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来临

“部下怎么样?”

“还好。。。。。。。。领兵大帅身在营中,深有静气,所有军卒将校都觉得踏实,就是邵庆元的团练瞅着让人有些不放心。。。。。。。你从京师本来就是带病出来,又长途跋涉一番折腾,几个月都没得闲。。。。。。。”

瞅着李金花一身戎装,说话却越来越是温柔,虽说语气中有些埋怨,但话语中的关切之意却如春风细雨,润人心田,赵石的心神不由自主的便松了下来,走上去,轻轻揽住这个个子并不比自己矮多少的女中巾帼,只觉对方身子一挣,随即便安静了下来,就如他的心绪,平静的彷如微风吹拂的湖水一般。

“这里是中军大帐。。。。。。”

温热的气息吹拂耳畔,赵石甚至能感觉到对方肌肤渐渐升高的温度,不由笑道:“中军大帐怎么了?给他们十个胆子,也不敢偷窥大帅的。”

大帐中又安静了下来,两人静静相拥,仿佛天地之间只剩下了他们两个而已,丝毫不管不过数十里之外,有二十多万乱匪正在虎视眈眈,而他们所在之处也正战云密布。。。。。。

“这一战。。。。。。凶险万端,真不该让你陪我出京。。。。。。”

“你我还说这些作什么?当初东征之时多少的险境咱们都闯过来了,我就不信,我李金花蹉跎这么多年,最终却不能进赵家之门一步。”

赵石听她说的斩钉截铁,心中也是畅快,说起来两人之间历经波折,单独相处的日子也是少之又少,但就好像是一壶陈年老酒,放的越久,这味道却越足,其实在赵石来说,他这人重恩怨,性情偏又冷漠无比,很难对人动情,在他而言,什么风花雪月,什么花前月下都是扯淡,他只认准了一条,能和你同生共死的同袍也许有那么几个,但绝不会太多,这些人是值得他看重的,那么女人呢?试问世间除了生他养他的母亲之外,又有哪个女人能和他同生共死,不畏艰难?

所以在东征时见得李金花不顾凶险率军回援,后又在生死关头,不顾安危单骑来救,旁的他不管,只这两件事,就已值得他不离不弃,呵护她一生一世。

此时闻听李金花话语之中透出一股不让男儿的豪气,心中畅快之余,却是少见的哈哈大笑,“说的好,若不能成全你这个心愿,我赵石岂不白当了这个大帅?但有一点你要记住,你自己得保重,现在你领兵在前,虽说我是统兵大帅,却更不能把你调回来,在前面千万不要冲杀的太狠,你要记得,伤者碰着你自己,就等于伤了我碰了我,呵呵,现在我可是大帅,一怒之下,说不定就有千万人头落地,为了他们的性命着想,你也得保护好了自己。”

李金花也咯咯笑了起来,一时间,方才帐内那种静静相拥的柔情蜜意全都没了踪影,但留爽朗的笑声在大帐之中,自然而然,两人反而觉得默契又多了那么几分。

送走了李金花,接下来却是料理军务了,小胜之后,军心士气皆有提升,就算是那几千新兵,在追过逃匪,看过脑袋之后,也在迅速的向老兵转变,当然,这个过程不可能是一挥而就的,大秦官兵只所以精锐,那都是在边镇跟西夏,金人打出来的,八百里秦川,有的是热血男儿,天下也皆曰关中之兵能战,但这并非是天生天养,而只因关中乃四战之地,战争总能督促男儿奋起,所以这些新兵的表现赵石也并不意外。

让他最满意的不是士卒,而是这些领兵将领,他们并非被一场小胜而冲昏了头,没从他们嘴里听见什么夸大之词,更没有人在他面前喊打喊杀,他们的脑袋都很清醒,有这样的部下,他手中的胜算便又多几分。

而他自己也静下心来,他所有的兵力都放在了这里,也不愁乱匪不来,乱匪战力如此虚弱,不堪一击,让他也有些意料不到,这么看来,即使乱匪陆续而来,也没什么可怕的了,而他现在要做的,就是一个等字了。。。。。。。。

。。。。。。。。。。。。。。。。。。

“报,秦人又增五千余骑兵,其他未变。”

“报,我军以西二十里之内,并无秦军踪迹。”

“报,我军以东二十里内,并未发现秦人踪迹。”

“报。。。。。。。。。”

。。。。。。。。

探马斥候陆续报来,尤其是后路上,探马斥候已经探出五十里,几近汉水边儿上了,也没见一个秦人的影子,而且除了少数倒霉蛋碰见了秦人斥候外,其余探马都完好归来,再不像之前般有去无回了。

不过探的越清楚,方半儒反而心中越是不安。。。。。。。。败兵已经退了回来,说起这个,方半儒连发火儿的力气都没了,清点人数,丢了四千多人,也不知都是死于敌阵,还是半路跑了,五万人回来了一大半,要说损伤,连一成都不到,着实不能算是损伤惨重,但一个个都吓破了胆,把手里能扔的都扔了,一个个都说秦人厉害,但你若问他们秦人怎么个厉害法,却多数不知所云,还不如先前那个斥候说的明白。

领兵前去的王大元不知所踪,有的说是死了,有的说是半路逃了,反正生死不知,人是没再回来,死了,甚至说是逃了都也罢了,竟然还有人说王大元被秦人捉去了,这就让人不寒而栗了。

王大元是神教白虎堂堂主,旁的也就罢了,秦人早晚能知道川中起事的是神教,这也没什么,但最怕的是王大元对教中兄弟熟悉的很,更是深悉神教种种布置,若一股脑的说出去,那可如何是好。

方半儒的头已经开始疼了,从领兵到现在,事事不顺,开始时的那些雄心壮志都差不多快消磨在这领兵作战不利当中了。

这回不用他说话,留在中军大帐中的马脸汉子已然开口道:“这一战恐是避不开了,以末将看,晚打不如早打,不然恐怕军心不稳,未战先溃啊。”

“若秦人有埋伏怎么办?”

马脸汉子苦笑,这位是真不懂军略,别的事情上还则罢了,但打仗这东西,最怕瞻前顾后,以现在的情势,秦军就堵在必经之路上,过不了这里,和被堵在汉水以南没什么分别的,再加上一群乌合之众,拖的越久,胜算越低,还不如放手一搏,哪里还顾得上什么埋伏不埋伏的。

琢磨了一下说辞,马脸汉子这才道,“祭酒大人,秦人应该不会有什么埋伏了,金州本就空虚,若秦人兵力充盈,咱们哪里还过得了汉水?他们更不可能按兵不动,视蜀中纷乱如无物,现在咱们面前的秦军已有一万余,应是如今金州所有兵力了。。。。。。。。。

以末将猜测,许是秦人朝廷严令他们出战,又或许是为了金州粮草,不得不与我一战,这么说来,只要击溃当前之敌,金州就是咱们的天下了,到了这个时候,祭酒大人万不可再犹豫下去了,不说军心士气,就说现在已是二月,不定什么时候秦人援军便到,再要拖延时日,恐于我军不力啊。”

方半儒揉了揉太阳穴,沉吟半晌,终究脑袋空空,没什么更有用的主意,于是咬牙点头道:“好,就照你说的,打了这一仗,不过少青啊,现如今我脑中纷乱,没什么主意,尤其不谙领兵作战之事,还请少青代为发号施令,此战若胜,少青当为神教功臣,方某非是忘恩负义之徒,少青襄助之恩,方某也将记在心里,今后荣华富贵,方某当与少青共之。”

说罢,向马脸汉子就是深深一揖,马脸汉子赶紧起身相扶,“祭酒大人说哪里话,某粗鄙之人,得祭酒大人重用,感谢还来不及,可不敢当祭酒大人如此。”

等两人退让一番,重又坐定,马脸汉子这才肃容道:“即蒙不弃,末将也就实话实说了,咱们别看人多,但打起仗来真不好说,所以要多作些准备,秦人装备精良,非是我军可比,尤其是弓箭,所以要多多赶制盾牌,能少些伤亡,再有,秦人还有五千多骑兵,川中少马,这骑兵冲阵所实话,末将也没见过,咱们这里却要将能拉弓射箭的人聚集一些,再多赶造些长枪,应该足以应付骑军了。

再有,众人来历不同,不可能死战,这个却需立下几条规矩,一个就是临战之时,后退一步者,立即枭首示众,不听号令者,同样下场,而死战不退的,却要重赏,本来军规有很多,但以现在看,也就这两条最是重要,还请祭酒大人与众家兄弟说个明白,行军法可是不能讲任何情面的,照末将的意思,之后祭酒大人应找些错处,杀几个,罚几个,再赏几个,以为众人戒。”

“若诸事妥当,当得两日功夫,等第三日清晨,咱们就拔营向前,还请祭酒大人放宽了心,二十多万人,若再让秦人一万多兵卒挡住,岂非成了笑话?若秦人没有旁的诡计,此战我军必胜。”

。。。。。。。。。。。。。。。。。。。

奇怪的对峙局面就这样形成了,两方好似实力悬殊,偏偏又都按兵不动,赵石的耐性那就不用说了,偏乱匪这里耐性也不错,但两边的军心士气在这对峙当中却悄悄的起了很大的变化。

秦军士卒小胜一场,士气就不用提了,而现在以这点兵马当道而守,硬是让二十多万乱匪不敢稍动,这个可就让人感觉太好了,根本不用带兵将领说什么,这士气就已经高涨到了极点,就连那些团练新兵也觉着眼前这二十多万乱匪实在不算什么,摩拳擦掌的,就等着大帅一声令下,将乱匪打个稀里哗啦。

而乱匪这里可就有些不好说了,这些天神教祭酒方半儒杀了几个在营中闹事的家伙,其中还有一个是不大不小的匪首,人头被砍下,挂在杆子上,到真也让人触目惊心,其中挨板子的人也有数十个,一时间,乱匪到真井然了许多,但私底下,许多人都在说,祭酒大人恐怕是因为用兵不力,这才脾气越来越大,千万不要再去招惹才好,所以这效果嘛,马马虎虎,不算好也不算坏。

接着就是砍伐周围树木,制作盾牌,长枪,这个到没什么,保命的家伙,做起来也不算麻烦,但这些事情本来早些时候就应该准备好的,却现在才开始预备,临阵磨枪,不亮也光,用到这里却有些让人哭笑不得了,对于士气的损害着实不小。

到是明令全军的重赏,让乱匪们眼前一亮,多少有了些盼头,想着若是这一战打赢了,自己能得多少银子,若再能弄到几个秦人首级,又能得多少银子,谈论起这些来,乱匪们孜孜不倦,军心多少振奋了些。

第三日清晨,微雨。

“报,乱匪拔营,全军向三十里坪而来。”

赵石一下站起身来,帐内还有南十八,陈祖二人,也都微微一惊。

“再探。”

瞅着帐外润物无声的细雨,赵石嘴角慢慢翘起,虽然不信神佛,但说起来,自从庆阳府兵变,再到东征,直到现在金州之战,每一次大仗硬仗却全在雨天,他不由心里自问了一句,这难道就是大胜的征兆?

“擂鼓聚将。”

传令之后,却是望着帐内二人笑道:“等了这许多时日,终是要打上一场了,再等下去,我还以为乱匪要不战自退呢?”

陈祖两人也都笑了起来,不得不说,领兵大将闻战不惊反喜,这样的自信满满,确实让其他人也感到轻松异常。

(一章奉上,没有食言吧?虽然晚了些,现在阿草时间充裕了些,所以更新也就多了,而未来的一个月,阿草争取也能坚持住。。。。。。。。。。)

第1370章 聚饮(五)第1380章 邀请第976章 会盟第1090章 终结(三)第1305章 论政(二)第904章 雁门第969章 主帐第326章 盗匪第56章 夺功(一)第369章 决定(三)第279章 血流第1403章 商队(四)第1223章 降敌第463章 洞房第498章 心态第316章 来意第430章 游园(三)第1549章 降人第1361章 结果第808章 打动第968章 洪流第300章 溃敌(一)第1451章 揪心第330章 鏖战(四)第208章 年关(一)第1041章 对战第1355章 踏青第1184章 事多第700章 乱子(一)第809章 桃林第1219章 攻守第36章 聚众第631章 人来(四)第1487章 商量第827章 王氏第672章 勘议第795章 见驾第698章 游说第112章 夜宴(三)第1161章 李府第1316章 封赏(二)第545章 兄弟第38章 解围第1248章 西凉(十三)第790章 归途第83章 风云(一)第1235章 破关第241章 天明第629章 人来(二)第1353章 失误第479章 围城(二)第1053章 宴请(一)第1306章 忘形第1029章 交战(二)第174章 寿筵(一)第616章 亲族第255章 变起(一)第1278章 犹豫第1375章 大夫第1142章 禁军第20章 战后第1386章 蜀僧第1124章 盟约(完)第893章 闭门第860章 为誓第692章 新鲜(六)第776章 鏖兵(九)第859章 余波第853章 中书第953章 狎妓第575章 战机第1267章 军心第1434章 纵谈第538章 催敌第1361章 纷扰第381章 求生第1225章 蛮王第1474章 大案(二)第518章 云涌(十八)第1112章 盟约(七)第1000章 冲击第1306章 忘形第1207章 少年第862章 收官第1523章 太子第1378章 埋伏第296章 裂痕第1062章 天下第1288章 思乡第1322章 年关第281章 归来(二)第1103章 商人(六)第1060章 杀人第901章 猛虎第1295章 求恳第695章 宫争第527章 比武第817章 天香第1163章 下风第676章 追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