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0章 狭路

哲别,蒙古人当中少有的骑兵将领。

他和博尔忽,忽必来,赤老温等出身成吉思汗汗帐中的怯薛军将领有着极大的不同,用汉人的说法便是,这是位将帅之才。

他是泰赤乌部的附属部落别速惕部人,十三翼之战中,曾射伤成吉思汗铁木真,后被俘请降,赐名哲别。

在南下攻打金国的诸次战役当中,担任要职,从十户长,升迁至千户,遂与博尔忽,赤老温,速不台等并列。

和另一个时空中不同的是,因为木华黎不在蒙古诸部,合撒尔叛离等原因,此时的哲别,已隐然为成吉思汗账下众将之首。

这一次,成吉思汗也将重任托付于他,让他率兵出野狐岭,攻古北口侧后。

哲别一路催促大军前行,不过,当来到河北檀州,潮水西畔,哨探前方的游骑碰上了秦军斥候。

哲别便已明白,秦国人并非没有防备。

而很快,两支万人骑兵,便在这河北平原的北端遭遇。

这两支骑兵队伍,可以说,都是当世骑兵之翘楚,当他们骤然相遇与燕山山麓,却注定要拼杀个你死我活。

隆隆的马蹄声,作响于天地之间,山峦颤抖,河川震荡。

望着远方出现的黑线,哲别立即传令大军,停止前进的步伐,等待敌人的到来,如果敌人在初来的时候,便露出足以致命的弱点,那么,哲别不介意带领勇士们。立即冲上去。撕碎他们。

因为他知道。他没有太多的时间,浪费在对方身上,到了现在,大汗的信使,竟然还没有来到这里。

只能说明,汉人的长城,还是秦国人手中。

按着时日计算,哲别也有些不可思议的感觉。因为自从大汗率军南下以来,还没有哪个对手,能在蒙古人面前,支持这么多的时日而没有调头逃走。

而且,大汗已经调动了所有能够调动的军队。。。。。。。。

在他看来,并非蒙古人的弯刀变得不那么锐利了,这也许只能证明,秦国人的强大。

而眼前出现的军队,更是证明了这一点。

秦国人竟然一面守城,一面还派出了骑兵。拦截来自后方的攻击。

尤其是,据他所知。守卫长城的秦国?军队,并不算多,面临大汗亲自率领的众多勇士,却还有余力顾及侧后。。。。。。。。

想到这里,哲别。。。。。。。这个好像岩石一般的蒙古名将,也不由深深皱起了眉头。

因为他知道,蒙古人面临着怎样的处境,他心中的焦虑,并不比旁人少上半点儿,所以,他需要尽快的击败这支出现在眼前的秦国骑兵,然后赶去另外一处战场,像之前很多次一样,为大军打开胜利之门。

但秦人骑军,渐渐清晰起来过后,几乎是立即打消了他速战速决的想法。

严整的骑兵军阵,好像一座移动的城墙,与草原战士迥异的装扮,也更彰显了他们的气势。

制式的武器,制式的甲胄,强健的战马,唯一与蒙古勇士相同的,可能就是同样年轻健壮的士卒了。

在秦军战旗之下,一人高高举起手臂,秦军骑军便缓慢的停了下来。

和蒙古军略显嘈杂不同的是,这支军伍只停下来,除了偶尔听到的传令之声以及战马的嘶鸣声外,便是鸦雀无声。

沉重而肃杀,让秋风更加彻骨的杀气,好像在这一瞬间便凝聚了起来。

身为对手的蒙古骑兵,也都是身经百战的战士,大多敏锐的感觉到了对面这支大军的异样,慢慢安静了下来。

但他们是蒙古人,广阔的东北草原以及辽东大地的主人,骄傲的他们,从来不曾在对手面前沦于怯懦。

对手越是强大,好像越能激发他们的勇气,现在,他们好像终于找到了一个势均力敌的敌人。

很多蒙古战士眼中,慢慢浮现出了血丝,这是大战将起时,最恰当,也是最好的一种情绪。

并不如何高大,却非常健壮的秦军将军,远远的也在观望着这些蒙古骑兵。

他的名字叫薛奴儿,只这个名字,便也显示出了他不同寻常的来历。

他是乃蛮人,可克薛吾这个尊贵的姓氏的继承者,身上流淌着,天神最为荣耀的战士所属部族的血液,可克薛吾部的后裔。

他的经历是幸运与不幸的结合体,没人说的清,他这前半生,到底经历了多少故事,连他自己都不成。

当年,强大的可克薛吾部,随着乃蛮人荣光的终结,也迎来了意料之中的毁灭。

作为父亲眼中,无足轻重的,一个女奴的儿子,他在部族中过的非常艰难,但幼年时期,却还算得上富足安稳,毕竟,他身上流淌着可克薛吾的血脉。

当当他将将成为少年,可以骑上战马,拉开弓箭的时候,可克薛吾部覆灭了。

至今,在特特兀儿草原,可克薛吾部覆灭之处,还立着天神使者为可克薛吾部战士立下的墓碑,草原的风声中,也流传着可克薛吾部战士们英勇之名。

只是很少有人知道,可克薛吾部还有着血脉在流传。

那一战,可克薛吾部的嫡系族人,被杀戮殆尽,而他,幸运的活了下来。

这得益于可克薛吾部的主人,他的爷爷,可克薛吾撒卜路黑对如今的乃蛮人?大汗,鲁乌尔阿拔有着恩情。

于是,他和他的另外两个兄弟,都受到了大汗的庇护,作为奴隶,成为了战胜者的侍从。。。。。。。

这样的事情,在草原上并不多见,但也没什么值得奇怪的地方,草原权贵们虽然冷酷,但总归有那么一些人,有着宽广的胸怀。

和那庸庸碌碌的兄弟不同,自小便饱受冷眼的他,既继承了祖先们的武勇,也同样拥有了他们睿智的头脑。

还未长成的他,拼着性命,在扫除乃蛮部残部以及攻打不亦鲁黑汗的战争中,获得了功勋。

当鲁乌尔阿拔将他叫到身前,问他想要什么的时候。

他没有如鲁乌尔阿拔大汗所想的那样,要求跟随大军,去与西夏人作战,获得更多的功勋。

而是要摆脱奴隶的身份,去南边秦国的国武监进学。

那一刻,他至今仍然记得,那是他一生当中,最为危险的一刻,大汗的目光好像箭矢一般想将他整个穿透。

因为他是可克薛吾部的后裔,他的祖父,虽然对大汗有恩,但大汗绝不容许,一个可克薛吾部的族人,出现在乃蛮人当中,获得声名和权力。

最终,他渡过了危机,大汗答应了他的请求。

不过,那时却告诉他,将来不要回到乃蛮部去了,当他再次出现在乃蛮部的时候,也就是被砍掉头颅的一刻。

于是,长安国武监中,多了一个薛奴儿,乃蛮部少了一个叫查察的汗帐卫士。

时隔多年,现在的薛奴儿,很清楚记得自己曾经的奴隶的身份,也没忘记自己的姓氏,只是,他再没有回去过乃蛮部。

也许,将来有一天,他会出现在乃蛮人汗帐之中,告诉与他恩怨纠缠的大汗,可克薛吾部的子孙,又回来了,但绝对不是现在。

现在的他,统领着一万秦军,这些部下们,可能都不知道,他们当年战胜的可克薛吾部子孙,却成了他们如今的统领。

不然的话,他们一定会感到很奇幻。。。。。。。

不过,由此也能知道,这位可克薛吾部的子孙,到底有着怎样的武勇和才干了,以异族之身,在短短六七年间,便走过了别人一生也无法走完的宦海官途。

而到现在,统领万骑,征战沙场,他也才刚刚二十六岁。

当然,能升迁如此之快,除了他本人的才干之外,也还得益于时机。

在征伐西辽的战争中,崭露头角,为大将军李刑所看重,在组建兴武军时,屡屡提拔于他,而他身上的国武监烙印,也让他在兴武军中如鱼得水。

到了这一战当中,因兵力单薄,大将皆出的原因,这一路一万骑军,便被大将军张锋聚交到了他的手里。

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这十多年来,一直在努力把握机会的薛奴儿,自然不会让这机会在自己手中白白溜走。

对面,是成群结队的蒙古骑兵,在他眼中,这些都将是他的战功,他和身后所有的秦军将士一样,骄傲而又自信。

而这骄傲和自信来源于如臂使指的大军,来源于他们百战百胜的威名,来源于数不清的敌人的鲜血,以及多年以来,训练时流下的那许多汗水。

这是一支独一无二的军旅,世上没有那支军旅能与它相提并论,蒙古人也不成。

先发起进攻的,不是蒙古人,而是秦军。

薛奴儿只是抽出了腰间的钢刀,略微前指,并没有多说半句废话,因为这里包括他,所有将领乃至军卒,都知道自己要干什么。

面对相同数量的敌军,战术早已演练过了无数次,尤其是草原兵马,更不用多做吩咐,因为他们本就是为了应付草原胡骑,才被建立起来的。

狭路相逢勇者胜。。。。。。。。。(未完待续。。)

第1199章 指点第九十一章第918章 死战(一)第800章 颁赏第9章 十八第1490章 行路第687章 新鲜(一)第1186章 种家第270章 进京第416章 热闹第67章 剿匪第1007章 战果第1533章 登门第1277章 右路第1091章 终结(四)第1402章 纠结第332章 山匪(二)第1480章 讨饶第1030章 交战(三)第1460章 局面第1541章 怨恨第1432章 兴革第1101章 中心第1352章 官员第890章 国武第1062章 天下第1033章 相争第990章 决定第290章 弑君第684章 相遇(七)第1294章 城欢第67章 剿匪第1163章 下风第328章 鏖战(二)第10章 十八(二)第748章 攻城第951章 知府第124章 顽劣(四)第926章 部众(二)第940章 收获第1256章 韦州(二)第1265章 韦州(十一)第1360章 阴暗第1171章 年礼第320章 夜谈(二)第1133章 压服第1388章 深谋第570章 重伤第339章 遇敌(四)第286章 探子第638章 国武(二)第1387章 兄弟第693章 重遇第213章 年关(六)第1199章 指点第1272章 两军第1225章 蛮王第1245章 西凉(九)第52章 春光第929章 姿态第596章 其人第1491章 路遇第1374章 雄心第1402章 纠结第1498章 内外第1316章 封赏(二)第164章 前夜第58章 夺功(三)第九 卷旌旗漫卷不须夸第七百六十八鏖兵一第586章 宴饮第788章 惊异第1567章 风雪第1098章 商人(四)第483章 金州第834章 信笺第1212章 富贵第1128章 安置第148章 计议第674章 喋血第751章 崎路第530章 艰途(六)第720章 开端(九)第497章 轶事第1178章 献女第539章 善后第289章 战略(二)第407章 奖惩(十二)第1100章 颁赏第37章 开拔第344章 突围(三)第276章 争强(二)第700章 乱子(一)第272章 开拔(二)第822章 天妖(四)第469章 贵客(二)第423章 来客(一)第1313章 君臣(五)第968章 洪流第763章 入瓮(一)第1465章 家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