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8章 惊异

灯火如豆,几碟家常小菜,一个锅煮,腾腾的冒着热气,周围散落着几个酒坛,一如当年巩义县,两人彻夜对酌时的情景。

杜山虎手捻着酒杯,醉眼朦胧,心里在暗自感慨,年纪到底大了,才饮了一坛,便已不胜酒力,若放在二十年,不十年前,怎么也能喝个四五七坛才对。

“老了啊,想我家那小畜生都已成亲生子,要说,咱们当年在巩义时,他才多大?转眼便是十几年过去了,当年的小小旅帅成了大将军,我这个庆阳弃将也快成大将军了,旅帅,你说说,咱们这一辈子是不是没白活?”

赵石脸色如常,以他的酒量,再喝倒十个杜山虎也是绰绰有余,听杜山虎这么一说,回想当年,心中微暖,笑笑道:“白活不白活,还要看你最想要的是什么。”

杜山虎哈哈大笑,不住点头,“旅帅说的总是有道理,男儿在世,想要的什么?可不就是荣华富贵嘛,这么说来,老杜这一辈子不算白活,可惜。。。。。。。”

说到这里,神情微黯,“老杜三十多岁才投在旅帅帐下生些年,跟在旅帅身边,那才叫痛快。。。。。。。想当年。。。。。。”

“猛林,我们巩义有句老话,只有老朽之人才总愿回想当年之事,而有志之士,看的是现在及将来,不是我说你,你才四十多岁,至少还有二十年功业可建,别在我跟前充老啊。。。。。。。。。”

杜山虎眼睛一亮,到了他这个年纪,最怕的其实就是年华老去,自古英雄如美人,不许人间见白头,这话他愿意听。

“比起旅帅来,可不就是老了吗?不过。。。。。。。这老也有老的好处,西北张大将军年迈。但却安安稳稳做了这么多年的延州指挥使,大将军王佩,嘿,年纪也不小了,但灰溜溜回去之后。还能继续作他的殿前司指挥使。旁人都说是。。。。。。其实啊,在老杜看来,朝廷上下,就是喜欢其“老成持重”。还有种大人,那可真真是当年太子一党,为太子做了多少事,再瞧如今,枢密副使作的有滋有味儿。再遍观中书,六部,枢密,别说四品以上了,便是五品六品的年轻人又有几个?”

说到这里,杜山虎已是眼眶微红,却还是接着说道:“旅帅啊,在您面前,这里也没旁人。老杜不怕说些犯忌的话,自旅帅从军至今,老杜都瞧着,看着呢,以旅帅的功劳。封侯封王算得什么?但到如今,也不过是三品大将军,得胜伯。。。。。。”

“想当年在巩义的时候,咱就听旅帅说过。天下间的对手多了,打完后蜀。后周,南唐,灭了金国,西夏,还有南边的大理,西边的吐蕃,再不行,南边丛林,北边大漠,部族多如牛毛,再往远了说,西域诸国,过了那里,还有泰西诸国,天地之大,不愁没有对手。。。。。。。。”

“那时老杜便知道,旅帅的志向根本让人无法企及,只要风云际会,定非池中之物。”

“说这些做什么?”赵石举起酒杯,一如往常般干脆的一饮而尽,酒水入喉,辛辣刺激着咽喉,就像是着了一把火,心道,杜山虎是喝多了,不然不会如此唠叨,还有些前言不搭后语。

但这些年,能在他耳边唠叨的,除了老娘,也没几个了吧?也不知是那河中烧酿的缘故,还是其他什么,只觉心中暖暖的,却没有往常般不耐烦的感觉。

“这些道理不用你说,大家伙儿都明白,还是那句老话,不招人妒是庸才,王佩?在禁军一呆就是十几二十年,都呆废了的人,不用提了,西北张大将军,自折大将军去后,西北哪儿还打过像样的大仗?到现在,我看啊,西北精锐已是昨日黄花,拿不出手儿了。”

“种大人。。。。。。。被人防着防着,就已垂垂老矣,好在,还能终老长安。。。。。。要我说啊,这就是前车之鉴。。。。。。。。。”

杜山虎此时一拍桌子,“着啊,老杜想说的就是这个,这些年起起伏伏,老杜才算瞧明白,这当官儿,就和打仗一样,你退上一步,旁人就进一步,到时候一退再退,军心士气没了,仗也就打输了。”

“所以说,退不怕,在退的时候一定要打赢几仗,下面的人才有心气儿,不会退的惯了,遇敌就掉头跑他娘的。”

“而到了咱们这个地步,想退,大家伙儿有时也不答应的,朝廷忌讳什么,陛下忌讳什么,咱们都清楚,但那又能怎的?咱们为国征战,不顾生死,问心无愧,怎能一味退却,那样的话,岂不是让人瞧的小了?”

赵石目光深沉,这些话就好像锤子,一下下的敲的他的心上,不过嘴上犹自道:“什么进进退退的,从巩义,到如今,你还能不明白我要的是什么?”

“明白,怎么不明白?”杜山虎晃着脑袋道:“大将军至孝,顾妻儿。。。。。。。嘿嘿,多少人瞅着呢,不然的话能放心得了?”

浓浓的嘲讽意味在酒气之间飘荡,“当争则争,不争那来的荣华富贵,哪来的妻儿平安?”

“只有争到旁人不敢来争,不敢来抢,咱们才能平安喜乐,才能再想着干出点什么,青史留名,旅帅可能以为这是醉话,但这可不是老杜一个人的意思,其他人不敢说,只好老杜来说,若没了旅帅你,咱们这些人,还不够人家上嘴唇一碰小嘴唇的呢。”

赵石心里一惊,有些恍惚,什么时候开始,盯着眼前这个一路走来,不离不弃的心腹大将,从什么时候开始,下面的人竟然有了这样的心思?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些家伙竟敢存了这样的想头?

都不要命了吗?他一直以为,虽说自己身边有了这样那样的各色人等,势力渐成,但总觉着,各人都有家室,一旦到了危急关头。能挺身而出义无反顾站在他身旁的,又能有几个?

但现在看来,却有待商榷了的,像杜山虎这样沉稳厚重又带着几分军人般的油滑的家伙,能说出不是他一个人的意思。那肯定就不是一个人两个人。而他们到底是怎么想的?看这样子,有些人是将身家性命都押在了他的身上了,还道方才众将说出那些胡言乱语都火气上头的缘故,这会儿看来。却是未必。

朝廷那边还不知发生了什么,这里就来个军心不稳,饶是他这样一个人,此时背后也是冰凉一片。

好像不认识一般,眼睛死死盯着杜山虎。眼底却已冰寒一片,再没有一丝一毫的暖意。

这下杜山虎可也受不了了,酒意随着汗水一股脑的冒了出来,连连摆手,“旅帅,旅帅,咱先不忙着恼。。。。。。”

“你说。”赵石是真恼了,他是个控制**极为强烈的人,这会儿在他眼皮子底下。一群人竟然背着他搞七搞八,由不得他不恼火万分,更让他心惊的是,他两世为人,却都在军旅中讨生活。怎能不明白这事的凶险?

“咱们吧。。。。。。。”杜山虎说话有些吞吐了,赵石积威在他们这里已是极深,见赵石这副模样,不自然的。便有了畏缩之意,这还就是他。若是其他人,恐怕更是不堪,杜山虎心中不由大骂,这群兔崽子,可是把老杜给卖了。

不过事到如今,话却不能不说,身后是一群直可托付生死的同袍弟兄,眼前是自己真心敬服的旅帅,若话不能说透,生了隔阂,才是不美。

所以只有硬着头皮接着道:“旅帅。。。。。咱们就是想着。。。。。。旅帅年纪轻,朝廷防着是防着。。。。。。但却能带着咱们走的更远,旅帅总是忍让,也不是办法。”

话是越说越顺溜,“就如当年,旅帅带着咱们这些老兄弟进了京,宫里闹出多大的事情?咱们豁出性命后呢,功劳那么大,可好,没几天功夫,就把咱们赶出了长安,若非旅帅带着,咱们还有几个人能回得了家?”

“那会儿咱们即不属西军,也不属东军,受的是夹板气,就算有旅帅带着,您瞧,到最后,还是陷陷被金狗围了,援兵呢,狗娘养的,一个都不见,若不是旅帅亲自断后,大家伙儿又同心同德,那一战啊,咱们就都得成了他娘的他乡之鬼,但好些老弟兄,连个尸首可都没找回来。。。。。。。。。”

“接着又怎样,大功劳有了,魏王回京,咱们得到了什么?又去蜀中,传他娘的狗屁圣旨,一来一回,死了多少同袍,把蜀国都灭了,回了长安,屁股还没做热,就把咱们拆的七零八落,那会儿咱们这些老弟兄就不服气,那么能打的羽林左卫,就交给了王虎那个窝囊废?咱们到都是加官进爵,但凭什么旅帅就弄了个虚衔的羽林中郎将?”

“那时候一些老弟兄私下里便嘀咕,朝廷处事不公,枉费了旅帅一片忠心,李承乾那老匹夫到是官运亨通,咱们在前面打生打死,他在后面升官发财,凭什么?凭他年纪大?我呸。。。。。。。。。”

“这次咱们舍生忘死打下河中,又有人上赶着来抢功劳,还让?让他娘的让,旅帅不发话,咱们没辙,不过却也得准备准备了。。。。。。”

帅您也别恼,咱们都是你手下使出来的,也没做什么出格的事儿,只是长安城两座城门在咱们弟兄手里,不说羽林左卫,就说雄武军,羽林右卫,换什么人统领,也有些自己人可以使唤。。。。。。”

“旅帅,你别这么看着老杜,咱们可不是想谋反,这是退路。。。。。。”说到这里,杜山虎也不自禁的压低了声音,“这次回去,若还是那般,咱们也就心寒了帅在长安呆的不痛快,不如出走旁处。。。。。。老杜知道,吐蕃那边旅帅有些安排,到时直奔吐蕃便是,沿途自有人接应。。。。。。”

“到时候,咱们这些老弟兄也都辞官不做,怕是朝廷那些人巴不得呢,咱们到吐蕃汇合,天高皇帝远,自由自在,旅帅若还想打出一片基业,咱们也没二话,灭了吐蕃国祚,听说西域别有一番风物,大家伙儿也想去瞧瞧,咱们不像旁人,咱们是念旧情的,不找大秦的麻烦,嘿嘿,到时天高地阔,看谁还敢来抢老子们的功劳。。。。。。。。”

赵石听的眉毛都扬起了老高,这群家伙,想的可够长远的,不过怎么就在这家伙身上找不到一丝忠君为国的痕迹呢?

这一丝疑虑之后困扰了他很久,其实很简单,自唐末乱世以来,诸国林立,虽儒家大道还占了主流,但对于这些军前将士来说,连年征战下来,今日西夏,明日后周,隔一天又是金国。

汉人和汉人,胡人和胡人,汉人和胡人,杀做一团,不论黎民百姓,还是军中将士,都是朝不保夕,一个个集团产生消亡,如同过眼繁花一般,文人口中的忠君爱国之说,在王朝变幻之下,连他们自己都少有相信,就更何况这些军中的厮杀汉了。

这还是在大秦国力蒸蒸日上之时,若是国势衰颓,不定这些领兵大将们能干出什么来呢,到底赵石在这里时日尚短,不能理解这种深层次的东西也在情理之间的。

所以这些话听在耳朵里,除了惊异之外,真的没有旁的什么情绪,这和谋反也真的没有什么区别,看着杜山虎两眼放光的样子,赵石一时间,讶然无语。。。。。。。

此时他脑海中只闪过一个念头,陈桥兵变。。。。。。。。。他隐隐有些担心,这些异想天开的家伙,哪一天真的弄出一件黄袍来,非要穿在他身上。。。。。。。。。。

第672章 勘议第1128章 安置第24章 定计第36章 聚众第1058章 翻脸第1128章 安置第306章 擒王第1039章 自信第1354章 放权第1365章 滑头第802章 传话第83章 风云(一)第1397章 突变第697章 道人第943章 刺客(三)第793章 家人第503章 云涌(三)第62章 追踪第1189章 廷议第6章 猎熊第1218章 无力第161章 破寨第227章 进京(二)第521章 战报(一)第290章 弑君第81章 捉贼第1290章 教诲第652章 多事第760章 诱敌第970章 收获第1282章 天狼(三)第604章 折腾第945章 来历第846章 暴起第172章 厚礼(二)第1409章 情仇第1180章 追问第1370章 旅程第971章 忽难第1441章 文楼第1189章 廷议第338章 遇敌(三)第989章 将军第254章 夫妇第602章 归家第163章 明断第1140章 府中第516章 云涌(十六)第1373章 局面第564章 谣言第八卷繁华尽处是吾乡六百三十九章 国武三第472章 内衙第1395章 虎牢第376章 蒙古第1208章 初战第281章 归来(二)第559章 寨子(三)第1260章 韦州(六)第1457章 密谈第1546章 挑拨第1003章 活着第90章 马球第1045章 大势第303章 魏王第815章 内衙(二)第1094章 草场第629章 人来(二)第261章 府中(一)第497章 轶事第23章 冲动第934章 论赏第385章 狂战(一)第3章 盐监第1079章 改变第571章 孤行第1328章 赌博第1007章 战果第1497章 内讧第279章 血流第291章 先锋第1182章 权争第776章 鏖兵(九)第441章 游园(四)第786章 议和(八)第687章 新鲜(一)第1049章 私话第498章 心态第七卷千里江山入战图五百二十八章 艰途四第1116章 盟约(十一)第845章 牢狱第1331章 谏言第556章 奇士第1386章 蜀僧第133章 先生(四)第781章 议和(三)第859章 余波第18章 血战(五)第994章 战前第240章 血夜(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