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第160章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

第160章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王猛被称为“功盖诸葛第一人”,但他在后世的名声却远远比不上诸葛亮。】

【这里面既有环境、队友和对手的因素,也有一点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诸葛亮效忠的刘备被后世许多人视为汉朝正统,而王猛效命的则是异族。

不过无论如何,王猛的实力和功绩毋庸置疑,排名历史十大名相第四,实至名归!】

“王猛是真的厉害不过由于晋朝只重士族门阀,所以作为普通人的王猛根本不可能在晋朝出仕。”

“是啊,可惜了.”

“唉苻坚的败亡成全了谢安,让王猛一生的心血付之东流了。”

“苻坚大帝虽然是氐族,但他主张‘黎元应抚,夷狄应和’,重用王猛、权翼、邓羌等汉族士人。还提倡儒学,兴办教育,以汉族政治传统和文化传统的继承者自命,那他就应该是我华夏民族的一员了”

“说的有道理只要并传承我华夏精神和知识的人,就应该是我华夏民族的一员.”

“我不赞同这种观点!毕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

人们的争论久久不休,每个人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理解,这应该是好事儿。

只有思维开放,百家争鸣,思想才会进步。

短暂的休息时间很快过去,在众人的议论声中,下一位被盘点者,闪亮登场了!

画面中,

一位身高九尺,面似晚霞,紫中透亮,宝剑眉斜插入天仓,目如朗星的年轻人,推着一辆四轮小车,缓缓走到了山峰之上。

四轮车上,坐着的是一位须发花白的“老人”,他头戴纶巾,身披鹤氅,手持羽扇,依然可以看出是一位姿容俊彦的大帅哥。

【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短视频:盘点历史十大名相!】

【制作者:苏迁】

【历史十大名相第三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卧龙,诸葛亮!】

标题隐去,来自杜甫的《蜀相》缓缓出现在了屏幕的正中央。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诸葛亮,终于出现了!”

“虽然演义之中过于神话了诸葛亮,但他在历史上的贡献依然非常耀眼!”

“诸葛亮虽然并不完美,但他代表的是我华夏的一种精神,就如同被尊为武圣的关二哥一样!”

“不可否认,刘备是在遇到诸葛亮之后才开始腾飞的,所以诸葛亮不可能是某些说得那种,一无是处的人!”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再读《出师表》,让人想到蜀汉丞相诸葛孔明的‘出师未捷身先死’,总不觉潸然泪下。

可以说,如果没有诸葛亮辅佐刘备开基立业,也就不可能有日后的蜀国。

诸葛亮“鞠躬尽瘁死后而已”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华之一,千百年来滋养和影响了数万人,对后世的政治、文人品格塑造、经济、民生等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作为蜀汉振兴的开拓者,诸葛亮在政治、军事、用人、经济等方面多发其力,为三分天下奠定了重要基础。

诸葛亮在治理的同时,始终坚定恢复汉室的信念,由此可见,诸葛亮既是蜀汉辉煌的创立者,也是想要逆天改命的理想者。

诸葛亮的名气毋庸置疑,被无数人誉为智慧的化身。但名气大了,质疑声总会接踵而至。

接下来,就让我一起看看诸葛亮这一生的功与过。】

视频画面里,姜维推着诸葛亮从山巅走下。

当画面转过来时,人们才发现,那四轮车上坐着的,竟然是一个木头雕刻而成的木人,只是它穿着诸葛亮生前的衣物而已

“死诸葛亮吓走活仲达?”

“哈哈哈!这可是对司马懿公开处刑了啊!”

“这怕是要成为司马懿下半辈子最不愿意提起的‘名场面’之一了吧?”

“卧槽!好你个姜维,竟然拿假的诸葛亮来蒙我!!”

“暴露了传令下去,全军立即撤退!”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

诸葛亮早年在叔父诸葛玄手下任职,建安二年(197年),诸葛玄去世,诸葛亮就在隆中隐居,平日喜欢吟诵《梁甫吟》,又常以管仲、乐毅自比,时人对他都是不屑一顾,只有好友徐庶、崔州平等人相信他的才干。】

【那么问题来了,诸葛亮既然有这么大的志向,又有管仲乐毅的才华,为何却要待在隆中这块地方种地呢?

想要知道这个答案,在后来的隆中对里就能找到。

曹操势强,挟天子令诸侯,势不可挡。孙权历经三代,人才满满,贤人辅政。剩下其他的则是昏庸之主。

投靠孙权和曹操,又没有名气,想求个好职位,估计很难。而且人才济济,想要脱颖而出,估计也很难。

有大志向,懂兴衰之道,识得形势。

昏庸的领导没法子跟着干,实现不了自己的理想和价值;有能力的人接受不了昏庸的领导,在没遇到对的人之前,还不如待在山里种地算了。】

【诸葛亮也是幸运的,因为他遇到了穷困潦倒,求贤若渴,又有足够胸怀、耐性和潜力的刘备!】

“这刘备评价这么好,诸葛亮也这么厉害,为什么最后却没能光复汉室呢?”刘邦有些不解。

刘彻和刘秀心里也颇多疑问,他们第一时间联想到了前面那位“大意失荆州”的关羽,“难不成跟关羽失荆州有关?”

不得不说,刘备集团的实力坐了一次山车,那是真的与关羽有莫大的关系,但同时也与诸葛亮或多或少有一些关联.

【先来看看诸葛亮对蜀汉的功绩。】

【第一大功绩:定三分隆中决策。

建安六年(201年),刘备为曹操所败,投奔荆州刘表。

当时,刘备依附于刘表,屯兵于新野。

此时曹操打败了袁绍,已基本平定北方,虎视荆襄,曹兵准备南下。

刘备所在新野首当其冲,岌岌可危。

在这种情况之下,司马徽与刘备会面,并向刘备推荐了卧龙与凤雏二人。

后来诸葛亮又受徐庶推荐,于是刘备希望徐庶引亮来见,但徐庶却建议:“这人可以去见,不可以令他屈就到此。将军宜屈尊以相访。”】

【于是刘备三顾茅庐,最后终于见到了诸葛亮。】

(本章完)

第137章 关键时刻总有他的身影第60章 盛极而衰,但也不用衰的这么彻底啊第84章 自毁长城秦二世第133章 文武双全寇老西第7章 发放奖励第83章 以自己的历史为镜第97章 横行天下常遇春!286.第285章 黄袍加身,陈桥兵变第150章 六出奇计定社稷,毒士陈平!269.第268章 闪击突厥205.第205章 没有最惨,只有更惨220.第220章 叔祖父和老爹都没做到的事情,第6章 丰厚的奖励?207.第207章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第152章 贾某觉得陈平没问题第120章 杀人歌!!!208.第208章 李隆基也开始蠢蠢欲动了278.第277章 古有挟天子以令诸侯,今其时也第142章 李承乾为何会造反?183.第183章 愿得一人心,白头不分离188.第188章 璇玑绝唱,夫妻和解276.第275章 寒门天才谋士刘穆之第157章 苻坚得王猛如刘备得孔明第101章 武圣关羽第59章 这口锅可真大!第58章 开始焕发新生的大明270.第269章 灭东突厥,就跟切豆腐一样容易第58章 开始焕发新生的大明第33章 咱的要求不算高第9章 高贵的打工人187.第187章 月明中天,群星失灿265.第264章 古之名将韩 白 卫 霍,岂能及也220.第220章 叔祖父和老爹都没做到的事情,277.第276章 刘裕与刘穆之第34章 想玩货币的朱元璋第14章 都是我刘邦的手足兄弟,至爱亲朋(感第152章 贾某觉得陈平没问题第55章 迥然不同的抉择286.第285章 黄袍加身,陈桥兵变240.第240章 四位军神??第21章 胡无人,汉道昌!(加更,求个好评,第149章 此事还得从臣被选入《历史十大名相159.第159章 金刀计,无解的阳谋190.第190章 奖励:文化繁荣光环,才女变神第21章 胡无人,汉道昌!(加更,求个好评,第84章 自毁长城秦二世216.第216章 被黑化的战神,大唐苏定方288.第287章 布衣之交,道士宰相李沁第14章 都是我刘邦的手足兄弟,至爱亲朋(感第155章 审时度势,明哲保身236.第236章 李隆基:我怎么突然就成了太上第47章 历史十大昏庸皇帝!第73章 回来第一件事:招揽忠臣,点杀奸臣!192.第192章 拿下六贼,砍了祭旗!第77章 岳王庙前少跪了一个人272.第271章 我走了,顺便带走了一群人第62章 急功近利,穷兵黩武的杨广252.第252章 从南杀到北,如犁庭扫穴,所向第152章 贾某觉得陈平没问题288.第287章 布衣之交,道士宰相李沁第94章 百人斩,杨再兴!281.第280章 没办法,就是这么准203.第203章 《女戒》的创始者235.第235章 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197.第197章 全歼金军!249.第249章 中正无疵,昭明乎日月,大将军240.第240章 四位军神??178.第178章 重归仕途的卢象升第3章 原来,这是上天对朕的启示?第119章 两脚羊228.第228章 十二道金牌,十年之力,废于一252.第252章 从南杀到北,如犁庭扫穴,所向第28章 秦皇汉武第106章 高句丽终究还是被灭了!185.第185章 软饭硬吃第88章 反复横跳,改革失败254.第254章 战国四名将之一,王翦273.第272章 历史十大谋士!第30章 从南杀到北,复我华夏大好河山!266.第265章 相爱相杀的君臣第112章 相爱相杀的“门神”第8章 奋发图强的皇帝们第74章 自号“十全老人”的皇帝241.第241章 强大的奖励第23章 厚黑学鼻祖,刘邦第144章 又是唐朝的宰相?第141章 愚忠与精忠第116章 王不过项,将不过李第80章 小聪明,大悲剧236.第236章 李隆基:我怎么突然就成了太上211.第211章 没关系,我会出手第30章 从南杀到北,复我华夏大好河山!173.第173章 归处,亦是新的开始第95章 单骑闯关253.第253章 十六年,赶走蒙元,再造华夏!274.第273章 自比张良的张宾第43章 聚而不散的人心第92章 生不逢时的悲剧英雄,卢象升第131章 欲得天下好,莫如召寇老第23章 厚黑学鼻祖,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