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聚而不散的人心

第43章 聚而不散的人心

【说过武功,再说文治。】

【作为有史以来第一个统一了华夏大地的君王,秦始皇最大的贡献,其实就是在他统一六年中所作的事情里。】

【这六年里,他干了许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

不过这里说的可不是修水坝、通大桥的事情,虽然兴建水利这种事情也是造福万民的好事,但比起他其它的贡献,那就真是小巫见大巫了。】

【首先,是秦始皇他一手搭建了华夏此后两千多年来的封建统治基础与框架!要知道,他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根本就前无古人,完全没有地方可以借鉴和参考。

而且更让人惊叹和难以置信的是,在这六年中,他所做出那些的决策,竟然全都对了!】

“哗!!!”

“陛下!无愧于万古一帝!”

“父皇深谋远虑,眼光之长远,儿臣自愧不如!”

【这六年中随便哪一件事情拎出来,放在后世任何一个帝王身上,那都是妥妥的可以让他名垂青史的功劳,然而这些却全都出自于秦始皇一人之手!】

【但之前我们也提到过,秦只经历了二世便亡国了。

历史课本中,只把那些最璀璨功绩给秦始皇归纳了,再简短地评说了一番他的功业,然后就开始说他一位怎样残暴的暴君了。

说实话,这多少有些不太公平。】

【后世经常将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等相提并论,但事实上他们根本不是一个档次。】

【素始皇应该独占第一档,汉武帝和唐太宗第二档,至于宋太祖赵匡胤,或许只是为了押韵才放在这里的吧。】

赵匡胤:“.”

赵匡胤人麻了,我特么得罪谁了?为什么这样还得被拉出来鞭一次尸?

赵匡胤一开始的战功确实很彪悍,但问题就出在他建立宋朝后就自废武功,导致大宋成了大怂,而且还有一群软弱的皇帝拉低了整个宋朝的下限。

【秦始皇他祸乱弥天,但却奠基千年。】

【他做出了一个非常伟大的决定,那就是废除了封分制,采用了郡县制。】

【在秦之前,华夏大地那永无休止的战争,其实就是因为这些侯爵、王爵、甚至是土皇帝的存在!

因此当秦始皇一统天下之后,他便决定不能再走分封的老路,于是最终启用了廷尉李斯的意见,采用了郡县制!】

【也正是因为这个决定,秦朝才能回收各地的权利,让各地暂时安稳下来。】

【但这天下终究还是第一次被糅合在一起,各地之间语言不同,文字不同,就连马车轨距也不尽相同。

秦始皇虽然暂时把他们都收归在了自己的统治之下,可要怎么才能让朝廷的命令贯彻下去,让各地都依照大秦律法行事呢?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于是,秦始皇下令用同样的文字,还有车同轨,并且统一了度量衡,这给全国的运输和经济流动奠定了基础。】

【新的文字,是以秦国的文字为基础并且综合了各国文字的优点,并把它作为了文字规范,还不断进行简化。

车同轨,让马车的大小一致,让各地的交通往来更加便利,车同轨有利于马车的长途运输。

统一度量衡,则让天下的度量方式一样,让经济的沟通和交流更加便利。

秦始皇的这些措施,都是非常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经济文化的交流的,所以他的这些措施也对后世的皇帝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正是因为秦始皇统一了这些东西,这才让原本四分五裂的华夏大地开始慢慢产生了凝聚力。】

【素国虽仅二世而亡,但华夏大一统的思想和观念,却已经被他深刻的贯入每一个华夏人的骨髓和内心!

也正因此,华夏也开启了后世两千多年的,那种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封建历史轮回!】

【两千多年里,不管是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分裂,还是五胡乱华、五代十国等黑暗时刻,也不管那一次的分裂究竟持续了多长时间.只要华夏儿女尚存,他们就总是会于方百计,想尽一切办法来让华夏大地重归一统!】

【隋文帝杨坚是这么做的,唐太宗李世民也是这么做的,明太祖朱元璋更是将华夏普通百姓的能量给发挥到了极致!

华夏一统已经成了民心所向,分裂的神州大地无论如何都要被重新统一!】

“呼!原来我们秦国,我们的陛下,是如此的伟大!”

“我老秦人,无敌!”

“陛下圣明,是我们误会陛下了!”

“可是,秦法真的很严苛,而且徭役也真的太重了”

“希望陛下可以看到我们百姓的艰辛,给我们一条活路吧!”

【秦始皇的功绩开天辟地,但他的过失却也十分的突出。】

【过失一:他横征暴敛,致使民力枯竭。】

【为了维持庞大的军费开支与工程建设,大秦帝国出现“竭天下之资财以奉其政”的可怕状况。

这么做的结果就导致了秦国上下民不聊生,百姓“衣牛马之衣,食犬口之食”,生存状况极为艰难。

而他在这一方面的过失,也为大秦帝国的崩塌埋下了伏笔。】

【过失二:大秦兵徭重役,刑罚严苛。】

【秦始皇连年大兴土木、四处征战,还在首都附近造阿房宫、修骊山墓,所耗民夫竟有七十万人以上。

据估计,当时服兵役的人数远超二百万,占壮年男子三分之一以上。

如此重的兵役徭役,也将老百姓压制到了极点。

伟人曾说过一句话:“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秦始皇这种毫不顾忌民生的做法,最终逼得大秦境内百姓纷纷揭竿而起,大秦王朝一夕之间猝然崩溃!】

【过失三:箝制思想,焚书坑儒】

【为防止百姓的反抗,秦始皇在思想上也实行了严厉的统制。

比如他颁布了禁书令,还大肆收缴焚毁书籍,又坑杀非议朝政的儒生四百余人,史称“焚书坑儒”。

焚书坑儒不仅体现了秦始皇的残暴,更是极大的摧残了华夏文明的文化,许多有价值的著作没有流传下来,是中华文化一大损失。

虽然这也是秦始皇为了统一思想所做的努力,但不得不说,他的手段有些过于简单粗暴了。】

【综合来讲:秦始皇一统六国,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为华夏奠定了基础的版图。

他的制度改革,奠定了封建王朝的统一管理模式,奠定了郡县制的行政区划,奠定了全国的交通网络,同时也统一了经济文化发展所必须的文字、货币和度量衡。

可以说,他为华夏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居功至伟的贡献。】

【另一方面,秦始皇又为了自己的私欲,以及自身的统治,大肆压榨百姓,施行焚书坑儒,极大伤害了人民和文化的发展。】

【但功过相比较,秦始皇依然当得起“万古一帝”的评价!】

(本章完)

第139章 千古诤臣,人镜魏征253.第253章 十六年,赶走蒙元,再造华夏!第106章 高句丽终究还是被灭了!183.第183章 愿得一人心,白头不分离第87章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第109章 起死回生?! (月底了,求个月票啊第33章 咱的要求不算高第127章 遏陉山三结义!159.第159章 金刀计,无解的阳谋213.第213章 月黑风高夜,正是杀胡时!187.第187章 月明中天,群星失灿169.第169章 摊牌了!我李斯就是要做人上人278.第277章 古有挟天子以令诸侯,今其时也第51章 君王死社稷,而他是真的死了219.第219章 老天助句不助唐242.第242章 大唐二李李勣第116章 王不过项,将不过李187.第187章 月明中天,群星失灿第47章 历史十大昏庸皇帝!第85章 朕的决断依旧英明(感谢【人在江湖E253.第253章 十六年,赶走蒙元,再造华夏!第50章 天要灭我大明?第130章 张居正,一个复杂的人第156章 功盖诸葛第一人,王猛!第129章 一条鞭法和考成法251.第251章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192.第192章 拿下六贼,砍了祭旗!第152章 贾某觉得陈平没问题220.第220章 叔祖父和老爹都没做到的事情,254.第254章 战国四名将之一,王翦第15章 堪称完美的皇帝,刘秀第78章 赵佶突然开窍了?171.第171章 扫灭六国,一统华夏 (加更,求202.第202章 史笔千秋,班昭178.第178章 重归仕途的卢象升211.第211章 没关系,我会出手220.第220章 叔祖父和老爹都没做到的事情,第58章 开始焕发新生的大明第143章 君臣相知,千古美谈第109章 起死回生?! (月底了,求个月票啊170.第170章 收买刺杀,不摇碧莲293.第292章 兄弟同心第89章 原谅你是你爹的事,我负责送你去见你255.第255章 喝最烈的酒,啃最硬的骨头204.第204章 东汉末年245.第245章 原来你是这样的李二264.第263章 四面楚歌,霸王末路第38章 贞观四年,唐灭东突厥第49章 靖康之辱!第154章 唇亡齿寒,老兄弟也会害怕啊第60章 盛极而衰,但也不用衰的这么彻底啊第83章 以自己的历史为镜第92章 生不逢时的悲剧英雄,卢象升280.第279章 算无遗策,清河崔浩225.第225章 岳家军,不鸣则已一鸣动九天!220.第220章 叔祖父和老爹都没做到的事情,251.第251章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第118章 五胡乱华,汉族的至暗时刻275.第274章 计胜鲜卑第44章 李世民的奖励第151章 人穷志远第68章 有时候尊严也是决出胜负的重要一环193.第193章 大宋中兴的希望290.第289章 有谋,有勇,有担当292.第291章 太平盛世第38章 贞观四年,唐灭东突厥221.第221章 晚年苏定方,八千破十万!第93章 为臣死忠,为子死孝,死得其所哉第155章 审时度势,明哲保身第88章 反复横跳,改革失败271.第270章 用人照疑,疑人照用第81章 出现了,岳飞!第85章 朕的决断依旧英明(感谢【人在江湖E第151章 人穷志远第34章 想玩货币的朱元璋第14章 都是我刘邦的手足兄弟,至爱亲朋(感166.第166章 汉初三杰,兴国名相萧何。第81章 出现了,岳飞!第80章 小聪明,大悲剧221.第221章 晚年苏定方,八千破十万!第6章 丰厚的奖励?179.第179章 断肠英女,朱淑真第1章 万朝视频共享平台260.第259章 背水一战,陷之死地而后生!183.第183章 愿得一人心,白头不分离第74章 自号“十全老人”的皇帝126.第126章 大秘境?287.第286章 杯酒释兵权,抑武重文的开始282.第281章 强大无比的同化能力第32章 改着改着,好像有点改歪了232.第232章 力挽狂澜再造大唐者郭子仪240.第240章 四位军神??第6章 丰厚的奖励?第149章 此事还得从臣被选入《历史十大名相第14章 都是我刘邦的手足兄弟,至爱亲朋(感第101章 武圣关羽170.第170章 收买刺杀,不摇碧莲159.第159章 金刀计,无解的阳谋163.第163章 白帝托孤,五伐中原第142章 李承乾为何会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