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八六节 办班(二)

“两手都要硬!”韦嗣立讲出了这句名言,然后讲解什么是两手。

“一手抓发展经济!一手抓仁义道德!”

“发展才是硬道理!”韦嗣立问在场的官员们道:“你们见识过我们的军队吧?”

是去吃过,作为威慑降官的一个方面,是展示肌肉,因此他们都被组织去参观了唐军。

“大家都去过,你们觉得与大食军队对比,有什么区别吗?”韦嗣立提问道。

于是诸人七嘴八舌地讲起来,韦嗣立笑吟吟地给大家一一作出总结。

唐军军人更加强壮、训练有素,军官指挥水平高,不怕死。

唐军的马匹很多,马力也强。

唐军的装备上乘,兵器质量好,弓力强劲!

……

有人说道:“官兵们吃得非常好!”

“宾果!”韦嗣立来个韦氏胡语赞扬道:“这位注意到了!”

然后他又引导道:“你们以前的兵是吃什么食物?”

“吃饼!”他们回答道。

“有肉吗?有茶吗?有菜干吗?”韦嗣立问起来。

大家摇头,只承认在没打仗时,逢年过节会打打牙祭,给士兵们吃点肉,喝茶属于中高级军断的享受。

“我们的军队,每一个人都有肉吃,每一个人都有茶喝!这是标配!”

因此唐军军官和士兵的伙食不区分很厉害,但军官食堂环境更好,并且他们有更多机会吃新鲜肉,喝的茶更好,不过士兵们吃肉没有问题的。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的王爷和公主殿下,特别鼓励发展生产,我们农业的平均亩产过二百斤(嗯,古代的亩产非常悲摧,直到解放前,亩产到一百五十斤的是高产了!我们粮食生产为……牲畜存栏总量达到了……”

他讲出了几个数字来,顿时那些见识多广的官员们都倒抽了一口凉气!

这么多的粮食和牲畜,难怪唐军官兵一体,吃肉大把!难怪唐军在别人马匹春瘦之际都可以出动(没草,给粮食给马吃)

韦嗣立自信地道:“我们军队吃肉多,胜过吃饼多的军队多多!”

这话大家得给他点赞了,事实如此。

“所以得发展农牧渔业、工业、商业还有服务行业!”

他粗粗讲解了一下怎么样发展方法,主要是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因为这次的班只是个全面讲述,并不细致,关于发展经济方法,留待下一个班更加深入。

“要想富,先修路!”

又是一个名言,韦嗣立讲到了公路和铁路,甚至给出了一个铁轨和火车的模型!

引起了官员们的深厚兴趣,不过韦嗣立引申出铁路的一个重要应用方面。

“帝国疆域万里,靠马匹跑死,但用铁路运输,可日夜不停,以时速50里来算,可日行千里!

万里之地,十天可达。

所以,铁路用来镇压远地造反,最是有力!”韦嗣立皮笑肉不笑地道。

听众心知肚明,他这是在敲打可能异志之人,不要试图谋反,真要如此,铁路运兵,瞬息千里,兵员大集,即可平定!

不得不说,铁路的震慑力非常有效,韦晞西行时,没有哪个降官再谋反的,当然,也是韦晞本身武力够强的原因所在。

再讲到仁义道德。

“发展经济,民众生活提上去,王爷说了,要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如果将来你们的治下出现冻饿而死的现象,不管是什么人,你们得知道,你们遇到大麻烦了!”

“你的考评,绝对是下等,不必多说原因!”韦嗣立告诫道:“这是一条红线,踩不得!”

封建社会下说是人命关天,可有许多时候,人都不是人了,哪关系到天!

现在韦晞又来得罪权贵、地方官员了,告诉他们,死人就是不行!

哪怕是奴隶死掉,主人也必须付出代价。

这是他作为穿越者,一条做人的准则!

人是最宝贵的,真要处死人,也要依法依规。

例如太平公主的奴隶,她有处置权,但她不能随便打打他们,想要处置,就得找出他们的过错才行。

比方说,他们背叛主人,那么处置师出有名。

当然,查证是个难点,但至少,韦晞走出了这一步。

……

“要教化民心,一是官府引导,二是学堂,三是宗教。”

“官府能做很多事情。”韦嗣立不仅只是自说自话,还让大家发挥,讲述他们在任职时如何对地方民众进行引导的方法,甚至他还记下了认为有价值的内容。

“学堂很重要,你们的孩子,都要求上官学,我们两府,已经设立了多所的‘大学’,将来从你们的孩子中择优进入大学进行学习。”

韦嗣立此话,立即让官员们知道厉害了。

这不是从孩子抓起吗!

哪怕是做父亲有异志,可他的孩子被两府教育起来的,将来儿子反老子都不出奇!

“语言非常重要,对于你们来说,将来官府必须使用汉语!”

……

“宗教问题是个关系到帝国生死悠关的问题,话是王爷说的!”韦嗣立不容置疑地道:“你们原来的宗教,将被禁止一切行动,只允许推行佛道两教!”

“采取一切手段,有多少人那些信徒,就关押多少人,严重的不能教化的,送军前效力,军队有大把方法让他们听话,闹事者,杀无赦!”

“以身作则,管好你们的家人,家人有信过去宗教的,会影响到你们的仕途,而要是你们谁去信回原来宗教的,就地免职,再行处置!”韦嗣立的话让大家不寒而栗。

官员们表面上都脱离了原本的宗教,但是否真心,有没有反弹,将来难说。

只是韦嗣立旗帜鲜明地指出了韦晞的态度,让所有的人知道了厉害。

有人提问道:“除了佛道两教,我怎么还看到有信景教(基督教)、拜火教(栗特人信得多)的?”

这确实也是,韦晞对于这两种宗教相对宽松一点,并且韦嗣立指出,这种宽松将来难说。(可能会禁止)

……

七天的学习时间过得飞快,归顺官员来了个囫囵吞枣,洞悉他们大老板的治国方略和治理心得,将会回到他们官位上进行推行相关的政策。

自然地,大家都认为学到了许多东西,也觉得意犹未尽。

韦嗣立宣布说以后还有机会进行深入学习,大家说好,不错,而汉官则在偷笑,有得你们受的!

当然,两府不会这么快彻底相信归顺的官员他们,派去的副手将会起到指导和监视他们的作用,所有的政令,必须有他们副署方可实施。

这样的副手,叫做“通判”,乃“通判州事”,以便节制地方官员,避免权力过大。

韦嗣立强调了团结的要求,给出一个原则:“主官与通判矛盾,主官要求调走通判,行,上报两府,不问是非曲直,立即调走通判!但是,继续闹矛盾,第二次的话,主官你就要想想了!”

“大家还是要珍惜自己的权力!”韦嗣立送出了临别赠言,并且来了个两府特色:画像留念!

由画家把大家聚在一起的像画出来,以资纪念。(可惜没有照相机)

第八六二节 杀光他们第八十节 八味地黄丸第四十四节 洪小水遇敌第八一八节 炸药和枪第千四十节 (十)第九一五节 大变样第七九二节 宗教事务第四七九节 战前准备第四五七节 唐蕃大决战(三)第九三二节 大乱之后有大治第一六五节 三军训练第六三十节 欲动手第一百十六节 追大叔第四六六节 进入逻些!第二四六节 破寨(一)第六三十节 欲动手第七五十节 大决战(二)第六二三节 大和尚照样有第七四三节 过河第一五六节 不沾因果(第6更求收藏)第一百零九节 打大部族(二)第八百二节 论弓仁掌军第二五一节 小宝神棍第一五九节 步骑各半(第9更求订阅)第七九八节 军纪测验第五七十节 唐军出发第八二一节 保护我们的铁路!第八四二节 国好帝不安第四七一节 过春节第二三二节 捕奴(一)第二十六节 家父信息第八五三节 水战(四)第七五三节 大决战(五)第四三五节 合流第六七二节 劝进(二)第七八四节 城主太小,做总督吧!第千四三节 (十三)第八百二节 论弓仁掌军第二四八节 天后十五条第七一五节 战第三一五节 丰收引人来第二九七节 助人为乐(一)第二八九节 到农村去(一)第八二九节 佛爷带你参欢喜禅第二四二节 军工与抵达第八五五节 攻入阿巴丹城第七四四节 大食军攻城(一)第五七五节 契丹之战(一)第五十四节 路上冲突第一四七节 兄弟们第六八六节 韦武联手第三八二节 骑兵进攻战第九九七节 拳头收回来第八五五节 攻入阿巴丹城第一八七节 医院风波(二)第一七一节 皇帝召见第四四六节 天路第七二九节 韦巨源请客第二六五节 暴力橄榄球第六百八节 攻略突骑施第八二八节 最好的护路方法第一七七节 接踵而来的困难第八五八节 你也一样第四八三节 我告诉你一个秘密第二四五节 攻寨第二四三节 阵战(一)第九六二节 天上掉下的大馅饼第四三五节 合流第五十九节 山庄夜话(二)第一千一节 痛快还是窝囊?第八一七节 血战阿巴丹(三)第一四二节 当官的收入第二三二节 捕奴(一)第四六三节 庄小强第四七八节 登州行第十九节 立足(一)第七零三节 急袭伊斯法罕(二)第四一三节 大相归天第二八三节 伯父心情好(求推荐)第九三七节 唐甜收小亚细亚第三一一节 都是老龟第七三八节 骑射逞威第二八六节 帝国军事会议(二)第一百零一节 双箭合璧第七五八节 大决战(十)第二六四节 老小狐狸第八四五节 张易之入宫第七一十节 大步前进第九六二节 天上掉下的大馅饼第六百二节 无奈的丘神绩第四九四节 杀入倭京(一)第三六一节 瞬间翻盘第二四一节 行军打部族第八四二节 国好帝不安第千三八节 (八)第六百八节 攻略突骑施第五二五节 往外传法第一二四节 回家第五七六节 打脸的至高境界第五一一节 王孝杰的思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