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五五节 新朝伊始

皇帝大行,举国服哀,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尽是素缟。

在皇帝灵前,武后、太子与王公大臣们恸哭,一片哭声。

王公大臣们在哭,哭这位好皇帝,其军功之盛,力盖高祖和太宗。

破突厥、灭高句丽、亡吐蕃,虽高祖和太宗,亦不如也。

唐代的版图,至此胜过高祖和太宗,东起朝鲜半岛,西临咸海,北包贝加尔湖,南至越南横山。

高宗皇帝勤政,登基之初,即把太宗皇帝三日一朝制度改为一日一朝,勤勉执政。

有知人之明,所用文臣武将皆为大唐栋梁,尤其是驸马韦晞,更是得意之作!

高宗皇帝爱民,鼓励农桑,发展经济,努力使百姓过得好,其执法状况宽平公正,犯罪率较低,有一次,大理寺卿唐临向李治报告说:“监狱中在押的犯人只有五十多个,其中只有两人需要判死刑。”

他宽仁到什么程度呢?有次他从长安到东都洛阳,听说车匪路霸打劫厉害(但不杀人),就从监狱里提取角头老大一位,坐在车上先行开路,以避免官军与匪冲突!(当然这么做也有迂腐之处,武后临朝后就改弦易辙了)

武后痛哭,她与高宗皇帝做了这么多年的夫妻,感情深厚,她是爱他的,而他也是爱她的!

在皇帝序列中,李治皇帝所生的孩子数量不算多----八儿四女,其中后面的四子二女为武则天所生,高宗皇帝一往情深,从武则天开始为他生孩子,唐宫内不再有其她女人能够得到李治的宠爱,几十年只与一个女人生孩子,可见其用情之专。

武则天呢,始终尊重李治,还压下了她的邪性,不行篡位,虽有争执,但一路走过,且行且珍惜。

太平公主痛哭,痛失了她的好父亲,这位父亲对她极好,宠她爱她,在婚姻之事上给她自决,任她选择了一个小贩出身的夫婿,嫁得顺心。在她出嫁时,甚至破坏了体制,对她的赏赐超乎普通公主的规格,风光无比。

今天他去了,那个最痛爱她的父皇不在了。

韦晞痛哭,他在忏悔,高宗皇帝对他是不错的,有知遇之恩,把毫无根基的他提拨为大将军,权倾朝野,还把最宠爱的女儿嫁给他,而他呢,却对高宗的病情不深入介入,坐视不理。

高宗皇帝得的是高血压之类的慢性病,韦晞作为现代人过来的,还是有些治疗方法可以提供,例如韦晞的太极拳!

太极拳一直没有外传,别人问起来时,他甚至用“广播体操”来搪塞。

太极拳当然治疗不得高血压,但对于辅助治疗有好处是毋庸置疑的,高血压需要的是平心静气,太极拳给的就是平心静气,或许可以助高宗皇帝延命,活久一点!

还有其它的什么偏方、土方,他也依稀记得一些,但是不说。

韦晞一直坐视不理高宗皇帝的病情(当然门面功夫少不了,例如进献什么老山参啊),他是有愧于皇帝的!

人家对你那么好,你是怎么回报人家的?

所以他痛哭流涕,难以自持。

群臣们带眼睇人,大家都在哭,太平公主和韦晞哭得那个稀里哗啦的,夫妻俩抱头痛哭,谁人都比不上他们。

大家心中暗赞,不愧皇帝疼爱他们!

太子李显把头深深地低下,掩饰住自己喜色:终于轮到了本太子出头了,皇位在坐,天下我有,哇哈哈哈!

但是这么一来,显得他哭得不怎么悲痛了,一些大臣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

皇帝大行,但朝政不可空转,辅佐大臣,中书令裴炎上奏说太子尚未即帝位,不宜由他直接发布诏令,有急需处理的重要事情,希望发布天后的命令由中书省、门下省施行。

听得李显恼火无比:还不快快把花花江山交来,你马的,欺负我小啊?

可是他又不敢反对,他老母积威之下,瞪他一眼,他就膝盖发软想下跪,哪怕就要即皇帝位也不例外。

到得十二月初十四日,武后、太子、王公大臣聚于皇帝灵柩前,裴炎宣读大行皇帝遗诏,太子李显即皇帝位,是为唐中宗,尊天后武则天为皇太后,政事全取决于她。

众臣皆呼大行皇帝圣明,处理得当,可惜他已经听不到了。

……

“母后!”李显穿着皇帝服饰,意气风发。

“皇儿!坐吧!”武则天理所当然地道。

“谢母后!”李显给武则天占据主场,他虽然坐在中间,可大臣们看的是御案边的武则天。

中书令裴炎,带着四位同中书门下三品郭待举、岑长倩、郭正一、魏玄同,他们组成了大唐的朝臣中坚。

“第一项事,给大行皇帝上谥号。”裴炎轻声道。

他不愧是顶级文臣,拟定了“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交出来,给武后看了,即时称好。

“皇帝有什么话说吗?”武后问道。

“母后说什么就什么呗!”李显显得无所适从,毫无主见的样子。

“再有,泽州刺史韩王李元嘉(唐高宗第十一子,李显的叔公)等地位尊贵,威望很高,宜给封赏,以示新朝之恩,臣与几位同僚拟了加封李元嘉为太尉、定州刺史,霍王李元轨可进为司徒、出为襄州刺史,另有其他人封赏如下。”裴炎说起第二件事。

李显一听,太尉、司徒在大唐可是“三公”之职,位列一品,地位尊贵,向不轻授,如现在的宰相为同中书门下三品,仅是三品官。

顿时他不乐意了,虽是叔公,但无寸功,怎么能够骤升高位?!三公的位置来批发么?

占了位置,想让他们退出可不容易,皇帝还怎么给新人位置?

不问一声,你裴炎自把自为?!当皇帝是傀儡啊!

“裴卿,这位置,怎么能够轻易给呢?”李显沉声道。

裴炎脸上露出了诧异之色,不过他聪明的没说理由,而是直接道:“此乃太后的意思!”

说出理由,那李显当场没了面子。

太后是在帮他,因为他的两个叔公德高望重,恐怕他们发动变乱,便都给他们加三公等官衔以安定他们的情绪。

听说是太后的意思,李显哦了一声就不敢说什么了。

太后何许人也,谋定而后动,指示裴炎准备人事任命:任命驸马都尉、大将军韦晞为检校兵部尚书、检校工部尚书,双尚书的帽子盖在他头上。

李显这回不敢问了,裴炎一听就明白,兵部尚书,让韦晞有了节制天下兵马的权力,检校者,他能管辖,但没有人事权,既是对他的防范,防止他权势过大,又是对他的维护------韦晞不干实务的。

如果让韦晞实授,恐怕迎来的是他的辞章,朝廷让他去坐堂?

无论是武则天还是裴炎,都知道他是坐无定性,属于那种有能耐但人懒惰的人,合适当元帅。(勤快的有能耐的人合适当参谋,不勤快又没能耐的人当兵,至于勤快又没能耐的人则拉去杀了)

所以武后知人善用,李显还得慢慢学,只是他太急进了,终究学不来。

第六一八节 会盟月州第千十节 攻进都城(三)第三一二节 攻不攻?第三九八节 白天不行第一六五节 三军训练第三二九节 举猛士(一)第五八九节 突厥人言和第八二一节 保护我们的铁路!第六六四节 太平公主开府第一九三节 石门之战第四一七节 发行国债第三四十节 龙夷之战(三)第九六四节 装备使人服第八四一节 大和尚归西第九九七节 拳头收回来第一二六节 跑路前说几句第七八十节 尼沙布尔城主第八四二节 国好帝不安第千四三节 (十三)第六六六节 韦晞视军第四四九节 有什么吃什么第三四三节 李敬玄的野望第三二七节 城管拆迁第千三一节 (一)第三八八节 韦一笑还是韦小宝?第一百十七节 大叔博尔扎第六三七节 天鸟!第三百十节 伊莱云丹的追杀(二)第一八六节 医院风波(一)第二五八节 进攻方向第六二一节 神都变天第七一一节 巴士拉城入手第四九八节 唐倭会战(一)第千八节 攻进都城(一)第七五八节 大决战(十)第五九四节 议西征第八九二节 优素福降唐第三四七节 荒城之月第四九一节 胆大的收税官第二一八节 人小鬼大论弓仁第九二二节 来俊臣劳而无功第六二九节 又进谗言第七六五节 哈桑之殇第千四九节 (十九)第六四十节 李显之死第六十节 唐甜喜欢小鲜肉第九五一节 敌我故事第六四四节 仿弦高劳秦师第五四二节 幸福的韦晞第三四八节 进言第八百五节 很郁闷的大食人第九三三节 收税第二五二节 交通改变命运第一八九节 攻占马邑第三六一节 瞬间翻盘第六一七节 实在话第千三二节 (二)第二六一节 河西马得失第八六七节 大炮开兮轰他娘第六一三节 破局第六十三节 你是面首第二八六节 帝国军事会议(二)第八百节 俺系好银第二十四节 实力节节升第八五七节 战后奖励第九二七节 聚会搞来俊臣第三二六节 不嫁表哥第九一二节 大马士革暴动!第三百三节 杯葛(一)第六八三节 大唐与大食的碰撞(一)第一三七节 风水轮得快第三九十节 公主大婚(一)第二八九节 到农村去(一)第四一九节 不甘,但无奈第一七四节 对质(一)第八八二节 黑油武器第七一二节 大食人的对策第五六六节 征突厥军议第三一三节 通湟防线第七节 药店学徒第九七十节 破阿瓦尔人第千十三节 哈扎尔汗国的崩溃(三)第六十七节 金刀刀王第七零五节 只能一路前行第六七七节 安逸的日子(一)第千二九节 张武相议第一山地师第三十七节 用枪(跪求收藏与推荐)第六七二节 劝进(二)第七八七节 太平公主回朝第五六九节 聪明人(二)第九八六节 攻打君士坦丁堡(八)第七六九节 武懿宗的牙反被拨第一六三节 大唐军乐第五七七节 契丹之战(二)第五百七节 分赃第六七一节 劝进(一)第六五一节 得手第六七五节 火车一响第五九五节 实习生太平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