的冲动,可惜,吐蕃这里的战事,也只有那些最强壮的人才有参与的资格。

又过了几天,各部首领们陆续离去。

而到了四月末尾,六千余低地战士跟随太阳之子起兵,开始了南下的征程。

当南下大军绕过巴颜喀拉山脉,来到折曲河,也就是金沙江上游的时候,陆续来到的各部联军终于大部分汇合在了一起,差不多超过三万人了。

敌人离着还很遥远,在赵石看来,这更像是一次急行军。

他不知该说李匪什么好了,这些年在吐蕃低地跟高地人作战,到了如今,竟然也没有将自己的部落设的更靠南一些,还在积石山附近呆着,这实在让他看不出这位四哥有多少进取心。

此时已经进入五月,如果是在大秦那里,应该已经进入了雨季,但在吐蕃,雨水向来少的可怜。

而一路上都是荒原,之所以说是荒原,其实并非没有草木,只是在这里,高木长的都不很高,看着地面上一片翠绿,其实更像是草毯,牛羊在上面啃吃一下,便露出了下面的土地。。。。。。

赵石没有将大秦士卒带出来,他将其都留在了营地当中,这些汉家兵士到了高原之上,已经看不出多少战斗力了。

他身边只有几个最强壮的亲卫跟着,而他的身后,则也随着两千吐蕃战士,不过,在赵石看来,语言不通的他们,很能在作战时能够准确的领会作战意图。

赤摩到是一直跟在他的身边,并带着几个通晓两族语言的汉子,充当他的传令兵,但作战之时到底顶多大用处,赵石暂时也看不出来。

归根结底,这是他完全不熟悉的作战模式,也许,只能打上一仗,才能看出其中的真谛了。

旅程分外的漫长而枯燥,渡过折曲河,陆续又有低地部落加入进来,人数渐渐超过了四万人,各色旗帜在高原上飘动,人马也在一刻不停的前行,速度渐渐在加快,但根本无法让人感觉到什么士气。

赵石觉得,这更像是一场旅行,将湍急的折曲河抛在身后,唐古拉山雄伟的身姿便出现在视线当中。

经过唐古拉山脉东南,其实这个时候,便已经进入了高地人的势力范围。

不过,这里除了能偶尔见到一些废弃的寺庙之外,你依旧很难看到人影。

在赤摩的解释当中,赵石也清楚了,以前的时候,这里有些高地部落在放牧,他们大多都是南边大部的奴部,为南边的吐蕃大部放牧牛羊和牲畜。

不过这些年被低地各部屡次击败,劫掠,这些奴部大多已经消失在了原野之上,尤其是在低地各部惯常的行军路线上,更是不会看到任何高地人的身影。

这么一说,赵石马上明白,得,离高地部族还远着呢,这更像是到了大同以北的云中草原,一个战争缓冲区域,想要到长安,还有一段漫长的旅途等着呢。

果然,等过了唐古拉山脉之后,大军开始转向西北,这个时候,念青唐古拉山脉那长蛇一般的身躯,已经清晰可见了。

又过了几日,大军中终于有了些响动,一些人欢呼了起来。

等到赤摩去打问过之后,回来禀报赵石,大军碰到了一些高地的逃奴,,有了他们,这次作战会更加顺利。

赵石苦笑,都快走了一个月了,才碰到稀稀拉拉几头人,你就告诉我作战会顺利,他娘的老子连敌人的影子都没见到一个呢。

其实,高地各部已经离他们不远了,念青唐古拉山的另外一边,便是高地人诸部最集中的所在。

他们其实便生活在念青唐古拉山以及喜马拉雅山之间的盆地当中,来自北方的寒风,被念青唐古拉山阻挡,让这里的气候比北边要温润许多。

在很多年之前,这里的人们便已经脱离了游牧生活,开始耕作,开矿冶铁,编织衣物,制作器具,是吐蕃高原文明最昌盛的地方。

他们受到大唐的影响,穿着多瑰丽华美,官制也多沿袭于大唐,如果这样下去,也许会渐渐代替落后的部族制度,让吐蕃高地各部真正融合在一起。

但可惜,他们离汉人地界太远了,让他们无法跟汉人通畅的往来。

而他们现在受到天竺的影响更多一些,佛徒在那里的地位,已然相当于具有了官职,这样的制度,显然只能让高地人越来越虚弱。

终于,大军来到了念青唐古拉山西北山麓。

李匪这个时候告诉赵石,当初他带领低地人进攻高地,争夺最激烈的地方就在这里,数次高地联军都会在这里跟他们决战。

显然,这就是高地人的家门口了。

但李匪话锋一转,便笑着告诉赵石,现在高地人已经不敢在这里阻挡他们了,到了纳木湖,可以安静的修整几天,而高地人当年王庭所在的逻些城,就在南边不远处。

至于高地人还有没有那个勇气,守卫他们神圣的王庭所在,李匪也说不太清楚。。。。。。。。未完待续。。

第693章 重遇(一)第335章 消息第102章 夜执第1539章 豪杰第1546章 挑拨第328章 鏖战(二)第429章 游园(二)第247章 归家第1263章 韦州(九)第1504章 范本第1317章 孩子第1372章 调侃第385章 归去第1355章 偶遇第1058章 翻脸第115章 迁陵第1121章 盟约(十六)第1444章 文楼(四)第887章 靖佳(二)第231章 父子第1237章 西凉第1499章 暴烈第102章 夜执第1089章 终结(二)第473章 打听第1296章 交易第118章 试探第1418章 碰撞第277章 初到第932章 震慑第281章 归来(二)第1308章 献捷第243章 崩殂第1506章 灭辽第52章 春光第407章 亲族(二)第1296章 交易第1527章 心结第507章 云涌(七)第583章 末路第371章 誓言第1547章 大将第592章 自污(二)第1023章 决定第125章 打斗第405章 奖惩(十)第118章 试探第63章 杀戮第1389章 兄弟(三)第1120章 盟约(十五)第601章 来人(二)第1171章 年礼第1518章 卷 终第745章 春来第1134章 晚间第534章 插曲第1205章 平凉第1394章 交底第348章 大虎第1160章 主从第910章 草原第320章 夜谈(二)第309章 两帅第十三卷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三二十一章 言战第571章 孤行第93章 应答(一)第1394章 交底第179章 寿筵(六)第325章 传旨第698章 游说第978章 使者第1003章 活着第312章 异数第443章 楼台(二)第1290章 教诲第1432章 兴革第226章 进京(一)第1153章 拜会(三)第1493章 过往(二)第335章 消息第732章 决断(三)第548章 故交第186章 艳遇?第791章 归家第1279章 兵败第620章 陛见(二)第267章 猛将第837章 突破第352章 祝寿(二)第1419章 借人第274章 开拔(四)第804章 安排第633章 人来(六)第1547章 大将第834章 信笺第1283章 天狼(四)第1403章 女人第1549章 降人第154章 祝寿(四)第1419章 书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