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5章 骤闻

“农桑之事,百姓之维系,国家之根本也。。。。。。。。”

老者说的果然是这个,岳东雷撇了庞澜一眼,见其听的好像认真,却也眼神飘忽,显然心思转的并不比自己慢。

所以,他这心里虽然对如此空谈天下大事有点不以为然,却也对这个同僚颇为赞赏。

久居淮右,又兼领兵多年,他和许多周臣不一样,他非常明白,如今大周不缺口绽莲花之辈,缺的是务实之臣。

像老者这样的林下居士,光风霁月,崖岸自高,和其他纵谈天下,也许能让旁人觉得,果然见识非凡,不愧是文坛宗师,淮右瑰宝。

但那真的要看听者为谁了,庞相美不知心里作何想法,只他岳东雷,听着这番大道理,只觉似是而非,算不得什么真知灼见。

老者说了很多,言及八百里秦川,西北蛮荒之地,河中河东等处,然后又说到河洛战乱,话锋就此按照岳东雷所想,终于转向了巴蜀。

最后得出结论,秦人连年征战,国力日敝,不久,定然会加赋于百姓。

以蜀中一地,而养百万之众,蜀人必有反复云云。

岳东雷不时的点着头,做赞同状,但心里已经对老者所说的几载之后,西秦必然生变的说法不报任何期望了。

因为,西秦之所以强盛至此,根子上其实还在当年西秦景兴年间进行的一些变革,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西秦所行之八分田亩制。

西秦国内上下。即便是皇家。都在往国库之内交着税赋。

这无疑让西秦国内生出了许多动荡。甚至一直绵延至今,从景兴年间开始,西秦高门大阀接连倒地,到了如今,衰颓之势一发不可收拾,其因皆源于此处。

而西秦景兴皇帝猝死宫中,也与这个脱不开干系。

弊端如此之重,但好处也显而易见。西秦国力日强,就是因为国库丰盛,足以支持征战所费。

而且,没有了高门大阀的掣肘,政令更加通达,而八分田亩制让西秦大族焦头烂额不假,却也让普通百姓得了好处,百姓之家税赋之轻,实乃古今罕有。

这些年又辅之以罪役之法,徭役之轻。也非大周可比。

至于说上哪儿寻那么多罪囚,西秦这些年的仗可不是白打的。敌国之军兵,就是罪役的最好来源。

如果说这还不够的话,那么赵柱国那搜刮之名,又因何来?

金国,西夏,吐蕃,草原部族,多年之积蓄,陆续入秦,秦人国库之丰,怕是。。。。。。。汉唐也比不了吧。。。。。。。

如此这般,还要说西秦国库空虚的话,未免就有些可笑了。

想要在此事上做文章,不如在大周也行革新之举,让大家都多多少少交点税赋好些。

但那可能吗?

岳东雷心里苦笑,文风鼎盛,文人进学得官,便可不交税赋,大大小小的士林学子,就是靠着这条祖宗法度,才能或刻苦进学,或悠闲度日,或显达于人前。

稍稍动一动,怕是要犯众怒,就算是赵王,怕也不敢轻言于此,不然的话,千夫所指之下,这个王位,怕是要换个人来坐了。

秦人能够磕磕绊绊的推行下去,因有景兴皇帝,因有同门下平章事李某,因有大将军赵某,还因有打烂了的蜀中作为试行所在,最重要的一条,还因为秦人尚武,文风不盛。

而西秦朝中权贵,地方大族,在皇帝一力推行,文武首领竭力压制之下,再加上大军连战连捷,天下瞩目,官民振奋之下,反抗也就没那么激烈了。

就算如此,付出的代价其实也让人触目惊心。。。。。。。。。。

大周要是也这么来上一回,恐怕分崩离析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刚强的帝王,意志坚定的臣子,还要有许多因缘际会,才能让这么一番鼎革之举延续至今,这些因由,几乎缺一不可。

大周。。。。。。也许不缺意志坚定的臣子,但其他嘛,岳东雷不得不丧气的承认,秦人之制在大周根本没有半点推行的可能。

一旦推行下来,就算他岳东雷自己,也要反抗一番,两淮岳氏,正是地方豪族之一,若不想弄的兄弟反目,父子成仇,岳东雷就不会有别的选择。

老者终于停住话头,举杯润了润喉咙。

“云台,相美觉得老夫所言可有道理?”

在老者注目之下,岳东雷抚掌而笑,“老师可比当年武侯矣。”

庞澜也点头称是道:“刘公足不出户,却对天下大事洞若观火,神人也。”

不过老者已过古稀,哪里会为些许赞语所迷惑,瞅了瞅两人便道:“言不由心之语,还瞒不过老夫。。。。。。。以学识而论,自不待言,即便老夫壮年之时,也非你们两人所能及,但若说起天下大事,老夫这等老朽之人,怕是及不得你们一二。”

“再者老夫所言,皆是这些年各处好友往来所论,可谓淮右诸人之言,不过借老夫之口,宣于你们两人之耳罢了,云台,相美心中要有数儿,此等言语,平心而论,或有中的,但老夫看的可不是这个。。。。。。。”

老者豁达至此,岳东雷,庞澜两人皆是动容。

而老者言有未尽之意,两人也都明白,能与老者相交之人,怕不都是两淮名士,如果他们都是这么说的,那可就有些值得人玩味了。

秦人那边儿如何不提,此等言谈,也只能证明,两淮人心厌战,不欲再起战端。

什么是大势,这就是大势,什么是民心,这些人代表的便是民心,而在大周这里,是战是和,从来不会掌握在武人手中,所以,战和之议,估摸着也就有了定论。

此时岳东雷拱手道:“多谢老师教诲。”

庞澜则再次恭维道:“刘公之心胸,实非吾等所及也。”

老者撇了撇嘴,摆手让年轻人满酒,随即奚落两人道:“老夫若不如此说,你们两个怕是早就在心里骂老夫空言祸国了吧?”

岳东雷和庞澜两人微微对视,不由都有些尴尬,不用问,确实被老者说中了。

老者却又言道:“老夫为官多年,太过专注于学问,也谈不上什么为官之道,但老夫一生为官,只守着一句话,孔子曰,夫君者舟也,人者水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可知也,所以,老夫的为官之道,便是恤民。。。。。。。。。”

“民安则国盛,民危则国倾,民富则国强,民穷则国敝,吾已老迈,有些话也不怕说,这几年,两淮治理的不错,但当年河洛失守,便是有人忘了君舟民水的话,擅调河洛钱粮,人力为攻唐所用,这才给了秦人可趁之际。”

“之后更不用提了,孟珙之事。。。。。。。。。老夫身在两淮,闻之此事,也知国失良将,必受其殃,果然,不久河洛失陷。。。。。。。。祖宗基业。。。。。。。。”

这会儿,庞澜终于忍不住了,“刘公,这话说的过了。。。。。。。。”

老者将眼一瞪,“过什么过,过头的话老夫还没说呢,听闻现在朝堂上是吕大全,方虞卿等人得势,祖宗不足法,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民不加赋而国用足,说的好听,王氏粗鄙之徒,残民以逞之辈,流毒天下,而今却又供于朝堂之上。。。。。。。。”

老者说到这里,狠狠一拍桌子,“他们想什么老夫还不清楚?恐怕,他们在意的,只有祖宗不足法这一条吧?”

此语如洪钟大鼓,一下灌进了岳东雷的耳朵,瞬间便有茅塞顿开之感,他快速的看了一眼脸上变了颜色的庞澜一眼,随后垂下眼睑,慢慢抓起酒杯,凑到唇间,悠然饮下,好像什么都没听到一般。

庞澜这个时候脸上很精彩,多年养成的气度,让他不至于过于失态,但谁都能看的出来,他的心已经乱了。

老者犹自面带冷笑,哼了几声,却也不再说话了。

祖宗不足法,什么样的祖宗法度不足效法?他们三人此时已经是心知肚明,甚或是只有岳东雷之前还不太明白,其他两人却都看了个分明。

此时岳东雷只觉得饮下的酒水让嘴里一片苦涩,强敌在外,甚至一只脚已经踏进了自家门口,朝中诸人竟然还有心。。。。。。。。

他现在真想去到京师,当面问问那位摄政王是怎么想的,这个时节,竟然还有如此图谋,是为人所惑,还是真想坐上那把祖宗都没能坐上去的椅子上,也好告慰祖宗在天之灵?

他娘的,你赵家的祖坟都被人挖了,还告的哪门子丧?

岳东雷是万万没想到,西秦那边的权臣还没闹起来,自家后院却先要起火了,骤闻此事,他这心里,先就开始骂娘了。。。。。。。。。。。。。

(阿草更新的晚了,对不住,嗯,订阅也开始俯冲,问了问,好像大家都这样,于是有点心安,但琢磨一下,这心安个什么劲儿啊,订阅少了就是少了,还好,这个月的订阅到现在,都比上个月强,上个月才叫惨淡,当然,这是相比较而言,其实上个月收入还不错,呵呵。)未完待续。。

第1289章 归来第449章 笑语第611章 劝说第1361章 纷扰第1078章 重生第1093章 终结(完)第1354章 开端第889章 殴斗第139章 来访(二)第1393章 惊悚第372章 袭战(一)第63章 杀戮第673章 长街第1179章 人情第837章 突破第1220章 诈城第850章 闹剧第316章 来意第614章 灵光第100章 捉贼(四)第1169章 争辩第1350章 周枋(三)第493章 风起(二)第402章 奖惩(七)第505章 云涌(五)第1211章 围攻诚挚的道歉今天缺更一天第786章 议和(八)第1501章 护卫第487章 帐内第62章 追踪第1117章 盟约(十二)第772章 鏖兵(五)第1558章 攻防第498章 心态第800章 颁赏第531章 上门第1192章 忙碌第528章 七娘第335章 消息第591章 自污(一)第573章 穷途第1117章 盟约(十二)第540章 宫城第736章 细数第1481章 决心第179章 寿筵(六)第353章 祝寿(三)第136章 密议(二)第622章 红鸾第544章 父子第478章 围城第7章 征兵第791章 归家第278章 关下第107章 长安第1549章 降人第2章 亲戚第1549章 降人第二百九十二章第1155章 拜会(五)第893章 闭门第243章 崩殂第505章 云涌(五)第455章 惊变第1041章 对战第1297章 皇帝第960章 李刑第493章 风起(二)第1122章 盟约(十七)第654章 建府第1160章 主从第1214章 财富第1424章 相交第649章 偶遇第248章 立誓第297章 先锋第1198章 县衙第8章 烦恼第1538章 交易第1484章 轻松第1061章 王罕第588章 君言第1370章 旅程第373章 毡帐第823章 天妖(五)第1556章 拜会(六)第792章 家聚第480章 蜀亡第673章 长街第242章 劝语第1362章 变更第1019章 犹豫第1359章 缩编第656章 银子第1082章 冬天(二)第37章 开拔第541章 奏表第943章 刺客(三)第722章 相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