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三四节 战前闲谈

伊犁河畔的伊宁城,气候宜人,土地肥沃,有河水可以灌溉,又有铁路开过,因此经济发展极为迅速,有小麦、大麦,瓜果,花精油、牲畜出产,有工业基础的煤铁供应,现在开挖金银铜。

原为西突厥分支突骑施人的故乡,臣服韦晞不到几年的时间,其汉化的速度快得惊人,除了一些老人还用土语之外,所有的人都用了汉语,穿了汉装,大街小巷都是汉字,信奉的是佛教,有的家伙甚至信奉了道教!

之前信的巫教几乎没什么人信奉了。。。医院的建立将兼职医生的巫教给打得崩坍,汉化地区的原住民都清楚有事情找衙门,有病看医生,孩子到了年龄就要去上学,不去上学的孩子是犯法!

可是汉化没什么不好啊,美味的酒与茶、白得如雪的细盐、精致的美食,上好的衣服等等这些美妙生活享受,不需要经过血与火就可得到,没有生命的代价,家中的小孩子和老人能够平平安安(胡族老小是唐军最喜欢屠杀的对象),为什么不呢?

于是他们向那个统治者献上了他们的忠诚。

纯朴的突骑施人并没有意识到他们遇到的是一个应该是有史以来最讲公平的统治者,作为未来战士降临到本地的韦晞,太熟悉世界的历史,各个民族之间的整合往往经过剧烈的碰撞最后才走在一起。

沟通从心开始,公平公正公道地对待每一个民族,人心都是肉做的,再桀骜不驯的胡人看着汉人军医不顾肮脏地给他们家里的老小医治,看着他们待遇所得与汉人一样,看着草原上遇到白毛风天灾时得到的政府救助……他们的心不被触动吗?

只要拿出解放军进入西藏时对待民众的态度,民众就一定会认解放军的头头作大慈大悲的活菩萨下凡!

有这样的态度,汉化的成功率高得吓人,越是野蛮落后的民族,汉化率最高。

反倒是文明高的民族,例如栗特人,汉化程度差。

所以,栗特人始终只能够当商人,而汉化的突骑施人,刺史和将军一抓一大把,进入了权力中枢。

现在城主府里操着一口流利汉语,穿着相同军装和衣服的军人和文官坐在一起,无分彼此。

太平公主幕府、西域都护府的中高级官员们集中在城主府里开会,主持的韦晞与太平公主还没入席,因此大家愉快地闲聊,宽敞的礼堂充当的会议室吵得嗡嗡响。

“听说白衣大食国准备出动百万大军来打我们了,他们的部队,投鞭可断流,问你怕不怕!”

“吓,我怕怕的哦,推上去点的隋朝老杨也准备过百万大军来打高句丽,不给高句丽打得大败。”

“去去去,谁跟高句丽相提并论,高句丽已经亡国了,我们是东晋!”

“为什么是东晋?”一个蕃将迷惑不解地道。

于是正统的汉人将军告诉他道:“前秦苻坚百万大军去打东晋,结果被东晋所破……”

“东晋个p,东晋谢玄兵才八万,我们至少有八十万大军,我们必胜!”说话的汉将明显地熟悉典故道。

“哎,你们看史大个!”有人指道。

史万超正在点手指头,突地狂笑道:“哈哈,一百万个敌军,看我这次杀他一万人!”

他豪气干云地道:“世界记录,单兵杀人数目最多,舍我其谁!”

“我们就不和你争了!”知道他厉害,将军们纷纷道,开始嘲笑他道:“你是将军,找敌人的将军去杀就成了,杀小兵,你当你是屠夫啊!”

“对对对,史大个就是个屠夫!”将军们无情地奚落他道。

史万超反唇相讥地道:“你以为你们就不是屠夫啊?打过此仗,所有的人都是屠夫!”

大家默然,无言以答。

是啊,对方百万军到来,不杀上几十万,岂能打赢!

杀上几十万的话,不就是战国时的白起、武悼天王冉闵、三国时曹操这类的猛人,如此的名声是好是坏,青史难言。

“杀一是为罪,屠万即为雄,屠得一百万,即为雄中雄!”一把有力的声音自外面传进来,大家一看,是大将军韦晞扶着太平公主走了进来。

既是开会,韦晞身穿皮甲,而太平公主则是骑装佩皮裘。

于是诸人赶忙找位置就坐,座位前都有水牌,对座入号即可。

会堂布置为长条桌,背墙一头坐着韦晞与太平公主,另一头对着门,有大大的架子,上面是地图,画有西域地形。

大家就坐后,韦晞也不多说废话,向着太平公主道:“请公主殿下点名!”

太平公主拿起了花名册,点将点官!

“左鹰扬卫大将军王孝杰!”只见得太平公主启朱唇道。

“到!”王孝杰即时站起来应道!

“检验左金吾卫大将军程伯喜!”

“有!”程伯喜站起来道。

“检验右骁卫大将军杨成献!”

“到!”杨成献站起来应道。

……

无论是资历老到还是战功卓著的军头们在被叫到时都快速起立,响亮地回答,无人有怠慢之色。

一来老大韦晞就在大家面前看着,必须给他面子。

二来即使不是他的面子,他老婆没直接指挥到高官,但是她负责后勤大家的粮饷和物资、负责补充兵、负责大家家庭的后方生活,照顾着大家的家庭。

将军们在前线打仗,后方他们的妻儿都得到了太平公主的关照,她深入介入军队事务,应该给她面子。

这一应答,表明大家的态度!太平公主的威信树立!

正如韦巨源所言的“…驸马西征,大周领土倍增,那些打下地盘的骄兵悍将,岂会信服太子?”

如果执政的是太平公主又不同,他们相信太平公主,也服从太平公主,而太平公主也知道他们,如此相得,方不会出乱子。

点过了名字,除了事先请假的官员,都到齐了。

这是关系重大的一场大仗,不来的就是傻瓜,固然上阵风险大,但收益也很可观。

韦晞轻咳一声,请老资历的王孝杰道:“下面,由王大将军宣读朝廷制书,大家坐着听就行了。”

朝廷颁发的制书,授予韦晞“开府仪同三司”的文散官阶级(寄禄官),为从一品,成立“抚远大将军”幕府(原本想叫为征夷大将军,但杀气太重,取名为抚远大将军,安抚远方),由韦晞主持,负责阳关、玉门关以西地区军务。

而太平公主亦有“开府仪同三司”的头衔,掌管“太平府”幕府,负责阳关、玉门关以西地区政务。

夫妻俩一起开府,天下少见,众人无不惊叹。

第五节 穷人翻身记(二)第二七一节 老将不老第六一四节 和谈第七四六节 大食军攻城(三)第二二三节 沙盗的财宝第九四六节 京城的发动第五六三节 兄弟相聚第五一七节 钢铁产业(一)第二一七节 不杀人是不行的第六九八节 索元礼伏诛第二七五节 班师回县第八三六节 大和尚赠大礼第二九六节 眼光第一九一节 如法炮制第六六九节 大事一件接一件第九一八节 与武承嗣狗咬狗第千三十节 明月出祁连第六一六节 三千两黄金聘礼第六百三节 无奈的丘神绩(二)第八四七节 火车上的对话第八一二 破伊斯法罕城第六三八节 被婉儿发现了第六百九节 可汗与属下第五八三节 裴炎殒落第二九四节 只要你的经历第二二十节 毁灭一切,重建一切!第六六十节 栗特人低头第三十七节 用枪(跪求收藏与推荐)第三八七节 无复吐谷浑第三八一节 调查第七零四节 急袭伊斯法罕(三)第一千六节 火枪兵袁风(二)第七十五节 十三罗汉第四三六节 一路突进(一)第八百八节 帝国的未来第四百六节 办大事(一)第四七一节 过春节第七七五节 修路也疯狂第六二八节 大作助我泡美女第九节 圈套第八十二节 雄斗第六一九节 得心应手第二九五节 小宝又挨弹脸蛋第一八六节 医院风波(一)第三百七节 时势不同了第千二十节 小人物撬动大局第九三八节 女战神第五二五节 往外传法第七九二节 宗教事务第七七六节 抗拒从严第二十六节 家父信息第五四三节 丰州城第二一四节 风干牛肉风靡一时第四一十节 吐蕃国舅爷第六五一节 得手第四七七节 太平公主的好第五七九节 报捷洛阳第五十二节 小宝春天来了第五十五节 路遇打劫(一)第四九十节 石见银山第七五四节 大决战(六)第六一五节 德武服人第九七二节 宝地在手第四百五节 好歌无界!第七百节 别小看大食人第二十八节 卖药冲突第三六十节 唐吐大战(十)第六三四节 科举改革第九三九节 汉语之星第六九三节 对付周朝策略第八八七节 收服大食人第六一一节 乌质勒上位第九九一节 西巡之议第七五九节 大决战(十一)第六十二节 山神与地龙(二)第八九五节 唐甜出动第六百十节 图谋可汗第一五一节 各自会唔(第1更求订阅)第二十六节 家父信息第二四四节 阵战(二)第八百三节 大食人的对策第一百零五节 进军青海湖第五四七节 尽是扯蛋第一二七节 弓箭大磨盘第三三七节 难忘今宵第九一六节 我胆小不敢上!第七九十节 大臣们心思第三七五节 公主不见您第七零二节 急袭伊斯法罕(一)第一节 后世永诀第二二八节 焉耆人送礼第五八九节 突厥人言和第八百七节 论弓仁入传奇第六九六节 武三思的忧愁第五八七节 蒸汽机车第三三三节 真的猛士(一)第一七二节 弓试第二九四节 只要你的经历第三六五节 捷报(一)第八二一节 保护我们的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