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四节 对质(一)

我靠,大水冲到龙王庙的事情差点生,熊宇懊恼不已,想换人时,惊见这队人里找不出一个人来与冯小宝放对!

项小乙是本队人最能打的,他不敢上阵,换作别人也不行啊!

他想想后,向着冯小宝拱手道:“冯都尉,若不怪我以大欺小(年龄老过他,军阶高过他),我们来玩二手?”

“好,熊将军请手下留情!”

“请!”见皇后没作干涉,熊宇取了惯用的大刀,冯小宝用上了亮银枪。【

熊宇一声,大刀刀势展开,片片如浪,诺大的大殿似乎寒气森森!

冯小宝冷哼一声,枪枪不离熊宇,快如闪电!

天下招式,唯快不破!

加上他用的是锁喉枪,枪中王,枪枪锁喉最难防!

每每攻敌所不得不防,管你大刀招式再怎么精妙,我就一枪锁你喉!

战上数合,熊宇也都气馁了!

他识得这是左卫将军杨德清的枪法,这锁喉枪单对单最为有用,没想到冯小宝使出来时有如毒蛇吐信,狠辣异常,度比起杨德清还要快上几分。

熊宇也有真材实学,但他的刀法乃是阵战,若冯小宝的枪不怎么快,还能够对付,而冯小宝的高敏,委实令人头痛。

冯小宝使尽浑身解数,疾刺对方十几枪,心里有了底,放慢了度,与他不紧不慢地练起来。

大家刀来枪去,堂面上打得倒也好看,那个小萝莉看得津津有味,小脑袋跟着两道倏进倏退的人影转来转去。

而在禁卫军队里的项小乙则脸现微笑,他看出两个家伙有杀势没杀意,提前进入了垃圾时间。

“当”的一声,冯小宝给熊宇一刀劈出三米远,停手不战,拱手道:“熊将军高招,小宝领教了,多谢指点!”

熊宇也停手道:“不敢当,冯都尉比我年少,已经这么强了,我象你这么大时真不是你的对手!”

心知肚明对方手下留情,也赶快找台阶下场。

皇后欣然道:“好!看了两场精彩的比斗,冯都尉果有真才实学,不错!”

这次皇帝也缓过劲来,内侍退下,他脸上浮现笑容,拍掌道:“好极了!”

皇后征询皇帝意见道:“九郎你看,是进行下一环节吗?”

“嗯!”

……

偏殿上,穿紫戴金的重臣们已在侯着,而在左右房间里,分别都有壹位胡人给礼部官员陪着,他们都是今天这起事件的参与者,乃吐谷浑人和吐蕃人,他们不能放一起,放一起会打架。

重臣分别是右相阎立本,户部尚书袁公瑜、兵部尚书郭待举、吏部侍朗郝处俊及侍御史庄敬之、刑部侍朗丘神功。

本来一个芝麻绿豆大小的的五品都尉的事儿用不得这么多官员参加,还都是重臣!

但帝后知道两方在此逐力,朝臣都是这么快的,以小见大,寻找突破口,一旦突破,就会一拥而上,群起而攻之。

干脆让他们一起来,得出结果后,他们不能再作纠缠,一了百了,省得大家麻烦。

阎立本也不关他的事,中立的,他给召来作见证。

召见冯小宝的流程,诸重臣都已知晓,先是测试冯小宝的武力,再召吐谷浑人与吐蕃人加上庄敬之对质,查询事实真相。

就不知道冯小宝的战力如何?

兵部尚书郭待举略有不安,万一冯小宝象不成器的世家子弟那般给测出银样蜡枪头,他这尚书此时就丢脸丢大了!

正在等候时,有内侍过来传旨道:“奉皇帝皇后口谕,请六位大臣、吐谷浑尚书勃儿束格进贞观殿议事!”

内侍脸色平和,不多说什么,此乃宫中,大臣也不敢与他作交谈,遂按班起步。

袁公瑜和郭待举并排走,他伸出手抚郭待举的背,郭待举先是一惊,旋即大喜!

他看到了袁公瑜笑眯眯的点点头!

大家都是明白人,袁公瑜肯定是得到了内侍来的暗号,知道冯小宝安然过关,遂来通知一下郭侍举。

郭侍举放下心来,步履轻松地走去。

……

六位大臣分列两班,中间则有冯小宝和吐谷浑尚书勃儿束格,勃儿束格代表吐谷浑一族前来控诉冯小宝强掳族人为奴之事。

唐朝海纳百族,视同一体,冯小宝真若这么做,尤其是在吐谷浑亡国的敏感之际,朝廷必须对吐谷浑有个交代。

吐谷浑最盛时有王、公等号及仆射、尚书、将军、郎中等官职,亡国后统统不值钱,你看对勃儿束格只是尊称为尚书,连什么部的尚书也不多说一句。

这勃儿束格身穿民族服装,年纪老迈,有一口流利汉语,吐字清晰地道:“臣等得诏从凉州移出,先涉鄯州,再迁灵州,不意在鄯州被冯都尉恃着手上兵马,硬夺我诺罗敦、思八汗、达古伦三族人口一万,牲畜五万(夸大了一点),作为部曲,还尽逼三族起汉名说汉话用流字,违背陛下各族平等,语言不受限制的旨意,明明欺君,罪大恶极,伏乞陛下给臣等作主!”

“冯都尉,你有什么话要说吗?”

冯小宝早已有备,立即取出了背囊里的多份资料,交由内侍呈上。

皇帝皇后看过,内侍又交给大臣们依次传阅,最终落到勃儿束格手上。

资料分别是三族头领签押的文书,说明他们心羡中原文化,甘愿归化,成为唐人,但唐人高贵,未建寸功,心里不安,遂作冯小宝部曲,以为前驱,打击吐蕃!

另一份资料则有左相姜恪的签字,同意三部归化,成为冯小宝部曲。

冯小宝作为现代人,爱好建立档案,稳妥保管,他知道打仗居无定所,遂6续将档案送回洛阳家里,正派上用场。

三族头领签押也就罢了,左相姜恪的签字同意,相当有力!

右相阎立本启奏道:“既然有姜左相的批准,三部自愿写下的文书,乃你情我愿之事,他人不应异议!”

侍御史庄敬之则奏道:“阎公此言差矣,若冯都尉凭借军力强迫写下文书,姜左相不明就里,批下同意,现当往凉州,找三部族人了解,两下对质,相信有朝廷介入,三部必吐真言!”

阎立本晒然道:“庄御史,你将姜左相想得太简单了,他会这么容易受蒙蔽吗?他说同意就是同意,难道庄御史比姜左相还要高明吗?”

想不到右相这么大火气?

庄敬之有点惊讶,正要反驳阎立本时,吏部侍朗郝处俊出班奏道:“阎右相说得极是!”

这回庄敬之更惊讶了,郝处俊不是自家的同盟么,怎么会支持阎立本?

郝处俊却是心知肚明,阎立本不是帮冯小宝,他是兔死狐悲!

你想想,姜左相这边离开,那边就全盘否定他的决定,那么阎立本呢?他是右相,左相不值钱,右相呢?离开后也给人什么都否了,会不会出这种事情呢?

因此阎立本出面维护故左相的决定,也是等于维护自己以后的决定,庄敬之与他争,争不来的!

反倒没必要跟他争,给他面子,谅下一回合阎立本也会知情识趣了。

阎立本站在冯小宝这一边,户部尚书袁公瑜、兵部尚书郭待举附议,郝处俊不作争执,皇帝皇后欣见第一桩事儿揭过。

至于勃儿束格的抗议,纯属抗议无效!

当然为了安定他们之心,朝廷会出旨意就吐谷浑之事对冯小宝申斥,肯定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亡国之民,何足挂齿。

第五四六节 扯蛋第一三七节 风水轮得快第千二二节 攻入敌寨第九九六节 我们做了好大事啊!第千二八节 三天血战第六二二节 崔千寻面圣第八五十节 水战(一)第一八五节 攻城战第一四三节 吐谷浑人(一)第二十八节 卖药冲突第五四八节 大家都没事第二八四节 余波(祝大家十一快乐)第七九八节 军纪测验第四四八节 类乌齐三头第九七六节 我想打冰球!第九八五节 攻打君士坦丁堡(七)第七七七节 攻打木鹿城第九五七节 总参谋部的怨气第四一八节 定帅第九七二节 宝地在手第四百七节 办大事(二)第七七八节 与哈里发话别第八五九节 两军对战(一)第六八五节 大唐与大食的碰撞(三)第一七四节 对质(一)第四三一节 最大的带路党(二)第五九二节 摆设就是摆设第八三一节 周矩搏击第七七五节 修路也疯狂第六六二节 简化汉字第三百八节 小镇突击第二百八节 新《宅地法》第八七十节 营内营外炮声轰第一百零三节 小宝的回报第八十四节 后世与前尘第二一八节 人小鬼大论弓仁第三十八节 授艺(跪求收藏与推荐)第六百节 告密风潮起第千二二节 攻入敌寨第八四九节 火上的阿巴丹城第六一七节 实在话第九五九节 万马奔腾第四二十节 一个好汉三个帮第八四四节 坑娘的女儿第三四一节 龙夷之战(四)第七三九节 持续攻击(二)第四五五节 唐蕃大决战(一)第六九六节 武三思的忧愁第六九四节 大站队(一)第六六八节 有来有往第九七八节 兵临君士坦丁堡第一百零八节 打大部族(一)第二二八节 焉耆人送礼第二六六节 橄榄球暴力第千六十节 儿子的婚事(一)第七七六节 抗拒从严第五六一节 婉儿吓退李旦第三二一节 李敬玄来也第七八一节 青年军官扎尔扎加第千二六节 不是普通人第七七五节 修路也疯狂第六一一节 乌质勒上位第三八九节 冯小宝改名韦晞第四九九节 唐倭会战(二)第七八十节 尼沙布尔城主第六二六节 道士之事第九二八节 捉拿来俊臣第七四一节 弓、望远镜和地图第五八三节 裴炎殒落第五五八节 临朝称制第六七三节 女皇登基第七二一节 昭德KO承嗣第五九四节 议西征第七零二节 急袭伊斯法罕(一)第二六三节 骑兵破城第一九三节 石门之战第一九八节 闲看两军对垒第二九四节 只要你的经历第六四十节 李显之死第二八二节 陪公主逛街(求收藏)第六六四节 太平公主开府第四十九节 破关第五五二节 我看他们不爽第八百七节 论弓仁入传奇第三四一节 龙夷之战(四)第八七九节 唐军大战略第一九五节 三板斧半第六一一节 乌质勒上位第三四一节 龙夷之战(四)第七四一节 弓、望远镜和地图第一八七节 医院风波(二)第四六六节 进入逻些!第六一二节 胡人的攻城技术第千六二节 神都巨变第八七四节 两将对上第五七六节 打脸的至高境界第六四一节 西域星空夜话第四三八节 不疑(一)第九九八节 鬼佬过春节第九百八节 献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