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终于还是活成了自己讨厌的模样

第40章 终于还是活成了自己讨厌的模样

【唐贞观十五年,由于唐朝将灭国了的东突厥部众安置在漠南地区,薛延陀不乐意了,于是就率军攻打东突厥部众,但被唐军出兵打败。

唐贞观十九年,薛延陀多弥可汗,趁着唐太宗李世民东征高句丽,竟然率军攻打河南朔方郡,但唐朝军队早有准备,大败薛延陀,多弥可汗也逃跑了,后被回纥人杀死。

薛延陀国人又另立可汗,唐太宗李世民担心日后东山再起又为大患,就下令让李绩征伐薛延陀,直接灭了薛延陀国,设燕然都护府于单于台,统领薛延陀区域。

从此,大漠南北均归于唐朝!】

“霸气!”

“对于不听话的小弟,就应该这么做!”

“哈哈哈!我大唐未来可期,未来可期啊!!”

李世民的世界里,无数人欢欣鼓舞,对李世民这个皇帝和大唐的未来充满了信心,至少在李世民统治的这段时间内,他们不用担心遭到外族人的攻打了。

【军事实力只是一方面,要综合评价一位帝皇和一个国家,还需要从政治、经济、文化来综合考量。】

【政治方面:唐太宗李世民在任命人才方面,很早就显露出了与其他皇帝不同的眼光,他知人善任,用人唯贤,不在乎人才的出身是否贫寒富贵。】

【房玄龄、杜如晦以及李靖、李𪟝等,他们都是忠诚正直、廉洁清贫之人,都是一代名臣、名将。还有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他们都是大唐最顶尖的人才。】

能被苏迁单独拎出来夸赞一番,足见他们的才能以及在朝廷中的分量。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这是个不错的主意!”刘邦感觉自己又学到了一手。

【隋朝时期,常见世家子弟充斥官场,后来在隋朝两代皇帝的改革下,靠察举制选拔人才的制度也逐渐被更加公平的科举制所代替。

科举制的施行为很多身份低微,家庭贫寒的人脱离困苦提供了新的途径,沿袭并优化了科举制度的唐朝科举,也为唐朝的官场注入了新的血脉和活力。】

【经济方面:唐太宗李世民重视农桑,将农业作为第一产业,是经济的基础和根基,农业的较大发展,也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尤其是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的施行,不仅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也使农民能够安心农事生产,减少了流民,稳定了社会。】

在封建社会,等级层级非常严格,士农工商分得特别清楚。但在贞观年间,这一切似乎有所被淡化了。

长安城也形成了繁华的商业街,草市和夜市的发展,都为商业的发展提供了成长空间。

农业、商业都发展起来了,那么社会又如何能不稳定繁荣呢?】

【文化方面:儒、释、道三教也贞观年间都有了不错的发展,三教带来的不仅是安定了民心,稳定了社会,还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而随着唐朝的不断强大和开放包容的处世态度,许多外国友邦也派出团队来到唐朝互通知识,互相学习,这也为大唐盛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李世民在位期间所有的功绩,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等大方面,其中更细微的制度建设,以及皇帝的自身修养,都被后来的皇帝所延续,所学习。】

【唐太宗李世民之前,皇帝们的目标是秦始皇,而唐朝之后,皇帝则有了李世民这个榜样。】

秦始皇嬴政,沉默了。

刘邦、刘彻、刘秀三人也被震撼的有些哑口无言。

原本自以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丰功伟绩,突然一下子好像变得黯淡无光。

“这李世民太可怕了吧!”

“他之前说自己要做千古一帝的时候,朕好像还嘲笑过他吧?突然感觉有些丢人啊.”

“朕多了二十年寿命,一定要打造出一个不输于唐朝的大汉朝来!”

李世民虽然有雄心壮志,但他其实也没想到自己真的能做到这种堪称“完美”的状态,

“呼!看起来历史上的朕,做的还不错!”

“但既然有历史为鉴,朕自然还能做得更好!”

“高句丽是吧?有玄烨的神威无敌大将军炮,再加上朱棣的战舰,朕一定要把你们从这个世界上抹去,报朕心头之恨!”

【唐太宗李世民,无疑是历史上除了刘秀之外,堪称最接近完美的皇帝之一。】

【但还是那句话,人无完人,即使是刘秀和李世民,他们也都有着自身不可忽视的缺陷。】

【接下来,咱们就来看看天可汗、唐太宗李世民的过失。】

【第一:李世民最大的问题就是得位不正,且先不论对错,他确实是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杀死自己的哥哥、弟弟。

登上皇位之后,为了消除玄武门之变的负面影响,李世民多次强迫史官阅读《起居注》和《实录》,打破历代皇帝不可阅读的先例。也开启了皇帝修改史书的先例。】

李世民看着玄武门这件事儿被反复拿出来鞭尸,他也意识到这将会是自己一生,乃至“名留青史”的污点了.但他也没办法,毕竟这事儿已经发生了。

【第二: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弑兄杀弟,而后又逼父退位,自己当上了皇帝。】

【第三:枉顾人伦,李世民霸占弟媳齐王妃杨氏,又因面子问题拒绝给其合法身份,给后世树立了一个非常坏的榜样。】

【第四:不经审查,冤杀臣子,张亮、李君羡等人都是受害者。】

看到此处,被点名的张亮、李君羡两人齐齐色面。

勋国公张亮,可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啊!李君羡也是李世民目前最信任的人之一,他们竟然遭到了李世民的毒手?

“到底发生了什么?陛下竟然会对他们两个动手?!”

“张亮最近好像确实有些飘了,看来是他将来自己作死了。”

“那李君羡呢?他对陛下忠心耿耿,陛下也极为信任他,甚至把玄武门都交给他镇守.”

“这就不知道了,或许有什么大变故吧?”

众人议论纷纷,都在暗自猜测着李世民杀他们的原因。

【第五:晚年迷信道教,追求长生不老,且奢华无度,大肆建造宫殿、楼阁,劳民伤财。

李世民年老之后,效仿当年秦始皇,开始信任方士、道士,寻求长生不老丹药。

他在年轻时还曾嘲笑秦始皇和汉武帝用丹药,却没想到轮到自己老了以后,竟然也变成了他们一个样。

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李世民因为服用方士炼制的丹药,毒性发作,终于不治身亡,享年仅五十岁。】

“朕,只活了五十岁?!!!”李世民瞪大了双眼,难以接受他仅仅活了五十岁这个事实。

“服用丹药中毒而亡?”秦始皇脸色巨变,顿时感觉自己身边的方士一个个都化身了魔鬼!

“靠!前几天还有方士向朕进献丹药,还好朕没来得及吃!”刘彻被吓了一个激灵,然后咬牙切齿的自言自语道:“原来都是一群骗子!朕回去就砍了他们的脑袋!”

(本章完)

234.第234章 郭子仪的疲敌战术203.第203章 《女戒》的创始者第86章 叶赫那拉氏的诅咒!213.第213章 月黑风高夜,正是杀胡时!291.第290章 李沁智慧235.第235章 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第104章 暴毙的吕蒙,被吓懵的孙权第136章 救时宰相,姚崇219.第219章 老天助句不助唐第50章 天要灭我大明?第42章 万古一帝,秦始皇!159.第159章 金刀计,无解的阳谋第72章 疑惑的石敬瑭180.第180章 另一个大秘境,官渡之战!第22章 刘邦成功的秘诀第74章 自号“十全老人”的皇帝第72章 疑惑的石敬瑭226.第226章 赵构带教你什么叫做“怂”第28章 秦皇汉武第99章 文武双全,智勇兼备第87章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第152章 贾某觉得陈平没问题272.第271章 我走了,顺便带走了一群人256.第256章 啃完一根还有一根264.第263章 四面楚歌,霸王末路283.第282章 你现在知道我的厉害了?178.第178章 重归仕途的卢象升224.第224章 艰难的崛起之路第79章 士别三日,刮目相看啊第143章 君臣相知,千古美谈第121章 猛将第一,霸王项羽!186.第186章 璇玑绝唱,苏惠第129章 一条鞭法和考成法第156章 功盖诸葛第一人,王猛!177.第177章 家国才女,柳如是第63章 这就是你想知道的大清后续第88章 反复横跳,改革失败第144章 又是唐朝的宰相?260.第259章 背水一战,陷之死地而后生!第72章 疑惑的石敬瑭第95章 单骑闯关222.第222章 敬,国士无双!第106章 高句丽终究还是被灭了!169.第169章 摊牌了!我李斯就是要做人上人235.第235章 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235.第235章 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244.第244章 初战薛延陀,六千破八万!242.第242章 大唐二李李勣177.第177章 家国才女,柳如是第68章 有时候尊严也是决出胜负的重要一环第23章 厚黑学鼻祖,刘邦第11章 永乐大帝,四面开花280.第279章 算无遗策,清河崔浩第76章 大金千古名臣完颜构第4章 大型社死现场第127章 遏陉山三结义!第44章 李世民的奖励第92章 生不逢时的悲剧英雄,卢象升257.第257章 王翦老矣,尚能灭国!第13章 悲惨的朱重八第23章 厚黑学鼻祖,刘邦272.第271章 我走了,顺便带走了一群人245.第245章 原来你是这样的李二第145章 群星捧月月隐平,治世夜空灿月明第127章 遏陉山三结义!第148章 真想讹他们一回啊!第17章 除恶务尽,你懂的吧?240.第240章 四位军神??253.第253章 十六年,赶走蒙元,再造华夏!第48章 被皇帝耽搁的才子第101章 武圣关羽197.第197章 全歼金军!187.第187章 月明中天,群星失灿第135章 祸从天降,晚景凄凉279.第278章 没所言,言必中第103章 威震华夏!第157章 苻坚得王猛如刘备得孔明第57章 宋太祖之忧第1章 万朝视频共享平台第87章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228.第228章 十二道金牌,十年之力,废于一第65章 好你个戏精,我们都被你骗了!208.第208章 李隆基也开始蠢蠢欲动了175.第175章 历史十大才女第7章 发放奖励第157章 苻坚得王猛如刘备得孔明第82章 人生模拟,李隆基211.第211章 没关系,我会出手291.第290章 李沁智慧第30章 从南杀到北,复我华夏大好河山!271.第270章 用人照疑,疑人照用第6章 丰厚的奖励?第15章 堪称完美的皇帝,刘秀第40章 终于还是活成了自己讨厌的模样188.第188章 璇玑绝唱,夫妻和解第116章 王不过项,将不过李第115章 将星不落第71章 煤山上的老槐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