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逝去

长安折府后宅一处院落前面,黑压压的人群聚集在这里,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不时有人加入进来,让人群越来越是庞大。

浓郁的‘药’香从院落里飘出老远,院落里不时跑出人来,传递着消息,人群中不时能够隐隐听闻到压抑的哽咽声,悲伤和凝重的气氛弥漫在人群当中。。。。。。。

是的,大秦重臣,镇北大将军,前太子少保,折木清,辉煌如史诗般的一生在景兴四年秋日,终于渐渐走到了尽头。

院落不远处的一处‘花’厅当中,羽林中郎将赵石静静坐在椅子上,来的太急,也只回府略略梳洗了一番,形容之间,自然算不得整洁。

而厅中也并非只他一人,还有宫中来的一位太监总管,礼部‘侍’郎大人也在百忙之中‘抽’身而出,赶了过来,满脸是汗的一口口灌着茶水,手有些抖,看上去有些紧张焦灼。

陪着他们几个人的则是已经被削职为民的折木河,这位因牵连进夺嫡之争,而在七年前的庆阳兵变当中,为平息朝野争议,而成了替罪羊的折家另一位大将军,楞仲的望着厅外,神‘色’衰败,彷如得了老年痴呆的普通老人般,丝毫也没有陪客的自觉的坐在那里。

但其他几个人此时哪里顾得上计较这些?都不时将目光投向厅外,等候着那突如其来,却又在意料之中的消息。

赵石一路赶回来,又在这里等候了一个多时辰,却没有多少不耐,折木清就要死了,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有些错愕,更让他不解的是,折木清说要见他,那位初见之时,威严而又坚毅的老人,在临死之前,不想见亲近的兄弟,疼爱的子侄,不趁着还有**气儿,向心腹之人‘交’代遗命,却只要见他,一个可以说毫不相干的后生小子,让他不由有些费解。

他有一大堆的事情等着他去做,有千般的念头等着他去一一实现,但大将军折木清这个名字代表着什么,他还是清楚的很的,大秦军中第一重臣,与杨感一文一武,支撑起大秦天下数十年,如今虽已年迈,权柄也远非当年可比,但在大秦军中的威望依然不作第二人想,这样一个人临死相召,他想不来都不成。

不过来虽来了,但要说有多悲痛,多惋惜,甚或是有多荣幸,那就扯淡了,人总归是要死的,谁也逃不脱,只要不是自己的血‘肉’至亲,不论是大将军,还是贩夫走卒,在他看来,都没什么区别,唯一不同的地方只在于,大将军让他不得不跑上一趟,旁人却多数没这个权力罢了。

在等了一个多时辰之后,瞧着魂不守舍,如丧考妣的折木河,他心里甚至恶意的在想,折家并非不可替代,大将军折木清也是如此,大将军折木清一去,替代折木清的,甚或是折家的又将是谁?或者,以那位陛下的‘性’情,折木清这样的人还会不会再出现一个两个?就算出现了,还能不能像折木清一般,得个善终?

他的目光也瞟向厅外,瞅着折府那连绵不绝的屋宅,以及那来往匆匆的仆从,折家在京师的子侄陆续赶来,有的甚至连官服都没来得及脱掉,来的人都静静的肃立在院落外面,嫡系的一支自然在最靠近‘门’口的地方,外面是庶出的,旁支的,辈分高的,辈分低的,看似随意,却次序井然,一丝不‘乱’,渐渐的,随着得到消息的人越来越多,院落外面观望的人也越聚越众。

当然,这其中除了折家子弟之外,也就是厅内几个人是亲自前来,其他的不过都是派人过来探问消息的,, 不过人生一世,临到了来,能惊动如许多的人,也算没白活,也许过得几日,长安就要迎来一场盛大的葬礼了吧?赵石心下轻轻喟叹了一声。

不过这等感慨也只是一闪而过,接着便想,折大将军这个时候要见他,到底是为了什么呢?不是要‘弄’出一副托孤的戏码来吧?

接着便暗自摇头有些自嘲的否了,折家如此大族,根基深厚,岂会要他一个外人小子来帮扶什么?那到底是为了哪般,他百思不得其解。。。。。。。

就在他浮想联翩之际,那边院落的‘门’口传来一阵‘骚’动,一个四十出头的中年人出现在‘门’口,等在‘门’边的人涌动了一下,几个头发‘花’白的老者围着他,在低声问着什么,他只是不停的摇头,然后说了两句什么,那边几个老者不由都转头向‘花’厅方向望了过来,中年人趁机脱身,除了几个老者,其他人就算心急想知道里面的消息,却没人敢于在中年人身前放肆,立即纷纷让路。

中年人走的很急,大步出了人群,往‘花’厅方向赶了过来。

瞅见他急急而来,厅中几个人纷纷变‘色’,折木河更是一个‘激’灵,站了起来,赵石三个人也起身向那边看了过去。

“家父醒过来了,请得胜伯过去。”中年人气也不喘一口,进了‘花’厅,便急急道。

其他几个人都身子一垮,心也随着松了下来。

赵石微微点头,眼前这中年人他也见到过,叫什么不清楚,却知道此人是折木清幼子,在兵部为官,官好像不大,如此而已。

赵石也不多话,随着他径自出厅,穿过人群,进了院落。

院落不小,院子里却已挤满了人,这才是折木清这一支嫡出的子孙们,匆匆一瞥,怕不有几十号人,却比外间安静的多,见到赵石随中年人进来,都眼巴巴瞅着,却没人说话。

没在院中停留,径直进了里面,里面还是院落,不过人就少的多了,只几个三十多岁,最年长的也不过四十左右的折家子弟候在这里,见赵石进来,却是纷纷拱手为礼,却不多话。

闲话少说,进了正房,立即有折木清次子上来客套了两句,几个一闪华贵的‘女’人在旁边悄声哭泣,三个御医院的太医中出来一位,悄声提点,“中郎将大人,进去之后,只听着就是,大将军。。。。。。已时日无多,顺着些就好。”

“大将军的病情。。。。。。。。”赵石试探的问了一句。

那边叹了口气,摇了摇头,低声道:“老朽等无能,大将军旧患发作,已是。。。。。。回天乏术了,现在只靠着老参吊着,这次醒转过来,‘精’神到好。。。。。。不过恐怕。。。。。。。。”

赵石微微颔首,只看院子内外的情势,估计也就在这几日了的,不然折家内外也不会如此。

也不多做犹豫,在几个人注视当中,一条帘子,已经进了卧室。

卧房当中,还燃着香料,夹杂着浓郁的‘药’味儿,味道可够人受的,许是得了吩咐,没别的什么人,只一‘妇’人伴在‘床’边,也不知是折木清的夫人还是妾室。

而统领千军万马,戍守大秦边塞三十余载的镇北大将军折木清安静的半靠在‘床’头,虚弱的苍白爬满刀疮处处的脸颊,本来宽大非常的骨架虽遮掩在被褥当中,但也能看得出,瘦的很是厉害。

英雄迟暮,病骨支离,只一双稍显浑浊的眸子还残留着些不怒而威的气息。

。。。。。。。。。。。。。。。。。。。。。。。。。。。。。。。。。。。。。。。。。。。。。

“余十四岁随父从军。。。。。。。。。父亲那年曾云,将军百战死,沙场十年归。。。。。。。。大丈夫从军报国,不求扬名于世,但求马革裹尸还。。。。。。。。语出不详,乃有预兆。。。。。。。那一年,西贼犯边,‘精’兵强将,我军势穷,家父率众奋勇趋前,斩西贼贵戚,提首而还,遂退西贼,然。。。。。。。。家父身披数十疮,得胜之时,血尽而殁。。。。。。”

“痛失慈父,回想折家历代宗祖,多折于西北战阵,余愤恨满‘胸’。。。。。。。。誓于西贼血战到底。。。。。。。承明十一年,大军西征。。。。。。。余年十七岁,随军西向。。。。。。三十万大军,尽我大秦热血男儿。。。。。。余力请为大军锋矢,然以年纪不准,满心不甘。。。。。。。。”

“承明十二年,大军粮草断绝。。。。。。西贼漫野而来。。。。。。终于不可收拾,狗贼任得敬军前反叛,投了西贼,数十万大军一朝间土崩瓦解,遗尸遍野,十不归一。。。。。。”

“余率残部血战而归。。。。。种大将军战死,程将军战死。。。。。。。两位大将军,四位副将,四叔,五叔,还有二哥,六弟。。。。。。都没回得来,韩燧韩将军为我征西大军第一悍将,回来的时候,却也断了一条胳膊,人也只剩下了一口气。。。。。。。”

“那一战,惨啊。。。。。。。。延州兵马尽付一炬,几乎成了空城。。。。。。。诸将惊慌失措,残兵败将,各执己见,争执不休。。。。。。。”

“余率部归来。。。。。。。。愤恨难当,借折家威势,斩杀‘欲’弃城而逃之将校十数人,其中侥幸逃回来的折种两家子弟五人。。。。。。其后多有诟病老夫冷血无情,但那等时候,却哪里容得有半点心软。。。。。。。余。。。。。从不后悔。。。。。。。。”

“待得各路人马回来,其中有人还想夺我兵权。。。。。。余狠下心来,又杀百余人,这才镇住了军心。。。。。。。。不过最终也只数千兵马罢了。。。。。。。。西贼乘胜而来,骄狂不可一世,却终在延州城下吃足了苦头。。。。。。。。。”

“围城半年。。。。。。余只率众死守不退。。。。。。。那一战啊。。。。。延州城内城外,几成赤壤,尸骸遍布,乌鸦漫天,你。。。。。。见过那等地狱景象吗?余见了,而且还是那地狱中杀的最凶最狠的一个。。。。。。。。哈哈,杀的痛快,老子根本就没想活着,自然比旁人凶,别旁人狠了。。。。。。但终究是活了下来,之后西贼再瞅见老子的战旗,无不闻风丧胆,未战先怯上三分。。。。。。。。。。”

“可惜,那一战过后,西夏人再不敢大举而来,我大秦。。。。。。却也再没力气西进了。。。。。。。”

“一晃已是这许多年过去。。。。。。。那许多同袍的尸骸还躺在西征路上,余却只能眼睁睁瞧着,不甘啊。。。。。。。。。”

“余一生征战,却只有那一战,说起来让人自豪自傲,却又愤懑不甘。。。。。不甘心啊。。。。。。真的让人不甘心。。。。。。”

“若有朝一日。。。。。。。。城头,上一炷。。。。。。拜祭。。。。。。英灵。。。。。了了余。。。。。一生之愿。。。。。。。”

之后言辞,断断续续,已是不知所云,老人眼睛也慢慢闭上,再未睁开。。。。。。。

出了卧室房‘门’,赵石心里终于起伏‘激’‘荡’,不能自己,原是一生心结,临终只想找个人来倾诉罢了,既没什么天大的好处,也没什么临终授命。。。。。。。。。。

身后房中传出哭声,外间的人立时一拥而入,接着哭声大作,赵石抿着嘴‘唇’,伫立良久,这才恭恭敬敬的向着房‘门’方向,抱拳一礼。

这一拜,拜的不仅仅是房中那已经逝去的,一生勇烈的老人,还有那份相惜之情,那些话没对旁人说,更没对子侄兄弟说,却偏偏叫来了他,显然,在老人心目之中,他这个后生小子的份量可不如他想的那般轻。

一礼过后,赵石也不再多留,径自出了折府。。。。。。。。。。。

景兴四年秋,镇北大将军折木清逝,为大秦这个欣欣向荣的秋天添上了一抹挥之不去的悲情。。。。。。。。

(别在书评区‘乱’骂,阿草就算不想听不好听的,但也从来没动用过禁言什么的功能,也从没删过书友的帖子,请大家心平气和些,别‘弄’的和泼‘妇’似的,不然阿草真要动手了啊。。。。。。。。。)

第630章 来人(三)第975章 王子第1169章 争辩第408章 亲族(三)第914章 安达第121章 顽劣(一)第1467章 斗气第764章 入瓮(二)第199章 严苛(一)第407章 奖惩(十二)第1553章 战前第484章 舌剑第1404章 请命第762章 归人第1206章 进攻第12章 行路第368章 决定(二)第1228章 不合第1371章 醉酒第374章 军队第825章 枢密第1434章 纵谈第653章 年关第247章 归家第761章 惊涛第886章 靖佳第1373章 局面第275章 争强第920章 死战(三)第1410章 布局(二)第28章 等?退?第1570章 尾声(一)第1497章 内讧第268章 绝情第52章 春光第717章 开端(六)第972章 女奴第151章 杀人第1060章 杀人第913章 屠杀第157章 祝寿(七)第1205章 平凉第1334章 款待第116章 对策第208章 年关(一)第342章 突围(一)第182章 为官第904章 雁门第982章 联姻第445章 栈道第1178章 献女第294章 精兵第133章 先生(四)第1206章 进攻第861章 回府第1080章 分裂第132章 先生(三)第125章 打斗第248章 立誓第1186章 种家第1439章 做歌第1003章 活着第1536章 村落第695章 宫争第1529章 相议第222章 来人第167章 扬威(一)第144章 出行(三)第311章 邸报第1561章 碰撞第1089章 终结(二)第1417章 商议(二)第1296章 交易第1444章 文楼(五)第722章 相邀第225章 谋算第1389章 横扫第1339章 恼怒(二)第1356章 大将第1422章 黄四第1129章 喜事第1399章 战争(三)第1361章 结果第421章 明尊(二)第2章 亲戚第760章 诱敌第825章 枢密第635章 定计第525章 任命第1174章 宫饮第990章 决定第368章 余生第11章 明晰第1157章 拜会(七)第819章 天妖第1341章 应对第712章 开端(二)第350章 山寨第369章 始末第561章 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