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五五节 大决战(七)

白衣大食鹰旗旗帜之下,步骑军各成战阵,遥遥观去旌旗如海、矛如苇列、盾如重墙。

而唐军几乎都是骑兵,所谓骑兵满万不可数,而足足三十五万骑兵,阵列又不密集,多到简直是望不到边!

当哈里发的御营到达时,大食军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声音之大甚至令远处雪峰山崩!

虽说最近战斗有些憋气,但大食军并不气馁。

骑着疾速阿拉伯战马的大食人,他们在纵横欧洲、中亚和北非,一向罕遇敌手,这让他们养成了骄横之气。

他们以哈里发将中军,卡尔金率领左军,哈桑带右军,与唐军针锋相对。(实际上是武周军队,为什么老是说唐军,是因为大食人根本分不清武周与大唐的区别,还是认定大唐)

而韦晞军中,见到韦晞登上高台,他的金旗招展,军人们同样大呼口号:“为府公而战!”“我军必胜!”

他们同样也是牛气冲天,这些年来,他们追随韦晞,从东(韦晞曾短暂地在高句丽打过仗)打到北,再打到西,一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同样形成了他们霸气的人生,他们形成了大周朝(唐)响亮的名声:“西军”!

西军集团雄踞玉门关/阳关之西广大区域,已成了他们的天下,只闻韦晞的军令,不听朝廷诏令,上上下下,对韦晞无比拥戴。

……

两阵对圆,没有单挑,也不多说废话,唐军骑兵即时远出,冲到了大食军前沿,对大食人施以密集的弩箭,箭像飞蝗一般射向大食人。

转眼间,大食军阵处处听闻箭落盾牌的夺夺声和大食人的惨叫声。

然后,是唐骑的惨叫声!

大食人还以颜色,在中军盾牌兵之后,站出来的一部步弓手,足足五千人,他们人比普通步弓手更加高大强壮,弓也更加大,射出来更加有力,还装备了更厚的装甲在身。

盾牌兵一分,这支步弓手整齐划一,走到阵前,与唐骑对射!

箭矢如雨而来,各浇到对方身上,顿时惨叫声大作,唐骑被射倒了一大片。

步弓密集,箭力更猛,骑弓不是对手。

领队的唐骑军官不由一惊,立即带队拉开距离,从远处仔细观察,派人前往试探。

过往都是他们欺负大食军,无论大食的骑弓和步弓,因为水平与质量问题,加上技术,都不是唐弓的对手。

而且一直欺负大食军,没想到大食军新亮相的一部步弓手,实力不俗,弓力上与唐骑已不分上下。

没错!既然知道唐军骑射厉害,大食军岂能不多作准备。

他们尽量提高弓力,他们训练出更强的弓手。

毕竟大食也是一个强盛的国家,国家富裕,能制造出更好的弓,哪怕成本再高,不惜代价还能造出不少好弓来。

麻烦在于弓手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尤其是骑弓更不容易,因此唐军军官看到仅此一部大食步弓手有强弓方才心定下来。

他们顶多不理这部大食步弓手,其他唐骑则射得有声有色。

一通鼓响起,大食步兵刀盾兵大步向前!

唐骑则以一通通密集的箭雨射去,箭矢乱射,正面射不了就侧击,命中率更高,引发了大食兵的痛叫惨叫。

尽管不断有人倒下,但他们依旧前进!

被他们逼迫,唐骑不断后撤。

再接着,前面唐骑急速射出了三十枝箭后,又换上新的唐骑过去射箭,之前的唐骑撤往后方。

大军不可轻动,这样换防易造成混乱,可是唐骑有条不紊沿着事先规划好的道路进进出出,虽有小混乱,终归稳妥。

当第三批的唐军轻骑兵放过了三十枝箭后,迅速离开,上阵的则是唐军重骑!

人马俱被重甲,马蹄震撼人心,不断加速,狂奔冲阵。

大食军急忙靠拢,竖起了盾墙。

轰轰巨响声不绝于耳,刀盾兵与重骑发生了大规模的碰撞,大量的生命,就在这场碰撞中完结。

冲锋的战马撞在步阵上,可怕的冲击力撞在盾牌上,撞得大食军卒骨断筋折,倒地一大片,尖叫的惨叫声和沉闷的骨折声连绵不断。

原本整齐队列,给撞到崩阵,四分五裂,产生了无数的缺口。

唐军重骑的后继部队,则穿过了这些缺口,再向第二道盾牌发动冲击。

没在最前线的重骑,则左右开弓,用马刀、长槊、狠牙棒等兵器对大食军进行打击。

讨厌的唐骑,在后方不住地抛射,进行无差别射击,他们的箭枝不能击穿重骑兵装甲,却给混乱中的大食步兵造成了不小的伤害,甚至过于先前冲锋时的人数。

残酷,血腥,鲜血狂喷在在地上,原本褐色大地,变得鲜红一片!

一条接一条的生命,在碰撞当中消逝,而后更多的人步他们的后尘。

被马匹撞得奇形怪状的尸体,还有给踩成肉饼似的尸体,自马背上摔飞落地后呈人字形的尸体、被砍杀的四肢不全的尸体……无主的马匹哀鸣着,试图将地上的主人给拱起来,可惜它们的主人再也不会回应它们了。

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战争史,就是一部杀人史!

千秋不朽业,尽在杀人中!

“我发动战争,就是为了消灭战争,我若不发动战争,则永无宁日!”韦晞在后方的望远镜上看得分明,对身边的姜咨说道。

“您的命令,我们自当从命,随追随于您,实现这一伟大的理想!”姜咨躬身道。

……

号角声响起,接战的唐骑无论是轻骑兵还是重骑兵潮水般地退去,换上新的轻骑兵去阻截大食军。

之前大获全胜,但后来清点时发现,死在弓箭下的步兵多过被重骑杀伤的步兵,当时很混乱,步兵失去了防护,被地毯式的弓箭射过,伤亡很大。

新上阵的大食兵则是刀盾手和一手持盾一手拿着长矛的长矛兵,长矛是对付重骑的良好法子,但是长矛长达四米,相当沉重,长途行军加上大盾牌不容易。

唐骑上前放箭,大食兵前进,周而复始。

第五八六节 大惊喜第一四四节 吐谷浑人(二)第三十八节 授艺(跪求收藏与推荐)第五八十节 功德无量第九六九节 不能退第一八八节 阿壹破城第二节 辛酸的穿越生活之遇狼第七零六节 小成本得大民心第七十五节 十三罗汉第一四九节 说服第九四九节 天时在我第二九九节 小宝作词第二四三节 阵战(一)第七九六节 争得值!第一百十二节 青海湖边第二七三节 好参谋长第三节 辛酸的穿越生活第四百九节 办大事(四)第二四九节 处俊之死第一七七节 接踵而来的困难第四一七节 发行国债第千二一节 过山岩第八十节 八味地黄丸第九四二节 策反史万超第九三五节 移民西方(二)第千三五节 (五)第九五四节 达州攻防战二第八八十节 一碗馍第七百节 别小看大食人第九百七节 女人说了算第四八六节 不战而逃第六二五节 有底气就是好第九二七节 聚会搞来俊臣第二一十节 建筑宜居家园第六二七节 武三思欲泡婉儿第三五一节 唐吐大战(一)第五五四节 高宗驾崩第一三四节 突破了第二四八节 天后十五条第九九四节 好在他们不知道有中餐第八三二节 查抄白马寺(一)第七六二节 撤退有序第二五六节 与吐蕃人作买卖第七八三节 献城(二)第五五三节 高宗治病第九百八节 献降表第九三四节 移民西方(一)第六七一节 劝进(一)第八八五节 可列入战例的阻击战第六百三节 无奈的丘神绩(二)第六五三节 攻不下第三百九节 伊莱云丹的追杀(一)第九二八节 捉拿来俊臣第三三三节 真的猛士(一)第一六七节 六千里路云与月第三一二节 攻不攻?第七六五节 哈桑之殇第六七六节 为万世开太平第一六三节 大唐军乐第三十八节 授艺(跪求收藏与推荐)第五四一节 武后见婉儿第九十七节 武三思第二七四节 焚破疏勒第六六九节 大事一件接一件第二二八节 焉耆人送礼第八四八节 火车上的培训第二二七节 小宝破阵乐第八九十节 大中小三种雷一起雷人第三十节 打野猪第四三八节 不疑(一)第六七十节 公主府夜话第三七二节 不做年羹尧第六一六节 三千两黄金聘礼第三十二节 准备做肥皂第九六九节 不能退第一五八节 饭店开业(第8更求收藏)第四二十节 一个好汉三个帮第三十四节 卫生标准第九五七节 总参谋部的怨气第三五七节 唐吐大战(七)第九二七节 聚会搞来俊臣第五三十节 天上之事第六七九节 好快的箭!第九十二节 小宝与皇后第九八三节 攻打君士坦丁堡(五)第九三八节 女战神第八八三节 艾哈迈德出兵第二十七节 小宝的朋友圈第四七四节 狄仁杰暗访登州(一)第一七一节 皇帝召见第七七零节 韦晞封王第八二一节 保护我们的铁路!第四百三节 落子布局(二)第千十节 攻进都城(三)第七二三节 决心干了第八二九节 佛爷带你参欢喜禅第一八十节 谁是诱饵第二九三节 吐蕃人来袭(二)第九百八节 献降表第七一八节 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