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9章 降人

大秦成武十五年秋,江善率军围襄阳。

其实,此时大将军赵石军令已到汝州,令江善,种燧,魏怀德听令行事,并招江善回军。。。。。。。

但江善把种燧以及魏怀德等人得罪的狠了,军令到达汝州,种燧等人有意拖延,直到八月间,军令才到达军前。

实际上,到了这个时候,江善想不退兵都不成了。

襄阳坚城,有岳东雷坐镇,严防死守,江善率军,猛攻襄阳两月,损兵折将,却不能拔。

士卒疲惫,军中多有伤病,士气低落,几乎是之前樊城之战的重演,但这一次,没人再敢于江大将军面前,相劝退兵了。

八月,军令到达襄阳军前。

江善览后,先就吃了一惊,大将军赵石竟然已经离京去了开封,整个河南,河中,河东,草原诸部人马,皆要听其节制。

这样的信重,是他所无法比拟的,也是他最渴望得到的。

震惊过后,便是急怒攻心。

显然,朝中已然生变,之前方略,怕是成了笑谈,不然的话,大将军赵石就算出京领兵,与他争功,也不会去到开封,节制如许众多之人马。

多年夙愿,一朝成空,几载征战,血染沙场,却是这般结果。

襄阳城下的中军大帐之中,江善再也撑不住,一口鲜血喷洒而出,在左右惊呼之中,晕厥倒地。

是夜,大将军江善殁。

主帅突殁于军前,江善心腹大将折洵等,唯恐军中生变,为宋军所乘,秘不发丧,急令各部退兵。

大军过汉水,折洵等才召集众将议事,此时。众将才知道,江大将军竟已暴病而死。

众将惶恐无措,争吵不休,好在。这个时候,大将军赵石的军令,却成了安抚军心的良药。

大军安然无事的来到南阳,终于打出白幡,全军缟素。护送江善棺椁回汝州。

至此,第二次襄樊之战,终于落下帷幕。

驻守汝州的种燧和魏怀德听闻丧讯,震惊之余,也多有窃喜。

不过,不管他们有着怎样的心态,事情还是要做的。

一位大将军殁于军前,这可不是小事,大秦已经很久没有发生这样的事情了。

所以,两人一边急报于朝廷以及大将军赵石处。一边做好准备,接管大军军权。

不过这个时候,谁都明白,河洛大军,已不堪用,不出意外的话,拆分河洛大军,已成定局。

而当赵石闻听江善已死的消息,却也并无多少意外。

江善江君慈,其实还算幸运。逝于战阵之上,若是他安然无恙的回到洛阳,等待他的结果,可并不美妙。

如今一来。为国尽忠之人,当受褒奖。

不出他的意料的话,江善身后,将极尽尊荣,留下的名声,也将很不错。甚至,百年之后,会超过他赵石许多也说不定。

一线之差,天壤之别。

凡智能之士,皆当引以为戒。

实际上,河洛大军,此时也已呈强弩之末,几载征战,将士疲惫,也就是扫平江北,得建大功的野心在强撑着,后勤上也有保障,不然的话,在南方江河之间,辗转千里的这支军旅,怕是早已崩溃了。

而在赵石谋划当中,也没有这支军伍的位置。

虽说,江善麾下,并不只有河洛军兵,还有各地禁军,河中,河东的一些人马,但情形都差不多,想用也用不起来了。

所以,北归大军,只能回河洛休整,无缘于河北战事了。

不管之后朝廷有何决议,到了开封,赵石先是见了种怀玉为首的军中将领。

这么多年,赵石当年麾下旧部,有名有姓的那些人,除了战殁疆场,或者老去的一些人,其余皆是身居高位。

各人变化,不一而足。

而种怀玉。。。。。。没变。

起码,在赵石面前没怎么变。

带着点油滑和浮躁,说起话来,也有些不着调,不过看的出来,是真心高兴。

按照他自己的话来说,有大帅领兵,诸事皆定,末将等只需听令行事便可,其他的,都不用有太多思量了。

显然,他这里也是因为南边的烂摊子可以放下了,而且,这人向来胆子不大,两军阵前,兵凶战危之地,他也向来不会轻易履足。

这位从来没掩饰过这一点,算是大秦军中一个标准的异类。

而在赵石麾下听用,让他感觉非常稳当。

实际上,不光是他有着这样的感觉,赵石出京领兵的消息传开,无论河南各部人马,或者是河中段从文部,河东张锋聚部,许多人和他一样,都有着这样的感觉。

这是大将军赵石南征北战多年,声望著于军中的一种体现,不管人们喜欢不喜欢大将军赵石,都不得不承认,有大将军赵石坐镇,军心稳固,士气可用。

所以,大将军赵石军令到处,各部将领,皆不敢违,也不愿违。

尤其是北方各部人马,亟待建功之心,丝毫不比河洛兵马少上半分。

奈何,中原之战,是大将军江善的舞台,其他人只能在旁边眼红,靠不上边儿。

现在大将军赵石领兵河南,北窥之心昭然,各部尽皆振奋,哪里会有自绝功勋的道理?

见过开封众将,由种怀玉引见,赵石终于见到了河北降人。

河北名将张柔。

这位河北降将,崛起于河北乡里,转战多年,在燕王李任权麾下,可以说是一枝独秀。

当年,也正是此人,率军南渡,偷袭秦军后路,火烧郑州,焚了东征大军粮草辎重,最终让大将军张培贤无功而返。

此人南来归降,也着实费了赵石一番手脚,明远司,在此事上。功不可没。

民族大义什么的,其实都谈不上,此人南来,一来是明远司之功。二来呢,此人长于金末,乡邻友好,受尽女真欺压,对异族有着天然的仇恨。

不过。河北这样沦于异族多年的地方出来的人,也谈不上什么忠诚。

若是没有大秦,此人很可能便会降了蒙古,成为蒙古人南征之前驱,另一个时空当中,也确实如此。

不过,一旦有了选择,张柔这样的人,也不会甘心为蒙古人效力,南来投秦。也是理所当然之事。

此人崛起于乱世,乃正经的草莽豪杰,气度非凡。

见了赵石,并不如何窘迫,干净利落的一个军礼下去,开口便道:“末将见过大将军,闻将军之名久矣,今日终能一见,虽死无憾矣,可惜。此次南来,未能亲执李任权,献于将军,不然的话。定能博将军一笑。。。。。。。”

瞅着这条和自己年岁差不多的河北汉子,赵石暗道,从纷纷乱世当中杀出来的人,果然和秦军将士,多有不同。

也许,给他个机会。据地称王,也不过等闲事耳。

草莽豪杰,看似豪爽,却心多诡诈,翻脸无情之处,和吃饭喝水一样便宜,今日忠于你,明日便可能忠于他人。

用其才,而慑其心,让其舒展筋骨,却以锁链加之,才能用的好此类人等。

所以,赵石并未如其他人般,对这个降将多有勉慰,而是点了点头,道:“确实可惜了些,李任权此人,本为我大秦叛将,还曾联结金狗,行刺于我,今日有幸,还能得见此贼活于世间,异日当能亲手斩其头颅,以消心中之恨,不幸在于,你却未能全我夙愿,不然的话,当有大功加身。。。。。。”

降人最是敏感,张柔听了这个,心中难免忐忑,因为根本琢磨不清,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是激励,还是警告,是感慨,还是另有所指?想让他张柔再围燕城,擒李任权,以为投名之状?

不过,张柔南来,也并非没有准备,大秦强盛,兵多将广,在河北,他是有些名声不假,但到了秦地,他心里也着实没底。

未能将李任权的人头献上,确实有些遗憾,但也不是没有其他东西补足。

比如说,他手中就有一张详细的河北山川地势图,燕城布防,也在他胸中,河北各部人等,他也再熟悉不过。

换句话说,很好的带路党,也是降人最重要的一个作用。

而能这么快见到名传天下的北地魔王赵石赵大将军,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之外,却也让他心中暗喜。

若能得这人赏识,那么,许多顾虑处,便可迎刃而解,前程无量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所以,之后他献上的,不仅仅是他的谋略才干,而且,还有一个女人。。。。。。。。。

不能说张柔有多卑劣,河北沦于异族太久了,很多谄媚之事,大家做的唯恐不够,而非唾弃之。

这是胡人统治之下的风气使然,足可谓之遗祸无穷。

进献女子财货,是当年金人统治下的北地官场最惯常的一种手段,军中大将用来,也是得心应手,不用有多惊奇。

财货嘛,张柔真没多少,就算有,仓促南下,也带不出来。

女人嘛,正好张柔这里有一个,据说还与大将军赵石有旧,也是张柔敢率军南来降秦的主因之一,也同样是他手中很重要的一个筹码。

于是,赵石便见到了当年在河东两次行刺于他的刺客。

不过,这与即将到来的战争相比,只能说是个小小的插曲。

张柔在其中,既不会得到什么,也不会失去什么,赵石不会因为此事,对他高看半眼,也不会因为这个,鄙薄其为人。

女人能够出现在他面前,不是因为张柔如何如何,也不是因为这女子有着不俗的容貌,或是有着一身登堂入室的剑术。

只因为,在河北张柔降秦一事上,这个女人出了力,可谓有大功于国,甚至可以说,有功于他赵石。

此女到了河北,以蒙古国师使者的身份,见了张柔。

其间细节,不必赘述,反正,说动了张柔,起兵叛反。

若是张柔攻下了燕城,也许,赵石此时在开封不会见到此人,河北也许不过又多出一个李任权而已。

但张柔在燕城之下吃了亏,走投无路之下,只能南来降秦。

这功劳,是明远司的,也少不了这个女人的一份儿,所以,当年故事,也就算结了。

女人到是胆子不小,在赵石面前,并未表现出多少卑怯之意,反而直言不讳的提出了请求。

她的那点请求,在赵石看来,不过是他一句话的事情,无所谓的很。

不过,女人到还算聪明,只说手下人等,多不受管束,又迭经战乱,想为大秦治下之民,去山东安居云云。

丝毫没提自己如何如何。

赵石当即点了头,在当今情势而言,这些绿林草莽,不过蝼蚁一般,他手下如今也绝对不缺少这样的人物,所以放了也就放了。

女人见赵石如此痛快,便自陈对辽东颇为熟悉,可为指引云云,这明显是被明远司抓住了把柄,忌惮之心颇重,竟然不敢在赵石面前为自己求一个解脱。

赵石没时间跟一个女人夹杂不清,所以最终淡淡道了一句,你身有军功,天下尽可去得。。。。。。。。

之后便将女人赶出了自己的视线。

只是赵石现在位高权重至此,他想什么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属下们以为他在想什么。

于是乎,赵石衙卫之中,便多了一个叫孙二的女人,只是这女人身份来历都很复杂,靠不近赵石身边就是了。

而此时,蒙古军已然进入河北,一路烧杀,不但没让河北战乱平息下来,而且有如火上浇油,让河北变得一地狼藉。

这一路蒙古军,由博尔忽,赤老温率领,先至燕城,与李任权合兵一处,在秋初,抵达黄河岸边。

这并不出赵石意料之外,因为他知道,去年时,因两淮糜烂,南宋已经暗自派了使者,去到辽东,与蒙古人定下了合约。

合约其实不算什么,只是让蒙古人觉得,南下的机会来了罢了。

蒙古人定下来的战略,在春天的时候,便为赵石所知,这是蒙古人完全无法想象的一种战争模式。。。。。。。。

不过,放在粗犷的蒙古军身上,也不值得奇怪,他们现在,根本体会不到大秦军政体系是怎样运转,并在战场上发挥出如何可怕的威力的。

而蒙古人制定的战略,在赵石看来,也非常之可笑。(未完待续。)

第1384章 教诲第1375章 乌泽第1350章 绸缪第627章 众谋第1175章 麻烦第1041章 对战第1387章 佛事第594章 自污(四)第630章 来人(三)第491章 青龙第1158章 拜会(八)第517章 云涌(十七)第1423章 告示第1442章 文楼(二)第378章 风雪(一)第97章 捉贼(一)第40章 阴谋第1432章 老者第1063章 秋深第1146章 国策(二)第527章 比武第1372章 调侃第140章 来访(三)第253章 家宴第309章 两帅第1114章 盟约(九)第197章 孤僻第275章 争强第381章 求生第306章 擒王第990章 决定第186章 艳遇?第755章 太原第748章 攻城第505章 云涌(五)第741章 请见第805章 种氏第926章 部众(二)第494章 风起(三)第803章 漏风第601章 来人(二)第1402章 纠结第1116章 盟约(十一)第387章 回京(二)第492章 风起(一)第852章 大乱第1197章 小儿第1372章 调侃第1430章 巡狩第20章 战后第1567章 风雪第1337章 邀约第607章 夜谈(二)第374章 军队第1092章 终结(五)第9章 十八第1087章 疯狂第1274章 白昼第1407章 争权第890章 国武第638章 国武(二)第1056章 宴请(四)第582章 战后(三)第798章 见驾(四)第1308章 献捷第853章 中书第100章 捉贼(四)第1423章 告示第834章 信笺第1163章 下风第1560章 狭路第1061章 王罕第797章 见驾(三)第1068章 舞者第450章 操琴第676章 追查第973章 围猎第830章 截杀第614章 灵光第1207章 少年第320章 夜谈(二)第620章 陛见(二)第1222章 残暴第1354章 开端第811章 驸马第565章 关内第240章 血夜(八)第674章 喋血第803章 漏风第158章 祝寿(八)第937章 兄弟第七卷千里江山入战图五百八十五章 相府第1372章 调侃第554章 解围第1300章 拖延第1218章 无力第826章 鬼祟第831章 蜕变第1533章 登门第137章 密议(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