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九九节 坏事做尽

参谋部制定方略,按部就班地开始准备对南唐国发动战争的事宜。

把情报、地图分发给各支部队,他们也召集部属开会,决定战斗方略。

目前指挥权已经下发给主将们,他们自行制定作战计划,报给抚远大将军府的参谋部即可。

等到开春后,雪化尽,地面渐实,草皮渐长,西骑兵集团的王孝杰第一时间出动,他们越过了大食军战线!

其实大食军队在许多关隘安营扎寨,等着唐军攻打他们,但出其不意地,唐军走的是一条连他们都不太熟悉的道路,没有开战,就那么地越过了大食军的防御。

不是侦察而来,是情报部队有人走过,勘察到这条线路有草有水,利于大军行动。

现时各地马匹普遍闹春瘦,而唐军的马匹却是匹匹都骠肥体壮,马匹在冬天里有充足的干草吃,并且饲料不少,没有掉骠。

他们一人四马,没带河西马,这也是经验得出来的教训。

河西马高大迅速,但对食物的要求也高,而草原马(蒙古马)吃苦耐劳,确实好养。

骑兵们用带盐的黄豆去喂给马匹吃,他们带了四袋饲料去喂马。

对于他们这样的土豪行为,路遇的当地民众死死地盯着他们张开手掌给马舔吃的黄豆上!

黄豆是好东西,营养丰富,可以等价于肉类食品,当地人有黄豆吃,都要感激他们的神。

唐军的黄豆是炒过的,有油,更是值钱!

盐更不消说,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里,就算是生产力相对发达的东方大国,盐都是昂贵的,甚至为唐末黄巢大起义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盐。(盐税向来坚/挺)

韦晞到来,生产力大发展,呵呵,青海盐湖可是在他的手里!

修了铁路、公路,盐大包大包地往外运,成本很低。

那些土著们紧紧地盯着唐军的手掌,当有军汉好心地丢给他们几小包的盐豆时,他们欢呼起来。

“我们都不用钱,就可以用盐豆把他们收买了!”王孝杰与论弓仁讲道。

他们并骑驶过村落,看到唐军的举动,这个村落在之前敌控线上,已经归顺了唐军,因此没有遭遇“拆迁”,否则,唐军很喜欢干掳掠人口的事情。。。确切的是太平公主喜欢,她需要大量的奴隶为她干活!

论弓仁听着王孝杰的话,他感慨地道:“我们吐蕃比他们高级,王爷是用钱把我们给打垮的!”

“他有钱,居然把道路铺到了拉萨,那条道路的艰难险阻你是知道的。他有钱,把路上的人都给收买了,现在那些人个个都是大农牧主。他有钱,装备好过我们多多,我们的兵器斗不过他。所以,我们就败了,不过也好,现在牧区里几乎个个都有钱了!”

“西藏的生活不错?”王孝杰问道。

“那当然!只要成为唐人,个个都勤奋,勤奋就有好日子过。”论弓仁摊开手掌作个手势道。

为防御大食军走阿富汗----西藏一线入侵,论弓仁给派遣回到西藏加强防务,回到拉萨,发现物是人非,再也不是他过去认识的吐蕃了。

吐蕃的痕迹几乎被清理得干干净净,一路上都是汉语、汉装和汉文,彻底完成了同化!

当地民众已经习惯听从官府的法令行事,得到官府对他们工作和生活上的指导,是的,官府很无私地提供了各种种植技术和养殖技术,并且还可以提供小额贷款,只要勤劳地工作,拼命地干活就会有好的收获。

因为税收固定,法律齐全,官府有官威,但有些职能,开始向着“服务”方面转化。

西藏是韦晞的势力范围。。。因为没什么人愿意去那里当官:过于荒凉,路途也远,哪怕是马路也得走上好长的时间,气候恶劣,容易生病。

那里的官员,基本上都是太平府指派,吏部对此置之不理。

按照韦晞的意思进行汉化,相当成功。。。肯定成功,敢反对汉化的一概发军前效力!

然后他们的家庭就会接到通知:他们为了大唐的事业而英勇地牺牲了!

一边是胡萝卜,一边是大棒,人们又不是傻的,干嘛不吃胡萝卜呢!

论弓仁就知道很难回头了,他后来定居神都,再没回过西藏。

……

骑兵一路前进,沿途扫荡大食人的城镇、村落、据点,有如吸尘器一般,把一切可以吸取的东西给吸走:人口、财富、牲畜、粮草……嗯,还有是继续破坏。

他们迎来了另外一种嫉妒眼红的目光。。。驻守在坚固防御里的大食官兵,他们眼巴巴地看着唐军的肥马,再看回自己的瘦马,无言地长叹。

唐骑在他们的家门口处为非作歹,他们却无力驱逐,让他们心中泛起了阵阵的怒火。

可惜怒火烧不了唐军,他们只能够看着唐军扬长而去。

八万骑兵加上五千马上步兵和五千马上工程兵,实在不少,兵分数路,象一条条浊龙,张牙舞爪地扑向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所到之处,为祸甚烈!

他们做了几件坏事,让大食人憎到他们入骨!

破坏农田!

春天到来,各地的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下麦子,他们那里有小麦、黑麦、大麦,有两河的河水,是个鱼米之乡。

然而,唐军骑兵到来,马匹将长出不外的麦苗都啃光殆尽。

有他们在,农民不敢出去补种,过了天时,到得秋天,大食人吃什么呢?

吃椰枣!

椰枣又名波斯枣、番枣、伊拉克枣,是枣椰树的果实,树外观象椰子树,肉软料,味极甜,含糖高,营养丰富,吃后易饱。

两河流域极适合椰枣生长,是椰枣的重要产区。

而椰枣,在阿拉伯地区占据重要地位,被称为沙漠面包,是贫穷人家的重要口粮,常言说家有椰枣树一棵,饿都饿不着。

唐军所到之处,椰枣树尽被砍断!

一株株的椰枣树倒下,大食人心如刀割!

其实过去唐军到来,已经开始伐树了,今年则变本加厉,他们捎上了专职的工程兵,有更合适的工具。。。用马刀和陌刀砍人容易不大好砍树,而工程兵带了开山刀、劈柴刀、斧头、还有锯子!

工具齐全,见树就砍,大树则锯。

一片片百年老树给放倒,什么果树都给砍掉,沉重地倒下,大食人简直比见到人被杀更要愤怒!

沙漠中,绿色是多么的重要***护树木已经浸透在阿拉伯人、大食人的血液中。

砍树和破坏水源同罪,尤其是可以救命的椰枣树,让大食人对唐军那噬人的目光,连一些老兵们都为之心悸!

有人发出了疑问:“这样得罪民众,妥当吗?”

第千四九节 (十九)第四一三节 大相归天第七三三节 大军云集第八二六节 自相箭甲第二五四节 三女将逞威(二)第九十四节 功名军中取第八八八节 破援第四八三节 我告诉你一个秘密第九六一节 破普利思卡第八七七节 血洞将军第七七六节 抗拒从严第六六四节 太平公主开府第七五八节 大决战(十)第九五四节 达州攻防战二第四一九节 不甘,但无奈第一百十七节 大叔博尔扎第二百三节 没品的事也要做了第八节 跛豪第三九十节 公主大婚(一)第五三八节 争执军情司第七十六节 过府第二二四节 财富如云烟第一二五节 断杆第七二四节 西征军不过尔尔?第一四十节 火锅第一百零二节 作客唐家堡第九三六节 统治区的春天第千五十节 (二十)第千九节 攻进都城(二)第九三八节 女战神第七九四节 钱是好东西第一七九节 进军第五七二节 廷议契丹(一)第一百十六节 追大叔第八九三节 追求真理第三九六节 追寻冯大宝(二)第三八六节 献俘第九三三节 收税第七五十节 大决战(二)第九十六节 来多一个团第五七一节 突厥人跑路第七五四节 大决战(六)第八五三节 水战(四)第一六一节 嫡庶之争第九八六节 攻打君士坦丁堡(八)第二八三节 伯父心情好(求推荐)第二百五节 历史惯性不改变第一百节 训练军团第九六八节 眼皮跳第四七十节 麴萨若归顺第千四八节 (十八)第七十四节 增添人手第八八四节 杨成献的对策第千九节 攻进都城(二)第八五二节 水战(三)第千五八节 欧罗巴初定第六十六节 献给朝廷第八一一节 胡大的故事(二)第六百节 告密风潮起第一七六节 公主说他是奸臣第六七五节 火车一响第六六七节 招抚突厥人第九百十节 萨利希亚小山上第五二五节 往外传法第二十七节 小宝的朋友圈第一百一十节 打大部族(三)第五一四节 我的权势还是太小第四一一节 达玛古仁之死第二十二节 准备开业第七三六节 敌我双方实力对比第五六八节 聪明人第贰战第三十八节 授艺(跪求收藏与推荐)第五十六节 路遇打劫(二)第六八一节 王子复仇记(二)第九三一节 终结来俊臣第一四十节 火锅第二九三节 吐蕃人来袭(二)第三七九节 千寻来访第三三八节 龙夷之战(一)第一三四节 突破了第六百七节 打它(四)第八二六节 自相箭甲第三九八节 白天不行第千四九节 (十九)第七一四节 对付陌刀兵的方法第七二三节 决心干了第九四三节 准备起事第一节 后世永诀第七八七节 太平公主回朝第八二三节 过雪山第九百五节 帝国余辉(二)第七二一节 昭德KO承嗣第二九二节 吐蕃人来袭(一)第五百六节 平定倭地第二五九节 险恶的绿洲第八一三节 老虎的眼泪第四五二节 将亡(三)第二二二节 沙盗第七四一节 弓、望远镜和地图