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缘由

听到来人的声音,董德昌的脸上露出一丝苦笑。

“叶少,快里面请。”文轩谦卑的微弓着腰引进来一个三十四五岁的男人。男人国字脸,身体微微有些发胖,身上若隐若现的带着上位者的威严。

“行了文轩,董叔的门槛都快被我踩破了,我还能不认识这里的路?你去忙你的吧。”来人说。

对此文轩非常郁闷,本来他还打算趁着这个机会再进屋的,没有想到又被“去忙你的吧”给打发了,这已经是他第二次被赶出来了。而来人对于文轩也没有什么好感,主要是文轩身上带着的那股势力气,看人下菜碟,让他非常不喜。

“你呀!哪里有热闹都少不了你叶大少呀。”董德昌笑着说。

“董叔,看你说的,好像我专门就是凑热闹似的。刚才在门外有幸听到一番高论,不知是出自何人之口呀?”来人和董德昌开了句玩笑,又转而问道。

“叶大少过谦了,刚才不过是我激愤所发罢了。”于飞谦逊的说。他不知道如何称呼来人,便跟着董德昌叫了一声叶大少,却不知道董德昌这句“叶大少”不过是调侃之语。

“我爷爷要是听到你刚才那番话一定会高兴的嚷嚷要喝酒的。”来人说,然后向于飞走近了两步,伸出手说:“叶建军,痴长了你几岁,叫我一声哥也不会委屈你。”

要是让文轩听到这句话,一定会嫉妒的,叶建军家世显赫,交游也广泛,但是“叶哥”这两个字却没有几个人能叫的,现在他竟主动让于飞叫“叶哥”,很显然是想交个朋友。

“叶哥你好,我是于飞,于谦的于,飞翔的飞。”于飞站起身握住了叶建军的手。

“于飞?嗯!这个名字好,简单。我当时要是起这个名字也就不会因为学写自己的名字而被打了。”叶建军笑着说,小时候爷爷教他写自己的名字,因为“建军”这两个字笔画繁复,他总是记不住,因此挨了不少打。他经常在想,要是自己的名字叫“叶一”该多好呀。

所有人都被这句话逗乐了。

叶建军扫了一圈,发现了董子韵,便促狭的说:“韵丫头,现在学校应该还没有放假吧?你怎么跑了回来了?难道是新女婿上门?”他指了指于飞,暗指两人的关系不一般。

“叶哥!你胡说什么?这个世界上的男人都死光了我都不会看上他。”董子韵气的直跺脚。

于飞微微一笑,并未恼怒,甚至连难堪的表情都没漏出来。

“子韵!胡说什么呢。”董德昌见女儿又口无遮拦,连忙呵斥。

“哈哈哈哈……于飞,看来对于韵丫头你是没戏了。”叶建军看出来自己这个玩笑开的不太好,于是打了个哈哈,转换了话题:“对了,刚才说什么呢?”

董德昌便把于飞带来的《伏生授经图》的前因后果又简要说了一遍。

“这就是你说的《伏生授经图》的真迹?”叶建军伸手便要去摸画,却被董德昌打了一下手,“别毛毛躁躁的,带上手套。”

虽然话是这么说,但董德昌知道叶建军虽然喜好收藏,但是鉴赏的水平一般,偏偏又以捡漏、淘宝为乐,要不是大多数古玩商知道他的背景,不敢糊弄的话,恐怕他的家业再大都不够他败的。

见叶建军在那装模作样的研究,董德昌又继续刚才的话题,对于飞说:“听子韵说,这幅画是你在一本旧书中得到的,那本书你带来了吗?说不定能找从中找到原因。”

虽然董德昌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把握断定这幅画是真迹无疑,但它为什么会藏在旧书中?而大阪市立美术馆中又为什么有一幅几乎完全相同的画?这两个问题让董德昌如鲠在喉。

经董德昌一提醒,于飞才想起来,自从发现《伏生授经图》之后,于飞心情激动之下,哪里还想到再看检查那本书?不过好在,于飞还是把那本《罪恶的旧社会》带了过来。

董德昌接过书,看了看出版的时间,说道:“我想我应该知道为什么这幅画藏在书中了。”

一听董德昌明白了其中的缘由,连叶建军都停下了装模作样,凑了过来。

“这本书是1964年出版的,两年后就开始了十年动乱,这一点建军应该很清楚。”董德昌说。

叶建军点了点头,那十年他虽然没有亲身经历,不过一大批功勋将帅遭到了批斗,其中就包括了他爷爷,幸运的是他爷爷最终熬了过来。叶建军小的时候没少听爷爷讲那时候的事。

“而这十年动乱则是源于‘破四旧’”董德昌继续说:“所谓“破四旧”,指的是破除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在那场浩劫中,很多文物遭到了毁灭性的的破坏。一些文人为了保护这些文物,便想了各种各样的办法,恐怕这幅《伏生授经图》就是那个时候被夹进了这本《罪恶的旧社会》的。”

董德昌的猜测合情合理,众人纷纷点头。想来是书的主人最终没能够逃脱,所以这本书也就流落了出来。

“我想我们不需要猜测了。”董德昌笑着说,他从封底中的书页中发现了一张写满小子的纸片。纸片不大,又很轻薄,贴在夹层之中,因此于飞当时没有发现。

董德昌小心翼翼的将纸片拿出,上面写的正是《伏生授经图》的经历。

“先父敬伏生之为人,谓其传承中华之文明。平生唯喜右丞所作之《伏生图》,常自临摹,几可乱真。及至倭人入侵,登门强索。先父为保家人周全,又不愿献图以为国贼,遂自临图代之。恐后人不辨真伪,便故作纰漏两处:一为坐姿;二为卷轴,以为伪证。父卒传余,奈何伏生图竟列‘四旧’,欲毁之。我效伏生之故事,藏之夹页,以留后人。”

短短一百余字却是近代中国颠沛流离的缩影,让人产生荡气回肠的感觉。

这段话讲的是民国时期的一个文人,很敬佩伏生的为人,认为是他保存了《尚书》,传承了中华的文明。虽然《伏生授经图》有不少,但是这个人最喜欢的是王维所画的那幅,右丞就是指王维,因为他曾官拜右丞,后人遂有王佑丞的称呼。这个人不仅喜欢,而且常常临摹,以致后来画出来的画可以以假乱真。倭人入侵指的是抗日战争,国人以前把日本人叫做倭人。日本人搜罗中国国宝,便上门索要。这个人为了保护家人的安全,不敢不给,但是又不愿意当卖国贼,把国宝献给日本人,于是便自己临摹了一幅,又请高人做旧了之后送给日本人。但是他也知道自己的画可以以假乱真,为了怕后人不能识辨真伪,于是故意留下了两处漏洞,一个是伏生的坐姿,第二是伏生手里拿的书了。那个人死后,便将画传给了儿子,但是偏又赶上十年动乱,儿子为了保护这幅画,便效仿伏生将画藏在一本书的封底夹页之中,以此留给后人发现。

虽然整个故事显得有些无奈、心酸,但是这父子二人的胸怀和见识令人敬佩,因为他们,后人终于看到了王维《伏生授经图》的真容!当然受益最大的当属于飞了。因为这幅画没有被日本人抢走,也没有在十年动乱中损毁,甚至没有被那父子二人的后人得到,辗转之下竟然让于飞花了200块钱买到手了!

起点中文网www.qidian.com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第541章 开牌第204章 后续第88章 混沌第8章 天宁寺古玩市场第485章 印刷品第243章 巧遇第236章 黄金分配第500章 专家发难第405章 愤怒第157章 你算什么东西?!第317章 互相伤害第69章 接招第145章 赤霄第267章 失神第102章 现场解石第72章 韩金财的心思第102章 现场解石第607章 极品鸡血石第184章 赤城山第281章 逍遥门楔子1小城书摊第179章 故宫异变第49章 狼袭第248章 出问题第116章 两百三十万第37章 货源第608章 收藏的丑陋第478章 祖母绿手镯第329章 直觉第20章 伏生授经第207章 多出来的箱子第384章 青铜盉第431章 垂棘之璧第90章 继续上学第517章 今晚补上第508章 博物馆第58章 逢生第234章 母亲来电第71章 备战第93章 梁子第416章 求一观第492章 节外生枝第565章 没治了第278章 夺舍第289章 马不停蹄第524章 去而复返的尼尔第201章 亲手戴上第412章 古董展销会第249章 滚一边去第179章 故宫异变第82章 胜负第92章 赌石第532章 赌局第354章 鱼肠剑第235章 回国第45章 要去珠峰大本营第588章 得手第168章 再见叶兴国第505章 告慰第409章 百合第250章 嫁妆第250章 嫁妆第253章 护城河第195章 黄金现踪第295章 了结第367章 奇迹发生第364章 虎鹤双形第215章 圣武天皇剑第497章 图谋第99章 平洲公盘第138章 车祸第498章 托词第561章 巴法亚的把柄第530章 伤心可怜人第291章 遇故交第174章 赌法第106章 不作死就不会死第350章 价格第60章 反常第266章 病危第360章 痴狂~第143章 锈剑第294章 强势第89章 黄教授的怒火第42章 董子韵的“阴谋”第556章 算计第271章 断崖第11章 别有乾坤第395章 九州鼎?第217章 兰亭序(上)第50章 搏命第529章 协议内容第385章 正戏开锣第165章 接待第557章 寒酸礼物第292章 极品范建第460章 首席顾问第126章 我有意见第213章 东京古玩店第359章 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