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第184章 杀猪盘?

第184章 杀猪盘?

【既然盘点到了卓文君,那么就不得不提司马相如。】

【卓文君年仅十七岁,竟然就守了寡。

在这个对女子极为严厉和坎坷的年代,卓文君今后的命运似乎已经被决定了,那就是等到临近终了,皇帝颁你一个贞节牌坊,而你却一辈子不可能再有爱情,也不可能改嫁。

或许有的人愿意,但有的人却更希望打破这世俗的桎梏,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幸福!

或许是上天垂怜,亦或是天意弄人,卓文君终于遇见了司马相如,从此人间多了一段流传千古的爱情佳话,也多出了一个负心汉的典型形象。】

【司马相如,四川成都人。

在西汉时,司马相如也是明星级的人物,他和司马迁,同为西汉文坛上两大无人逾越的大家。

司马迁是写历史的,就是传世巨著《史记》的作者。

司马相如则主要写辞赋,他有一篇文章叫《子虚赋》,赋里面有两个虚拟人物,一个叫子虚,一个叫乌有,就是成语“子虚乌有”的谛造者。】

【司马相如年轻好学,才艺过人。

景帝时,年仅二十来岁的司马相便如被选拔到朝廷中央工作,担任汉景帝的武骑常侍。

不过武骑常侍嘛,说白了平时也没啥大事,就是陪皇帝溜溜马,偶尔陪皇上打打猎啥的,要如果一直这样混下去,司马相如的人生就算是毁了。】

【不过当司马相也是幸运的,正当他苦闷迷茫时,他却遇上了人生的第一个贵人——梁孝王刘武。

刘武虽然名武,但却更喜欢交结天下文人。

像枚乘、邹阳、庄忌等一批著名作家早已被他招进王府,成了华夏最早的一批,不干活就能拿工资的作家。

遇此知己,司马相如自然尽心竭力,紧抱大腿。

后来,他跟着刘武溜出了京城长安,来到了刘武的封地睢阳任职。

作为见面礼,司马相如写了一篇文章赠给刘武,就是那一曲《子虚赋》,让刘王爷对司马相如顿有高山仰止之感。

而作为回报,刘武则将一把珍藏多年的古琴——“绿绮”,回赠给了司马相如。

“绿绮”那可是一张传世名琴!

琴内有铭文曰:“桐梓合精”,是桐与梓合成的精华,古人都会“合成”了,可见其琴的制造工艺之高了。】

【司马相如的梁王府之行,可以说是赚大发了。

一篇文章,就能换来这样一把价值连城的宝贝,而且更重要的是,这把名琴,后来更是成为司马相如勾引卓文君的重要道具。

财色兼收,如何能不让人羡慕、嫉妒、恨啊!】

【“梁园虽好,不是久留之地”,没几年,梁孝王刘武去世了。

刘武一死,他府中的那帮文人墨客便没了依靠,只好各奔东西,自谋生路。

身为众多骚客其中之一的司马相如,自然也不例外。

走投无路的司马相如,想起了他的好朋友,时任临邛县令的王吉,于是决定前去投奔。

初到临邛的那段日子,是司马相如人生中最艰难的一段时期,

在外漂泊多年的司马相如,除了用诗词歌赋骗点酒钱,其他则别无长物。因为长期过的是居无定所的漂泊生活,至今连终身大事都没解决。

听完过司马相如的遭遇后,王县长深表同情。

但他自个儿也只是个小小的芝麻官,能力和财力都不足以让他帮司马相如翻身,那该如何是好啊?】

【他们商量来,商量去,得出的结果就是:趁着这段难得的悠闲时光,先把司马相如的个人问题、终身大事给解决了。

正所谓成家立业嘛,想要立业,自然就得先成家。

虽然司马相如在京城和梁王府内已小有文名,但临邛地处西南,大家都忙着自己一亩三分地上的事儿,根本没几个人去关心千里之外的文坛消息。

不过,司马相如是有真才实学的,这点儿根本难不倒他。】

“哼!骗子要出场了吗?”

“真是替卓文君感到不值啊!”

“虽然一开始是个双向奔赴的浪漫爱情故事,但司马相如喜新厌旧,始乱终弃的做法,真是令人作呕!”

【这两个人说来也有些手段,他们想出了一个法子,一个可以让彼此名利双收的手段——“炒作”!】

【王县长自掏腰包,花钱给司马相如在城内最好的房子。

第二天一大早,王县长带着特意准备好的礼物,在一帮子衙役的簇拥下,大张旗鼓、招摇过市的去拜会京城来的贵宾,也就是司马相如。

每次去拜见司马相如,王县长都要装出十分恭敬的样子,这样的桥段,一直持续了好几天。

不仅如此,司马相如还要借口身体不舒服,让书僮挡了县长驾,以此来显示自己不是想拜就能拜的随便人。

不管真实情况如何,摆在外人面前的姿态首先得拿捏好咯!

而王县长呢,即便他被司马相如的书童挡了道,却依然不恼,痴心如故。

头天被挡,他第二天一大早,照样恭恭敬敬地前往司马相如的住所拜见司马先生。】

【终于,王县长与司马相如唱的这出双簧,引起了其他人的极大好奇心。】

【“县里到底来了个什么样的大人物,才能让县太爷一而再、再而三地纡尊降贵啊?”

有了开端,随即便是一传十,十传百,越传越厉害,越传越离谱。

终于,没多久整个县里便都知道了,那位司马先生是来自大城市——成都的人,他年轻轻的就被选调到了皇帝身边工作,后来又成了梁王的座上宾,尽显尊荣,端的是人中龙凤!

更难得是,司马先生现在还是个单位身贵族,谁家有待嫁的姑娘,那就赶紧出手吧!】

【这样一炒,不仅炒出了司马相如的名气,连县长王吉的身价也在当地富商士绅的心中骤然提了许多。殊不知,这其实就是他们俩串通好的一出好戏。

临邛这个地方虽然不大,但因是天府之地,也造就了一大批不错的商贾之家。

这些人其实都跟卓父的想法差不多,既然家里不缺钱了,那就想方设法把名声和地位搞一搞吧。

正好,最近听县里说来了个京城出来的大腕儿,于是全县的大小老板便都开始找借口,往王县长的衙门里跑。

理由五花八门,但他们的目的却只有一个:那就是希望县太爷能出面,把司马先生约出来坐坐。

一炒得双羸,王县长的这个托也没白当,不仅得了名声,腰包也肉眼可见的鼓胀了起来。而这正是他们想要的结果。

而没过多久,临邛县的首富卓王孙,也顺利上勾了!】

(本章完)

第155章 审时度势,明哲保身204.第204章 东汉末年285.第284章 半部论语治天下赵普第129章 一条鞭法和考成法第79章 士别三日,刮目相看啊第152章 贾某觉得陈平没问题第149章 此事还得从臣被选入《历史十大名相230.第230章 匈奴的爸爸卫青176.第176章 秦叔宝的“小心思”159.第159章 金刀计,无解的阳谋第17章 除恶务尽,你懂的吧?第33章 咱的要求不算高第47章 历史十大昏庸皇帝!第91章 历史十大猛将!第145章 群星捧月月隐平,治世夜空灿月明第68章 有时候尊严也是决出胜负的重要一环201.第201章 野心家第8章 奋发图强的皇帝们231.第231章 驱逐匈奴160.第160章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第157章 苻坚得王猛如刘备得孔明第18章 来自皇帝们的打赏第155章 审时度势,明哲保身第132章 这官做的通透第52章 大型认亲现场第140章 只做良臣,不做忠臣225.第225章 岳家军,不鸣则已一鸣动九天!第70章 牡丹花下死中风也风流225.第225章 岳家军,不鸣则已一鸣动九天!222.第222章 敬,国士无双!第55章 迥然不同的抉择247.第247章 倾举国之力,灭心腹之患!第67章 儿皇帝石敬瑭!第69章 不爱江山爱美人的刘骜263.第262章 破赵 降燕 灭齐第43章 聚而不散的人心240.第240章 四位军神??第132章 这官做的通透第137章 关键时刻总有他的身影第21章 胡无人,汉道昌!(加更,求个好评,161.第161章 非惟天时,抑亦人谋272.第271章 我走了,顺便带走了一群人第86章 叶赫那拉氏的诅咒!218.第218章 跳的越高,摔得越惨第76章 大金千古名臣完颜构第112章 相爱相杀的“门神”162.第162章 诸葛亮到底行不行?第116章 王不过项,将不过李288.第287章 布衣之交,道士宰相李沁第148章 真想讹他们一回啊!179.第179章 断肠英女,朱淑真203.第203章 《女戒》的创始者244.第244章 初战薛延陀,六千破八万!第93章 为臣死忠,为子死孝,死得其所哉253.第253章 十六年,赶走蒙元,再造华夏!第96章 英雄杨再兴,千秋慕英名!164.第164章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第23章 厚黑学鼻祖,刘邦241.第241章 强大的奖励242.第242章 大唐二李李勣第38章 贞观四年,唐灭东突厥第35章 都疯了吧!第95章 单骑闯关212.第212章 华夏历史十大军神!263.第262章 破赵 降燕 灭齐第25章 被改造的杨广,以及自我改造的刘邦第36章 曾经显赫一时的大唐王朝!第135章 祸从天降,晚景凄凉第150章 六出奇计定社稷,毒士陈平!196.第196章 香喷喷的诱饵,你咬不咬?225.第225章 岳家军,不鸣则已一鸣动九天!第21章 胡无人,汉道昌!(加更,求个好评,第87章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第147章 逐渐疯狂起来的交流会229.第229章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271.第270章 用人照疑,疑人照用第83章 以自己的历史为镜第157章 苻坚得王猛如刘备得孔明240.第240章 四位军神??220.第220章 叔祖父和老爹都没做到的事情,第98章 被社会教育的年轻人276.第275章 寒门天才谋士刘穆之第77章 岳王庙前少跪了一个人第26章 都开始卷起来了211.第211章 没关系,我会出手256.第256章 啃完一根还有一根214.第214章 西域烽烟起第102章 他成了忠 义 仁 勇 礼 智 信的代名第119章 两脚羊222.第222章 敬,国士无双!267.第266章 料敌先机第5章 自由交流环节,老爹还有30秒抵达战场第157章 苻坚得王猛如刘备得孔明第138章 三次入相,开创开元盛世第153章 最早的汉奸?201.第201章 野心家232.第232章 力挽狂澜再造大唐者郭子仪第80章 小聪明,大悲剧第147章 逐渐疯狂起来的交流会第77章 岳王庙前少跪了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