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九节 说服

最年长的首领诺罗敦说道:“冯都尉,我道是什么难题,原来是要我们起汉名说汉语写汉字,其实我们当中的许多人,都早就用上汉语了!”

他说的话,正是流利的汉语。

“你说的是汉语不假,可是你部族大部分人都不会说汉语,而且你的名字诺罗敦,恕我直言,这个名字我不懂!”冯小宝摇头道。

吐谷浑部族的上层说汉语是时髦,但中下层则基本上不会说汉语。(就象封建时期的倭国与朝鲜,上层普遍会说汉语,下层则不会)

冯小宝赤果果地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我不可不防!”

话确实有道理,吐谷浑人谈论,一片嗡嗡声。

有人问道:“汉化之后,我们还可以祭祀祖先吗?”

他们怕冯小宝来汉化后,强迫他们的祖先改汉名?

“当然要祭祀祖先,纪念祖先是我们汉人的传统美德,汉化就从你们这代人开始,祖先则不用改名了!”冯小宝温和地道。

下面又是一片嗡嗡声,部族首领思八汗站起来道:“大家听我一言!”

于是大家安静下来,听他发言道:“我只想说两个内容!“

“第一个内容,跟着冯都尉有前途,有希望!为什么呢?他杀了一万个吐蕃人,想想看有多少人象他这么年轻,能够建立这样不朽功业的?”

“第二个内容,冯都尉的要求,说真的,让我大吃一惊,他想的不是要我们的族人、美女、马匹和铜钱,想的是要让我们起汉名,说汉语,用汉文,思虑的是久远之计!”

“想的是我们能够在大唐立足,事实上,我想来想去,冯都尉说得非常好啊,我们汉化了,就是汉人了,做什么都方便!”

思八汗讲完,坐下后,部族首领达古伦也说道:“我们现在呆在大唐里,喝着大唐的水,呼吸着大唐的气,接触的是大唐的人,你们说,大唐好不好啊?”

“大唐好啊!”有人带头,立即赢得所有人的支持。

大唐确实好,国家安宁、社会河蟹,经济繁荣,文化发达,虽说许多地方遭灾,也有许多的地方过得很好,就拿河州、鄯州一线因为吐蕃战事,朝廷军费大量进入,让地方进入了一个畸形的繁荣,三部吐谷浑的牲畜卖得很好,他们有了钱,能够买到很多好东西!

“有那么一个好机会让我们加入大唐,我们不加入,还死死抱着已经不存在的吐谷浑的名字,将来一定会后悔的!”

“对!”

“加入大唐!”

“成为冯都尉的部曲!”众说纷纭,他们能够理解部曲的意思,宁为强人奴,莫入弱者列,颇有种宁坐宝马里哭,不在自行车上笑的作派。

成为冯小宝部曲的决议获得一致通过,统统投入了冯小宝的门下。

见大局已定,冯小宝丢出干货道:“凉州唐家已经答应将这片地区租给了我们,租期三十年,每年租金是一百匹马、一千头羊!”

他在地图上划出位置,大致是凉州西北地区,牧区不小,草质不算太好也不算太差,租金也不多,给的是良心价。

“这片地区大概能够生存万人以上吧,大伙儿去到那里,不要与唐家发生冲突了。”冯小宝吩咐道。

“谨遵主上之令!”(唐朝家主被叫做阿郎、阿狼,冯小宝觉得不好听,要求主上)

至于租期三十年,若搞不出什么名堂来,小宝忒够无用了。

搞什么名堂呢,冯小宝学伟人般大手一摆道:“相信三十年,我们就不用再呆在凉州了,我们将以崭新姿态重回吐谷浑旧地,是我们汉人的地方!”

这话大家爱听,重回旧地,哪怕是身份不同,也是好的。

如诺罗敦、思八汗、达古伦等老人,更是翘首以待王师西定吐蕃,重回那魂牵神绕的青海湖边,再上湖心岛。

“下一个问题,你们取什么姓名好呢?”

“跟着主上姓!”这种说法最简单,冯小宝摇摇手指道:“不必都一起,诺罗敦部族跟我姓冯、这个部族跟随于我,思八汗部族跟唐十一娘姓唐,归属唐十一娘、达古伦部族嘛,大家都居于凉州,是汉武帝为彰显大汉帝国军队的“武功军威”而得名,就叫武吧!”

“谨遵主上之令!”

有了姓,名字则按冯小宝来了话“祖国山河美如画,百姓安居福如海,”进行排辈再加第三个字,如诺罗敦就叫做冯祖荫,他的兄弟叫做冯祖柏、冯祖桂,他的儿子辈则是冯国璋(没错,就是这个名字)、冯国平、冯国安等等。

达成协议后,找个吉日,请来了陇右道地方官员、驻军将领、地方乡绅、各部族长老,众目睽睽下,共作见证三部吐谷浑人归属冯小宝!

仪式席天幕地,在野外进行,冯小宝高居主位,观礼的客人则坐在一张张的马扎上,分坐冯小宝左右,而三部吐谷浑人则都穿起了汉服,整齐地坐于冯小宝们的对面。

他向左相姜恪下了请柬,左相这么大的官员,理所当然没来,由其子侄辈姜咨作代表亲临现场。

姜咨宣读檄文,檄是古代的一种文书,作用分为三种,一是上级告示下级、二是官府晓谕百姓,三是我方声讨敌方罪状,现在姜咨所读檄文起到作用是一和二。

不用说,长篇大论的古文让冯小宝听得很是吃力,现场大部分的人同样听得稀里糊涂,包括不少汉人!例如说唐军军官没几个知道檄文说了些啥,倒是吐谷浑人中好几个家伙,听得眉飞色舞,摇头晃脑,他x的他们居然听懂了!

看来应该汉化的是那些没听懂的汉人,统统拉去回炉国文,包括冯小宝!

檄文大意是胡汉一家,引用太宗皇帝国说过,自古贵中华、贱夷狄,而今四海一家的形势下就应是胡汉一体,大家就是一个融合起来的新民族也,太宗曾言:“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人主患德汉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敌!”

“当谨遵太宗皇帝旨意,胡汉一家,共同一体!”

“今有冯氏小宝,兼收并蓄,收纳吐谷浑三部为部曲,行博大恢宏气势,奋昂扬坚定进取,赐三部吐谷浑人分别为‘冯’‘唐’‘武’三姓,可享大唐之富足与太平,冯唐武三族幸甚!……”

姜咨念完,落款是大唐凉州道行营,由凉州道行军大总管姜恪签发,并上报朝廷!

意思是得到了官府的承认,三部吐谷浑人正式归化,并成为冯小宝的部曲,此事确认无疑!

人们发出了热烈的掌声,赞礼官高呼道:“献名册!”

(下一更是中午二点半)

第四四八节 类乌齐三头第三五二节 唐吐大战(二)第四四六节 天路第千八节 攻进都城(一)第九十五节 众筹第六八五节 大唐与大食的碰撞(三)第一七一节 皇帝召见第七四一节 弓、望远镜和地图第一千六节 火枪兵袁风(二)第五四八节 大家都没事第六六二节 简化汉字第十六节 上洛(三)第四六五节 他不是人第九八八节 不坐宝座第九三八节 女战神第五九五节 实习生太平公主第三三三节 真的猛士(一)第七二五节 针锋相对的斗争第五七九节 报捷洛阳第一二一节 汉人奴隶第六三七节 天鸟!第千六十节 儿子的婚事(一)第二八四节 余波(祝大家十一快乐)第七十四节 增添人手第九百六节 帝国余辉(三)第一四十节 火锅第六一二节 胡人的攻城技术第二百节 大阿餐晓川瓦苦了!第六三三节 憋屈酷吏(二)第九三二节 大乱之后有大治第二十九节 命中的邂逅第九九四节 好在他们不知道有中餐第八六一节 得了一匹好马第八三五节 武则天之野望第一九六节 刘夫人第二百一节 射中了什么餐?第一九八节 闲看两军对垒第一山地师第二一一节 为了吃肉第五七九节 报捷洛阳第八三十节 韦怀义罄竹难书第九七一节 她不是女神还是谁是!第千二六节 不是普通人第八七十节 营内营外炮声轰第六二十节 建设新西域第八六五节 火药来历第八七二节 两种不同结局第五九九节 会盟西域(二)第九四八节 入侵欧罗巴第八四六节 张家兄弟得圣宠第一五四节 怀明和尚(第4更求收藏)第二二五节 牛刺史第四十八节 不是我杀的第七七五节 修路也疯狂第千二二节 攻入敌寨第六三三节 憋屈酷吏(二)第七八十节 尼沙布尔城主第千四一节 (十一)第三一四节 收麦第八百三节 大食人的对策第千五九节 武三思是菩萨转世?本宫不认识他!第一七三节 殿试第七八一节 青年军官扎尔扎加第八九八节 伏击北方大军(三)第二八六节 帝国军事会议(二)第二七五节 班师回县第六五八节 光荣归于太后第三百六节 好运杜孝升第四八九节 牛肉干征服倭人第九四四节 不杀一人第四三四节 清水河镇遭遇第九八三节 攻打君士坦丁堡(五)第三七九节 千寻来访第七十节 廷见结果第七七六节 抗拒从严第九七三节 派酒叔来第四四二节 老天还是有眼的第四十二节 山大王们第千三三节 (三)第二三九节 大通河军校第三二十节 演习之事第三条路第五九十节 马瘟第三百节 诸事了了第三九九节 家事(一)第八一二 破伊斯法罕城第一千六节 火枪兵袁风(二)第二二一节 陆路启迪第一七十节 谁想搞我第八一九节 狂攻阿巴丹第二八八节 私语第二三三节 捕奴(二)第五八八节 刘仁轨卒第四六五节 他不是人第三九八节 白天不行第千四一节 (十一)第五六六节 征突厥军议第四十九节 破关第八七十节 营内营外炮声轰第一六一节 嫡庶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