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0章 死战(三)

城西,秦军中军。

大将军赵石一声令下,整个中军立时便动了起来,打开中军营寨寨门,列队而出,准备移军北城,围歼金兵残部。

就在大军拔营而起之际,有传信军兵纵马而来,浑身大汗,入营来到中军。

“魏将军让小人来报,有金人余部,正往城西而来,许要于城西突围,请大帅速做决断。”

声东击西,赵石听了这个,立马便反应了过来,脸上色变,也顾不得再想什么,金人将领果然狡诈坚忍,一直等到秦军入城,还用大部金兵为饵,直到此时,调动了所有秦军,才趁机而出,为自己逃命制造出了机会。

他领兵多年,最不缺的就是临机决断之能,一听传报,也不惊慌后悔,立即便传令道:“传令,叫江善,种怀玉所部向我靠拢。”

“传令给种遂,若还未曾入城,立即率兵到城西,与中军汇合。”

“传令张钰,出营大军立刻回转,于寨前列阵。。。。。。。。”

“传令于辎重营,叫杜橓卿看好了粮草辎重,其他不用理会。”

“程书奇,传令给赵幽燕,率我亲军,跟我来。”

城西情势可谓是直转而下,因为中军此时竟已不到两万人马,其余皆为辎重营所部,其中大部皆为工匠,大夫,民夫,堪战的就要数填壕,挖土,筑城,有土耗子之称的家伙们了。

战阵之上,最忌讳的就是军令前后相违。让军中士卒不知所从,比如本是击鼓向前,随之便令后退,大军一动,惯性使然,一定会发生混乱。

秦军中军所部也不例外,本是拔营向北,又接令返回,混乱在所难免,就只一阵耽搁。城西的各处城门,已经被打了开来。

海珠儿站在城门之前,第一眼望去,便是秦军正在列阵回返,心中又惊又喜,还有些遗憾,若是再等片刻,等秦军走的远些,也许机会会更好些。

但他不敢等了。城北只有两万余虎卫军,这个饵虽然大。虎卫军也是大同守军中最精锐的一部,但他统领大同守军多年,虎卫军的底细他自然清楚。

虎卫军虎卫军攻势,向来如同狂风骤雨,用在关键时候,往往能一锤定音,用他们猛烈的攻势,为大军制造胜机。

但虎卫军有个最大的缺点,就是攻势有余。后劲儿却短,一旦陷入僵持,他们的士气会迅速衰弱下来,一旦到了那个时候,他们甚至比不上汉军有用,因为虎卫军最有名的不是他们的战力,而是他们不听调遣。桀骜难驯的德性。

而今被人围在城中一月,又是断粮,,又是民变的。虎卫军的士气可想而知,用突围来激起这些家伙的士气,已属难能可贵,让他们拖住秦军城北大军,海珠儿在心里摇了摇头,根本不用指望。

很可能,在突围不成的情形之下,虎卫军会猛然崩溃开来,属于女真人的荣光,早已离开他们太久了,久的这种传承已经越来越淡薄,虎卫军这样的军伍,还自称为大同怯薛军,狗屁,当年先祖麾下的怯薛军若是像他们这般,早被如狼似虎的契丹人杀光了,哪里会有什么金国?

所以他根本不敢再等,也不能再等。

眼见秦军迅速回返,秦军中军大旗一直没动,也终于激起了他的悍勇天性,纵声狂呼道:“是生是死,在此一举,冲啊。。。。。。。。。”

早已按捺不住的金兵狂呼应和,从他的身边如同洪水般涌出了城门。

海珠儿翻身上马,率领自己的侍卫,随着出城大军,一起望秦军营寨方向猛冲了过去。。。。。。。。。。

金兵在几个城门蜂拥而出,与北门虎卫军不同,这里有海珠儿坐镇,全军上下,虽然满是焦灼欲走的心思,但还是在城前空地上汇合在一起,摆开简单的阵列,并非一窝蜂的向前冲锋。

其实也只是稍微停顿了片刻,汇聚的金兵稍多,便在主将一声呼喊之下,往前开始了冲锋,这样的冲锋,一般已经没有机会停下来了,没有后援,再也没有什么指挥的必要,也就没有什么战术的变化,他们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从这里突围出去。

与虎卫军突围不同的是,这是西京留守海珠儿的亲军,攻势虽不如虎卫军那般暴烈,但无论是决心还是斗志,甚至于军纪上,都胜出虎卫军一筹不止。

照这般下去,不等秦军回转,金兵会迅速冲进秦军大营,将秦军抛在身后,说不定还会烧毁大军粮草,让之后秦军的追击无以为继。

不过这个时候,秦军大营正门处此时也有了动静,一队队秦军士卒从里面走出来,列队在营寨之外,并无据寨而守的意思,人也不多,只两三千人的样子,摆开在营前,前后也不过三四排。

面对铺天盖地而来的金兵,却从容好像视而不见,没有什么焦急的样子,迅速的排开阵列,迅速的站定脚跟,没有一丝的停顿和迟疑,也没出一丝一毫的差错,阵型虽单薄,却严丝合缝,刚好在金兵到来之前,将大寨正面的一部分填满。

精确迅急,却无一丝慌乱,就像庖丁解牛般透着从容和优雅。

这些才是猛虎武胜军中最精锐的一部分,也就是大将军赵石的亲军,人数虽少,却皆是太原府一战中幸存下来的阵前老卒。

大开的秦军寨门,给了金兵无限的希望,单薄的防线,摆在那里,好像一个冲锋便能过去,跑在最前面的金兵,眼睛已经都带了微微的血丝,心脏在剧烈的跳动,冲过去,冲过这里,就没有什么能再拦住他们了,希望给他们的身体注入了活力,跑动更加迅疾了几分,随之,便一头撞上了秦军的阵列。

刀光闪烁间,血肉横飞,让人目瞪口呆的是,在秦军有力的呼喝声中,方一接触,刀光整齐的扬起,然后落下,金兵前列的士卒立即倒下了一排。

秦军并未就地死守,而是齐齐又发出一声呼喝,竟然向前迈出了一步,刀光再次闪烁而出,又是一排金兵溅血倒地。

这是一种很可怕的景象,这些军人冷静而执着,他们就像割麦子的熟练的农夫,将上前的金兵一个个接连砍倒在地,机械而又充满了冷酷。

他们面对这金兵的攻势,非但没有退后,而是一步步向前,踏着横流的鲜血,踏着满地的尸骸,与金兵迎面碰上,却将金兵碰的粉碎。

坐在马上的海珠儿本来随着金兵人流,在一直向前,他一直盯着北面,那里有赶回来的秦军大队人马,算计着能不能在冲过去之前,就碰上他们。

答案有些欣慰,但也让人心惊,秦军回来的很快,也许冲过去之后,他们才会赶到,但一定会兜住自己的尾巴,留下很多垫后的麾下将士。

海珠儿咬了咬牙,今日已经到了如此地步,管不了那么多了,只要自己能冲出去,留下多少人也在所不惜。

但当他回转头望向秦军寨门方向的时候,眼睛却猛的睁大,他一下带住马缰绳,他甚至想抹抹眼睛,他看到了什么?

本来预料中,一个冲锋便能撕开缺口的单薄军阵,不但未曾被冲的支离破碎,且还在不断向前,就像是一块顽固还在浮动的礁石,逆流而上,杀的金兵阵前士卒血肉横飞,却始终拦在金兵前面。

他征战多年,从来不曾见过这样的景象,一股寒意不由自主的从心中升起,这是一群怎样的敌人啊?

秦人善战,这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北地的传闻多了,但大同守军确实从来未曾与秦军正面交锋过,当然,也不能这么说,当初完颜和尚带着虎卫军一部南去,是和秦人交战过的,但交战过的金兵,却再也无法回到大同了,因为他们全都死在了南边。

当时海珠儿还在想,完颜和尚真是越老越废物了,竟然将虎卫军骑军就这么葬送了一半儿,对于传闻中秦人如何如何,他并不深信。

就算今日之战,在他看来也非战之罪,要不是城中缺粮,凭大同守军之能战,这点秦军又算什么,怎么会让大同守军落到如此地步?

但阵前的景象让他心惊胆战,秦人是怎样可怕的一些人啊,即便只是数千人,就敢迎着万余人不停向前,这要是在野战之中遇到秦人大军,会是怎样一种情形,他不敢想象,一瞬间,心里竟然升起这样一个疑问,大金的军伍真的能胜过这样的敌人吗。。。。。。。。

更惊人的还在后面。。。。。。。。。秦军营寨中一队百余骑从容而出,驻马于秦军阵列之后,一杆赵字大旗迎风招展,旗下一个魁伟的身影猛的举起手中长长的怪异兵刃,猛然间,百余骑兵纷纷举起手中长刀,纵声狂呼,“猛虎。。。。。。。。”

“猛虎。。。。。。。。”

“有进无退。。。。。。。”

“有进无退。。。。。。。。”

(网网.)w

第461章 草包第1510章 较量第846章 暴起第896章 悄临第929章 姿态第282章 禁沟第388章 回京(三)第1085章 回转第630章 来人(三)第1036章 献策(二)第897章 交底第65章 来投第73章 相谈第1294章 城欢第709章 君臣第80章 收徒第487章 帐内第306章 擒王第769章 鏖兵(二)第605章 入宫第1383章 冲锋第1376章 行军第550章 天荡第1383章 冲锋第1682章 问难第1681章 来历第1409章 布局第1542章 南下第1388章 深谋第1510章 较量第1330章 入宫第322章 两军第765章 入瓮(三)第1285章 汉官第683章 相遇(六)第77章 重阳第417章 家事第681章 相遇(四)第1382章 骑兵第267章 猛将第1220章 诈城第698章 游说第1250章 陆相第1198章 县衙第1329章 平息第1400章 商队第1159章 朝局第1298章 论罪第770章 鏖兵(三)第492章 风起(一)第1407章 争权第738章 行路第1409章 情仇第1340章 入府第1257章 韦州(三)第736章 细数第476章 大战(二)第820章 天妖第553章 夺关第1420章 压服第1379章 启程第927章 部众(三)第848章 巾帼第756章 施政第1420章 书信(二)第641章 武学(五)第1472章 名医第783章 议和(五)第702章 湖畔第596章 其人第638章 国武(二)第655章 同窗第1206章 进攻第574章 去意第2章 亲戚第1506章 灭辽第708章 战略(一)第1148章 国策(四)第203章 严苛(五)第1532章 夜话第593章 自污(三)第283章 丛林第1238章 西凉(二)第1299章 小事第487章 帐内第1571章 尾声(二)第1088章 终结(一)第1418章 碰撞第334章 山匪(四)第517章 云涌(十七)第三百七十四章第227章 进京(二)第791章 归家第654章 建府第24章 定计第1338章 恼怒第106章 反拙第1571章 尾声(二)第1032章 交战(五)第23章 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