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七四节 谁为太子?

新朝初立的兴奋还没过,就在九月十二日,朝堂上爆发了一场激烈的争执。

双峙的双方分别是:

一边是文昌右相岑长倩、纳言欧阳通、同凤阁鸾台事格辅元等。

另一边则是武承嗣及其党羽,有左金吾卫大将军丘神绩和酷吏周兴。

他们集中议事,首先给女皇上尊号,助长其威风。

岑长倩拟了“圣神皇帝”尊号,武家人不学无术,无可无不可的,一致通过。

再有旗帜尚赤,改置社稷于神都,正式建立了象征天子之家的武氏七庙,由武承嗣承办。

均没问题,但当岑长倩的这件事上奏,朝堂上气氛骤然紧张,形成了渭泾分明的情况!

岑长倩上奏道:“……皇嗣(皇太子)为陛下第四子李旦,赐姓武,皇太子为皇孙。”

立即有丘神绩赤膊上阵,站出来道:“岑相公此事大谬!”

“皇上第四子姓李,岂能改姓?今有周国公承嗣,乃皇上亲侄,最是亲近不过,可为皇嗣!”

岑长倩失笑道:“岂有不立儿子而立侄子为皇嗣者!”

双方针锋相对,虽然武承嗣方面张牙舞爪,气焰嚣张,甚至连“君可知制狱所在?”这等话也讲出来。

但朝堂上大部分文臣都站在岑长倩之边,哪怕是一些平时与武承嗣交好的大臣也默不作声。

支持武承嗣的话,等于推翻中原文化传承“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宗族其次”的宗法原则,谁都背不起这样的骂名!

支持武承嗣的话,得啊,以后叔伯兄弟的儿子都可以来抢自己亲儿子的利益了!

安有是理!

当前武承嗣是厉害,但中国人也注重身后事呀。

“韦晞,你怎么看?”武则天不耐,先让争吵两方停止,再问韦晞道。

他的态度很关键,要是支持武承嗣,那他会声势大振,足以与岑长倩方面的文官分庭抗礼。

要是不支持武承嗣,那就成了一边倒的反对,武承嗣难成事。

韦晞的回答很巧妙:“此乃陛下的家事,何必更问外人!”

中立等于反对,在这个大喜日子里,武则天会求稳,不会急进。

武承嗣脸皮气得紫红,几乎与官袍同色,他阴森森地道:“驸马爷,徐绩殷鉴未远啊!”

韦晞的回答,正是前英国公李绩在高宗皇帝李治欲立武则天为后时,长孙无忌和褚遂良拼命反对,李治又问李绩,李绩就说是陛下家事,关外人什么事。

但李绩其孙徐敬业造反,连累家族,李绩也被除了恩典,退姓为徐绩。

武承嗣在告诫韦晞饭可以多食,话不能乱说,照搬李绩的话会倒霉的,结果韦晞双手一摊,涎脸道:“我与周国公你的关系似乎不怎么样,还想让我为帮你说好话?”

他低声地,却让大家都听到地:“真是的,平时又不见你多送我金银珠宝、土地和美女,关键时候却想让我来为你说话?你想空手套白狼啊!你不如上街道上抢不更好!”

他挤兑武承嗣,也只有他才敢这么说,人人莞尔,殿中侍御史立即站出来道:“臣弹劾驸马都尉韦晞君前失仪……”

韦晞立即作双手投降状道:“好好好,我不说了,省得周国公又说我殷鉴未远了!”

人们终究忍不住笑出声来,连武则天也笑了:“这孩子!”

她扫过诸将,只见他们大多数昂首挺胸,眼神朝上,神游天外的样子,就知道不用问他们了,问了也是白搭。

军中天条一:遵照女皇的旨意办事!

军中天条二:按照驸马所说的去讲!

听从女皇的命令,女皇叫他们去做什么就做什么,驸马说什么,他们就说什么。

没有军方帮衬,武承嗣方面显得势单力孤,甚至连武三思同志都很消极,属于他的嫡系只是有力无力地助武承嗣吆喝上几嗓子后就哑火了。

武承嗣想当太子,武三思又何尝不想!

当了太子,日后为皇,谁不想?同为亲侄子,干嘛要助你上位,我自个儿上不行么?

这么多人不支持,武承嗣out了,武则天钦定李旦为皇嗣!

不过武家人也大有斩获,武则天立武氏七庙于神都(天子七庙),追尊其先世祖先为皇帝,追封其异母兄元庆、元爽,伯父及堂兄弟为王,封其侄、侄孙十余人为王,从而建立了皇亲贵戚。

武承嗣被封为魏王,食虚衔三千,实食一千户,监修国史。

武三思被封为梁王,食虚衔三千,实食一千户,监修国史。

以上两个是亲侄子,堂侄子武懿宗被封为河内郡王,其他侄子、侄孙均有王爵,成为宗亲,再有武氏诸姑姊为长公主,武家得到大礼包!

虽说王位尊崇,监修国史更是崇高的荣誉,但怎么比得上太子之位!

退朝后,武承嗣拉着武三思,也不计较他先前不助他,而说道:“韦晞、岑长倩一武一文,把持我等兄弟上进之路,实在可恶,不可留之!”

武三思也意识到他要上位,同样绕不过这两个人的为难,但他与韦晞接触得多,更清楚韦晞的厉害,遂分析道:“韦晞颇有才干,皇上侧重,且是太平公主夫婿,又有关外三十万控弦,不可轻动也!”

“岑长倩虽为文昌右相,图之却是不难。”

武三思出谋献策地道:“不可动之,则遣之,遣之出朝即可!欲图岑长倩,则不必多虑,一狱卒足矣!”

意思明白,将韦晞从朝中赶走,省得他刮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而岑长倩,则可构陷之,由酷吏来对付他。

武承嗣大喜的同时,暗凛这个兄弟不差呵,一肚子的坏水,未来可是自己未来抢太子之位的强劲对手。

而他的想法,武三思同样有之!

两人点头,宜徐徐图之,眼望彼此,各怀鬼胎地笑起来。

……

武家两傻图谋韦晞,韦晞所谋则是深远。

他亲自挑选了五百身家清白又实力强劲的禁军后,上奏武则天,将他们充实到太子东宫卫队里,其人员调动、军饷必须得到武则天亲自同意方可,他人不得置喙!

写得非常煽情:“臣妻太平,今只得一个哥哥,若臣妻自西域回来,万一不见哥哥,臣无有面目见她矣!”

明写太平公主哥哥,实际上提醒武则天,她就只得一个儿子了!

于是武则天照准,五百卫队入驻,太子武旦(已改名)的宫禁严密,将他严严实实地保护起来。

他是旗帜、枪靶,吸引火力,万万不可有失。

他在太子的位子上,远比武家兄弟要好对付得多,因为李旦最擅长的是一个“让”字,让皇位给他老母,再让皇位给他老妹,有何不可!

第二八六节 帝国军事会议(二)第一七二节 弓试第八十八节 美容院第七五六节 大决战(八)第五百四节 斗将斗兵第一百十八节 大叔入伍第六四五节 水桶妙用第五四九节 搞定了第七六二节 撤退有序第六二五节 有底气就是好第二三四节 捕奴(三)第四十一节 学以致用(一)第八四三节 五郎来了第一六三节 大唐军乐第四八七节 一顿饭换个唐粉第六四四节 仿弦高劳秦师第七三八节 骑射逞威第一百十六节 追大叔第四八十节 攻倭战略第四二五节 孩子们会被吓哭的!第二二五节 牛刺史第六百五节 打它(二)第七六九节 武懿宗的牙反被拨第九九八节 鬼佬过春节第七六六节 哈里发被俘!第九三六节 统治区的春天第一三三节 打还是跑?第三二九节 举猛士(一)第一三四节 突破了第二三二节 捕奴(一)第二九十节 到农村去(二)第一三六节 唐军之殇第四九一节 胆大的收税官第二九一节 到农村去(三)第八四二节 国好帝不安第三百七节 时势不同了第一六三节 大唐军乐第一九八节 闲看两军对垒第三五十节 名将之路第一六零节 程府亲戚(第10更求收藏)第四一六节 吃饭、马车和方法第七五二节 大决战(四)第三九八节 白天不行第千四八节 (十八)第九五三节 达州攻防战一第七八六节 办班(二)第三四十节 龙夷之战(三)第一四七节 兄弟们第六十五节 天大秘密第九一二节 大马士革暴动!第七八二节 献城(一)第四九四节 杀入倭京(一)第一三一节 打我埋伏?第六五一节 得手第九七二节 宝地在手第六八三节 大唐与大食的碰撞(一)第七六五节 哈桑之殇第千五六节 攻法兰克(三)第六三九节 处死韦氏第六七一节 劝进(一)第八六八节 嫌我老土?!第九十八节 小宝治军第三四五节 唐军部署第千二七节 危险的鲶鱼第八三一节 周矩搏击第六九十节 铁路大建设第三八十节 又岂在朝朝暮暮第六三九节 处死韦氏第二六六节 橄榄球暴力第三二六节 不嫁表哥第九五九节 万马奔腾第六四一节 西域星空夜话第三七九节 千寻来访第九一九节 封无可封第一四六节 议收吐谷浑人第九二八节 捉拿来俊臣第七三一节 子不如女第四八八节 可惜了!第四九七节 血洗倭京第六一二节 胡人的攻城技术第六六七节 招抚突厥人第一百零六节 首战第二九十节 到农村去(二)第七二四节 西征军不过尔尔?第三百一节 吐蕃对策(一)第二三十节 吐蕃悍将第五十八节 山庄夜话(一)第六八三节 大唐与大食的碰撞(一)第七十一节 唐执令的预感第八十六节 学习骑射第五十七节 女人的麻烦第五四六节 扯蛋第二五六节 与吐蕃人作买卖第八四十节 母放行女儿执行第二四九节 处俊之死第二五五节 三女将逞威(三)第八十三节 事情挑明第九十八节 小宝治军第六一九节 得心应手第七九七节 灭大食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