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 卷万里征途会英豪

万泉县始建于唐高祖武德三年,其得名,与所处地理有直接关系。

孤山乃晋地名山,山势雄奇,风景绝佳,历史也很悠久,《山海经》曾云“景山,南望盐贩之泽,北望少泽,其中多草。。。。。。。其草多椒,其阴多赭,其阳多玉。。。。。。。”景山便是如今的孤山了。

汉光武帝刘秀亲祭河东汾阴后土祠,顺路登临孤山,也曾在孤山东南麓“昆仑台”处敕建风伯雨师之庙,这也只不过是孤山古迹之一,其余在这里便不细数了。

而万泉县城就建在孤山北麓的半山之处,而且当时的县城近围孤山四周确实到处都遍布着清澈的泉水。诸如双泉、圣水泉、雕石泉、半截桶泉、槛泉、暖泉和东、西涧泉等等。“地脉双涵碧,清分一味凉。在光交印彩,云影雨呈祥。浪暖鳞争跃,风寒蚌竞光。林荫有孺子,相对歌沧浪。”

诗词赞的便是东涧涌泉,读此诗,绝然无有今人所谓“万泉无泉”的那种感觉。

让赵石难受的是万泉县县城就在孤山的半山腰上,着实是个易守难攻的所在,攻破了几个县城,赵石也感觉到了和自己的预想很是差了一些,要说女真人在他脑海中的印象深刻的很的,女真人建立了两个朝代,一个大金,一个清朝,这对于历史上的少数民族来说绝对是独一无二的,女真人的强大可见一斑。

但是自从入了河东,实在没看出女真人强大在哪里,各县守卒虽少,但并非都没有一搏之力,但用望风披靡这句话来形容这次行军是再合适不过了。县官和守备将领都是望风而逃,一点求战也无,整个河中府就好像不设防一般,任他们纵横来去,是金人太过自大,完全没有想到秦人会渡河来攻,还是已经到了末世。。。。。

恐怕是两点都沾一点边儿的,从那位县令公子武文焕的口中,也可知道一些金国如今的情形,汉人地位一直不高。被女真人或是契丹人欺压甚苦,各种苛捐杂税压地人们透不过气来,各个杂胡也度日如年,抽杀法就好像一柄利剑悬在他们的头上,太行山中盗匪如丛。屡剿不靖,各处起义接连不断,这还只是河东一地。其他各处恐怕也是如此,到了这个处处漏风的地步,还召集了三十万大军来打潼关,赵石都有金人是不是疯了的感觉。

“金人从来如此,大业二十一年罚夏,小子那时还在襁褓之中,河东北路西京附近十室九空。不分男女老幼皆要随军而行,为大军支应粮草,便是河东南路青壮也被抽调一空,后大军一败再败。粮草难以为继,竟有杀人食肉之惨事,很多百姓皆为肉人,闻之让人悚然。

后又赶上灾年少雨,百姓饿死道途者累积如山,这些年大。。。。。。金国连年征战,伐秦。伐周。大多皆是如此,河东西南皆为黄河环绕。北有阴山,东横太行,自大业二十一年一战之后,除却此次三十万大军陈兵潼关,其余未有大的战事,还算好的,听闻幽燕之汉人百姓生活困苦,劳役繁重,金主每每用兵后周,汉人百姓便死伤狼藉,女真贵族更是役汉人百姓若牛羊走狗,横征暴敛全无人性,十户汉人百姓到最后有九户成了奴户,朝不保夕之下,到如今更是义军蜂起,太行山中盗匪便有大半儿乃是这些穷苦无着之百姓。

古有作“无向辽东浪死歌”者,“长白山前知世郎,纯着红罗绵背裆。长槊侵天半,轮刀耀日光。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忽闻官军至,提刀向前荡。譬如辽东死,斩头何所伤。””

面容清消的中年人满脸都是激愤之色,蹩手蹩脚的骑在马上,和赵石侃侃而谈,他便是虞乡县令武试举的儿子武文焕了,他自小读书,但却未曾出仕为官,连科举也未参加过一次,无非是因为父亲这个县令当的太过窝囊,让他心有戚戚罢了。

不过从他话语之中就可看出,此人见识到是不浅,对于如今地大金朝廷也很失望,尤其是对那些女真贵族更是切齿痛恨,开始时随在秦军之中,被这些形容凶狠的秦军士卒层层围裹,很是有些战战兢兢的。

不过后来觉得生命无忧,又得了自己父亲吩咐,在赵石面前到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了起来,这番话说的杜山虎几个频频点头,啧啧称奇不已。

“这诗好像听过,是一首反诗吧?”张锋聚摸了摸脑袋道,这里已是万泉县境内,孤山高大的身影在众人眼中越见清晰,不过众人地心情已不如初到贵地般急切和慎重,他们这支前锋也已大致完成了任务,大半个河中府都是掌握之中,就是不知后面的中军是不是已经攻下了河中府城而已。

武文焕赶紧欠身道:“将军文武全才,说的自然不错,这诗正是隋末反王王小波所作,虽是大逆不道,但也是官逼民反,百姓没了活路才铤而走险,和如今地情形一般无二的。”

“哼,官逼民反?哪个是官?哪个是民?金狗难道也成了官了?你一个汉人,堂堂的男子汉大丈夫,给金狗做牛做马已是大大丢了祖宗的人,还有脸提什么官逼民反?”杜山虎张嘴便道,他很是看不惯武文焕唯唯诺诺,时不时还要拍上别人几个马屁的样子的,不过他却不知,金国境内的汉人如今大多便是如此模样了。

武文焕立时被杜山虎说地脸色涨红,讷讷无言,想要反驳却也没那个胆子。

和武文焕同为向导的其他人都离的远远的,大约有四十余人上下,赵石对于向导也有自己地选择,这些人中不是读书人便是商人,读书人读的书多,知道地便也不少。商人是走的路多,见识便广,这其中的关节他把握的很是清楚。

“万泉县防御如何?”国家大义上的事情便是辩个三天三夜也未必能说地清楚,到是金国如今地情形让他还感些兴趣,不过现在他最关心的还是战事。

“万泉县县令叫沈冲,是。。。。。。是个不错地。。。。。。。。人,他和小人父亲不同,乃是金主游幸孤山时钦点的县令,连知府阿麻儿呼对他也是忌惮三分地,万泉县的位置又好。劳役少上许多,所以百姓还能安居,这里还驻扎着两个千户官儿,本来应该有两千兵丁的,但这些将军们惯于吃空额。现在县城中估计最多有七百兵,不会再多了。

但县城就建在孤山的半山腰上,虽有道路。想要上去也得花些气力,再加上沈冲很得人心,恐怕不易。。。。。。

便说着便不断的挪动自己地身子,一来是和这位少年将军说话着实有些不安,二来却是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急行军,大腿内侧已经磨的皮开肉烂,不过为了自己性命着想。却是没敢有半字怨言吐出口地。

“段瑞。”

“末将在。”

“带上二十个人,先去诈城看看。”

段瑞应诺了一声,回身便去招呼了二十个军士,都换上金人的盔甲。再找了两个河中本地的商人,迅速疾驰而去。

这个办法在琦氏用过一次,由于他们快马加鞭,几乎没有任何停留,临晋陷落,琦氏竟然半点没有察觉,轻易便在夜晚骗开了城门。到了万泉。不妨再用上一次。

于此同时,河中府城城门大开。在城前一列列严整肃杀的秦军将士注目之下,一群府城官吏高举着知府阿麻儿呼的人头出城请降,张培贤以及他身旁诸将几乎有些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秦军到府城之下方只两日,攻城器具刚制作完成,正待攻城之际,城里居然派出使节,说是要请降,张培贤生性谨慎,生怕中了诡计,要求他们出城投降,还列了好大的阵势,一旦不对,便强行攻城,到了此刻,方知是真,所有人都觉得脑子有些转不过来。

张培贤有些发愣,这河中府算是拿下来了?真就这般轻易?金国三十万大军就在一月之前,还在潼关之下耀武扬威,兵戈之胜让人不敢正视,如今他麾下只有一万人马,一府之地便唾手而得,他入行伍多年,这等地变化还让他仿堕梦中。

直到身旁的段其豹嘿嘿笑了起来,他才回过神来,笑着道:“这下韩老伯爷可要高兴坏了。”

段其豹眉开眼笑之际,还不忘一个劲儿的点头,勇毅伯韩炜号称河中王,不过却是黄河西岸临近京兆一处不大的所在,这个河中王也就名不副实,如今原河中府到手,恐怕最高兴地莫过于这些大秦河中出身的将领了,这也是段其豹随于这支偏师之中的原因。

完颜烈慢慢合上迷信,手指不由自主的敲击着红木桌案,阳光从窗外照在他的脸上,却不能抹去他眉间的忧虑。

“你来之前,耶律圆宜正在干什么?”

见他动问,一个满脸都是风尘之色的健壮汉子赶紧答道:“大帅,小人走时,耶律大人正想召开国议,将反对之人一网打尽,耶律大人还说,请大帅见信立即启程回京即位,他可替大帅将拦路地石头都先搬掉,不过大帅一天不回到上京,大事便一天不能成为定局。”

说到这里,他满脸焦急地看向完颜烈,心中也在奇怪,这位大帅怎么就不着急呢,这可是天大的事情,也不见有半点地慌张和失措,甚至连喜色都难看到一点,真是难以测度到了极点。

完颜烈摇了摇头,叹了一口气道:“耶律大人一片苦心完颜烈心领了,你回去告诉你家大人,这个皇帝完颜烈不想当,让他另外推举旁人吧。”

在大汉目瞪口呆之中,完颜烈笑着接着道:“不过耶律大人能在这个时候想到完颜烈,这个情分我记住了,你告诉耶律大人,若是上京城呆不得了,就到西京来投我便是,我必定保他平安。”

直到大汉垂头丧气的离去,看着他的背影,完颜烈嘴角泛起一丝冷笑,其中还夹杂着难言的愤怒和懊丧,“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若他事先知会于我,皇位还不是我囊中之物?哼,不过又是个被官儿迷了心窍的家伙罢了,若从上京贵戚中选一人继承皇位,他还能多活几天,到如今。

喃喃自语之中,完颜烈狠狠一巴掌拍在桌案上,上京和西京千里之遥,赶到上京哪里还来得及,心中暗道,这下不光耶律圆宜自己人头不保,便是他完颜烈也有天大的麻烦,如今他身在汾州,身边依旧有二十万大军在,他有意带十万人马直回京师,什么都已准备妥当,这时却是传来这么个消息,新皇登基的第一件事不但要砍了耶律圆宜的脑袋,他不用想就能知道,接下来一定是从南京和北边调拨人马防范于他,耶律圆宜,耶律圆宜,真个是坏了我的大事啊。

天啊,过两天阿草又得出差,看样子更新字数又不能固定了,郁闷中。。。。。。。。

———————————————————————————————

第112章 夜宴(三)第1385章 糊弄第1034章 相争(二)第533章 揭短第452章 条陈(一)第1142章 禁军第706章 乱子(五)第812章 公主第452章 条陈(一)第1289章 归来第677章 余孽第576章 破营第819章 天妖第818章 南宫第906章 王子第71章 狠辣第1142章 禁军第461章 草包第314章 异数第759章 烽火第1426章 论妃第1178章 献女第1359章 结亲第568章 恩威第693章 重遇(一)第1501章 护卫第133章 先生(四)第1001章 血色第568章 绝情第1208章 初战第295章 解州第765章 入瓮(三)第1492章 过往第1147章 国策(三)第1359章 缩编第1413章 明远(二)第1175章 麻烦第136章 密议(二)第805章 种氏第1446章 文楼(六)第271章 开拔(一)第288章 战略(一)第1055章 宴请(二)第571章 孤行第1028章 交战(一)第126章 波澜第1259章 韦州(五)第225章 谋算第538章 催敌第796章 见驾(二)第1081章 冬天第242章 劝语第1238章 西凉(二)第1203章 训诫第592章 自污(二)第719章 开端(八)第911章 结义第348章 大虎第1105章 商人(八)第1245章 西凉(九)第1191章 廷议(三)第179章 寿筵(六)第1094章 草场第1085章 回转第1397章 突变第1413章 明远(二)第1147章 国策(三)第1106章 盟约(一)第161章 破寨第904章 雁门第1430章 巡狩第1489章 收获第978章 使者第614章 灵光第53章 心思第1424章 相交第111章 夜宴(二)第1419章 借人第1558章 攻防第981章 安达第126章 波澜第994章 战前第1344章 纷扰第590章 要命第47章 铲除第722章 相邀第672章 勘议第506章 云涌(六)第834章 信笺第1519章 长亭(一)第1440章 赠谱第530章 艰途(六)第894章 战争第1013章 女眷第382章 豪杰(六)第100章 捉贼(四)第61章 孩子第1501章 护卫第1081章 冬天第1207章 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