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千六一节 儿子的婚事(二)

三万兵马进京,立即引发哄动。

大家不是说韦晞以权臣之势率兵进京,而是军队里面是一万五千正宗唐人(其实还是有五千的突骑施人,这是最坚定的归化唐人)、一万金发碧眼的日耳曼人和五千大食人!

神都人也算见多识广,还真的没有见过成建制的白种人军队,看得神都人眼眨眨。

更让人哄动的是带队的军官宣布道:“王爷说了,所有的人包括欧罗巴人都是未婚,你们哪家女郎看中的,男女又情投意合的,王爷包送彩礼!”

见这些军人个个威武,他们又派头十足,整个神都都哄动起来,正好家中有女及笄的,纷纷跑来看,夹道相迎,越看越喜欢,有的军人差点中途被抢走!

……

还没到军营就出了这档事情,想不出名都难,当时人山人海、人声喧哗,派去迎接的宫使不明所以,还以为韦晞就想黄袍加身哩!

他找到韦晞,苦笑道:“驸马,你要给你的孩子们找老婆也不要大街上来啊,等去了军营里再进行,岂不从容!”

韦晞呵呵笑道:“去军营里哪够当街捉婿爽!”

不过他还是纳谏如流,着军队归营,恢复秩序!

他的部队进京,实际上充当了御林军,有军队在京支撑,而且是能以一敌十的野战军!加上其妻为皇嗣,大家都很清楚,这夫妻俩登位难以逆转。

但夫妻俩的为人处事很被世间称道:事母至孝!

夫妻俩每天必有一人向武则天问安,对于武则天的朝政处理,给予充分的尊重,不干涉武则天的施政和人事安排。。。哪怕是武则天的两个宠胡作非为也只是向武则天劝谏一下而已,并不急于上位。

时人苦张氏兄弟苦矣,在韦晞和太平公主告他们的状,他们也只是好言相慰,并不纠正。

这点让他们系统的人都觉得不妥当,不过韦晞说了:“只要西府、西军不乱,东方再大的麻烦也不是麻烦!”

他傲然地道:“实在不行,我重炼地风火风,换过世界罢。”

众人暗暗称奇,安心不提。

韦晞此话是有由来,市面上出现了一本《封神演义》,讲述的是商周交替,三教共签封神榜,封神之事,虽是小说,已成为道家经典。

大家方才知道神仙界的秘闻,才明白神仙的来由,于是按照神位,各自供奉。

小说中有地风水火可立世界之说,韦晞如此说,是豪气干云!

作者是“佚名”,但许多人认定是韦晞所著。

……

十二月十八日,女皇为防止身后太子女与武姓不相容,令太平公主、韦晞、相王李旦与武三思、武攸暨等作誓文,告天地于通天宫,铭之铁卷,藏入史馆。

武则天是武姓,当时武承嗣劝她说“今上姓武,岂有天子不为武姓之理?”

确实有理!

一旦武则天大行之后,外姓天子岂会看顾武姓之理!

但给武家人登基,又存在着武则天和她先夫李治不能进庙接受供奉的大麻烦:

“岂有侄子为姑母立庙的,你们找出一个例子给我们看看!”结果是没有一个例子。

“岂有儿子在,立侄子接继家产的?”结果是哪怕再叫得响亮的武家人,也不会让自家的侄子接掌家产。

为了解决将来武家人与李家人可能发生的冲突,武则天煞费苦心,要他们对天地立誓,两家和谐,相亲相爱,相互扶持,不得争执!

除了誓言,这边加强了韦晞和太平公主在神都的存在(她不这样做,没兵在手韦晞决不会进京!)再提拨武三思为同凤阁鸾台三品(拜相)兼天官尚书(吏部尚书),将亲王不得封相,以免权大的顾忌甩一边去。

时人诘问,武三思自辩道:“韦晞亦为亲王,却掌西军,怎么说?!”

……

正月初一,韦家世子李璐大婚,迎娶正妃武家女郎,侧妃郭氏女郭、金氏女郎!

武家女郎,乃武三思幼女武坤儿。

郭氏女郎,正是前宰相郭待举的孙女。

而金氏女郎,是相王李旦侧妃金氏的侄女儿。

所以说大人物的婚姻是身不由已,李璐成为一个纽带,连接各方势力。

娶亲那天,真是盛况空前,太平公主是爱儿心切,一手包办,大操大办,韦晞都插不上手,笑称:“你简直就象个护雏的母老虎!”

“怎么?”太平公主斜眼看他。

“穷凶极恶!”韦晞不知死活地道。

“皮痒了啊,老娘帮你松松骨!”太平公主追打韦晞!

于是儿子婚事,差点发生惨案!

……

太平公主竭尽财力,动用了大量的物力、人力,比她出降时还要隆重,让人看得瞠目结舌,称慕不已。

给正妃家的彩礼是二万八千两黄金,侧妃各一万两黄金!(当年太平公主出嫁时得到的彩礼是一万两黄金,来自吐蕃的干部(松赞干布)纳文成公主彩礼是五千两黄金)。

再有价值上千万贯的资产转入李璐的手里。

动用了五万军队对京城戒严(韦晞当年娶太平公主时都不到一万),参与办理喜事的人数达三万之多!

车队绕神都一周,抬礼物的人多到大家都数不清!

四方贺客似云来,各个人种(连黑人都有,太平公主的脸都拉下来了)、各种腔调集于神都,难以描述当时的热闹场面。

……

终于一切搞定,太平公主累得不顾礼仪,累瘫在椅子上喘大气,对韦晞苦笑道:“下辈子你当娘我做爹!”

“你想得美,下辈子我不要你了!”韦晞嘿然道。

“你敢不要我!”太平公主眼里射出危险的目光,不怀好意地看着他身上某个位置。

“你看你对你儿子多好,一下子娶了三个老婆给他,我呢,想娶多一个,都担惊受怕的!”韦晞妒忌地道。

原来如此!

太平公主大笑道:“儿子娶媳妇,就要多妻多妾,好开枝散叶。自家老公,则要看紧了,严防死守!”

韦晞点头道:“很好,下辈子我做你儿子得了!”

“滚一边去!”

……

新书《布琼尼乌拉》(乌拉:俄语“万岁”的意思)已经上传,位置就在《建设盛唐》主页右侧的“其他作品”那里点击,请点击、收藏、推荐(把所有的票都投给它),谢谢!

第三一二节 攻不攻?第五六二节 伯喜归来第一二九节 大患与大将第四九十节 石见银山第三十三节 造肥皂第一四一节 朝廷封赏第九九六节 我们做了好大事啊!第七五六节 大决战(八)第二七七节 马路和过路费第五三四节 上官婉儿!第八四一节 大和尚归西第五二八节 去职、就职第二九七节 助人为乐(一)第八二十节 交通战第三百节 诸事了了第四二二节 明崇俨之死第三三七节 难忘今宵第千二七节 危险的鲶鱼第七四六节 大食军攻城(三)第千三一节 (一)第七三四节 战前闲谈第一千二节 史叔险成死叔第九九一节 西巡之议第八二二节 主动出击第四八七节 一顿饭换个唐粉第一七六节 公主说他是奸臣第一千一节 痛快还是窝囊?第五七五节 契丹之战(一)第三五四节 唐吐大战(四)第八七十节 营内营外炮声轰第五九二节 摆设就是摆设第四八十节 攻倭战略第九九九节 进军,进军!第五三三节 丰州不可废第七二三节 决心干了第一三一节 打我埋伏?第五四十节 间谍业务第九四八节 入侵欧罗巴第八三七节 火焰中的杀机第八二九节 佛爷带你参欢喜禅第一百十二节 青海湖边第七九十节 大臣们心思第九七八节 兵临君士坦丁堡第千二八节 三天血战第千三四节 (四)第六三十节 欲动手第一八三节 李瑾行与高侃第四三七节 一路突进(二)第九七五节 左右为难的部族第五七四节 契丹李尽忠!第一百零五节 进军青海湖第五八九节 突厥人言和第八四一节 大和尚归西第四十五节 谁的麻烦?第六四六节 不要脸的唐人第九七八节 兵临君士坦丁堡第千二五节 天险难过第一节 后世永诀第五八五节 武家三侄儿第四三九节 不疑(二)第四二六节 纪念碑前的血誓第五五九节 整肃军纪第三五十节 名将之路第七六二节 撤退有序第千十九节 夜袭法兰克人第八一八节 炸药和枪第九八七节 君士坦丁堡的陷落第八一五节 血战阿巴丹(一)第二百八节 新《宅地法》第五四八节 大家都没事第七五九节 大决战(十一)第八三九节 酒后吐真言第四十节 护法神第一千一节 痛快还是窝囊?第一五六节 不沾因果(第6更求收藏)第三二三节 要让表哥OUT第一山地师第七零二节 急袭伊斯法罕(一)第三九六节 追寻冯大宝(二)第七八九节 吉琐心思第六一九节 得心应手第九三八节 女战神第八一一节 胡大的故事(二)第五二四节 烧头炷香第一三四节 突破了第三条路第三四二节 龙夷之战(五)第五一六节 武后气度第四七一节 过春节第八百七节 论弓仁入传奇第三三八节 龙夷之战(一)第五百五节 一战杀千人第六六五节 送别战友太平公主第一百节 训练军团第六五三节 攻不下第九七四节 借酒劝说第二八四节 余波(祝大家十一快乐)第九八五节 攻打君士坦丁堡(七)第六百三节 无奈的丘神绩(二)第五百九节 回到登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