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八九节 突厥人言和

“参见太后殿下、皇帝陛下!”武承嗣进宫,拜见两位至尊。

“表兄来了,赐座!”李旦是个淳淳君子,吩咐内侍道,至于武则天,她是长辈,又是至尊,不必对武承嗣客气。

武承嗣坐定后,东拉西扯地说了一会话,然后上奏道:“东突厥后汗国骨咄禄请求内附!”

“他们求和了?”李旦不禁兴奋地道。

突厥人自认为是狼神的子孙,桀骜不驯,偏生得他们控弦十万以上,一旦南下,大唐震动,一日数警,历代唐主听到突厥人来了个个都睡不着觉。

现在低头认输,李旦虽不掌权,但也高兴。

“正是!”武承嗣满面笑容地道:“阿史那骨笃禄派出了使臣,找到臣下,一是认错,说之前罪我大唐乃大错特错,再三请罪,并送上好马三百匹!牛一千头,羊一万只!”

突厥人也没什么东西可给大唐,给来给去的只是牲畜,所以游牧民族要不就是骗,骗不来就抢中原的东西,他们什么都缺,连只木桶都做不来。

“二来,他们请求内附!”言讫,武承嗣递交突厥人的呈情表。

他兼管礼部,有资格与突厥人打交道,自然,收了突厥人不少的贿赂。

突厥人是没出产什么东西,但他们有以前抢的东西,颇有好货,就拿出来送人。

其实突厥人最想打通关节的是大将军韦晞,他是主将,只要他点头讲和,就大事定矣。

否则就算与其他官员谈判,他跳出来捣蛋的话,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只是去到公主府门前,门官说大将军没空见他们,连见都不见。

油盐莫进,钱他有的是,马匹他也不缺,美女他不敢收,权势突厥人也给不了他。

无奈之下,只好求到武承嗣那里,武承嗣倒是收钱肯办事,而且给力,立即求到了御前。

“那你先搁这里吧!”武则天也不与他啰嗦道。

武承嗣又说了一会的话,然后他告辞离开,李旦也离开了。

“婉儿,你怎么看?”武则天问上官婉儿道。

“可虚与委蛇,不战不和,待我们的计划发动。”上官婉儿说道。

“讲给武承嗣听吗?”她问起来。

“不必,知道的人越少越好。”武同天摇头道。

“遵旨!”。

……

武承嗣奉旨与突厥人谈判,但他作不了主,开出的是武则天定下的价码:

东突厥后汗国骨笃禄去除尊号(不得再称大汗);

部族分为十部,分散到各州去,除了骨咄禄有都督之位外,其余部族酋长都没有,所有突厥人成为唐人,向大唐宣誓效忠,受大唐地方官的管辖!

“这这这……”东突厥使臣头上渗出了豆大的汗珠。

比起以前承袭太宗朝起的“民族区域自治”(酋长当都督或刺史,可世袭,朝廷不干涉各族内政)有了极大的倒退,条件苛刻无比。

以前过得快活,唐人不管他们的行事,还有钱粮白送,甚至突厥人闹事,打到唐人,唐人怕事,多是忍让。

现在,唐人想肢解突厥部族,若干年之后,还会有突厥人吗?

不服?来战!

要是战得过的话,突厥人就不会派使臣,能够用刀箭取的东西,狼神的子孙不会用嘴巴来说话!

虽说大唐政局有所不稳,但大唐的军队依旧保持稳定,以大将军韦晞一干将领在虎视眈眈,他们也与以前的将领大不一样,是先杀光了再谈判。(和空气谈咩?)

使臣头痛无比,他作不了主,只能派快马骑传往突厥牙帐汇报。

然后突厥贵酋们还价,大唐再还价,双方扯皮,时间不断推移。

……

春天到来,在杭爱山的突厥人赶着牛马羊群陆续南返。

那边虽然安全,但冬天风雪极大,寒冷,雪厚到让牲畜也无法扒开,弄不到雪下的牧草,结果,死掉的牛羊是以前的一倍。

往南,雪更薄草更长,下雪时牲畜也能够翻开雪去啃草吃。

没有牲畜,很快人就会饿死,因此春天一到,他们就忙不迭地往南走。

但在大唐实际控制线之内,他们还不敢进入。

与之前相比,突厥人觉得日子不好过。

他们不能抢劫为生,只能够放牧维持生计。

越往南,水草越丰茂,尤其是黄河边上,有水有草,那里的草长得象有油一般,喂什么牲畜都齐刷刷地猛长个子。

过往,突厥人占据黄河北岸,还经常在黄河南岸放牧,就象自己家一样。

现在,黄河两岸都给唐人占据了,唐人的牧民们,在那里优哉游哉地放牧,而他们只能干瞪眼。

不仅唐人牧民出现在黄河北岸,唐人农民也出现了,他们开垦荒地,引水灌溉,喜上眉梢。

在内地,人均分田百亩,还经常不够分。

这里,名义上分田二百亩,实际上是他们有多少能力开垦多少亩都没有关系,只要上交粮食就成!还有大片的无主牧区任由放牧,这对于勤劳的‘中国’农民来说简直是天堂。

至于突厥人打过来,农民伯伯怕是怕啊,可官府说了在北岸种植、放牧所得,官府包销,给突厥人抢了,官府不包赔但会给百姓口粮活下去,给他们资金重新来过,一定三年。

军队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虽说军队可以屯田,但那些大头兵们岂愿意拿锄头,搞不好兵变都有可能!

只要有一丝的可能,那么就招募国内农民来干活呗。

此地离国家内地州县也近,还是可以招募一些农民前来干活。

总有不怕死的农民.

而在西域就不成了,离国内太远,大兵们想要吃到粮食真的需要自己拿锄头干活。

有的突厥人试图越境,很快出现大唐的骑兵,旋风般地赶来,大声吆喝,驱赶他们。

年轻的突厥人自然忿忿,想动刀箭!

劳资以前的地盘,特m的什么时候轮到你们唐人来爽歪歪了?

年长的突厥人则止住了他们,点头哈腰地离开。

面对着族人的疑惑,年长的突厥人苦笑道:“看他们的马!”

年轻的突厥人看马匹就明白了,对方的马没有掉膘,该死的,唐人奢侈到用粮食喂马!

过了一冬的马匹都会“春瘦”,此时长跑作战的话,死掉的机率非常高!

而用粮食喂马,有油水(用豆子喂)的马匹就能跑,不受春瘦的限制。

大家不对等,这仗可怎么打。

年长的突厥人不仅会看马匹状况,还会观察唐人的精神面貌,看到的是跃跃欲试,想的是突厥人闹事的那种,唯有长叹一声,退避三舍。

第二二五节 牛刺史第二三九节 大通河军校第七六十节 大决战(十二)第一八二节 战小城之二第七零五节 只能一路前行第一二四节 回家第一七十节 谁想搞我第五二四节 烧头炷香第八六七节 大炮开兮轰他娘第一百十五节 大叔神箭手第六八九节 请君入瓮第九三七节 唐甜收小亚细亚第四六三节 庄小强第二四七节 破寨(二)第一八七节 医院风波(二)第四七八节 登州行第三条路第四百一节 结婚贺礼第四四六节 天路第一四一节 朝廷封赏第三九六节 追寻冯大宝(二)第六七六节 为万世开太平第九七三节 派酒叔来序:女神送我走一程第三四九节 三御宝换帅第二七十节 坚持就是胜利(二)第三一四节 收麦第八六七节 大炮开兮轰他娘第九六九节 不能退第六百九节 可汗与属下第一五一节 各自会唔(第1更求订阅)第三百十节 伊莱云丹的追杀(二)第九九三节 宫相丕平二世第七零二节 急袭伊斯法罕(一)第六七八节 安逸的日子(二)第三七三节 功成名就(一)第八七三节 火炮不咋地第七三九节 持续攻击第五五十节 刺客,又见刺客!第六六九节 大事一件接一件第八六七节 大炮开兮轰他娘第六四三节 大点兵第五二十节 史万超上位第一三十节 被发现了第九一九节 封无可封第七八四节 城主太小,做总督吧!第九六一节 破普利思卡第二八六节 帝国军事会议(二)第八五九节 两军对战(一)第八二三节 过雪山第三九六节 追寻冯大宝(二)第八六四节 赖扎宰湖水战第七五四节 大决战(六)第五十八节 山庄夜话(一)第二七五节 班师回县第四三十节 三战归心第五十六节 路遇打劫(二)第六六八节 有来有往第五五六节 山陵使第六六五节 送别战友太平公主第二百五节 指点迷津第五一七节 钢铁产业(一)第七一一节 巴士拉城入手第六六六节 韦晞视军第七二二节 乖乖女变了第三五七节 唐吐大战(七)第一五四节 怀明和尚(第4更求收藏)第九五十节 取特基尔达城第二二九节 人口最重要第二三八节 山地师之争第八六三节 我也会帮你数钱第七六八节 武懿宗想虎口拨牙!第八七一节 两城守望第九九十节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第七二一节 昭德KO承嗣第九九六节 我们做了好大事啊!第二五二节 交通改变命运第二九七节 助人为乐(一)第二六四节 老小狐狸第七四二节 死亡之河第五八三节 裴炎殒落第三七六节 速度与激情第四八六节 不战而逃第三五二节 唐吐大战(二)第三二七节 城管拆迁第三七三节 功成名就(一)第九二七节 聚会搞来俊臣第千六二节 神都巨变第五节 穷人翻身记(二)第七零三节 急袭伊斯法罕(二)第五七四节 契丹李尽忠!第十节 程家援手第四百七节 办大事(二)第一九五节 三板斧半第九五一节 敌我故事第九七九节 攻打君士坦丁堡(一)第二百二节 军中之事第五六六节 征突厥军议第七四七节 大食军攻城(四)第三五二节 唐吐大战(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