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九十节 大臣们心思

这个念头越来越大,几乎占据了他脑海深处。

以致于他离开崔府时,对于崔千寻打过包票,说武家人即使有人拜相,也断不会回复武承嗣时的一手遮天的情况,都不用到太平公主出手的说法,本是他来的主要目的也是心不在焉。

吉琐有此想法不出奇。

这些年来,太平公主深耕关外,做出的成绩是有目共睹!

驸马韦晞天纵之才,行政能力其实让各路大佬心知肚明,但他这人超级懒惰,且心思放在打仗上。

内政之事交由太平公主通盘处理,那么太平公主的能力又如何?

仅一个宣抚胡人,教化胡人民心的大功业,就让许多的大官们望尘莫及。

关外的胡人,以惊人的速度被汉化,十年间,他们丢弃了过去的风俗习惯、忘记了自己原本姓名(话说回来,很多胡人都是无姓名的)、说着流利的汉话,起的是汉人姓名百家姓,佛道两教在胡人中间大行其道,几乎没有什么人信原来的宗教了。

关内,一个官员做得到胡汉一家亲不是问题,但象关外这么大面积的胡人成为汉人,那是极少有的事。

官场流传着一种诛心的说法:此为魏孝文帝之业!

公元494年,北魏孝文帝从山西平城迁都洛阳,他宣谕天下,举族汉化!

只能说汉语,不可说鲜卑语;只能穿汉服,不能穿鲜卑装;改用汉姓,以汉族人的习惯生活。

比方说汉人有春节,而鲜卑人以前没春节的,他们的节日是祭祀长生天和狼神。但汉化后,鲜卑人过起了春节,祭祀的是汉人的天帝!

长生天?

对不起,不知道是什么东西!

老人们的知道,孩子们则说天帝!皇帝是天子!

他们朝廷官名和制度都汉化,如著名的《木兰词》(花木兰)可以见到这次超级汉化过程中的一个痕迹,初始有“……可汗大点兵”,当时按鲜卑人的习惯,最大的boss是可汗,待花木兰十二年后打仗回来,却是“归来见天子”,天子正是汉人对最高boss的称呼。

这表示十年间,鲜卑朝廷完成了这次汉化。

鲜卑人的汉化非常成功,一代到两代后,这些鲜卑人的后代都认定自己是地地道道的汉人了。

同样地,韦晞和太平公主要胡人们交出他们的孩子,在他们两公母的教育下,待到老一辈的人离去,那些成长起来的孩子,统统都认定自己是汉人。

他们早就习惯了汉人的生活,仅一个小例子:汉人生活中讲卫生,身体肮了就要洗澡,而草原上水源并不是那么随时随地有的,加上天气寒冷,牧民不常洗澡。

知道洗澡的好处后,这些孩子想让他们半年不洗澡,那简直不可忍受!

比方说,牧民们到处流窜,严酷的冬天,帐篷里烧着一个用干牛屎小火炉,冷得栗栗发抖。

按汉人的生活,冬天且不论房屋的抗寒能力更强,大家可以烧火炕、烧暖气,双层夹墙!

暖得可以脱光光在屋内跑,为什么要去帐篷里受冻?

他们无法回归草原上的生活,再也不能回头。

遵循汉人“大一统”的观念,孩子们所在的土地,就是汉地,不会轻易将土地分割出去。

关外汉化极其成功,太平公主功不可没!

她做的是魏孝文帝的事业,那么她将来会成为魏孝文帝吗?

……

之前,公主继承大位是大家想都不用想的。

但今时不同往日,她老母都做了皇帝,她为什么不能做皇帝?

她的行政能力让人刮目相看,做生不如做熟!

真要是李旦作了扛把子,他有能力治理天下?有能力让那些骄兵悍将们听话吗?

太平公主又不同,冲着她老公的面子,又有她来照顾官兵们的家庭,所以对于她说的话,官兵们还是听的,她可以压住场面。

有吉琐这样想法和疑惑的人不是少数。

大家认定太平公主比李旦更强,真要她做了皇帝,以她在关外的表现,已经不是为政一地郡县之才,而是治理一国的能力充分显露!

相比之下,李旦并没有多少建树。

虽说可能他做了皇帝,会是个好皇帝,但人们从他平时的表现,就推测到他将来发展的余地。

实在话,不容乐观!

如果把国家交给太平公主,那解决了许多难题。

首先她是武则天怀胎十月产出的孩子,血浓于水,天生占据了优势,武则天应该可以接受。

至于传女儿不传儿子,太平公主也姓李!把江山给她好过给诸武,她坐了龙庭,属“有嫡立嫡”,那些受过封建教育的大臣们亦可以接受。

……

太平公主当然没有想到一个会面,就让吉琐生出了别样心思,这等事情,她没心思理会。

在关外,大家都很忙碌,实际上娱乐不多。

太平公主是个富贵性子,喜逸乐,在神都那是如鱼得水,尽情地享受她的生活。

她不接见大臣,除了她这一系统的,其他的一个没见,以释武则天之疑。

或有人攻击她声色犬马,不理正事?

这回来就是放假轻松,敢质疑她姑奶奶的能力?

……

每天更换不同的艳丽服饰和吃不同的美食,观看丰富多彩的节目表演就成了太平公主的快活日子。

但他老公就忙碌了,现在西军在波斯高原上与大食人进行了广泛的野战,但战线上大食人修葺的大量城池堡垒,得依靠修建铁路,把物资往前运,所以今年暂时没有发动大规模的攻击。

韦晞驻跸之地在碎叶城,离前线不远,前线归由总参谋部姜咨和王孝杰、娄师德等人指挥,每天战况报告都有军人带着文件夹乘坐火车送来,而行政事务,同样交到他手里,大事由他决定,小事听汇报和审查。

对于懒惰的他是个难题,不过他的大臣们进谏说没有谁会象他更关心他自己的钱,执权柄者,不可大权旁落!

韦晞觉得很对,虚心接受,不过做起来就辛苦了。

他要四处奔走,视察地方,检查工作,晚上批阅文件,

不能光停留在一城里,即使开了专列,不再要他奔走,但他还得坚持做运动,锻炼身体,习练武艺,每天忙碌,觉得自己累得象条死狗那样

行政工作这一做开来,他深有体会地对诸臣道:“公主殿下也不容易啊!”

“前线打仗危险,后方做事繁琐,各有各的难处。”韦晞脸色不善地道:“嗯,你们这帮家伙,是不是有意叫我做事,让我知道厉害?”

“不敢当!”张仁愿陪笑道,心忖就算是也打死也不承认。

心忖着驸马与公主的为政风格,驸马的创意多,而公主较为细心。

比方说发展经济,驸马到达地方,看过一遍地方,就会找到合适的发展之路。

而公主则比不上他大才,但公主做事细致认真,却又是驸马不能比拟的。

事实上,驸马决定大政方针,公主负责执行,天作之合!

第九一四节 观火夜话第九百五节 帝国余辉(二)第五九八节 会盟西域(一)第二七九节 陪公主玩冰壶第二六零节 战斗!第三二十节 演习之事第九二十节 饮宴起风波第九五五节 御前会议第二百一节 射中了什么餐?第四七七节 太平公主的好第八一七节 血战阿巴丹(三)第二一七节 不杀人是不行的第千三五节 (五)第一三二节 河西不可丢第一百零三节 小宝的回报第七四八节 韦晞的雄心第二四七节 破寨(二)第九七九节 攻打君士坦丁堡(一)第三五四节 唐吐大战(四)第四九四节 杀入倭京(一)第九十三节 李淳风仙去第五百八节 征倭归来第六五四节 破何国第七零五节 只能一路前行第九七三节 派酒叔来第一百零四节 左相姜恪第一百十四节 暗箭第四六十节 帅帐内第一九八节 闲看两军对垒第六六七节 招抚突厥人第八一二 破伊斯法罕城第五百八节 征倭归来第七十五节 十三罗汉第六二六节 道士之事第三十一节 大收获第七二二节 乖乖女变了第五三六节 丰州之事奏对第八二六节 自相箭甲第六五二节 得与失第六百十节 图谋可汗第七七九节 攻占木鹿城第四八六节 不战而逃第二百三节 没品的事也要做了第九七十节 破阿瓦尔人第七三四节 战前闲谈第三十七节 用枪(跪求收藏与推荐)第九七二节 宝地在手第七二十节 废里坊第二百三节 没品的事也要做了第三七五节 公主不见您第十四节 上洛(一)第一二一节 汉人奴隶第九三九节 汉语之星第九七九节 攻打君士坦丁堡(一)第一八七节 医院风波(二)第八四三节 五郎来了第九一七节 返回神都第三六六节 捷报(二)第九四八节 入侵欧罗巴第八四三节 五郎来了第一九七节 捉女将第五百五节 一战杀千人第九一二节 大马士革暴动!第六八十节 王子复仇记(一)第八九二节 优素福降唐第七七九节 攻占木鹿城第七三六节 敌我双方实力对比第二九十节 到农村去(二)第七九四节 钱是好东西第三九六节 追寻冯大宝(二)第一八六节 医院风波(一)第千四九节 (十九)第一七一节 皇帝召见第千二十节 小人物撬动大局第四二十节 一个好汉三个帮第二百五节 指点迷津第四五十节 将亡(一)第二四一节 行军打部族第九七七节 瓜熟蒂落第六四九节 破拓枝城第三三五节 真的猛士(三)第二节 辛酸的穿越生活之遇狼第六二九节 又进谗言第七一七节 跑路第三二九节 举猛士(一)第千二三节 战后必作总结第五十节 伏路截杀第六十二节 山神与地龙(二)第五四二节 幸福的韦晞第四五二节 将亡(三)第三五十节 名将之路第二三一节 缺人的问题第九二六节 兄弟捅刀最狠第五九五节 实习生太平公主第千三六节 (六)第四四二节 老天还是有眼的第六四六节 不要脸的唐人第三六四节 祈祷第三六八节 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